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溫斯頓·小野·藍儂 ,MBE (英語:John Winston Ono Lennon ,原名約翰·溫斯頓·藍儂 ;1940年10月9日—1980年12月8日)是一位英國 歌手 和詞曲作者 ,他作為披頭四樂團 的創始成員聞名全球,該樂團是流行音樂史上在商業上最成功的團體。他與樂團成員麥卡尼 組成了著名的藍儂–麥卡尼 創作組合。
Quick Facts 約翰·藍儂John LennonMBE, 男歌手 ...
約翰·藍儂John Lennon
1974年的藍儂
本名 約翰·溫斯頓·藍儂John Winston Lennon 國籍 英國 出生 (1940-10-09 ) 1940年10月9日逝世 1980年12月8日(1980歲—12—08 ) (40歲) 墓地 骨灰播撒於紐約中央公園 職業 配偶 兒女 父母 音樂類型 演奏樂器 活躍年代 1957年-1975年;1980年 唱片公司 簽名 網站 JohnLennon.com 相關團體 Rickenbacker 325 Epiphone Casino Gibson J-160E Mellotron
Close
藍儂在利物浦 出生長大,在青少年時期參與了噪音爵士樂熱潮 ;他的第一支樂團採石工人在1960年轉變為披頭四樂團。披頭四於1970年解散後,他開始了自己的個人職業生涯,發行了受好評的專輯《John Lennon/Plastic Ono Band 》和《Imagine 》,以及標誌性的歌曲如《Give Peace a Chance 》、《Working Class Hero 》和《Imagine 》。在1969年與小野洋子 結婚後,他將自己的名字加上了「小野」。1975年,藍儂從樂壇隱退,在家照顧年幼的兒子西恩 。1980年,他和小野洋子攜新專輯《Double Fantasy 》復出,在專輯發行三周後遇害 。
藍儂在他的音樂、寫作、繪畫、影片和採訪中展現了他反叛的天性和尖酸的幽默。他因參與政治及和平運動 而受到爭議。1971年,他搬家到紐約市曼哈頓 。在那裡,藍儂對越戰 的批評使尼克森 政府長期試圖把他驅逐出境。而他的一些歌曲被反戰運動 和60年代反文化運動視為聖歌。
截至2012年,藍儂的個人專輯在美國的銷量超過了1400萬。作為創作者或演唱者,他參與了25首告示牌百大單曲榜 冠軍單曲。2002年,他在BBC 的「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 」榜單中被民眾票選為第8位。2008年,《滾石 》雜誌把他選為「史上最偉大的歌手」第5位。他在去世後於1987年進入詞曲作者名人堂,還兩次進入搖滾名人堂 ,分別是在1988年以披頭四一員身份和在1994年以個人身份入選。
藍儂出生在二戰時期的英國,於1940年10月9日在利物浦婦產科醫院 誕生。母親為茱莉亞 (娘家姓「斯坦利 」),父親為阿爾弗雷德 ,是一位愛爾蘭裔商業海軍船員,兒子出生時不在場。名字約翰·溫斯頓分別取自他祖父約翰和當時的首相溫斯頓·邱吉爾 的名字。父親阿爾弗雷德常離家出海,但定期寄支票到母子的住處——紐卡斯爾路9號。1944年2月,他從軍隊擅離職守 ,停止了寄支票[ 5] 。他終於在六個月後回到家,表示願意繼續供養家庭,但那時茱莉亞已懷著另一男人的孩子,拒絕了這一提議。在茱莉亞的姐姐咪咪 兩次向利物浦的社會服務機構投訴後,茱莉亞把兒子交給她撫養。1946年7月,阿爾弗雷德拜訪了史密斯,把藍儂帶到布萊克浦 ,試圖帶兒子一起偷偷移民紐西蘭[ 7] 。茱莉亞和她當時的戀人迪金斯跟蹤了他們,挫敗了阿爾弗雷德的計劃。在一場激烈的爭吵後,阿爾弗雷德迫使藍儂在父母中選擇一個。藍儂兩次選擇了父親,但當母親走開時,他開始大哭著追了上去。這一別使他直到二十年後才再次和父親取得聯繫。
曼洛夫街251號,藍儂在這裡度過了大部分童年時光。
藍儂在他剩餘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住在姨媽家裡——伍爾頓郊區的曼洛夫街251號。咪咪姨媽和喬治 姨夫沒有自己的孩子。姨媽為他買了許多短篇小說集,姨夫在家庭牧場做奶工,給他買了一個口琴,教他做縱橫填字遊戲。茱莉亞定期來看望他,藍儂自11歲起常常拜訪母親在布魯姆菲爾德路1號的住處。在那裡,茱莉亞播放貓王 的唱片,教他彈班卓琴 ,彈奏胖子多米諾 的歌曲《Ain't That a Shame 》給他聽。
1956年,茱莉亞給藍儂買了他的第一把吉他,是一把便宜的加羅頓冠軍牌吉他 )。她知道自己的姐姐不支持她兒子的音樂興趣,便「借」了5鎊10先令給藍儂,讓吉他被派送到她的住處而不是咪咪的房子。藍儂宣稱自己將來有一天會成名,咪咪對此很懷疑,希望他會漸漸對音樂感到厭倦,經常告訴他:「那吉他好倒是好,約翰,但你永遠沒法靠它謀生。[ 原文 1] 」1958年7月15日,他的母親在從咪咪姨媽家走回家的路上被車撞後身亡,當時藍儂17歲。
藍儂沒有通過任何一門普通教育證書 O-level 考試,在他姨媽和校長的干涉下才被利物浦藝術學院 錄取。入學後,他開始穿泰迪男孩式 服裝,取得了擾亂課堂和嘲弄老師的名聲。他因此被繪畫課拒之門外,接著是平面藝術課。因舉止不端,他受到了要被開除的威脅,他的不良行為包括在寫生課上坐到一位裸模的大腿上。儘管他的同學兼未來的妻子辛西婭 幫助了他,藍儂還是沒有通過年度考試,在進入最後一個年級前被踢出了學校。
藍儂(右一)在1964年披頭四狂熱的高峰與樂團一起演奏。
1956年9月,十五歲的藍儂創建了一支噪音爵士樂團 ,叫採石工人,得名於採石坡高中。到1957年夏天,採石工人樂團已演奏了「一系列生氣勃勃的歌曲」,歌單上一半是噪音爵士樂,一半是搖滾 。同年7月6日,樂團的第二次演出在聖彼得教堂的花園慶典上舉行,藍儂在那裡與麥卡尼 相遇,他隨後邀請麥卡尼加入樂團。
麥卡尼建議讓他的朋友哈里森 成為主音吉他手。藍儂認為十四歲的哈里森年紀太小。麥卡尼在一輛公交巴士的上層安排了試音,哈里森彈奏了器樂曲《Raunchy 》之後受邀加入樂團。藍儂在藝術學院的朋友薩克里夫 在之後加入成為貝斯手。藍儂、麥卡尼、哈里森和薩克里夫四人在1960年初組成了披頭四樂團。同年8月,樂團獲得了一份到德國漢堡駐唱48天的合約,急需一位鼓手,便邀請了貝斯特 加入。當時藍儂十九歲,咪咪阿姨被他要去旅行的消息嚇壞了,懇求他留下繼續學業。在第一次漢堡之行後,樂團在1961年4月再次前往漢堡,在1962年4月去了第三次。藍儂和其他樂團成員在漢堡接觸了苯甲嗎啉 ,常規地服用該藥物,還有安非他明 ,作為支撐他們通宵演出的興奮劑 。
愛普斯坦 自1962年起成為披頭四的經理人,他之前沒有任何藝人管理經驗,但對樂團早期的造型和在台上的態度產生了重要影響。藍儂一開始對愛普斯坦建議樂團展現職業面貌感到抗拒,但最終順從了,說:「如果有人付我錢的話,我他媽穿個氣球都行。[ 原文 2] 」在薩克里夫決定留在漢堡退出樂團後,麥卡尼接替他成為貝斯手,而鼓手史達 取代了貝斯特,這一四人陣容一直維持到樂團在1970年的解散。披頭四的第一張單曲《Love Me Do 》於1962年10月發行,在英國的榜單上最高達到第十七位。1963年2月11日,他們在十小時內完成了首張專輯《Please Please Me 》的錄音。那天,藍儂受感冒困擾[ 32] ,可從最後一首錄音的歌《Twist and Shout 》中聽出來。藍儂-麥卡尼創作組合寫了專輯裡十四首歌中的八首。在大多數歌曲中(專輯同名曲是一個例外),藍儂還沒有在歌詞中加入他最愛的文字遊戲,說道:「我們只是寫寫歌……流行歌曲。只想弄出點聲響,沒別的想法了。歌詞幾乎是無關緊要的。[ 原文 3] 」在1987年的一次採訪中,麥卡尼表示其他披頭四成員都崇拜藍儂:「他像我們自己的小艾爾維斯(指貓王 )……我們都仰視約翰。他年紀較長,是無疑的領袖;他最風趣,最聰明。[ 原文 4] 」
1963年初,披頭四在英國取得了主流商業成功。藍儂的長子朱利安 在同年4月出生,他當時在外巡演。他們登台了皇家大匯演 ,觀眾有伊莉莎白王太后 和其他英國王室 成員。在演出期間,藍儂拿觀眾開玩笑:「為下一首歌,我想請求你們的幫助。坐在便宜位子的人,請拍手……其他人,請搖動你的珠寶首飾。[ 原文 5] 」在英國的披頭四狂熱進行了一年後,他們在1964年2月在《埃德·沙利文秀 》上歷史性的首次在美國亮相,標誌著樂團開始取得國際性的明星地位。接下來的兩年裡,樂團不間斷地巡演、拍電影和寫歌。在此期間,藍儂寫了兩本書:《In His Own Write 》和《A Spaniard in the Works 》。在1965年時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生日授勳中,披頭四樂團被授予了大英帝國勳章 的員佐勳章。
藍儂漸漸擔心演唱會觀眾因歌迷尖叫聲太響而無法聽見音樂,樂團的音樂性因此開始受到負面影響。藍儂1965年的歌曲《Help! 》表達了他的感受:「歌詞是真心的……那是我在呼救。[ 原文 6] 」他的體重增加了(他日後稱之為自己的「肥胖貓王」時期),在潛意識中試圖尋求改變。同年3月,藍儂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首次接觸了LSD 。他和哈里森夫婦出席了一位牙醫的晚宴,牙醫偷偷地在他們的咖啡中加入了這種毒品。當他們想要離開時,主人透露了他們攝入的東西是什麼,強烈建議他們因可能產生的效果不要離開房子。 其後在一家夜店的電梯裡,他們都相信那裡著火了「我們在尖叫……又熱又癲狂」
。在1966年3月與《標準晚報》記者克里夫 的採訪中,藍儂說道,「基督教會走的。它會消失和萎縮……我們現在比耶穌要受歡迎——我不知道誰會先走,是搖滾樂還是基督教。」這當時在英格蘭實際上沒人注意。但是五個月後在被一家雜誌引用後,這一評論卻在美國被視為巨大的冒犯。怒火使人們焚毀披頭四的專輯,且三K黨 對藍儂發出威脅,最終導致樂團決定停止巡演。
藍儂於1969年。
1966年8月29日,披頭四舉行了最後一場商業演唱會。停止了日常的現場演出後,藍儂感到迷茫,考慮退出樂團。自從被動地接觸到LSD 後,他增加了對這種毒品的使用,幾乎在1967年的大部分時候都處於藥物影響下。據傳記作者麥克唐納所寫,藍儂在那年對LSD 的持續使用讓他「幾乎喪失了自我意識」。那一年裡,歌曲《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發行,《時代 》雜誌稱讚了它「驚人的創造性」。樂團里程碑式的專輯《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也在同年發行,其中藍儂的歌詞已和藍儂-麥卡尼早期創作的簡單情歌截然不同。
8月,在被介紹認識了瑪哈士後,樂團前往威爾斯班戈 參加他為期一個周末的超覺靜坐研討會。樂團在研討會期間得知了愛普斯坦死亡的消息。「我那時就知道我們有麻煩了」,藍儂在日後說道,「我很清楚我們除了玩音樂外做其他事的能力是什麼水準,因此我感到害怕了。[ 原文 7] 」主要緣於哈里森和藍儂對東方宗教的興趣,披頭四之後到瑪哈瑞詩在印度的靜修處繼續尋求指引。他們在印度創作了「白色專輯 」和《Abbey Road 》中的大部分內容。
藍儂於1969年9月退出了披頭四,同意在樂團重新協商他們的錄音合同時不告知媒體。但麥卡尼在1970年4月發行他的首張個人專輯 時公開了自己退出的消息,這一行為讓藍儂非常憤怒。藍儂的反應為:「老天!他占據了全部功勞![ 原文 8] 」他日後寫道:「我創建了樂團。我解散了它。就那麼簡單。[ 原文 9] 」在後來與《滾石 》雜誌的一次採訪中,他表達了自己對麥卡尼的怨恨,說道:「我是個傻子才沒有像保羅那樣,利用這事(披頭四解散)來賣他的新專輯。[ 原文 10] 」他也談及自己察覺到其他成員對小野洋子的敵意,還有他、哈里森和史達「對成為保羅的伴奏者忍無可忍……布萊恩·愛普斯坦死後,我們分崩離析了。保羅接管了一切,本來應該帶領我們。但讓我們在原地轉圈算什麼領導?[ 原文 11] 」
1969年在荷蘭,藍儂與洋子一起出席一場活動。上方肖像即裁剪於此
1971年9月18日《告示牌》雜誌上刊登的歌曲想像 的廣告。
1970年,藍儂和洋子在洛杉磯和亞諾夫 博士體驗了原始療法 。為了消除對童年生活的痛苦的恐懼,治療進行了4個月,每周2天半。亞諾夫曾試圖讓藍儂夫婦多做停留,但他們認為沒有必要,便回到了倫敦。藍儂充滿個人情感的首張個人專輯《約翰·藍儂/塑膠小野樂團 》,獲得了高度讚揚。評論家馬庫斯 評論道:「藍儂在歌曲《上帝 》中最後一句的演唱,可能是搖滾歌曲中最好的。」專輯收錄了《母親 》這首歌,在歌曲中藍儂直面了兒時被拋棄的悲慘經歷,而迪倫風格的歌曲《工人階級英雄》,對資本主義官僚社會體製做出了諷刺性的批判,其中的歌詞「你們還是他媽的貧農」目的就是可以激怒聽眾。同年,阿里 在他採訪藍儂時的政治革命言論啟發了藍儂寫出歌曲《權力交給人們》。隨後,藍儂參與到了阿里的抗議停辦《Oz》雜誌 的活動中去,藍儂認為停辦雜誌的言論是「噁心的法西斯主義」,他和洋子發布了單曲《God Save Us/Do the Oz》並參與遊行聲援雜誌。
藍儂的下一張專輯《想像 》,收到的評價相對保守。《滾石雜誌》評論認為「專輯充滿了優秀的音樂」,但也警告「藍儂的自我展現很可能會在不久讓人覺得無聊而且令人摸不著頭腦」。專輯的同名曲成為了反戰聖歌,而另一首歌曲《你如何入睡? 》則是對麥卡尼專輯RAM 中的諷刺歌詞的回應,麥卡尼後來也承認,他專輯中的歌詞的確是指藍儂和洋子。但其中的歌詞"你如何入睡,兄弟?"還是表明了他對保羅的情誼,藍儂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與麥卡尼重歸於好,辯稱《你如何入睡?》其實是在說自己。在1980年,他回憶稱披頭四後期的不愉快經歷和對麥卡尼的怨恨的確成為了歌曲的靈感,但是這種充滿怨念的想法並非一直縈繞在他腦海中。
藍儂與小野洋子於1971年8月移居紐約,同年11月發行單曲《聖誕快樂,戰爭結束了 》。在新的一年中,尼克森 當局針對藍儂的反戰和反政府行為採取了所謂的「戰略反擊方案」,試圖將藍儂驅逐出境。在1972年,麥戈文 競選總統失敗後,藍儂和小野洋子在活動家魯賓 紐約的家中參加了一次守夜活動。[ 69] [ 70] 藍儂捲入了和當局的法律糾紛中之後,美國政府拒絕發給藍儂永久居留權 。藍儂當時心灰意冷,和一位女性客人發生了性關係,這讓洋子感到難堪。她的歌曲《Death of Samantha》就是受這件事的啟發。[ 72]
在洋子和紐約樂團大象的回憶 的合作下,《紐約城時光 》於1972年發行。專輯中包括了關於女性權益、種族關係、北愛爾蘭問題以及藍儂與美國政府的問題的歌曲。專輯所獲評價極差——評論家認為專輯「無法入耳」。[ 74] 其中的歌曲《女人是世界上的黑鬼 》作為單曲於同年發行,並在電視上播出。許多電台因歌曲中的單詞Nigger 因為拒絕播放此曲。在1972年8月30日,藍儂、小野洋子大象的回憶樂團等為援助威羅布克州立學校 殘障學院舉行了在麥迪遜廣場花園 兩場公益演唱會,演出大受歡迎,這也是藍儂生前最後一次舉行完整長度的演唱會。[ 77]
藍儂和《明日 》節目的主持人辛德 。這期節目於1975年播出,這是藍儂生前的最後一次電視採訪。
當藍儂錄製專輯《思想遊戲 》時,藍儂和小野洋子分居。藍儂後來將這段長達18個月的分手稱為他自己的「迷失的周末」,在這段時間內藍儂在洛杉磯和紐約由龐鳳儀 陪伴。《思想遊戲》在1973年發行,記為塑膠小野樂團的作品。藍儂在這期間也為史達的專輯《林格》提供了歌曲《I'm the Greatest》,這首歌曲的另一個由藍儂伴唱的版本收錄在專輯《約翰·藍儂選集 》中。
在1974年初,藍儂大量飲酒並經常與歌手尼爾森 在酒後做出滑稽舉動,這也成為了新聞頭條。3月,藍儂先是頭戴衛生巾與一位酒吧女服務員扭打在一起,後來又在同一家酒吧里因與窒息兄弟 樂團爭吵而被驅逐出去。藍儂決定幫助製作尼爾森的專輯《Pussy Cats》,同時,龐鳳儀在洛杉磯租用了一家房屋邀請所有音樂人來做客。但是在度過一個花天酒地的3月後,藍儂決定搬到了紐約在龐的幫助下完成新專輯。在4月,藍儂成為了賈格爾 歌曲《太多廚師(毀了湯)》的製作人,出於種種原因,這首歌曲在30年後才廣為人知。2007年,米克‧傑格的精選集中收錄了這首歌。[ 80]
在紐約定居後,藍儂錄製了專輯《牆與橋》。在1974年10月專輯發行後,藍儂收穫了他生前唯一一支單飛時期的冠軍單曲——《無論什麼讓你度過黑夜》,歌曲是藍儂與艾爾頓強 合作的傑作,艾爾頓強負責和聲歌手伴奏和彈鋼琴。藍儂還在年末發行了專輯中的另外一首歌曲《9號夢想 》。同期,藍儂又一次史達的新專輯提供幫助。在11月28日,藍儂在麥迪遜廣場花園 舉行的艾爾頓強感恩節演出上登場,這次意外登場是藍儂之前許下的承諾(如果《無論什麼讓你度過黑夜》能成為冠軍單曲,藍儂就會與艾爾頓強同台演出,而事實上藍儂之前並不看好這首歌)的兌現。藍儂演唱了兩首披頭四時期的歌曲——《露西在綴滿鑽石的天空 》和《我看見她站在那裡 》。在演唱最後一首歌曲之前,藍儂介紹到:「這首歌獻給我闊別已久的老未婚妻保羅。」這也是約翰·藍儂的最後一次現場表演。
1975年1月,藍儂合作創作了鮑威 的第一支美國冠軍單曲《Fame》並為鮑威提供了吉他伴奏。[ 84] 同月,艾爾頓強翻唱了《露西在綴滿鑽石的天空》,藍儂幫助伴唱和吉他伴奏(在單曲的內頁上出現了藍儂的化名「溫斯頓·奧布吉博士」),這一翻唱版本成為了一支冠軍單曲。不久,小野洋子與藍儂重歸於好。藍儂在1975年2月發行新專輯《搖滾 》,在專輯中,藍儂翻唱了在自己青年時代影響過自己的經典搖滾樂。這是藍儂退出樂壇之前的最後一張專輯,專輯中也收錄了藍儂引退前的最後一支單曲《Stand By Me》。隨後,藍儂在4月18日參加了向傳媒大亨格雷德 致敬的一檔電視節目,這也是藍儂生前最後一次在電視上表演,演唱了《Stand By Me》和《Imagine》。[ 86] 隨著與小野洋子和好以及新專輯的暢銷與收到的好評,藍儂的「迷失的周末」就此結束,藍儂的生活也將出現新的轉變。
他的第二個兒子西恩於1975年10月9日出生後,藍儂承擔了家庭主夫的角色, 他把他的音樂產業中斷了五年,期間他把他所有精力用來關注他的家庭。在一個月內,他履行了他的合同義務,在此期間,百代公司的一張名為Shaved Fish 的專輯被發布(一個曾經錄製過的曲目的精選集)。他致力於照顧西恩,他每天早上六點計劃並準備他的飯菜,並與他共度時光。 他曾經寫到「充滿愛的廚房」給史達Ringo's Rotogravure (1976), 六月賽道上的表演將成為他直到1980年的最後一次錄音。在1977年東京,他正式宣布了他在音樂上的重大突破,他說:「我們已經基本決定了:我們沒有任何偉大的決策,我們決定盡我們所能與我們的孩子一起,直到我們覺得我們可以花時間來放縱自己去創造家庭以外的東西。在他離職期間他創造了幾個系列的圖紙並起草了一本包含自傳材料和被他稱作「瘋狂的東西」的書。 但所有的這一切都將在他死後出版。
藍儂在1980年10月獨自休假。他下個月的專輯中《Double Fantasy 》 就包含了藍儂在六月前在一個43英尺的帆船在百慕達群島時所寫的歌。這反映了他在找到穩定的家庭生活方面上的新成就。額外的材料被記錄在一個後續專輯的計劃中。它叫做《Milk and Honey》(於1984年死後被公布)。 由藍儂和小野洋子共同發布。
藍儂紐約的住宅門前,也是他遇刺的地方
1980年12月8日22時50分,藍儂在紐約的寓所前被一名據稱患有精神病的美國狂熱男性教徒查普曼 槍殺,死時年僅40歲,舉世震驚。搖滾樂壇也失去了一位傳奇色彩的人物。
藍儂和辛西婭(1939年-2015年)為利物浦藝術學院的同學,於1957年相遇。她雖然被藍儂的舉止態度和外表嚇到,但她聽說他為法國演員芭杜 著迷後把頭髮染成了金色。藍儂邀請她約會,但當她說自己已經訂婚,他大叫:「我又沒讓你他媽的嫁給我,對吧?[ 原文 12] 」她經常陪他去採石工人樂團的演出,還與麥卡尼當時的女友一起去漢堡探望他。天性善妒的藍儂發展出了強烈的占有欲,他的脾氣和暴力常使辛西婭受到驚嚇。藍儂在日後表示,他在遇到小野洋子前從未懷疑過自己對女性的大男子主義 態度。他說披頭四歌曲《Getting Better 》講述的是他自己的故事:「我曾經對自己的女人——在實體觀點上甚至於所有女性——很殘酷,我會打人。當我無法表達自己時,我就會動手。我會和男人打架,也會打女人。所以我總是希望追求和平。[ 原文 13] 」
1962年7月,藍儂得知辛西婭懷孕了。回憶自己當時的反應,他說:「為此只能做一件事,辛——我們必須結婚了。[ 原文 14] 」兩人於8月23日在利物浦愉快山登記處結婚。他婚後生活的開始正值披頭四狂熱 席捲英國。在結婚當日的晚上,他有演唱會要出場,之後的每一天也幾乎都是如此。愛普斯坦擔心已婚的披頭四成員這一概念會疏遠歌迷,讓藍儂夫婦將結婚一事保密。朱利安於1963年4月8日出生。藍儂當時在巡演途中,直到三天後才見到自己的新生兒。
辛西婭把這場婚姻瓦解的開始歸因於LSD ,她感到藍儂漸漸對她失去興趣。1967年,樂團乘火車前往威爾斯班戈 去參加瑪哈士的超覺靜坐研討會,一位警察沒有認出辛西婭,不讓她上車。她後來回憶道,這個意外事件似乎象徵了他們婚姻的終結。1968年5月,辛西婭從度假地早一天回家時,發現藍儂與小野洋子在一起,她離開家去了朋友的住處。馬爾達斯日後聲稱自己在當晚和她發生了關係。幾周後馬爾達斯告知辛西婭,藍儂試圖以伴侶通姦為由要求離婚和朱利安的撫養權。協商後,藍儂屈從了,同意由她以相同理由提出離婚訴訟。這一案於1968年11月達成庭外和解,辛西婭獲得了朱利安的撫養權,藍儂給了她10萬英鎊,每年還需支付她一筆小額費用。
1961年11月,當披頭四樂團在利物浦洞穴俱樂部 完成一次午場演唱會後,他們被介紹認識了愛普斯坦。愛普斯坦是一位同性戀,據傳記作者諾曼所寫,他想要管理披頭四的原因之一是他被藍儂的長相所吸引。朱利安剛出生後不久,藍儂和愛普斯坦一起去西班牙度假,引發了對兩人關係的臆測。日後被問及此事時,藍儂說道:「啊,那幾乎——但不完全——是椿風流情事,就是從未到動真格那步。不過那倒是段蠻刺激的關係。那是我頭一次和一個我清楚對方是同性戀者的人相處。當時我們常會坐在托雷莫利諾斯 的某咖啡館裡看著那些男孩,然後問他:『你會喜歡像那個的嗎?你會喜歡像這個的嗎?』這經歷我倒是蠻享受的,總當自己是個小說家般想著:我正在體驗著這個呢。[ 原文 15] 」他們從西班牙回來後不久,在1963年6月,麥卡尼的二十一歲生日會上,藍儂揍了洞穴俱樂部的司儀伍勒,因為後者問他:「你的蜜月過得如何,約翰?」伍勒聞名於他的文字遊戲和善意但諷刺的評論,他是在開玩笑。但那時距離藍儂結婚已過去十個月,而被推遲的蜜月要到兩個月後才發生。對於當時醉酒的藍儂來說,他的理解很簡單:「他說我是個酷兒 ,我便把他那該死的肋骨重重地轟掉。[ 原文 16] 」
藍儂喜歡嘲弄愛普斯坦的性取向和猶太人身份。當愛普斯坦為他的自傳書名徵詢意見時,藍儂提議《基佬猶太人》;得知最終採用的標題為《一室噪音的地窖》後,他諷刺道:「更像是《一室男孩的地窖》。」他粗率地對一位拜訪愛普斯坦住處的客人說:「你是來這裡敲詐他的嗎?否則你就是倫敦愛操屁股的人中,唯一沒敲詐他的了。[ 原文 17] 」在錄製歌曲《Baby, You're a Rich Man 》期間,藍儂把副歌歌詞唱成「寶貝,你是個有錢的基佬猶太人 」。
約翰·藍儂和平紀念碑 揭幕儀式上的朱利安,2010年10月。
藍儂的長子朱利安出生時正值披頭四狂熱 在英國達到頂峰,他愈加投身於披頭四的音樂事業。朱利安出生於1963年4月8日,當時藍儂正隨樂團巡演。朱利安的誕生和他母親辛西婭與藍儂的婚姻一樣是一個秘密,因為愛普斯坦認為公眾得知此事會威脅到披頭四的商業利益。
朱利安回憶自己差不多四歲大時,放學回家拿著一幅自己創作的水彩畫。畫的內容是班上的一名女同學在群星之間。他父親看了便問:「你畫的這是什麼?」朱利安答道:「這是露西在綴滿鑽石的天空。」 藍儂便由此創作了同名歌曲 ,雖然後來因為歌名首字母縮寫為LSD 而飽受爭議,藍儂堅持認定這首歌與毒品無關。 麥卡尼同樣認定藍儂的解釋,即歌名的來源就是朱利安童年單純的畫作。 藍儂和朱利安關係疏遠,後者覺得自己和麥卡尼的關係比和父親的更親近。藍儂處理離婚期間,麥卡尼在去探望辛西婭和朱利安的轎車上創作了歌曲《Hey Jules 》,試圖安慰他。這首歌最終成為了披頭四歌曲《Hey Jude 》。藍儂後來說:「那是他最好的歌。它是從一首關於我兒子朱利安的歌而起的……他將它改成了《Hey Jude 》。我一直以為它是關於我和洋子的,但他說它不是。[ 原文 18] 」
藍儂和朱利安的關係已經相當緊張,他和小野洋子在1971年搬到紐約後,朱利安直到1973年才再一次見到父親。在龐鳳儀 的撮合下,朱利安(和他母親)被安排到洛杉磯與藍儂見面,父子兩人一起去了迪士尼樂園 。朱利安開始定期地與父親見面,藍儂讓他在歌曲《Walls and Bridges 》中打鼓。他給朱利買了一把Gibson Les Paul 吉他以及其他樂器,鼓勵他對音樂的興趣,向他展示吉他和弦技巧。朱利安回憶他和父親在他留在紐約期間「相處得好了很多」:「我們玩得很開心,一起大笑,總的來說度過了許多好時光。[ 原文 19] 」
在去世前不久的一次與《花花公子》採訪中,藍儂說:「西恩是一個計劃內的孩子,區別就在這一點上。我對朱利安的愛不少一分。他仍舊是我的兒子,不管他的誕生是因為一瓶威士忌還是因為那些年還沒有避孕藥。他在這裡,他屬於我,他永遠都是。[ 原文 20] 」他表示自己正嘗試與當時17歲的長子重新建立父子關係,自信地預言道:「朱利安和我在將來會有一段關係[ 原文 21] 」藍儂去世後,他的遺囑據顯示給朱利安的部分非常少。
藍儂和洋子,1969年。
1968年:與先鋒派藝術家小野洋子相遇,之後和辛西亞 的婚姻破裂。
1969年:與此同時小野洋子在直布羅陀 結婚。
70年代:與小野洋子在紐約 安家,繼續音樂和藝術創作。
藍儂和小野洋子復合後,小野洋子懷孕。但她在此前試圖和藍儂生孩子時已經歷了三次流產 ,小野洋子說這次她想要墮胎 。她同意在藍儂成為家庭主夫 的條件下繼續妊娠,他照做了。西恩於1975年10月9日由剖宮產 出生,正逢藍儂的35歲生日。藍儂在接下來的五年中暫停了音樂事業,讓攝影師在西恩生命的第一年中每天為他拍一張照片。他還為西恩創作了無數繪畫,在他死後出版為《真愛:為西恩作的畫》。藍儂日後自豪地宣稱:「他沒從我的肚子裡生出來,但老天作證,我做了他的骨頭,因為我照料了他的每頓飯,注意了他睡得如何,注意了他像魚一樣游泳的事實。[ 原文 22] 」
藍儂(左一)和其他樂團成員於1964年登陸美國。
披頭四在1970年解散後,儘管藍儂和史達的友誼一直維持不變,但他與麥卡尼及哈里森的關係有所起伏。他一開始與哈里森關係親近,但在藍儂搬去美國後,兩人漸行漸遠。1974年12月,哈里森為他的《Dark House 》專輯巡演來到紐約。藍儂答應在哈里森的演唱會上登場,但在一場爭論後沒有亮相。爭論緣起於藍儂拒簽正式解除披頭四合夥關係的法律文件(他最終在弗羅里達與龐鳳儀 和朱利安度假時簽署了這份文件)。1980年,哈里森出版的自傳中幾乎沒有提及藍儂,讓他覺得受到了冒犯。藍儂告訴《花花公子 》雜誌:「我受到了傷害。因顯而易見的忽略……我對他人生的影響完全為零……他記得後來的日子裡遇到的每一個無足輕重的薩氏管樂手或吉他手。而書裡沒有我。[ 原文 23] 」
藍儂對麥卡尼保留著最強烈的情感。除了用歌曲《How Do You Sleep? 》的歌詞攻擊他外,藍儂在樂團解散後的三年中通過報刊與他進行了罵戰。後來,兩人開始漸漸重拾他們曾經擁有的親密友誼。1974年,他們甚至再次在一起鼓搗音樂,但之後最終又疏遠。藍儂說,麥卡尼在1976年4月最後一次拜訪他期間,他們看了一集《周六夜現場 》,製作人麥可斯為披頭四在節目上重組懸賞了3000美元現金。兩人考慮當即前往錄影棚完成一次搞笑亮相拿到獎金,但因太累了沒有去。藍儂在去世前三天的一次採訪中總結了他對麥卡尼的感情:「在我的整個音樂生涯中,我只選擇過……兩個搭檔:保羅·麥卡尼和小野洋子……我選得不壞。[ 原文 24] 」
在與麥卡尼失和期間,藍儂一直感到和他有音樂上的競爭關係,時刻留意麥卡尼的作品。在他遠離樂壇的五年間,只要藍儂認為麥卡尼在製作平庸的音樂,他就滿足於自己的隱退生活。麥卡尼於1980年發行歌曲《Coming Up 》時,他注意到了。那一年也是他重返錄音室的一年和他生命的最後一年。他開玩笑地抱怨道:「那首歌把我逼瘋了!」,因為它的旋律在他的腦海中揮之不去。當被問到樂團成員之間的關係是可畏的敵人還是最好的朋友,藍儂說兩種都不是,他已經有很長時間沒見到任何一位披頭四成員了。但他也說道:「我依舊愛這些人。披頭四已經終結了,但約翰、保羅、喬治和林哥繼續前進。[ 原文 25] 」
利物浦洞穴俱樂部 外的塑像
音樂歷史學家辛德和施瓦茨在寫到上世紀50到60年代的音樂風格變化時寫道,披頭四對音樂的影響說得再大都不過分,因為他們「使聲音、風格、對流行音樂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為英國搖滾藝術家的浪潮開闢了道路」,此外,樂團「在60年代中後期拓寬了搖滾風格的邊疆」。很多樂團都視藍儂為個人英雄,其中包括綠洲樂團 ,其主唱蓋勒格 將自己的孩子取名為「藍儂」以表達對藍儂的敬意。在1999年舉行的全國詩歌日 上,BBC宣布了此前舉行的「英國人最愛的歌詞」投票的結果,藍儂的《想像》成為贏家。
在衛報 2006年的一篇文章中,維納寫道:「對於那些經歷過1972年的年輕人來講,見證藍儂和美國總統尼克森 作對的勇氣是驚心動魄的。那種願意捨棄自己的音樂生涯與生命的意願是當今人們仍敬仰他的原因之一。」對於音樂歷史學家尤里什和比倫來說,藍儂最重要的貢獻是「創作出了歌曲中的那些為了人類處境、描述人類處境、面向人類處境的自我剖析。」
在2002年,利物浦的機場被重命名為利物浦約翰·藍儂機場 。[ 132] 2010年,在藍儂誕辰70周年之際,約翰·藍儂和平紀念碑 在利物浦查韋斯公園落成,並由辛西婭和朱利安揭幕。[ 133] 雕塑被命名為「和平與和諧」,上有和平標誌,並配有注釋「為保護生命而渴求和平·紀念約翰·藍儂1940–1980」。[ 134]
2013年12月,國際天文聯合會 將水星上的一個隕石坑以藍儂命名。[ 135]
2018年9月7日,美國紐約郵政局發行一枚印有藍儂照片的郵票。這張照片拍攝於1974年美國紐約曼哈頓 的一幢公寓樓頂上[ 136] 。
參見:披頭四所獲獎項 和約翰·藍儂所獲獎項
藍儂—麥卡尼的作曲組合被認為是20世紀最有影響,最為成功的作曲組合之一。作為表演者、作者和合作者,藍儂共有25支美國告示牌百大單曲榜 冠軍單曲[ 註 1] 。他的單飛生涯美國專輯銷量至少為1400萬。藍儂生前的最後一張專輯《Double Fantasy》 是他單飛生涯中銷量最高的專輯,在美國銷售300萬張並獲得1981年葛萊美 年度專輯獎項。次年,藍儂獲得全英音樂獎 。
藍儂是2002年BBC舉行的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 投票中,藍儂位列第8。在2003年到2008年之間,滾石雜誌 多次將他列入各種榜單,在「歷史上最偉大100名歌手」中,藍儂位居第5,在「歷史上最偉大100位音樂家」中,披頭四高居榜首,藍儂憑藉單飛生涯成就位列38。他的專輯《約翰·藍儂/塑膠小野樂團 》和《想像 》分列滾石雜誌評選的滾石雜誌五百大專輯 榜單的22位和76位,而披頭四則有10張專輯上榜,4張進入前十,並憑藉專輯《佩珀中士的寂寞之心俱樂部樂團 》取得榜首位置。1965年,他與披頭四其他成員獲得大英帝國勳章 。藍儂身後於1987年進入作曲家名人堂 ,於1994年被引進搖滾名人堂 。[ 77]
《Unfinished Music No. 1: Two Virgins 》 (與小野洋子合作)(1968)
《Unfinished Music No. 2: Life with the Lions 》 (與小野洋子合作)(1969)
《Wedding Album 》(與小野洋子合作)(1969)
《John Lennon/Plastic Ono Band 》(1970)
《Imagine 》(1971)
《Some Time in New York City 》(與小野洋子合作)(1972)
《Mind Games 》(1973)
《Walls and Bridges 》(1974)
《Rock 'n' Roll 》(1975)
《Double Fantasy 》(與小野洋子合作)(1980)
《Milk and Honey 》(與小野洋子合作)(1984)
More information 年份, 片名 ...
年份
片名
角色
備註
1964
一夜狂歡
他自己
1965
救命
他自己
1967
How I Won the War
Gripweed
1967
Magical Mystery Tour
他自己 / Ticket Salesman / Magician with Coffee
亦兼任旁白、製片人、編劇、導演
1968
黃色潛水艇
他自己
片末的彩蛋出場
1968
Two Virgins
他自己
短片
1970
Apotheosis
他自己
短片
1970
Let It Be
他自己
紀錄片(執行製片人)
Close
More information 年份, 節目名稱 ...
年份
節目名稱
角色
備註
1965-1966
Not Only... But Also
Lavatory Attendant / Guest
集數:"Episode #1.1 (1965年)、聖誕節特輯(1966年)"
Close
《In His Own Write 》(1964年4月27日)
《A Spaniard in the Works 》(1965年6月14日)
《Skywriting by Word of Mouth 》(1986年10月10日)
原文:"The guitar's all very well, John, but you'll never make a living out of it."
原文:"I'll wear a bloody balloon if somebody's going to pay me."
原文:"We were just writing songs ... pop songs with no more thought of them than that—to create a sound. And the words were almost irrelevant."
原文:"He was like our own little Elvis ... We all looked up to John. He was older and he was very much the leader; he was the quickest wit and the smartest."
原文:"For our next song, I'd like to ask for your help. For the people in the cheaper seats, clap your hands ... and the rest of you, if you'll just rattle your jewellery."
原文:"I meant it... It was me singing 'help'."
原文:"I knew we were in trouble then." "I didn't have any misconceptions about our ability to do anything other than play music, and I was scared."
原文:"Jesus Christ! He gets all the credit for it!"
原文:"I started the band. I disbanded it. It's as simple as that."
原文:"I was a fool not to do what Paul did, which was use it to sell a record."
原文:"got fed up with being sidemen for Paul ... After Brian Epstein died we collapsed. Paul took over and supposedly led us. But what is leading us when we went round in circles?"
原文:"I didn't ask you to fuckin' marry me, did I?"
原文:"I used to be cruel to my woman, and physically—any woman. I was a hitter. I couldn't express myself and I hit. I fought men and I hit women. That is why I am always on about peace."
原文:"There's only one thing for it Cyn. We'll have to get married."
原文:"Well, it was almost a love affair, but not quite. It was never consummated. But it was a pretty intense relationship. It was my first experience with a homosexual that I was conscious was homosexual. We used to sit in a café in Torremolinos looking at all the boys and I'd say, 'Do you like that one? Do you like this one?' I was rather enjoying the experience, thinking like a writer all the time: I am experiencing this."
原文:"He called me a queer so I battered his bloody ribs in."
原文:"Have you come to blackmail him? If not, you're the only bugger in London who hasn't."
原文:"That's his best song. It started off as a song about my son Julian ... he turned it into 'Hey Jude'. I always thought it was about me and Yoko but he said it wasn't."
原文:"We had a lot of fun, laughed a lot and had a great time in general."
原文:"Sean was a planned child, and therein lies the difference. I don't love Julian any less as a child. He's still my son, whether he came from a bottle of whiskey or because they didn't have pills in those days. He's here, he belongs to me, and he always will."
原文:"Julian and I will have a relationship in the future."
原文:"He didn't come out of my belly but, by God, I made his bones, because I've attended to every meal, and to how he sleeps, and to the fact that he swims like a fish."
原文:"I was hurt by it. By glaring omission ... my influence on his life is absolutely zilch ... he remembers every two-bit sax player or guitarist he met in subsequent years. I'm not in the book."
原文:"Throughout my career, I've selected to work with ... only two people: Paul McCartney and Yoko Ono ... That ain't bad picking."
原文:"I still love those guys. The Beatles are over, but John, Paul, George and Ringo go on."
Spitz 2005 ,第26: "In February 1944 ... he was arrested and imprisoned. Freddie subsequently disappeared for six months"頁.
Lennon 2005 ,第56: "Alf admitted to her that he had planned to take John to live in New Zealand"頁.
Lewisohn 1988 ,第24–26: "Twist and Shout, which had to be recorded last because John Lennon had a particularly bad cold"頁. sfn模板錯誤: 無指向目標: CITEREFLewisohn1988 (幫助 )
Bill DeMain. John Lennon and the FBI . Dangerous Liaisons: The FBI Files of Musicians. Performing Songwriter. [2013-01-19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3-01-17).
LennoNYC , PBS Television 2010
The Very Best of Mick Jagger liner notes
100 great British heroes . BBC News . 2002-08-21 [2010-01-22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6-01-01).
1969: Millions march in US Vietnam Moratorium . BBC News. 1969-10-15 [2010-01-22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8-02-14).
After 25 Years, FBI Releases Last Ten Documents in John Lennon FBI File . ACLU of Southern California. 2006-12-20 [2010-01-22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2-02-19).
Beatle Freak: Lennon Talks . Rock's Backpages. [2010-01-22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0-02-07).
The Beatles Anthology DVD, Episode 6 (DVD) . EMI . 事件發生在 0:37:32. 2003.
Beatles in Bangor . BBC News. 2007b [2007-11-16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9-01-10).
The Beatles . The Beatles Anthology .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Books. 2000. ISBN 0-8118-2684-8 .
The Beatles . The Beatles Anthology (DVD). Apple records . 2003. ASIN: B00008GKEG(Bar Code: 24349 29699).
Bennahum, David. The Beatles After the Break-Up: In Their Own Words. Omnibus Press. 1991.
Bernard, Kate. Playing to the gallery . The Observer. 2006-11-05 [2007-01-29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08-05-13).
Blaney, John. John Lennon: Listen to this Book. Paper Jukebox. 2005).
Bright, Martin. Lennon aided IRA, claims MI5 renegade . 2000-02-20 [2009-10-08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3-07-24).
Bringing to Life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 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Parks & Recreation. 2009 [2009-12-07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1-08-16).
The Brit Awards . Every Hit. 2008 [2008-03-17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0-05-22).
Browne, Jackson . 100 Greatest Singers of All Time . Rolling Stone. 2008-11-12 [2009-02-04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9-02-10).
Brown, Peter . The Love You Make: An Insider's Story of The Beatles . McGraw Hill . 1983. ISBN 0-07-008159-X .
Buchanan, Jason. Overview of Twenty to Life: The Life and Times of John Sinclair . Allmovie . 2009 [2009-12-07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09-05-23).
Buskin, Richard. The Death of John Lennon's Father, Alf Lennon . How Stuff Works. 2008 [2008-02-28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08-10-04).
Button, James, Sergeant Pepper's wild trip , The Age , 2007-06-02 [2008-12-11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09-03-27)
Calkin, Graham. Whatever Gets You Thru The Night b/w Beef Jerky . Graham Calkin's Beatles Pages. 2007-02-19 [2008-03-02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1-03-05).
Calkin, Graham. Goodnight Vienna . Graham Calkin's Beatles Pages. 2002 [2007-12-17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1-03-05).
Cave, Damien; Diehl, Matt; Edwards, Gavin; Eliscu, Jenny; Fricke, David; Gitlin, Lauren; Hendrickson, Matt; Miller, Kirk; Scaggs, Austin; Sheffield, Rob. 50 moments that changed the history of rock & roll: The Death of John Lennon in 1980 . Rolling Stone (951). 2004-06-24 [2007-11-16 ] . ISSN 0035-791X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07-12-13).
Clarke Jr., John. Whatever gets you through the storm . Paste Magazine. 2007-01-09 [2008-03-06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0-01-17).
Cleave, Maureen. The John Lennon I Knew . Telegraph.co.uk. 2007 [2007-12-20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07-12-11).
Coleman, Ray. John Winston Lennon . Sidjwick & Jackson. 1984.
Coleman, Ray . Lennon: the definitive biography. Harper . 1989. ISBN 0-330-48330-7 .
Coleman, Ray. John Ono Lennon: Volume 2 1967-1980.
Connolly, Ray. The lost Lennon Interviews . The Sunday Times Magazine (London). 2009-09-06. [失效連結 ]
Cross, Craig. The Beatles: Day-by-Day, Song-by-Song, Record-by-Record. Lincoln, NE: iUniverse, Inc. 2005. ISBN 0-595-34663-4 .
Cynthia Lennon interview with Linda McDermott, Liverpool Echo , 17 February 1995 . merseyworld.com. 2007 [2007-12-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6年12月10日).
David Bowie . The 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and Museum. 1996 [2007-08-31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8-02-20).
Declaration of Nutopia . joinnutopia.com. 2007 [2007-12-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8-02-06).
Deming, Mark. Overview of John Lennon: Live in New York City . Allmovie. 2008 [2008-03-03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09-06-25).
Emerick, Geoff ; Massey, Howard.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My Life Recording the Music of the Beatle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 2006. ISBN 1-592-40179-1 .
FBI Releases Last Pages From Lennon File . The Associated Press. 2006-12-20 [2010-01-22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1-03-05).
Fanning, Evan. Imagine: A life in Lennon's shoes . The Independent. 2009-08-16 [2009-08-19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09-09-18).
Fawcett, Anthony. John Lennon: One Day at a Time. Evergreen. 1976.
The first English language translation of the famous Tibetan death text . summum.us. 2007 [2007-10-27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1-07-06).
Fontenot, Robert. Did John Lennon have any signs of his impending death? . The New York Times. 1980-12-28 [2009-02-04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6-02-15). I'll probably be popped off by some loony.
Frankel, Glenn. Nowhere Man (p4) . The Washington Post . 2007-08-26 [2008-04-19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1-03-05).
Frankel, Glenn. Nowhere Man . The Washington Post. 2007-08-26 [2008-04-19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1-03-05).
Gass, Glenn. Liverpool: Beatle Birthplaces . 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Music. 2008 [2008-01-1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2-12-23).
Gerson, Ben. Wall and Bridges LP . Rolling Stone. 1974-11-21 [2008-02-28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08-01-16).
Ginell, Richard S. Milk and Honey Review . Allmusic . 2009 [2009-10-08 ] .
Goldman, Albert Harry. The Lives of John Lennon . 2001.
Grand Jury Indicts Chapman in Lennon Slaying , Pittsburgh Post-Gazette , 1980-12-24 [2008-12-11 ]
Harry, Bill. The Daily Howl . Mersey Beat. 1964-03-12 [2007-12-20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0-08-31).
Harry, Bill . The Beatles Encyclopedia: Revised and Updated . London: Virgin Publishing. 2000a. ISBN 0-7535-0481-2 .
Harry, Bill. The John Lennon Encyclopedia . London: Virgin. 2000b. ISBN 0-7535-0404-9 .
Harry, Bill. John Lennon and Blackpool . Mersey Beat. 2009 [2009-09-24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6-02-07).
Harry, Bill. John Lennon and Blackpool . Mersey Beat. 2009 [2009-09-24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1-02-25).
The Immortals: The First Fifty . Rolling Stone. 2008-04-12 [2004-03-24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0-04-11).
Jatras, Todd. Iceland Imagines Peace . 2007-11-11 [2010-01-22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2-11-02).
John Cage biog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 2008 [2008-02-28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08-06-16).
John Lennon - Imagine . Super Seventies RockSite!. 2007a [2007-01-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7-02-06).
John Lennon - Mind Games . Super Seventies RockSite!. 2007b [2007-12-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7-12-24).
John Lennon - Primal therapy . You Are the Plastic Ono Band. 2007b [2007-12-12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7-12-10).
John Lennon - The Complete BBC Interview, 12/6/1980 Part 14 . [2010-01-22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2-07-04).
John Lennon - Walls And Bridges . Super Seventies RockSite!. 2007c [2007-12-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7-12-27).
John Lennon Books . You Are the Plastic Ono Band. 2008c [2008-03-03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8-02-16).
John Lennon Discography, Singles & EPs . Allmusic. 2009 [2009-12-07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0-01-22).
John Lennon Exhibit . Songwriters Hall of Fame. 2009 [2009-04-11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0年12月18日).
John Lennon Statue . BLSart.com. 2009 [2009-10-08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9-10-22).
John Lennon biography . solcomhouse.com. 2007 [2007-12-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7-12-30).
John Lennon on Television . You Are the Plastic Ono Band. 2007a [2007-12-17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7-12-07).
John Lennon statue, Hard Day's Night Hotel, Liverpool . Panoramio. 2009b [2009-12-07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0-01-05).
John Lennon statue, John Lennon Airport, Liverpool . StockphotoPro. 2009 [2009-12-07 ] .[永久失效連結 ]
John Lennon statue, San Miguel, Lima, Peru . Panoramio. 2009a [2009-12-07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0-01-20).
John Lennon's homes, Part Three - New York City . You Are the Plastic Ono Band. 2008b [2008-02-28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8-03-11).
John Lennon's homes, Part Two - London . You Are the Plastic Ono Band. 2008a [2008-11-02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8-09-17).
John Lennon, MBE . Guardian. 2008 [2008-03-02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08-10-18).
John Lennon/May Pang Sighting . Uforth. uforth.com. 2007 [2007-12-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8-01-21).
John Lennon: Beloved in Peru too . Los Angeles Times. 2007-12-07 [2010-01-22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1-03-23).
John Lennon: Imagine, Cynthia Lennon Interview. Warner Brothers. 1988.
John Lennon . Morbid Curiosity. 2008 [2008-05-03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4-07-28).
John Lennon . The 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and Museum. 1994 [2007-12-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0-01-17).
John S. Friedman. The secret histories: hidden truths that challenged the past and changed the world . Macmillan. 2005. ISBN 9780312425173 .
John Sinclair Poster . Wolfgang's Vault. 2009 [2009-05-05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9-04-12).
Judge releases Lennon letters . BBC News. 2000-02-19 [2010-01-22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1-08-11).
Julian Lennon gives family peace a chance . Times Online. London. 2009-06-13 [2009-06-14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1-06-17).
Kim, Ruehl. Top 10 Classic Protest Songs . About.com. 2007-02-19 [2008-02-28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7-02-18).
Lawrence, Ken. John Lennon: In His Own Words . 2005.
Leak reveals honours snubs . BBC News. 2003-12-21 [2010-01-22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1-03-27).
Lennon & McCartney Interview, The Tonight Show . The Beatles Interview Database. 1968-05-14 [2007-01-07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1-10-07).
Lennon & McCartney, Melody Maker Magazine . The Beatles Interview Database. November 1971 [2007-12-20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1-08-11).
Lennon Files . lennonfbifiles.com. 2007 [2007-12-20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1-03-09).
Lennon filmmakers credit campaign . BBC News. 2006-10-12 [2010-01-22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07-10-06).
Lennon killer denied parole . CNN.com. 2004-10-06 [2007-12-08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1-03-05).
Lennon killer fails in parole bid . BBC News. 2006-10-11 [2010-01-22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7-08-27).
Lennon ship log book up for sale . BBC News. 2006-03-27 [2010-01-22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1-04-27).
Lennon's FBI files . LennonFBIfiles.com. 2007 [2007-12-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1-10-12).
The Lennon-McCartney Songwriting Partnership . BBC News. 2005-11-04 [2010-01-22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1-08-22).
Lennon, Cynthia . A Twist of Lennon. Avon. 1978.
Lennon, John. Skywriting by Word of Mouth: And Other Writings, Including "The Ballad of John and Yoko". Harper Paperbacks. 1987.
Lennon, Cynthia . John. Crown Publishers. 2005. ISBN 0-307-33855-X .
Lennon’s religion . NNDB. 2007 [2007-12-20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6-09-05).
Leonard, Hal . The Beatles - Complete Scores. Hal Leonard Corporation . 1993. ISBN 978-0-7935-1832-6 .
Lewis, Martin. An interview with Mark Stanfield . Martin Lewis. 2008 [2008-03-02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8-03-11).
The Life of Brian (p3) . Springtime!. 2008 [2008-04-19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8-04-15).
Liverpool Cathedral . icons.org.uk. 2007 [2007-12-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8-01-06).
The Liverpool Lennons . Lennon.net. 2007a [2007-12-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1-07-21).
Madinger, Chip; Easter, Mark. Eight Arms To Hold You: The Solo Beatles Compendium. 44.1 Productions. 2000. ISBN 0-615-11724-4 .
Marcus, Laurence; Hulse, Stephen. The Morecambe and Wise Show . Television Heaven. 2008a [2008-03-02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8-03-08).
Marcus, Laurence; Hulse, Stephen. Not Only…But Also… . Television Heaven. 2008b [2008-03-02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8-04-08).
Melanson, Philip H. Secrecy Wars: National Security, Privacy, and the Public's Right to Know . Brassey. 2002. ISBN 9781574885453 .
Memorabilia: The Julian Lennon Collection . Lennon.net. 2007b [2007-08-28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1-06-25).
Miles, Barry . Paul McCartney: Many Years From Now . New York: Henry Holt & Company. 1997. ISBN 0-8050-5249-6 .
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 . London Gazette (supplement). 1965-06-04 [2009-12-07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09-01-11).
Norman, Philip. A Talk with Yoko . New York Magazine. 1981-05-25.
Nostalgia Central - important dates 1973 . nostalgiacentral.com. 2007 [2007-12-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7-12-23).
Pang, May . Loving John . Warner Books . 1983. ISBN 978-0-446-37916-8 .
Pang, May . Instamatic Karma: Photographs of John Lennon . St. Martin's Press . 2008. ISBN 978-0-312-37741-0 .
Paul McCartney 1984 Playboy Interview . 2007 [2007-12-20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08-12-27).
Peel, Ian. The Unknown Paul McCartney. Reynolds & Hearn Ltd. 2002. ISBN 1-903111-36-6 .
Photos of Clubs in Hamburg . 2007 [2007-12-20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1-08-22).
Pied Piper Of Psychedelic 60's, Dies at 75 – 1 June 1996 . The New York Times. 2007 [2007-10-27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08-02-03).
Playboy Interview with John Lennon and Yoko Ono - 1980 . john-lennon.com. 2007 [2007-12-15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4-08-15).
Plaça De John Lennon . BCNinternet. 2009 [2009-12-07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1-02-13).
Prince, Dennis. Review of The Dick Cavett Show: The John Lennon And Yoko Ono Collection . DVD Verdict. 2005-12-19 [2007-12-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7-12-24).
Rock N' Roll Music . 2009 [2009-10-08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4-01-18).
Russell, Ethan. Eric Clapton, Keith Richards, John Lennon "The Dirty Mac," 1968 . Ethan Russell Photographs. 2008 [2008-03-02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8-02-28).
SNL Transcripts: Beatles' Offer . snltranscripts.jt.org. 1976-04-24 [2007-12-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1-05-25).
Sayle, Murray. The Importance of Yoko Ono . The Japa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2000-11-18 [2007-12-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7-05-31).
Schaffner, Nicholas. The Beatles Forever. Harrisburg, Pennsylvania: Cameron House. 1977.
Schechter, Danny. The More You Watch, the Less You Know: News Wars/Submerged Hopes/Media Adventures . Seven Stories Press . 1997. ISBN 1-888363-80-0 .
Seaman, Frederic. LastDaysofJohnLennon . Birch Lane Press . 1991. ISBN 1-55972-084-0 .
Sean Lennon's discography . Rolling Stone . 2007 [2007-12-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8-01-11).
Shennan, Paddy. What will Liz think of these? . The Liverpool Echo. 2007-11-26 [2007-12-20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2-10-16).
Sinclair, John. John Sinclair's Bio . John Sinclair. 2003-05-12 [2007-12-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7-10-27).
Spitz, Bob . The Beatles: The Biography . Boston: Little, Brown. 2005. ISBN 0-316-80352-9 .
Spizer, Bruce. The Beatles Are Coming!: The Birth of Beatlemania in America . Four Ninety-Eight Productions. 2003. ISBN 978-0-9662649-8-2 .
Stanley Unwin . Bikwil. 2008 [2008-03-08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8-04-14).
A statue of Beatle John Lennon . FreeFoto. 2009 [2009-12-07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0-05-22).
Tannenbaum, Allan. John and Yoko: A New York Love Story. Insight Editions. 2007. ISBN 978-1933784229 .
The US Versus John Lennon . theusversusjohnlennon.com. 2007 [2007-12-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7-12-18).
US chat show veteran Douglas dies . BBC News. 2006-08-12 [2010-01-22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1-03-05).
Unfinished Music, No. 1: Two Virgins . Rykodisc . 2008 [2008-02-28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1-03-05).
Was there a high-level MI5 agent in the British Workers Revolutionary Party? . World Socialist Web Sit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ICFI). 2007 [2007-12-20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2-10-27).
Wenner, Jann S . Lennon Remembers . London: Verso. 2000. ISBN 1-85984-600-9 .
Wiener, Jon . Gimme Some Truth: The John Lennon FBI Files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99. ISBN 0-520-22246-6 .
Wiener, Jon. The US vs. John Lennon . The Nation. 2006-09-12 [2007-12-17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4-08-30).
The Will of John Lennon . courttv.com. 2007 [2007-12-21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07-12-11).
Williams, Precious. Eternal Flame . scotsman.com. 2002-05-19 [2007-12-20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2-07-21).
You say you want a revelation? . lennonrevealed.com. 2007 [2007-12-20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2-12-08).
Zeller, Tom Jr. Has Stephen Colbert Been Hiding John Lennon’s F.B.I. Legacy? . The New York Times. 2006-12-20 [2010-01-22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1-03-05).
http://freepages.family.rootsweb.ancestry.com/~shunkofamily/dc/DCP_2110-pp.jpg . [2010-02-16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0-02-16).
lenno About evolution . lennonphilca.com. 2005 [2005-12-24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2-12-08).
lenno About evolution . lennonlca.com. 2005 [2005-12-24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2-12-05).
Kane, Larry (2007). Lennon Revealed . Running Press. ISBN 978-0-7624-2966-0
Pang, May; Edwards, Henry (1983). Loving John: The Untold Story . Warner Books. ISBN 978-0-446-37916-8 .
Riley, Tim (2011). Lennon: Man, Myth, Music . Hyperion. ISBN 978-1-4013-2452-0
Wiener, Jon. The John Lennon FBI Files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Yorke, Richard (1969). "John Lennon: Ringo's Right, We Can't Tour Again" , New Musical Express , 7 June 1969, reproduced by Crawdaddy!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