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2003年至2011年的战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拉克戰爭[18]又稱第二次波斯灣戰爭,是2003年到2011年的一場在伊拉克曠日持久的武裝衝突。戰爭始於以美國為首並由英國、澳大利亞和波蘭等國參與的多國聯軍入侵伊拉克,聯軍雖然成功推翻了薩達姆·海珊的政府,但入侵行為直接導致了伊拉克在接下來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出現各種激進武裝分子,有些是為反抗聯軍的入侵,有一些則是借機割據的叛亂勢力。[19]
伊拉克戰爭(第二次波斯灣戰爭) | |||||||
---|---|---|---|---|---|---|---|
自左上順時針方向:美國海軍陸戰隊步兵清查伊拉克平民住家,薩達姆·海珊銅像遭到拉倒,在薩德爾城突襲時一名伊拉克陸軍步兵手持塔布克狙擊型步槍作戰,美國陸軍悍馬車遭到簡易爆炸裝置炸毀。 | |||||||
| |||||||
參戰方 | |||||||
入侵階段 美國 英國 澳洲 波蘭 伊拉克國民大會 佩什梅格 支援: 丹麥[1] 荷蘭[2] 義大利[3] 西班牙[4] |
入侵階段
| ||||||
|
2003–11
遜尼派武裝分子
什葉派武裝分子
支援: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喬治·W·布希(2003年-2009年) 貝拉克·歐巴馬(2009年-2011年) 唐納·倫斯斐 湯米·弗蘭克斯上將 |
薩達姆·海珊 阿布·穆薩布·扎卡維 † 阿布·艾尤卜·穆哈吉爾 † | ||||||
兵力 | |||||||
聯軍: 進攻時,300,000人 之後,153,000人 軍事承包商(類似傭兵):-120,000人 庫德族: 進攻時,50,000人 之後,175,000人 新伊拉克軍:129,760人 伊拉克警察:79,000-140,000人 |
伊拉克軍隊:375,000人以上 遜尼派反對者:60,000人 邁赫迪軍:60,000人 其他:1,300人 | ||||||
傷亡與損失 | |||||||
伊拉克安全部隊(新政府) 陣亡:1,000人以上 |
薩達姆政權軍陣亡:7,600-10,800人 平民死亡:伊拉克屍體統計計劃表明到2011年12月有103,160-113,728人 遜尼派反對者陣亡:8,232人以上 傷者不明 |
美國入侵伊拉克的理由是聲稱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20],並對美國及其盟友構成威脅[21][22]。此外,一些美國官員誣告薩達姆包庇和支持蓋達組織,組織針對美國的911事件[23]。然而,眾多證據及調查表明薩達姆政權與蓋達組織之間沒有任何關係,與襲擊事件之間沒有聯繫[24],在聯軍入侵後也未能在伊拉克發現任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庫存或活躍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25]。2016年,英國發表齊爾考特調查報告,結論是當時並非所有和平替代方案都得到了審查,英國和美國的行為破壞了聯合國安理會及國際法的正當性,確定戰爭的法律依據「遠非令人滿意」,戰爭是不必要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並不存在。[26][27][28][29]。
美國開戰的理由受到國際上的嚴厲批評[30],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指責美國入侵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及國際法[31],聯合國安理會上除英國、美國及西班牙外,都反對軍事行動。法國外長維爾潘當時直言︰「我們認為軍事干預將是最糟糕的解決方案,法國將否決任何允許美國或英國提出的軍事干預的決議[32]。」法國的立場得到中國、俄羅斯及德國等時任安理會成員的支持[33]。美國政府則指如果得不到安理會支持,他們將著手建立「自願性的軍事聯盟」[34]。在入侵前一個月的2月15日,全球各地爆發大型的反戰抗議。民意調查顯示幾乎所有國家的民眾都反對一場沒有聯合國授權的戰爭,認為美國是世界和平的威脅觀點明顯增加[35][36][37]。眾多知名人士及機構也公開反對戰爭,比如梵蒂岡的雷納托·馬蒂諾大主教對記者表示這是「侵略戰爭,不是正義戰爭」[38][39][40]。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直指美國是「對世界和平的威脅,必須受到最強烈譴責」[41][42]。美國國內的意見則呈兩極,在入侵的前幾天的民調顯示,支持伊拉克戰爭的美國人約52%到59%之間,而反對它的人數則在35%到43%之間波動[43]。
2002年10月,美國國會授權時任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對伊拉克發動任何軍事進攻的權力[44]。布希向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和他的兒子在48小時內離開伊拉克,海珊拒絕。2003年3月20日,美國與英國、澳大利亞和波蘭一起發動了針對伊拉克的轟炸行動,伊拉克戰爭正式打響。這次入侵導致了復興黨政府的垮台,同年12月薩達姆·海珊在紅色黎明行動中被俘,三年後被處決。[45]
由於薩達姆政府長期的獨裁統治和海灣戰爭後的經濟困頓,聯軍的入侵開始時受到了伊拉克民眾的歡迎。在入侵後兩年的軍事管轄後,美國在2005年於伊拉克組織了選舉,努里·馬利基2006年成為總理並一直任職至2014年。然而,美國扶植下的政權由於初期的腐敗和無能無法得到伊拉克多數人的認同,只加劇了國內的教派分歧的緊張局勢[46]。聯軍的入侵、薩達姆死後的權力真空和美國扶植的臨時權力機構管理不善,導致了伊拉克境內出現嚴重的宗教教派動亂,針對聯軍入侵的報復行為也長期存在。美國在2007年增兵17萬人試圖控制局面,但效果甚微,也令到美軍人員的傷亡數字更最終超過了入侵時的死亡人數。[47]。據估計,在入侵後的5年內,估計有151,000至1,033,000名伊拉克人死亡,大多數死亡都是是2004年至2007年間的叛亂和國內衝突造成的,而且許多是平民[48]。戰爭的非法性及動盪令布希在美國國內的公眾形象大幅下降[49],支持入侵的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在英國巨大公眾壓力下於2006年宣佈辭職[50][51]。最後在接連醜聞、不斷增加的傷亡數字與巨大開銷下,布希總統於2008年時同意從伊拉克撤出所有美國作戰部隊,並於2011年12月18日全部撤離[52][53]。
伊拉克戰爭是一場極具爭議的非法戰爭,它始終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也沒有得到多數國家的認可,並沒有國際法的依據。而且聯軍入侵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後,所扶植的新政權更加不得民心,國內權力真空及動亂不安引發眾多極端組織的崛起。2011年美軍退出伊拉克後,伊斯蘭國在伊拉克領土上快速擴張,這被認為是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截止2017年已造成至少155,000人死亡,導致國內超過330萬人流離失所[48][54][55]。該組織的幾個領導人曾稱時任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在2003年發動的伊拉克戰爭是導致他們發起對美國的聖戰之原因,而美軍行動使他們獲得士兵和最終奪回國家的控制權變得容易[56]。伊斯蘭國的崛起也令美國又於2014年領導新軍事聯盟重新捲入伊拉克的武裝衝突中,儘管現今的伊拉克大部分地區已被政府軍控制,恢復了和平局面,在北部省份武裝衝突至今仍有持續[57]。2019年,伊拉克爆發了自薩達姆政權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反政府運動。大批民眾因對2003年後上台的現政權的腐敗,失業和低效的公共服務表示不滿而示威抗議,並逐步升級為推翻現政權和要求停止伊朗對伊拉克的干預。伊拉克政府作出了嚴厲的反應,包括使用催淚彈、高溫開水、狙擊手乃至實彈鎮壓,導致數千人傷亡。
薩達姆被推翻後,曾經被薩達姆政權打壓的伊拉克國內什葉派組建政府,獲得了「解放」,同為什葉派為主的伊朗也借機對伊拉克擴張影響力,形成至今的中東冷戰的局面。[58]
伊拉克多國部隊由120,000人美軍、45,000人英軍、2,000多人的澳軍、200人波蘭部隊和約50,000人伊拉克部隊所組成的。他們通過駐紮在科威特的美軍基地對伊發動軍事打擊。2003年3月20日多國部隊增至30萬大軍,正式宣布對伊拉克開戰,標誌著伊拉克戰爭的開始。
美國第3步兵師從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巴格達挺進,伴隨他們作戰的還有美國第101空中突擊師和第82空降師的若干部隊。在另一個方向伊拉克東南部有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遠征隊和英國遠征軍(包含第4和第7裝甲旅組成的第1裝甲師以及若干海軍陸戰隊)則發動了鉗形攻勢以打開伊拉克的海運通道。在戰爭進行了兩周後,美軍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區投入173空降旅以及特種部隊,並和該地的庫爾德反叛軍結成同盟,美國預期中的準備在北方投入的第4步兵師則由於土耳其議會的反對而未能在該地參加戰鬥。
經過兩個星期的激戰,英軍首先控制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鎮、伊拉克第2大城市巴斯拉。在美國轟炸下伊拉克全境都出現了斷水和停電等人道主義危機,國際多個人道組織向伊拉克運輸救援物資,這些援助物資大多都從薩達姆所控制的烏姆蓋薩爾進入伊拉克,還有少部分則從聯軍控制的科威特進入伊拉克。
戰爭爆發大約3個星期之後,美軍順利進入巴格達市區附近,在攻城途中卻並沒有遇到任何大規模衝突;因為伊拉克官員則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軍隊向美軍投降。巴格達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紛紛陷入無政府狀態,薩達姆政府軍四處燒殺搶掠,至美軍後援到來維護治安後才穩定下來;之後據統計,數萬件文物被薩達姆政府軍破壞。[來源請求]
2005年以來,伊拉克政壇興辦民主選舉,並在國際組織支持下開始重建;美國支持的什葉派政府掌控國家,而遜尼派極端勢力亦掌控伊拉克部分領土,並不時對美軍發動襲擊,持續造成美軍與美援隊伍傷亡。2008年歐巴馬總統以美軍撤出(主要是戰鬥部隊)的政見上台,2011年美軍正式撤退,結束戰爭。
美國「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美國總統布希宣布向美國政府認為的「恐怖主義」宣戰,並將伊拉克等多個國家列入「邪惡軸心國」(Axis of Evil)。2002年,伊拉克危機爆發,聯合國通過1441號決議,聯合國武器檢查團重返伊拉克檢查,但其在伊拉克境內並沒有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59][60]。2002年10月,美國國會通過《伊拉克決議》,授權總統對伊拉克「採取任何必要措施」[61]。根據2003年1月的民調,當時美國人普遍贊成外交解決伊拉克問題。然而不久不少美國人開始支持布希的戰爭計劃並認為薩達姆確實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2003年2月,64%的美國人支持布希採取軍事行動將薩達姆趕下台。2003年3月17日,美國總統喬治·布希於電視講話中對伊拉克發出48小時的最後通牒,要求薩達姆和他的兒子們在此訊息發佈的48小時之內離開伊拉克,否則即將開戰。2003年3月18日,英國下議院就是否支持進攻伊拉克展開辯論,結果412票支持開戰、149票反對[62]。
美國等國家對伊拉克開戰的理由是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踐踏人權的行徑。根據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說法,美國對這場戰爭最終要達成的目的包括:
戰前,美國、英國等國家指責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以此作為開戰的重要理由,但後續多年亦有多位人物在言談間透漏其他理由及細節:
在美國內外都有許多人認為布希政府發動戰爭的真正理由是為了控制伊拉克的自然資源及石油,在2003年3月入侵伊拉克之前,「不為石油流血(No blood for oil)」是一句被普遍使用的抗議口號[70]。
中央情報局先遣隊首先在2002年7月10日進入伊拉克,[71]這隊成員由中央情報局的特別行動部組成,後來還加入了美國軍方的精英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JSOC)[72],總之,他們為後到的部隊做準備,包括說服了幾個伊拉克指揮官的部隊投降、或是分裂,而不是反抗美軍,在非常高風險的偵察任務中確定所有初步領導目標。[72]
最重要的是,他們組織了一支庫爾德部隊。入侵之前,這股力量在伊拉克庫德斯坦擊敗了伊斯蘭輔助者組織,然後擊敗了北方的伊拉克軍隊。[72][73]美軍對伊斯蘭輔助者組織的戰鬥,導致了大量恐怖分子死亡,還在Sargat發現化學武器設施。[71][74]
在當地時間2003年3月20日上午05:34,對伊拉克的進攻正式開始。[75]在美國將軍湯米·弗蘭克斯的率領下,美軍開始了代號爲「解放伊拉克行動」,[76]後來改名為伊拉克自由行動,而英國的代號為「Telic行動」、澳大利亞的代號為「獵鷹行動」的戰爭。北方庫爾德勢力和大約其他四十個政府,組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參與的國家或派遣部隊、或提供設備、或後勤支援。聯軍的部隊由248,000名美國士兵、45,000英軍士兵、2,000名澳大利亞士兵和波蘭GROM特種部隊的194名士兵組成,經科威特前往伊拉克。[77]進攻力量也包括伊拉克庫爾德武裝部隊,估計數量有70,000人[78]。
這一階段進攻的目標是:鏟除薩達姆政權、消滅可能被發現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消滅可能會發現的伊斯蘭武裝分子、取得更多網路情報、人道援助伊拉克平民、保護伊拉克的石油基礎設施,協助建立一個民主政府,並作為其他中東國家的模型。
美國、英國和其他部隊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遇到了一些阻力。伊拉克政權在同時打一場常規和非常規的戰爭,當伊拉克面對聯軍部隊時,他們主動將領土讓出,然後在聯軍後方,穿著平民衣物的戰士發起小規模的攻擊。這些攻擊暫時取得了一些成功,給聯軍,尤其是美軍創造了難以預料的遭遇。
聯軍部隊向法奧半島發動空中和兩棲作戰,以保全那裡的油田和重要港口,英國皇家海軍、波蘭海軍和澳洲皇家海軍的軍艦都參與了支援。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第15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英國第3突擊旅和波蘭機動反應作戰特種部隊襲擊了烏姆蓋薩爾港,而英國陸軍第16空中突擊旅去保護在伊拉克南部的油田。波蘭突擊隊保護海上石油平台附近的港口,防止被敵軍破壞。
美軍第3步兵師的重型裝甲部隊先是向西方,然後向北方進攻,經過了巴格達西部的沙漠,而第1海軍陸戰遠征軍向東沿著1號公路經過國家中心,英國第1裝甲師向北方進攻並通過東部沼澤地。美國第一海軍陸戰師在納西里耶的一次戰鬥中占領主要路口及附近的阿里空軍基地。第3步兵師擊敗伊拉克部隊並占領周圍的機場,繞過城市到西部後北上,通過伊拉克西部。
隨著納西里耶和阿里空軍基地的佔領,第3步兵師支援第101空降師繼續對北部的納傑夫和卡爾巴拉發動攻擊。雖然嚴重的沙塵暴減緩了聯軍的前進,但這個停頓,可讓聯軍鞏固和確保補給線的安全。當他們繼續推進到卡爾巴拉峽口,只有一個方法來到巴格達,即通過峽口來到幼發拉底河的橋梁。在伊拉克中部,第1陸戰師一直推進到巴格達東部,並為攻擊巴格達做準備。[79]在北方,OIF-1使用了至今規模最大的特種部隊,攻擊成功率略高於去年同期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伊拉克軍隊面對美軍很快就不知所措,而薩達姆敢死隊的精英則用恐嚇,來加強伊拉克軍隊的信心和防止反叛的平民。
聯軍在4月9日佔領巴格達,結束了薩達姆24年來的獨裁統治。美軍佔領了執政黨復興黨黨部,[80]並拉倒一個巨大的薩達姆鐵雕像,照片和影片都顯示這成了象徵性的事件,雖然後來引起爭議,因爲沒有看過或聽過照片和影片使用變焦鏡頭拍攝。[81]為了報復,在2008年11月,伊拉克示威者將布希的肖像用腳踩踏以及焚燒。[82]巴格達被占領後伴隨著許多伊拉克民眾對聯軍的感激,但同時也發生大量的騷亂,包括洗劫政府大樓,犯罪率在短時間內大幅飆高。[83][84]
據五角大廈表示,25萬短噸(230,000噸)(總短噸650,000(590,000噸))的彈藥被洗劫一空,為伊拉克游擊戰的叛亂分子提供了彈藥來源。入侵階段結束時,在薩達姆的家鄉提克里特,美國海軍陸戰隊黎波里特遣隊在4月15日宣布攻擊有效地結束了。
在戰爭進攻階段(3月19日至4月30日),9,200名伊拉克戰鬥人員和7,299名平民被殺,主要由美國空中和地面部隊造成。[85]聯軍報稱有139名美軍[86]和33名英軍戰鬥人員陣亡。[87]
占領伊拉克後,聯軍建立了聯盟駐伊拉克臨時管理當局,此機構的總部設在綠區,並作為伊拉克建立民主政府之前的過渡政府。引述戰爭法聯合國安理會1483號決議(2003年5月22日),2003年4月21日,伊拉克臨時管理當局享有對伊拉克政府的期限的行政管理權、立法權、司法權,直到2004年6月28日。
伊拉克臨時管理當局負責人原本是美國前軍官傑伊·加納,但他的職位只持續到2003年5月11日,之後美國總統布希任命保羅·布雷默為負責人。直到2004年7月將權利移交給伊拉克臨時政府。
在聯軍入侵不久後,伊拉克調查小組的1400名成員進入伊拉克尋找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2004年,ISG's的迪爾費爾報告[88]說,伊拉克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計劃。
2003年5月1日,布希總統突然參訪在加州聖地亞哥以西幾英里的亞伯拉罕·林肯號航空母艦。在這次訪問中,布希向全國以及飛行甲板上的水兵和飛行員發表了《任務完成》這篇演講。因為伊拉克的常規部隊的戰敗,布希宣布美軍勝利。但是,薩達姆仍然在持續抵抗。
在布希總統的演講後,聯軍在各地區發現了其部隊的反擊,而且在逐漸增加,尤其是在「遜尼派三角」此地區。[89]進攻之前,伊拉克軍隊和共和衛隊分別提供數以百計的武器給伊拉克武裝分子。
最初,伊拉克抵抗運動(聯軍稱呼為「伊拉克叛軍」)主要是源自於敢死隊對薩達姆和復興黨的忠誠,但很快的宗教極端分子也對叛亂做出了貢獻。發生反擊次數最多的三個省份是巴格達省、安巴爾省和薩拉赫丁省。這三個省佔伊拉克35%的人口,但2006年12月5日,美軍死亡人數為73%,近期美軍死亡人數的比例更高(大約80%左右。)[90]
武裝分子所發動的游擊戰,包括:使用迫擊砲、導彈、自殺攻擊、狙擊手、簡易爆炸裝置、汽車炸彈,小型武器射擊(通常是用突擊步槍)和RPG(火箭筒),以及破壞石油設施和平民基礎設施。
美軍佔領伊拉克後在聯軍的強勢侵略後薩達姆政權垮台。聯軍與聯合國一起開始工作,以建立一個穩定並民主的國家。而且還能夠抵擋非聯軍的勢力,以及克服內部嚴重的分歧。[91][92]
同時,聯軍部隊向周圍的底格里斯河半島和遜尼派三角發動了行動。到2003年底,武裝分子襲擊的強度和速度開始增加。一個被稱為「齋月攻勢」的游擊行動開始急劇飆升,因為它正逢穆斯林齋月的開始。
為了對付這種行動,聯軍入侵結束以後首次使用空中力量和砲兵向疑似有埋伏地點或叛軍的迫擊砲陣地開火。加強監控主要路線,以及巡邏和搜查可疑分子。此外,有兩個村莊被鐵絲網包圍,其中包括薩達姆的出生地al-Auja和小鎮Abu Hishma,聯軍也仔細地觀察這兩個村莊。
在2003年夏天,聯軍專注於俘虜剩餘的前政府領導人。7月22日,第101空降師和第20特遣隊的士兵發動襲擊,薩達姆的兒子(烏代和庫賽)和他的一個孫子在襲擊中喪生。300多名前政府高層人員、許多工作人員和軍事人員被殺或被俘。
最重要的是,薩達姆本人被俘虜。2003年12月13日,聯軍發動了紅色黎明行動,在提克里特南部15公里的小村子一個農場的地下室內發現薩達姆,被美國媒體形容乃是此次戰事的最大成就。[93]美國陸軍第四步兵師和第121特遣隊的成員進行了該行動。對薩達姆下落的情報來自他的家人和前任保鑣。[94]
隨著對薩達姆的捕獲和武裝分子的反擊數量下降,有些結束聯軍在當時打擊叛亂的戰鬥。臨時政府開始訓練新的伊拉克安全部隊去維持國家的秩序,美國也承諾以信貸形式將超過20億美元投入對伊重建,以伊拉克未來石油收入為抵押。石油收入還將用於重建學校,建立電氣和完善基礎設施的工作。
薩達姆被捕後不久,聯盟駐伊拉克臨時管理當局之外的各派開始推動選舉和伊拉克臨時政府的組建。其中最突出的是什葉派牧師大長老西斯塔尼。但聯盟駐伊拉克臨時管理當局反對這個時候進行選舉。[95]武裝力量加強了他們的活動。兩個最為動盪的中心是費盧傑周圍地區,以及從巴格達薩德爾區到南部城市巴斯拉的什葉派貧民區。
2010年8月18日,最後一批美軍戰鬥部隊已跨越伊拉克與科威特的邊境,美國單方面宣布伊拉克戰爭結束。
美國在單方面宣布戰爭結束後,截至2011年10月仍然在伊拉克保留3.4萬人以上的軍隊,負責保護美軍基地和訓練親美伊拉克政府的安全部隊。襲擊美軍也不斷發生,截至2011年8月伊拉克什葉派回教軍事組宣布暫停攻擊、以幫助美軍撤離,在完全撤離之前,每月仍有至少一名美軍在襲擊中喪生。美軍與伊政府談判2012年延長駐軍合約時,希望保留3000人以上駐軍並希望未來美國駐軍不受伊拉克法律管轄,未獲伊政府同意。因此美國時任總統歐巴馬於10月22日宣布,美在伊拉克駐軍將於2011年底前全部從伊拉克撤除。此時美軍在伊拉克喪生人數已達4476人,並且在宣布完全撤軍後,又增加1人。
2011年12月13日,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在接見來訪伊拉克總理馬利基時宣布,「在近9年後,我們在伊拉克戰事本月落幕」,並宣稱美國是伊拉克「強大和永久的夥伴」。12月15日,駐伊美軍部隊在巴格達舉行降旗儀式,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出席儀式,這標誌著歷時九年的伊拉克戰爭正式全面結束,剩餘的數千名美軍士兵將在未來幾天內陸續撤離回國[96]。
據報導,美軍正式撤軍後,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仍有大約1萬人員,大多數都是武裝保安人員,配有裝甲車等武器裝備,美國計劃2012年另增派5000名武裝保安人員,使得美國大使館成為世界上武裝最龐大的外交使館。[97]。
2011年12月18日,伊拉克戰爭正式結束。
聯軍佔領伊拉克初期,曾一度在伊拉克海岸一帶處於膠著狀態,直到美軍進入巴格達時,伊拉克軍隊便隨即兵敗如山倒。當時主張出戰的美國總統布希和英國首相布萊爾民望一度升上高位。
戰後美國不斷草擬計劃重建伊拉克,包括把大量重建計劃交給美國各財團,同時委任當地人任臨時政府官員。但由於當地不少派別的政治組織並不支持美國,故針對美英的軍事佔領而進行的伊拉克游擊戰正風起雲湧,截至2007年5月15日,美國佔領軍死亡人數已超過3,398人。[98]而伊拉克經濟則久久未恢復,不但當地石油設施受到破壞,影響全球石油供應,且失業人口龐大,居民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故不少國家的反戰份子再度公開舉行反戰示威,指責布希乃世界頭號恐怖份子。
美國除了派出穿制服的軍職人員,還雇用一定數量的民間保安承包商[99](包括美國黑水)[100]協同軍隊作戰,尤其是操作高科技武器,阿拉伯語英語的翻譯人員,[101]以及擔任後勤補給的工作。[102]與美軍簽約的民間保安人員至2011年6月死亡1,487人,其中245名是美國人。[103][104]美國媒體統計,截至2008年8月17日,至少有包括8名文職人員在內的4,143駐伊美軍士兵死亡。其中至少有3,368名駐伊美軍士兵在與反美武裝的對抗行動中死亡。[105]
據伊政府部長Bayan Jabr的公布,2005年1月-2006年6月,共有12000名伊拉克人死於自殺炸彈和反美武裝的其他攻擊[121]。
2003年8月在巴格達有一名聯合國專員和21名聯合國人員被殺害[122]。有兩名阿爾及利亞外交人員Ali Belaroussi和Azzedine Belkadi被斬首[123]。
2006年2月炸彈襲擊al-Askari清真寺,死亡165人,激發了報復狂潮[124]。
有如下非軍事人員被殺害:翻譯金鮮一(韓,被斬首),遊客香田證生(日,被斬首),Fabrizio Quattrocchi(意),義工Margaret Hassan,Nick Berg,攝影師Salvatore Santoro(意)和伊拉克人Seif Adnan Kanaan[125]。四名傭兵Scott Helvenston、Jerko Zovko、Wesley Batalona和Michael Teague被殺後,用車拖著點燃的屍體開過大街,並被吊起來示眾[126]。
美國聯軍入侵伊拉克的行動受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那段時間全世界範圍內都出現反戰及反美的情緒,隨後佔領期間爆發的多宗醜聞及戰爭罪行更加強了這種觀念。
2002年,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第1441號決議,聯合國監察特使穆罕默德埃爾巴拉迪前往伊拉克調查是否真的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2002年12月初,薩達姆主動向聯合國提交了一份長達12,000頁的武器申報單,但未能說服美國。12月19日,美國國務卿科林·鮑威爾宣稱伊拉克「嚴重違反」安理會決議[127]。
2003年2月,美國、英國及西班牙向安全理事會提交了另一項伊拉克問題決議,稱為「第十八號決議」,要求授權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但被除了保加利亞外的其他會員國否決,當中包括常任理事國法國、中國及俄羅斯[34][128]。
埃爾巴拉迪與漢斯·布利克斯其後於2003年2月14日再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報告,表示伊拉克人正積極地配合調查,核查人員也未有在伊拉克境內發現任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指所謂「伊拉克曾試圖從尼日獲取鈾」的文件是虛假的,他也指出在他的調查中沒有發現伊拉克的核計劃有重啟,這與布希政府的說法相矛盾[129]。他要求安理會將核查時間再延長,英美聯軍停止軍事入侵的準備,讓他有更多時間來核查,同時指出美國和英國還沒有向他提供所謂的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127]。
同日,時任法國外交部長多米尼克·德維爾潘在聯合國發表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演講,警告訴諸軍事選擇將對「這個傷痕累累的脆弱地區的穩定造成無法估量的後果」,他指鮑威爾對伊拉克的指控是沒有事實基礎,直言︰「我們認為軍事干預將是最糟糕的解決方案,法國將否決任何允許美國或英國提出的軍事干預的決議」,演講獲得在場的外交官熱烈的掌聲[32],法國的立場得到中國、俄羅斯及德國等時任安理會成員的支持[33]。
2003年3月7日,在美國展開全面入侵前的一星期,布利克斯及埃爾巴拉迪再次向安全理事會提交了報告,指出沒有發現伊拉克存有任何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或計劃[130]。
除科威特外,阿拉伯國家聯盟一致譴責美國的入侵行為[131],沙烏地阿拉伯禁止美軍利用沙烏地阿拉伯的土地及領空去攻擊伊拉克[6]。沙特公眾持強烈反美情緒,沙特政府曾多次試圖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但被美國拒絕[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王儲阿卜杜拉稱「我們的武裝部隊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將一隻腳踏入伊拉克領土」[132]。
美國曾要求埃及派兵參加入侵,遭到穆巴拉克的拒絕。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公開反對對伊拉克開戰,他指入侵伊拉克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它可能會「使整個地區陷入混亂」[133]。敘利亞反對這場戰爭,拒絕服從華盛頓的合作要求[134]。敘利亞與俄羅斯、法國和德國在安理會採取一致行動,要求延長聯合國在伊拉克的武器檢查[135]。敘利亞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只是一場戰爭的藉口,其動機是以色列和希望從戰後重建合同中獲利的美國公司的利益[136]。
多個中東國家爆發反美及反戰的示威,包括伊拉克巴格達、敘利亞大馬士革、葉門薩那、阿曼馬斯喀特、約旦伊爾比德、黎巴嫩貝魯特、巴勒斯坦伯利恆、加沙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巴林,及以色列特拉維夫等[132]。
有49個國家支持該軍事行動。參加地面戰的國家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波蘭,丹麥政府亦對伊拉克宣戰,並派遣了兩艘軍艦支援美軍。韓國、日本、義大利、烏克蘭等多個國家提供後勤支援。
這場戰爭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法國、德國、加拿大、阿拉伯國家聯盟、不結盟運動等多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的批評與譴責。
奧地利等多個歐洲國家宣稱,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由於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已經違反了國際法。埃及籍的聯合國前秘書長布特羅斯·加利譴責該軍事行動,認為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奧地利、瑞士、伊朗、比利時等國禁止聯軍戰機飛越其領空,沙烏地阿拉伯禁止美軍飛彈通過其領空襲擊伊拉克。馬來西亞在國際及聯合國會議上嚴重譴責美國及英國的軍事報復行動。
全球普遍的反戰情緒最終導致了各種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抗議。
國內外都有許多人認為布希政府發動戰爭的真正理由是為了控制伊拉克的自然資源及石油,在2003年3月入侵伊拉克之前,「不為石油流血(No blood for oil)」是一句被普遍使用的抗議口號[70]。
2015年,英國前首相東尼·布萊爾和前美國駐伊拉克指揮官麥可·T·佛林表示發動伊拉克戰爭是錯誤的,且導致了之後出現伊斯蘭國。[137][138]
2007年2月9日,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一份關於伊拉克戰爭前情報的內部調查報告。報告認定,有關薩達姆與蓋達組織存在明顯聯繫的評估,無論是品質或可信度都是可疑的。這是因為美國國防部副部長道格拉斯·費思所採取的不恰當行為,才得到這個錯誤結論,但調查報告認為他沒有觸犯法律。[139]根據維基解密在2010年10月22日所公布的美軍文件顯示,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直接死於戰火的平民達6萬6081人。[140]
2016年7月6日,調查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英國責任的報告《齊爾考特報告》正式出爐,該報告歷時7年完工。當天,主導報告制定的調查委員會主席約翰·齊爾考特勳爵親自宣布報告的相關調查結果。報告認為,基於情報錯誤,2003年伊拉克並沒有擁有對世界構成威脅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簡稱WMD),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當時也沒有對西方世界構成所謂的「迫在眉睫的威脅」。2003年3月,美英正是因為伊拉克擁有WMD為藉口,繞過聯合國,對伊拉克發動空襲,由此開啟了長達8年的伊拉克戰爭。
在美國剛入侵伊拉克後數天,英美輿論普遍支持軍事行動。在2003年3月的蓋洛普民意調查中,76%的美國人讚成對伊拉克採取軍事行動[141],54%的英國人支持對伊拉克採取軍事行動[141]。然而,對戰爭的支持率在入侵後數年內不斷下降,主因是當初眾多用來合理化戰爭的謊言被揭發,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沒有發現,因此國內及國際對美國的輿論進一步惡化。根據2006年的調查,英國和加拿大的大多數人認為入侵伊拉克是「不公正的」,多數英國人批評他們的政府支持美國在伊拉克的政策[142]。而根據2007年1月BBC對25個國家超過26,000人的民意調查,全球73%的人不贊成美國入侵伊拉克[143],同年9月的另一項民意調查發現,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口認為美國應該從伊拉克撤軍[144]。
美國的入侵行為令其印象在中東地區大受衝擊,根據阿拉伯美國研究所進行的民意調查,在入侵伊拉克四年後83%的埃及人對美國在伊拉克的作用持負面看法;68%的沙烏地阿拉伯人持負面看法;96%的約旦人持負面看法;70%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人和76%的黎巴嫩人也表示他們的觀點是負面的[145]。皮尤全球態度項目報告稱,2006年荷蘭、德國、約旦、法國、黎巴嫩、俄羅斯、中國、加拿大、波蘭、巴基斯坦、西班牙、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和摩洛哥的大多數人認為,世界在伊拉克戰爭前更安全[14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