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東晉、劉宋時期的史學家,為《三國志注》作者。與子裴駰、曾孫裴子野並稱「史學三裴」。
裴松之士族官僚家庭出身,祖父裴昧官居光祿大夫,父裴珪曾任正員外郎。裴松之從小喜愛讀書,8歲時已熟知《論語》、《詩經》諸書。後博覽典籍,學識日進。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年),裴松之任殿中將軍,時年20歲。晉安帝隆安二年(398年),其舅父豫州刺史庾楷聯合兗青二州刺史王恭等攻打建康。兵敗,庾楷投奔夏口的桓玄。庾楷推薦裴松之擔任新野太守。裴松之考慮風險過大,遲遲不肯動身。不久,軍閥火併,庾楷死於桓玄之手。裴松之免去了一場殺身之禍。
義熙初,裴松之先後擔任員外散騎侍郎,吳興故鄣縣縣令等職,後升調回朝廷,改任尚書祠部郎。
義熙十二年(416年),太尉劉裕(即宋武帝)率軍北伐。裴松之時任司州主簿隨軍北行。劉裕十分賞識裴松之,贊他有「廟廊之才」,將他轉任治中從事史。晉軍占洛陽後,劉裕委任之為封國世子洗馬。裴松之成為劉裕集團中的重要成員。
南朝宋代晉以後,裴松之歷任零陵內史、國子博士、冗從僕射等職。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遣使巡行各州。裴松之被派往湘州。自湘州歸來,他將所探詢的吏政民情,歸納為二十四項條款。不久,他被升任為中書侍郎、司冀二州大中正,並賜爵西鄉侯。晚年,裴松之先後出仕永嘉太守、通直散騎常侍、南琅邪太守。元嘉十四年(437年),裴松之65歲,致仕。不久,又拜中散大夫、領國子博士,最後進位太中大夫。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因病去世,終年80歲。
裴松之一生最大的貢獻,在於注釋《三國志》。晉代陳壽撰修的《三國志》內容精潔,但宋文帝認為太過簡略,故詔令松之作注。松之收集各家史料,彌補《三國志》記載之不足,他的注釋方法有四大原則:「一曰補闕、二曰備異、三曰懲妄,四曰辯論。」清代《四庫提要》將其所用方法,分析為六類:「一是引諸家之論,以辯是非;二是參諸家之說,以核偽異;三是傳所有之事,詳其委屈;四是傳所無之事,補其闕佚;五是傳所有之人,詳其生平;六是傳所無之人,附以同類。」
裴松之作注所根據的史料,可考者多達一百四十餘種,較《三國志》原書多出三倍。宋文帝驚歎為「不朽」之業。李慈銘說:「裴松之注博採異聞,而多所折衷,在諸史注中為最善,注家亦絕少此體。」[1]然而從唐代開始有一些學者對裴松之《三國志注》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主要針對裴注資料的龐雜繁蕪和體例不純。劉知幾說裴松之「才短力微,不能自達」,章學誠也說:「裴松之依光於陳壽,非緣附驥,其力不足自存也。」《四庫總目》批評裴注「嗜奇愛博」,多引用《搜神記》、《異林》、《列異傳》等書,「此類鑿空語怪凡十餘處,悉與本事無關,而深於史法有礙,殊為瑕穎。」
裴松之的著作,除了著名的《三國志注》外,還有《晉紀》。另據《隋書·經籍志》記載,還有《裴氏家傳》四卷、《集注喪服經傳》一卷、《裴松之集》十三卷。此外,《文苑英華》卷七五四,又講他還寫過《宋元嘉起居注》六十卷。
[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