排比
修辞手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排比[1]也被稱為對句法、平行結構或平行構造。是一種修辭手法,利用三句或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意義相關或相同的詞,短語或句子排列起來,達到一種加強語勢的效果。它可使文章的節奏感更強烈,條理性更好,更利於表達強烈的感情,並且增強可讀性。
分類
- 「思考是開向智慧的一扇明窗,思考是刺向未知迷障的一把利劍,思考是通向成功的一道橋梁。人們因為思考而成就偉大的文明。」
- 「大地像是一位巨人,綿延的山丘是他的起伏的胸肌,茂密的森林是他的頭髮和鬍鬚,天空的太陽是他手上的紅氣球。」
與其他修辭手法之比較
對偶必須字數相等、兩兩相對,要求兩個結構相同、長度相同、詞語對稱嚴謹的對偶更要求平仄互對。排比則不拘,僅要求結構、長度等大致相似、沒有類似的對稱效果。對偶宜避免意同或相同之字,排比卻往往意思相同、字也相同。由以下兩例可看出兩者不同。
根據陳望道的《修辭學發凡》(226頁),兩個句子或以上的並列句子,也可以稱為排比句;只是一般為了加強句子的氣勢,多用三個或以上。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