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湯納·威廉斯(英語:John Towner Williams,1932年2月8日—),通常簡稱為約翰·威廉斯,生於紐約市長島,美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電影配樂家,在長達60餘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創作許多電影史上最為世人所熟悉的電影音樂,如《海神號遇險記》、《摩天大樓著火記》、《星際大戰系列》(已上映的全部9部)、《大白鯊》、《超人》(第一和第四部)、《印第安納·瓊斯系列電影》(已上映的全部4部)、《E.T.外星人》、《太陽帝國》、《七月四日誕生》、《小鬼當家》及續集《小鬼當家II:迷失在紐約》、《虎克船長》、《侏羅紀公園》及續集《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辛德勒的名單》、《搶救雷恩大兵》、《決戰時刻》、《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前三部、《藝伎回憶錄》、《慕尼黑》、《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戰馬》,以及《林肯傳》等。他與數位世界著名導演都有著長期的合作關係,如喬治·盧卡斯、奧利弗·斯通、克里斯·哥倫布、史蒂文·史匹柏等,特別是與史蒂文·史匹柏之間近四十年的合作(所有其執導的電影中只有《紫色》、《間諜橋》及《一級玩家》三部不是由約翰·威廉斯配樂的),創下了世界電影史上導演與作曲家合作時間最長的紀錄。
威廉斯還曾為4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創作了主題音樂並擔任音樂總監(分別為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和2002年的鹽湖城冬奧會),並為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news,簡稱NBC)的《NBC晚間新聞》、《NBC周日足球之夜》譜寫了節目中所需使用的配樂,1986年7月3日至6日,紐約為自由女神像落戶紐約100周年舉行了為期4天的盛大慶祝活動,時任美國總統隆納·雷根及第一夫人南茜·雷根親自到場發表演說,威廉斯也是該場盛會的音樂總監。此外,他還為電視影集《迷失在太空》和《巨人家園》譜寫了背景配樂。
威廉斯還譜寫了數首古典交響樂曲/協奏曲,1980年1月,他得以出任當時已有85年歷史的波士頓大眾管弦樂團的第19任首席指揮,直到1993年12月才卸任,他至今仍然是該樂團的指揮。
他獲得過五座奧斯卡金像獎(51次提名),四座金球獎(26次提名),七座英國電影學院獎(13次提名),23座葛萊美獎,以及三座艾美獎。2000年,威廉斯入主好萊塢露天劇場名人堂,2004年,他獲頒專為肯定終身為美國文化作出貢獻的傑出人士而設立的甘迺迪中心榮譽獎。2016年獲得美國電影協會頒發的AFI終身成就獎。 2017年5月獲哈佛大學頒發音樂榮譽博士學位。
早年生活與家庭
約翰·威廉斯於1932年2月8日出生於長島,他的父親是一位有名的爵士鼓手約翰尼·威廉斯,母親叫埃絲特·威廉斯[1]。
威廉斯及其全家遷居洛杉磯,他在那裡就讀北好萊塢高中,1950年畢業後開始就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並師從義大利裔作曲家馬里奧·卡斯泰爾諾沃-泰代斯科學習作曲[2]。1952年,他應徵入伍,開始在美國空軍服役,這期間他還是美國空軍樂團的指揮和音樂總監。
1955年從軍隊退役後,他返回紐約並進入朱利亞德學院深造,並師從Rosina Lhevinne學習鋼琴[2]。在紐約期間,他以爵士樂鋼琴演奏家為工作,並在許多俱樂部表演和錄音,表演的大多為著名作曲家亨利·曼西尼的作品。60年代初,已經小有名氣,人稱"Little Johnny Love" Williams的他開始擔任著名歌手弗蘭基·萊恩旗下樂團的隊長兼音樂總監。
1956年,威廉斯與女演員芭芭拉·瑞克結婚,兩人生有兩子一女:1956年出生的長女珍妮弗、1958年出生的次子馬克和1960年出生的小兒子約瑟夫。其中小兒子約瑟夫·威廉斯已經是一位有名的歌手和作曲家,而威廉斯的孫子萊昂內爾也投身音樂事業,建立了一個名為Vinyl Williams的流行樂團。1974年,芭芭拉去世。1980年7月21日,威廉斯再婚,娶了薩曼莎·溫斯洛為妻。
電影和電視配樂
從朱利亞德學院畢業後不久,威廉斯回到了洛杉磯,開始在電影工作室中擔任管弦樂團指揮,這期間,他曾與弗朗茨·沃克斯曼、伯納德·赫爾曼、艾佛瑞·紐曼等著名作曲家合作;並且還曾以鋼琴師的身份與傑里·戈德史密斯、埃爾默·伯恩斯坦、亨利·曼西尼合作。這幾位電影配樂大師譜寫配樂的許多電影,如《謎中謎》、《美酒與玫瑰的日子》等著名電影的音樂,都是由威廉斯來指揮或演奏的[3][4]。
1958年的B級片《情聖》是威廉斯完全獨立完成配樂的第一部電影,而他配樂的第一部主流製作電影則是兩年後由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推出的影片《因為他們還年輕》,很快,威廉斯的作品得到了以好萊塢為代表的美國電影界的注意和肯定。1967年由20世紀福斯公司推出,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風月泣殘紅》為他贏得了第一個學院獎提名:第40屆學院獎原創或改編配樂獎;兩年後,他再因米高梅公司出品,同樣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重拍電影《再見,奇普斯先生》獲第42屆學院獎音樂劇類配樂獎提名。1971年的歌舞電影《屋上的小提琴手》更為他贏得了第一座奧斯卡小金人:第44屆學院獎原創或改編歌曲配樂獎。之後幾年,他分別與勞勃·阿特曼、麥克·洛遜、馬克· 賴德爾、約翰·吉勒明等著名導演合作,為《海神號遇險記》、《摩天大樓著火記》等大製作影片配樂,其中1974年上映的《摩天大樓著火記》為他贏得了第10個學院獎提名:第47屆學院獎原創配樂獎提名。
1974年,年僅28歲的導演史蒂文·史匹柏找到威廉斯,請他為自己的下一部電影《橫衝直撞大逃亡》(又譯《修格蘭快車》/《傻妹大逃亡》)配樂。史蒂文之前觀看1969年的西部片《流氓好漢》(又譯《華麗冒險》)時對其中的背景配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也記下了威廉斯的名字。兩人交談的過程中,他還邀請威廉斯為他將來執導的任何一部電影譜寫配樂,兩人很快有了第二次合作,1975年的災難恐怖片《大白鯊》("Jaws")。影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威廉斯使用大提琴奏出的僅兩個音符的簡單主題,成為電影史上最為聽眾耳熟能詳的音樂主題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並廣為人知的代表「鯊魚」或「危險逐漸逼近」的音樂主題,威廉斯為此獲得了第48屆學院獎原創配樂獎肯定,他也把這視為他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飛躍。
不久之後,威廉斯與史匹柏開始了一段長時間的合作,他們合作的第二部電影是1977年的經典科幻片《第三類接觸》。在這部電影中,他們開始了一段不同尋常的緊密合作,兩人一起對電影的劇本和配樂概念進行構思和創作,並在影片中將兩者結合起來共同發展。在這兩年合作期間,他們共同為影片創作了一段5個音符組成的簡單主旋律,作為影片中代表外星生命的象徵和其與地球人間進行接觸的信號。威廉斯還使用了音樂手語來表現這5個音符,最終在片中由一位人類科學家用來於外星生命進行交流。
與此同時,在史蒂文的強力舉薦下,威廉斯開始了與其好友喬治·盧卡斯的合作,當時喬治正在為自己的太空歌劇《星際大戰》物色作曲家譜寫配樂,威廉斯為此寫出了一系列壯麗宏偉的大型交響樂曲,樂曲結構和風格上與德國晚期浪漫主義作曲家理察·施特勞斯和好萊塢黃金時代的作曲家馬克思·斯坦納、埃里希·沃爾夫岡·科恩戈爾德比較相似。這一系列交響樂曲中的主題音樂(《星際大戰》主題曲),是世界電影史上最為著名的一段音樂,而另外兩段主題音樂,如《莉亞公主主題》和《原力主題》,也均是最知名的電影音樂主題之一。《星際大戰》上映後獲得了空前的巨大成功,被認為是世界電影史上最經典的科幻電影之一,而威廉斯為本片譜寫的配樂更被認為是世界電影史上最為經典的配樂作品——時至今日,本片配樂仍然在所有非流行音樂類的唱片銷量排行榜中名列榜首,而威廉斯也第3次獲得學院獎肯定:第50屆學院獎原創配樂獎。
1980年至1983年,威廉斯先後為《星際大戰》的兩部續集《星際大戰五部曲:帝國大反擊》和《星際大戰六部曲:絕地大反攻》創作配樂,這其中包括著名的《星球帝國進行曲》(也譯《帝國進行曲》),該曲目在片中作為大反派銀河帝國特別是黑武士的代表主題。這兩部電影都為威廉斯贏得了學院獎的提名。
在此期間,威廉斯還與著名導演理察·唐納在1978年的經典超級英雄科幻片《超人》中合作,為影片創作出了一段將英雄主義與浪漫主義融為一體的精彩主題,特別是影片開場時由雄壯的超人號角引領的進行曲,為了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片中所有管弦樂曲的演奏,都是威廉斯飛到倫敦指揮倫敦交響樂團演奏錄製的。三部續集雖然都已經不是由威廉斯作曲,但卻始終堅持使用其創作的主題音樂來開場和結束。
1981年的電影《法櫃奇兵》(又譯《印地安納·瓊斯之法櫃奇兵》/《丟失的約櫃》/《迷失樂園的入侵者》/《法櫃奇兵》)是喬治·盧卡斯、史蒂文·史匹柏、約翰·威廉斯3人一起的首次合作。威廉斯為片中主人翁印第安納·瓊斯譜寫了一段熱烈的、激勵人心的主題,這段主題被稱之為「奪寶進行曲」。他還分別為影片中的約櫃,反派納粹軍官等幾個主要角色分別譜寫了代表性的主題音樂。該片之後的兩部續集:1984年的《印地安納·瓊斯和魔宮傳奇》(又譯《魔宮傳奇》/《魔宮傳奇》/《法櫃奇兵2:魔宮傳奇》)、1989年的《印第安納·瓊斯與最後聖戰》(又譯《聖戰奇兵》/《印地安納·瓊斯和最後的十字軍》/《法櫃奇兵3:聖戰奇兵》)與前作一起,3次為他贏得學院獎提名;而2008年的第三部續集《印第安納·瓊斯與水晶骷髏王國》則為他贏得了一座葛萊美獎和一項提名。
同樣由史蒂文執導,1982年的又一部經典科幻片《外星人》是威廉斯電影配樂創作生涯中的又一個高峰,他為本片譜寫出極富感情和表現力的背景音樂。伴隨著電影情節的發展,音樂時而充滿孩童般的純真,時而伴隨新鮮、詼諧的刺激,時而飽含對自由的追求和抗爭的信心,時而又充滿了送君千里終有一別時深深的憂傷。特別是影片後半部分外星人ET與小男孩Elliot及其夥伴們擺脫警察的層層圍堵追捕,飛上天空自由翱翔時的主題音樂,令人精神為之一致,充滿了心曠神怡的感受。本片出色的音樂表現,為威廉斯摘下了第55屆學院獎原創配樂獎的桂冠,這已經是他所收穫的第4座小金人。
1985年的電影《紫色》是繼威廉斯與史匹柏開始合作後唯一一部不是由威廉斯譜曲的電影,該片的製片人昆西·瓊斯打算自己親自來做這件工作。之後不久,威廉斯與史匹柏就開始在1987年的二戰題材電影,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太陽帝國》中繼續合作,威廉斯再次獲得學院獎提名;
1993年,史蒂文又推出了兩部大獲成功的電影,分別為經典科幻驚悚片《侏羅紀公園》和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對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大屠殺的黑白片《辛德勒的名單》,後者為威廉斯贏得了第66屆學院獎原創配樂獎,這也是他至今為止第5次,也是最後一次獲學院獎。
之後,他還因2005年的《慕尼黑》和《藝伎回憶錄》,1998年的戰爭片《搶救雷恩大兵》分別獲學院獎提名,史蒂文·史匹柏曾公開表示:「我將約翰·威廉士是我的朋友這一點視為是一種榮幸和特權。」("I call it an honorable privilege to regard John Williams as a friend.")[5]
1999年,喬治·盧卡斯啟動了將其《星際大戰》系列的前三集故事內容搬上銀幕的計劃(之前上映三部曲,從故事情節上實際是該系列的第4-6集,因為新的系列也被稱之為「前傳」),並邀請威廉斯為全部3部電影譜曲,分別是1999年的《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2002年的《星際大戰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和2005年的《星際大戰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至此,威廉斯已經為全部6部《星際大戰》系列電影譜寫了全長超過14小時的管弦樂曲。
時間走進新千年後,威廉斯被邀請為英國著名作家J·K·羅琳所創作的在全世界獲得巨大成功的小說《哈利·波特》系列改編的電影譜曲。最終威廉斯為該系列電影的前三部,分別是2001年的《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2002年的《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和2004年的《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逃犯》,為此他又3次獲得了學院獎的提名,並且之後的5部續集雖然不再是他譜曲,但是卻均使用了他所譜寫的音樂主題。
2008下半年起在電影配樂領域沉寂3年後,2011年,威廉斯為史匹柏執導的首部動畫長片《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和戰爭片《戰馬》譜曲,這兩部作品都獲得了廣泛好評,[6][7][8][9][10][11]並且都獲得了第84屆學院獎原創配樂獎的提名。[12]這也是他的第46和第47個學院獎提名,並讓他由此超過阿爾弗雷德·紐曼,成為學院獎歷史上獲提名次數第二多的人(僅次於已經去世的沃爾特·迪斯尼)。此外,《戰馬》也獲得了第69屆金球獎提名。[13]而《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則為他贏得了自己的第一座安妮獎。
2012年,威廉斯再次與史匹柏合作,為其執導的傳記題材電影《林肯傳》譜曲而獲得了他的第48個學院獎提名。[14]
2013年2月,威廉斯指揮了青年藝術家基金會的首場演出,並表示了繼續為將來的《星際大戰》系列電影譜寫配樂的意願,他說:「現在我們都聽說在2015-2016年左右這一系列電影會繼續推出新作,所以我希望自己還能再堅持幾年並再次與喬治·盧卡斯合作。」[15]
指揮和演出
1980至1993年,威廉斯接替亞瑟·費德勒,成為波士頓大眾管弦樂團的首席指揮。威廉斯與費德勒之間從來沒有見過面,僅僅通過電話。1980年春,威廉斯作為波士頓大眾樂團的新任指揮,得以投入到樂團的首次PBS廣播演出中,他指揮了其為電影《星際大戰五部曲:帝國大反擊》所譜寫的配樂,並指揮演奏了許多亞瑟最愛歡迎的曲目。
威廉斯每年都會與洛杉磯愛樂樂團一起在好萊塢露天劇場一起進行一場演出,2003年,他作曲並指揮該樂團在沃爾特·迪斯尼音樂廳的開場音樂會上演出。
2020年1月,維也納愛樂樂團邀請威廉斯客席指揮,演出自己的配樂作品[a]。當天的音樂會標題為「向約翰·威廉斯致敬」,這是威廉斯個人首次與歐洲樂團合作[17]。
管弦樂曲作品
- 1969: 長笛協奏曲
- 1976: 小提琴協奏曲
- 1985: 低音號協奏曲
- 1991: 單簧管協奏曲
- 1993: 低音管協奏曲《五棵神聖的樹》
- 1994: 大提琴協奏曲
- 1996: 小號協奏曲
- 2000: 小提琴協奏曲《樹之歌》
- 2002: 大提琴協奏曲《Heartwood: Lyric Sketches》
- 2003: 長號協奏曲
- 2007: 小提琴與中提琴雙協奏曲
- 2009: 中提琴協奏曲
- 2009: 豎琴協奏曲《在柳樹和樺樹上》
- 2011: 雙簧管協奏曲
- 1965: Prelude and Fugue
- 1965: 第一交響曲
- 1975: 音樂劇《托馬斯與國王》("Thomas and the King")
- 1980: Jubilee 350 Fanfare
- 1984: Olympic Fanfare and Theme
- 1986: Liberty Fanfare
- 1987: A Hymn to New England
- 1988: Fanfare for Michael Dukakis
- 1988: For New York
- 1990: Celebrate Discovery
- 1993: Sound the Bells!
- 1994: Song for World Peace
- 1995: Variations on Happy Birthday
- 1999: American Journey
- 2003: Soundings
- 2007: Star Spangled Banner
- 2008: A Timeless Call
- 2012: Fanfare for Fenway
- 1997: 大提琴與鋼琴Elegy
- 2001: 大提琴獨奏曲Three Pieces
- 2009: 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單簧管Air and Simple Gifts
- 2011: 小提琴、大提琴、單簧管、豎琴四重奏La Jolla
- 2012: 吉他獨奏曲Rounds
獲獎
約翰·威廉斯是至今仍然在世的人中獲得學院獎提名次數最多的[18][19],達53次(其中48次配樂類獎提名,5次歌曲類獎提名),在歷史上也僅次於沃爾特·迪斯尼(59次獲提名),並最終5次獲獎[20],他還有22次獲金球獎提名並4次獲獎[21],59次獲葛萊美獎提名並21次獲獎,7次獲艾美獎提名並3次獲獎,另有7次獲英國電影學院獎。他最近一次獲得的大獎則是2012年因史蒂文·史匹柏執導的第一部動畫長片《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獲得了安妮獎動畫片音樂獎,2013年,他再度與史匹柏合作的史詩巨片《林肯傳》再次獲得金球獎和學院獎的提名。
2000年,威廉斯入主好萊塢露天劇場名人堂和美國古典音樂名人堂,2004年,他獲頒專為肯定終身為美國文化作出貢獻的傑出人士而設立的甘迺迪中心榮譽獎。2005年,他還因之前一年在原聲帶上的工作成績而獲得全英古典音樂獎。
2005年,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授予約翰·威廉斯個人最高榮譽:奧林匹克勳章。[22]
2009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授予威廉斯國家藝術獎章,表彰他「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在電影配樂領域取得的成就」("as a pre-eminent composer and conductor [whose] scores have defined and inspired modern movie-going for decades")[23]。
- 大英帝國爵級司令勳章(英國,2022年[24])
2005年,美國電影學會進行百年電影配樂的評選,在最終評選出的25部電影中,威廉斯有3部作品上榜,包括第1名《星際大戰》,第6名《大白鯊》和第14名《E.T.》[25]。他也是這個榜單上唯一有三部作品上榜的作曲家。另外他還有8部作品獲得提名(所有提名電影一共有250部,其中威廉斯的作品有11部),分別是:
年代 | 片名 | 獎項 | 結果 |
---|---|---|---|
1967 | 《風月泣殘紅》 | 改編配樂 | 提名 |
1969 | 《再見,奇普斯先生》 | 改編配樂 | 提名 |
《流氓好漢》(又譯《華麗冒險》) | 原創配樂 | 提名 | |
1971 | 《屋上的小提琴手》 | 改編或原創歌曲音樂 | 獲獎 |
1972 | 《幻象》(又譯《映象》) | 原創配樂(正劇類) | 提名 |
《海神號遇險記》 | 原創配樂(正劇類) | 提名 | |
1973 | 《來去自由的灰姑娘》(又譯《吧女生涯原是夢》) | 原創配樂(正劇類) | 提名 |
"nice to be around" (《來去自由的灰姑娘》插曲) | 原創歌曲 | 提名 | |
《湯姆歷險記》 | 改編配樂 | 提名 | |
1974 | 《摩天大樓著火記》 | 原創配樂 | 提名 |
1975 | 《大白鯊》 | 原創配樂(正劇類) | 獲獎 |
1977 | 《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 | 原創配樂 | 獲獎 |
《第三類接觸》 | 原創配樂 | 提名 | |
1978 | 《超人》 | 原創配樂 | 提名 |
1980 | 《星際大戰五部曲:帝國大反擊》 | 原創配樂 | 提名 |
1981 | 《法櫃奇兵》 | 原創配樂 | 提名 |
1982 | 《E.T.外星人》 | 原創配樂 | 獲獎 |
"if we were in love" (電影《噢!喬治》插曲) | 原創歌曲 | 提名 | |
1983 | 《星際大戰六部曲:絕地大反攻》 | 原創配樂 | 提名 |
1984 | 《魔宮傳奇》 | 原創配樂 | 提名 |
《大河》 | 原創配樂 | 提名 | |
1987 | 《太陽帝國》 | 原創配樂 | 提名 |
《東鎮女巫》(又譯《冤鬼捉伊人》/《紫屋魔戀》) | 原創配樂 | 提名 | |
1988 | 《意外的旅客》(又譯《稀客》) | 原創配樂 | 提名 |
1989 | 《七月四日誕生》 | 原創配樂 | 提名 |
《聖戰奇兵》 | 原創配樂 | 提名 | |
1990 | 《獨自在家》 | 原創配樂 | 提名 |
"somewhere in my memory" (《獨自在家》插曲) | 原創歌曲 | 提名 | |
1991 | 《誰殺了甘迺迪》(又譯《誰殺了甘迺迪》) | 原創配樂 | 提名 |
"when you're alone" 《虎克船長》插曲 | 原創歌曲 | 提名 | |
1993 | 《辛德勒的名單》 | 原創配樂 | 獲獎 |
1995 | 《尼克森》(又譯《白宮風暴》/《驚世謊言》) | 原創配樂(正劇類) | 提名 |
《新龍鳳配》(又譯《情歸巴黎》/《薩布里娜》) | 原創配樂(音樂劇/喜劇類) | 提名 | |
"Moonlight" (《新龍鳳配》插曲) | 原創歌曲 | 提名 | |
1996 | 《豪情四兄弟》 | 原創配樂(正劇類) | 提名 |
1997 | 《勇者無懼》(又譯《勇者無懼》/《阿米斯塔德號》) | 原創配樂(正劇類) | 提名 |
1998 | 《搶救雷恩大兵》 | 原創配樂(正劇類) | 提名 |
1999 | 《天使的孩子》(又譯《安吉拉一家》/《天使的孩子》) | 原創配樂 | 提名 |
2000 | 《決戰時刻》(又譯《決戰時刻》) | 原創配樂 | 提名 |
2001 | 《人工智慧》 | 原創配樂 | 提名 |
《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 | 原創配樂 | 提名 | |
2002 | 《神鬼交鋒》 | 原創配樂 | 提名 |
2004 | 《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 | 原創配樂 | 提名 |
2005 | 《藝伎回憶錄》 | 原創配樂 | 提名 |
《慕尼黑》 | 原創配樂 | 提名 | |
2012 | 《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 | 原創配樂 | 提名 |
《戰馬》 | 原創配樂 | 提名 | |
2013 | 《林肯》 | 原創配樂 | 提名 |
2014 | 《偷書賊》 | 原創配樂 | 提名 |
2016 | 《STAR WARS:原力覺醒》 | 原創配樂 | 提名 |
2018 | 《STAR WARS:最後的絕地武士》 | 原創配樂 | 提名 |
2020 |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 | 原創配樂 | 提名 |
2023 | 《法貝曼:造夢大師》 | 原創配樂 | 提名 |
2024 | 《印第安納瓊斯:命運輪盤》 | 原創配樂 | 提名 |
年代 | 片名 | 獎項 | 結果 |
---|---|---|---|
2012 | 《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 | 動畫長片配樂 | 獲獎 |
年代 | 片名 | 獎項 | 結果 |
---|---|---|---|
1975 | 《大白鯊》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 | 獲獎 |
1978 | 《星際大戰》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 | 獲獎 |
《第三類接觸》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 | 提名 | |
1980 | 《星際大戰五部曲:帝國大反擊》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 | 獲獎 |
1981 | 《法櫃奇兵》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 | 提名 |
1982 | 《E.T.外星人》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 | 獲獎 |
1988 | 《太陽帝國》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 | 獲獎 |
1993 | 《辛德勒的名單》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 | 獲獎 |
1998 | 《搶救雷恩大兵》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 | 提名 |
2002 | 《我知道你是誰》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 | 提名 |
2005 | 《藝伎回憶錄》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 | 獲獎 |
2011 | 《戰馬》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 | 提名 |
2012 | 《林肯》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 | 提名 |
2013 | 《偷書賊》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 | 提名 |
2015 | 《STAR WARS:原力覺醒》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 | 提名 |
年代 | 片名 | 獎項 | 結果 |
---|---|---|---|
1962 | 《阿爾蔻爾的首演》 | 電視類原創配樂傑出成就獎 | 提名 |
1963 | 《阿爾蔻爾的首演》 | 作曲傑出成就獎 | 提名 |
1968 | Heidi (1968 film) | 作曲傑出成就獎 | 獲獎 |
1971 | 《簡愛》 | 作曲傑出成就獎 | 獲獎 |
2002 | 第74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 傑出音樂指揮 | 提名 |
2009 | 《偉大的表演》 | 傑出主題音樂獎 | 獲獎[26] |
年代 | 片名 | 獎項 | 結果 |
---|---|---|---|
1973 | 《海神號遇險記》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1974 | 《來去自由的灰姑娘》(又譯《吧女生涯原是夢》)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湯姆歷險記》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
1974 | 《大地震》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1975 | 《大白鯊》 | 最佳原創配樂 | 獲獎 |
1977 | 《星際大戰》 | 最佳原創配樂 | 獲獎 |
《第三類接觸》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
1978 | 《超人》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1980 | 《星際大戰五部曲:帝國大反擊》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1982 | 《E.T.外星人》 | 最佳原創配樂 | 獲獎 |
"if we were in love" (電影《噢!喬治》插曲) | 最佳原創歌曲 | 提名 | |
1984 | 《大河 (1984)》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1987 | 《太陽帝國》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1988 | 《意外的旅客》(又譯《稀客》)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1989 | 《七月四日誕生》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1993 | 《辛德勒的名單》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1995 | "Moonlight" (《新龍鳳配》插曲) | 最佳原創歌曲 | 提名 |
1997 | 《火線大逃亡》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1998 | 《搶救雷恩大兵》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1999 | 《安吉拉的灰燼》(又譯《安吉拉一家》/《天使的孩子》)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2001 | 《人工智慧》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2005 | 《藝伎回憶錄》 | 最佳原創配樂 | 獲獎 |
2011 | 《戰馬》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2012 | 《林肯傳》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2013 | 《偷書賊》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2017 | 《郵報:密戰》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年代 | 片名 | 獎項 | 結果 |
---|---|---|---|
1962 | Checkmate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提名 |
1976 | 《大白鯊》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獲獎 |
1978 | 《星際大戰》 | 最佳流行器樂演奏 | 獲獎 |
《星際大戰》主題曲 | 最佳器樂作曲 | 獲獎 | |
《星際大戰》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獲獎 | |
1979 | 《第三類接觸》主題音樂 | 最佳器樂作曲 | 獲獎 |
《第三類接觸》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獲獎 | |
1980 | 《超人》主題音樂 | 最佳器樂作曲 | 獲獎 |
最佳流行器樂演奏 | 提名 | ||
《超人》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獲獎 | |
1981 | "Yoda的主題" | 最佳流行器樂演奏 | 提名 |
最佳器樂作曲 | 提名 | ||
《星際大戰五部曲:帝國大反擊》 | 獲獎 | ||
《帝國進行曲》(黑武士的主題) | 提名 | ||
《星際大戰五部曲:帝國大反擊》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獲獎 | |
1982 | 《法櫃奇兵》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獲獎 |
1983 | "Adventures on Earth" | 最佳器樂作曲 | 提名 |
"Flying" (《E.T.》主題音樂) | 獲獎 | ||
最佳器樂編曲 | 獲獎 | ||
《E.T.外星人》 | 最佳流行器樂演奏 | 提名 |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獲獎 | ||
1984 | 《星際大戰六部曲:絕地大反攻》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提名 |
1985 | 《奧林匹克號角》 | 最佳器樂作曲 | 獲獎 |
1986 | 《普羅科菲耶夫: 彼得和狼》 | 最佳器樂作曲 | 提名 |
1988 | 《東鎮女巫》 | 最佳器樂作曲 | 提名 |
1989 | "Olympic Spirit" | 最佳器樂作曲 | 提名 |
《太陽帝國》 | 最佳器樂作曲 | 提名 | |
1990 | 《聖戰奇兵》 | 最佳器樂作曲 | 提名 |
1991 | 《七月四日誕生》 | 最佳器樂編曲 | 提名 |
1992 | 《星際大戰》三部曲 | 最佳流行器樂演奏 | 提名 |
《獨自在家》片頭曲 | 最佳器樂編曲 | 提名 | |
"Somewhere in My Memory"(《獨自在家》插曲)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歌曲 | 提名 | |
1993 | 《虎克船長》 | 最佳流行器樂演奏 | 提名 |
最佳器樂作曲 | 提名 | ||
1994 | 《侏羅紀公園》 | 最佳器樂作曲 | 提名 |
1995 | 《辛德勒的名單》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獲獎 |
1997 | "Moonlight"(《新龍鳳配》插曲)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歌曲 | 提名 |
1998 | 《火線大逃亡》 | 最佳器樂作曲 | 提名 |
《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 | 提名 | ||
1999 | 《搶救雷恩大兵》 | 最佳器樂作曲 | 獲獎 |
《阿米斯塔德號》 | 提名 | ||
Gershwin Fantasy | 最佳古典混合音樂專輯 | 提名 | |
2000 | 《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提名 |
"Stella by Starlight" (from The Uninvited) from: Cinema Serenade 2: The Golden Age | 最佳器樂編曲 | 提名 | |
2001 | 《安吉拉的灰燼》主題音樂 | 最佳器樂作曲 | 獲獎 |
2002 | 《人工智慧》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提名 |
2003 | "Hedwig的主題" | 最佳器樂作曲 | 提名 |
《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提名 | |
2004 | 《我知道你是誰》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提名 |
《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 | 提名 | ||
2005 |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私法爭鋒》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提名 |
2006 | 《星際大戰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提名 |
2007 | 《藝伎回憶錄》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獲獎 |
《慕尼黑》 | 提名 | ||
"a Prayer For Peace"(《慕尼黑》主題曲) | 最佳器樂作曲 | 獲獎 | |
"Sayuri的主題和片尾曲"(《藝伎回憶錄》主題曲) | 提名 | ||
2009 | 《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提名 |
"The Adventures of Mutt"(《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選段) | 最佳器樂作曲 | 獲獎 | |
2012 | 《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提名 |
2013 | 《林肯傳》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提名 |
2014 | "The Book Thief"(《偷書賊》選段) | 最佳器樂作曲 | 獲獎 |
2016 | 《STAR WARS:原力覺醒》 | 最佳影視媒體作品配樂專輯 | 獲獎 |
參見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