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佩利爾

法蘭西南部濱海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蒙彼利埃map

蒙佩利爾(法語:Montpellier法語發音:[mɔ̃pəlje] [mɔ̃pɛlje]奧克語Montpelhièr奧克語發音: [mumpeˈʎɛ]),法國南部城市,奧克西塔尼大區埃羅省的一個市鎮,也是該省的省會和人口最多的城市[1]。其市鎮面積為56.88平方公里,2022年1月1日時人口數量為307,101人,在法國排名第七,其所在的市鎮公共合作組織已於2016年升級成為都會區

快速預覽 蒙佩利爾 Montpellier, 國家 ...
蒙佩利爾
Montpellier
 法國城市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上:從蒙佩利爾凱旋門市區南部;左中:佩魯門;右中:喜劇廣場;左下:蒙佩利爾有軌電車;正下:萊茲河河濱休閒廣場;右下:蒙佩利爾街頭友好城市指路牌
Thumb
圖章
蒙佩利爾的位置

Thumb

Thumb
蒙佩利爾
蒙佩利爾
Thumb
蒙佩利爾
蒙佩利爾
坐標:43°36′39″N 3°52′38″E
國家 法國
大區 奧克西塔尼大區
 埃羅省省會
蒙佩利爾區區府
EPCI蒙佩利爾城市圈公共社區法語Métropole Montpellier Méditerranée(駐地)
政府
 • 市長米卡埃爾·德拉福斯法語Michaël DelafossePS社會黨
面積
 • 市鎮56.88 平方公里(21.96 平方英里)
最高海拔121 公尺(397 英尺)
最低海拔7 公尺(23 英尺)
人口(2022年1月1日)
 • 市鎮307,101人
 • 排名法國市鎮第7位
 • 密度5,399人/平方公里(13,980人/平方英里)
 • 輻射區法語Aire d'attraction de Montpellier787,705
 • EPCI472,573
居民稱謂Montpelliérains(男性)
Montpelliéraines(女性)
時區UTC+01:00、UTC+02:00(UTC+1
郵遞區號34000、34070、34080、34090
電話區號+33 467
省級選區蒙佩利爾第一法語Canton de Montpellier-1法語Canton de Montpellier-2法語Canton de Montpellier-3法語Canton de Montpellier-4法語Canton de Montpellier-5
卡斯泰爾諾勒萊茲縣法語Canton de Montpellier - Castelnau-le-Lez
立法選區法語Élections législatives en France埃羅省第法語Première circonscription de l'Hérault法語Deuxième circonscription de l'Hérault法語Troisième circonscription de l'Hérault法語Huitième circonscription de l'Hérault法語Neuvième circonscription de l'Hérault選區
網站https://montpellier.fr
資料最後更新:2021-05-02
關閉

蒙佩利爾的城市起源於公元10世紀,其醫學院創建於12世紀,被認為是歐洲最早的高等醫學教育機構,諾查丹瑪斯彼特拉克拉伯雷奧古斯特·孔德等著名人物均曾在此就讀。蒙佩利爾自中世紀中後期以來一直為區域性的行政中心,並於1970至2015年間為朗格多克-魯西永大區的首府[2]

蒙佩利爾因其靠近地中海的地理位置和較為溫暖的氣候而聞名,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吸引了大量來自馬格里布地區和北方寒冷地區的移民,城市不斷擴張,現已成為法國南部重要的科教和商業中心[2]

地名來源

「蒙佩利爾」一名來源於拉丁語「Monte pestellario」,出現於中世紀中期,指當地的一座位於莫松河萊茲河之間的小丘,後經衍變成為「Montpellier[史 1]

歷史

Thumb
16世紀的蒙佩利爾

先古時期

蒙佩利爾地區早在公元前一萬年就已出現人類活動,其遺址位於今蒙佩利爾城區的皮拉楓丹街(rue de la Fontaine du Pila)附近,在有軌電車2號線法語Ligne 2 du tramway de Montpellier的修建過程中被發掘[史 2]。公元前123年,朗格多克地區被羅馬人入侵,成為高盧納博訥行省法語Gaule narbonnaise。其間,沿地中海海岸線修建的羅馬大道多米蒂亞之路法語Voie Domitienne從蒙佩利爾附近經過[史 3],並形成了一個叫「六站城法語Substantion」的聚落,意為該大道的第六個驛站,其城址位於今卡斯泰爾諾勒萊茲境內[史 4]

中世紀

公元418年,西哥特王國成立,連接卡馬爾格和魯埃格的運鹽通道法語Route du sel de la Camargue au Rouergue被開闢,並與多米蒂亞之路法語Voie Domitienne在蒙佩利爾附近交匯[史 5],這一地區逐漸出現了村落。公元985年11月26日,默爾格伊的貝納爾二世法語Bernard II de Melgueil宣布蒙佩利爾莊園法語Seigneurie de Montpellier成立,並冊封吉耶姆一世法語Guilhem Ier de Montpellier為莊園主[史 6]。中世紀中期,蒙佩利爾由與其同名的家族法語Maison de Montpellier統治,因其較為便利的交通條件和安穩的政治環境而吸引了大量人口,城市得到了快速建設。1181年,吉耶姆八世法語Guilhem VIII de Montpellier在蒙佩利爾創辦了醫學院,並允許自由學術研究,使其成為了西歐乃至全世界最早的醫學院[史 7][史 8]。1204年,蒙佩利爾的瑪麗法語Marie de Montpellier與亞拉岡國王佩德羅二世聯姻,蒙佩利爾就此劃入亞拉岡王國的版圖,並成立了蒙佩利爾地方政府法語Consulat de Montpellier,擁有了較多的自治管理權力,城市發展達到頂峰[史 9]。1349年,馬略卡的雅各三世法語Jacques III de Majorque為保證其在伊比利半島的統治地位,將位於庇里牛斯山以北的蒙佩利爾賣給了法蘭西王國,蒙佩利爾成為朗格多克行省的首府,該行省後改為公國法語États de Languedoc,直至法國大革命[史 10]

中世紀後期,蒙佩利爾多次遭受寒潮及黑死病疫情,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同時,受到宗教戰爭的影響,大批朗格多克地區的商人逃離,使得蒙佩利爾城市逐漸衰落[史 11]

近代

Thumb
蒙佩利爾軍事城堡遺址

1598年,《南特敕令》承認了新教徒在蒙佩利爾的地位,雨格諾派逐漸這一地區的主要的人,蒙佩利爾在經歷了幾個世紀的衰落之後開始復興。1622年,雨格諾派在蒙佩利爾與法蘭西軍隊展開激烈的鬥爭,史稱蒙佩利爾戰爭法語Siège de Montpellier,成為了雨格諾派復仇法語Rébellions huguenotes的第一場戰役,後雨格諾派不敵皇軍,被迫簽訂《蒙佩利爾條約法語Traité de Montpellier[史 12],退出了朗格多克地區,並拆除了相關防禦設施[史 13]。1624年,路易十三主持修建了蒙佩利爾軍事城堡法語Citadelle de Montpellier,旨在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統治[史 14],一些天主教建築也開始出現,如佩魯門佩魯大道法語Promenade du Peyrou聖母教堂法語Basilique Notre-Dame des Tables等,蒙佩利爾城市雛形在這一時期大致形成。而連接主城與軍事城堡之間的大片空地於1755年開闢為喜劇廣場,以同一時期修建的大劇場命名,成為了蒙佩利爾的城市核心[史 15]

法國大革命後,朗格多克行省被撤銷,蒙佩利爾成為埃羅省的省會,並下屬蒙佩利爾區。1790至1794年間,蒙佩利爾相繼合併了相鄰的塞勒訥沃法語Celleneuve、蒙泰爾萊蒙佩利爾(Montels-lès-Montpellier)、蒙托貝龍(Montauberon)和聖伊萊爾(Saint-Hilaire)四個市鎮[史 16]。19世紀中期,時任蒙佩利爾市長的朱爾·帕熱齊法語Jules Pagézy從巴黎都市計畫中受到啟發,在蒙佩利爾主持修建了大批鄂圖曼風格的建築,包括法院大樓法語Palais de justice de Montpellier火車站和一些集中式民宅[史 17]。蒙佩利爾早期有軌電車於1897年建成通車,後因設施老化和私家車的興起於1949年停運[史 18]

現代

Thumb
1907年蒙佩利爾葡萄種植園主暴動

1907年6月9日,因不滿當時法國總理喬治·克列孟梭所施行的海外產品關稅減免政策,蒙佩利爾發生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歷史上最大的反抗暴動,包括葡萄種植園主、農民以及學生、工人等超過60萬各階級人民參加了此次遊行[史 19],法國南部大部分地區以及當時的法屬阿爾及利亞也隨之響應。該暴動直至當年年底才逐漸結束,此後,酒農保護工會(Syndicat viticole)在法國各紅酒產區出現,朗格多克地區的葡萄酒生產逐漸恢復正常水平[史 20]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蒙佩利爾由維琪法國控制。1944年,蒙佩利爾遭遇了多次空襲,並於當年8月底由法蘭西第一自由縱隊法語1re division française libre解放[史 21]。二戰結束後,受到阿爾及利亞戰爭的影響,大批黑腳返回法國並駐紮於朗格多克地區;同時,這一地區的地中海景觀及相對溫暖的氣候也使得許多法國北方乃至歐洲多地的居民選擇長期移居於此,蒙佩利爾人口數量得以迅速上升,三十年內增長超過一倍。1973年,蒙佩利爾所在的埃羅省與相鄰的加爾省洛澤爾省奧德省東庇里牛斯省組成成了朗格多克-魯西永大區,蒙佩利爾成為了該大區的首府及人口最多的城市[地 1][2],2016年,朗格多克-魯西永大區與相鄰的南部-庇里牛斯大區合併成為奧克西塔尼大區,新的首府遷至土魯斯。

地理環境

Thumb
蒙佩利爾衛星圖

位置

蒙佩利爾位於法國南部,奧克西塔尼大區埃羅省的東部,市鎮總面積56.88平方公里,市區距離地中海大約13公里[3]。與蒙佩利爾接壤的市鎮包括:濱河聖克萊芒聖讓德韋達斯卡斯泰爾諾勒萊茲克拉皮耶格拉貝勒瑞維尼亞克拉特莫吉奧萊茲河畔蒙費里耶聖歐內斯[3]

地形

蒙佩利爾位於地中海塞文山脈過渡地帶,地勢由南向北逐漸抬升,市區內地形平坦,市區北部部分街區則為丘陵地貌。全市的海拔在8至119公尺之間[3]

地質

蒙佩利爾所處地區為較為典型的山前衝積平原,地表主要為砂質土壤,並富含貝殼石灰岩法語Calcaire coquillier[地 2]。蒙佩利爾的奧克語別稱「Lo Clapàs」的中文含義為「石頭堆」,該名即來源於這一地質景觀[地 3]

水文

蒙佩利爾境內的主要河流包括莫松河萊茲河及其支流韋爾當松河法語Verdanson (affluent du Lez),均獨立入海,不屬於法國五大水系當中的任何一個[3]。其中莫松河上游的萊加里格湖(Lac des Garrigues)是當地最大的人工水庫,而萊茲河流經蒙佩利爾城市核心區域,是當地現代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3]。除此之外,蒙佩利爾境內沒有大型水域分布。

植被

蒙佩利爾地區的主要植被類型為亞熱帶硬葉林,代表性農作物包括橄欖、柑橘、葡萄等[3]。城市綠地主要包括戴高樂公園、蒙佩利爾植物園萊茲河兩岸;市區北部和西部的山麓地區亦有零星樹林分布[3]

在鮮花城市的評比中,蒙佩利爾被評為2星級鮮花城市[4]

Thumb
受到洪澇災害影響的蒙佩利爾,攝於2005年

氣候

蒙佩利爾位於較為典型的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區,冬季溫暖,夏季乾燥炎熱[地 4]。因其較為特殊的海陸位置,蒙佩利爾地區在每年秋季易受到塞文氣候法語Épisode cévenol的影響,出現短時間內的大規模降水[地 5]:2014年9月29日,蒙佩利爾的日降水量達到了300毫米,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城市內澇[地 6]。此外,蒙佩利爾因緯度位置相對較低,故歷史上極少出現降雪天氣,2018年2月28日,蒙佩利爾迎來了大規模的降雪天氣,最大降雪量超過30公分[地 7],出現了非常罕見的「南國冰雪」景觀[地 8]。2019年6月28日,蒙佩利爾出現了44度的高溫記錄[地 9]

更多資訊 1981–2010年平均數據, 月份 ...
1981–2010年平均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21.2
(70.2)
22.5
(72.5)
27.4
(81.3)
30.4
(86.7)
35.1
(95.2)
37.2
(99.0)
37.5
(99.5)
36.8
(98.2)
36.3
(97.3)
31.8
(89.2)
27.1
(80.8)
22.0
(71.6)
37.5
(99.5)
平均高溫 °C(°F) 11.6
(52.9)
12.8
(55.0)
15.9
(60.6)
18.2
(64.8)
22.0
(71.6)
26.4
(79.5)
29.3
(84.7)
28.9
(84.0)
25.0
(77.0)
20.5
(68.9)
15.3
(59.5)
12.2
(54.0)
19.9
(67.8)
日均氣溫 °C(°F) 7.2
(45.0)
8.1
(46.6)
10.9
(51.6)
13.5
(56.3)
17.3
(63.1)
21.2
(70.2)
24.1
(75.4)
23.7
(74.7)
20.0
(68.0)
16.2
(61.2)
11.1
(52.0)
8.0
(46.4)
15.1
(59.2)
平均低溫 °C(°F) 2.8
(37.0)
3.3
(37.9)
5.9
(42.6)
8.7
(47.7)
12.5
(54.5)
16.0
(60.8)
18.9
(66.0)
18.5
(65.3)
15.0
(59.0)
11.9
(53.4)
6.8
(44.2)
3.7
(38.7)
10.4
(50.7)
歷史最低溫 °C(°F) −15
(5)
−17.8
(0.0)
−9.6
(14.7)
−1.7
(28.9)
0.6
(33.1)
5.4
(41.7)
8.4
(47.1)
8.2
(46.8)
3.8
(38.8)
−0.7
(30.7)
−5
(23)
−12.4
(9.7)
−17.8
(0.0)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55.6
(2.19)
51.8
(2.04)
34.3
(1.35)
55.5
(2.19)
42.7
(1.68)
27.8
(1.09)
16.4
(0.65)
34.4
(1.35)
80.3
(3.16)
96.8
(3.81)
66.8
(2.63)
66.7
(2.63)
629.1
(24.77)
平均降水天數 5.5 4.4 4.7 5.7 4.9 3.6 2.4 3.6 4.6 6.8 6.1 5.6 57.8
平均降雪天數 0.6 0.7 0.3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7 2.4
平均相對濕度(%) 75 73 68 68 70 66 63 66 72 77 75 76 70.8
月均日照時數 142.9 168.1 220.9 227.0 263.9 312.4 339.7 298.0 241.5 168.6 148.8 136.5 2,668.2
資料來源1:Météo France[地 10][地 11]
資料來源2:Infoclimat.fr(取其1961–1990年濕度和雨雪天氣數據)[地 12]
關閉

行政區劃

交通

政治

人口

經濟

社會事務

文化

相關人物

對外交流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