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哈里森,MBE(英語:George Harrison,1943年2月25日—2001年11月29日),是一位英國吉他手、音樂人、歌手、作曲家,音樂和電影製作人,以披頭四樂團主音吉他手的身份聞名全球。儘管約翰·藍儂和保羅·麥卡尼是樂團的主要創作者,大部分專輯中都至少收錄一首哈里森的作品,包括〈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Here Comes the Sun〉和〈Something〉,後者是翻唱版本第二多的披頭四歌曲,1965年起,披頭四樂團的專輯至少有收錄二首哈里森的歌曲。
歌手 | |
---|---|
國籍 | 英國 |
出生 | George Harrison 1943年2月25日 英國利物浦亞諾斯高夫街12號 |
逝世 | 2001年11月29日 美國加利福利亞州洛杉磯 | (58歲)
職業 | 音樂家、歌手、作曲人、音樂及電影監製 |
宗教信仰 | 印度教 |
音樂類型 | 搖滾、流行、世界音樂、實驗 |
演奏樂器 | 歌唱、吉他、錫塔琴、鍵盤、貝斯、烏克麗麗 |
出道地點 | 英國 |
活躍年代 | 1958–2001年 |
唱片公司 | Parlophone、Capitol、Apple、Vee-Jay、EMI、Dark House |
簽名 | |
網站 | www.georgeharrison.com |
相關團體 | The Quarrymen、披頭四樂團、Traveling Wilburys |
著名樂器 | |
|
個人經歷
喬治·哈里森於1943年2月25日在利物浦的亞諾斯高夫街12號出生和成長的,父親哈羅德(Harold Harrison)為巴士司機,母親路易絲(Louise French Harrison)來自一個愛爾蘭家庭。喬治是為家中么子,有兩名哥哥彼得(Peter)和哈利(Harry),以及一名姐姐路易絲(Louise)。在1950年哈里森一家搬到斯皮克(Speke)居住,哈里森便是在那兒遇到保羅·麥卡尼。
哈里森在12歲時購買了自己第一個吉他,哈里森形容它為「只是一個很小,很便宜的原聲吉他(原話:Just a little cheap acoustic guitar)」,其後用此吉他自學,從此迷上了彈吉他。他的一個朋友表示哈里森用了一星期便學會了所有和弦,哈里森甚至在上課時在自己的筆記本畫上包括吉他在內的不同樂器。[1]
哈里森為樂團的主音吉他手。在樂團最風光的歲月,儘管約翰·藍儂與保羅·麥卡尼是主要作曲人。哈里森每張專輯中也會創作並主唱一至兩首歌曲。哈里森所創作的第一首歌為《Don’t Bother Me》,當時哈里森是在生病時創作此歌,他表示是想「證明自己也能寫歌」。1965年起披頭四的每張專輯中,至少收錄一首哈里森所創作的歌曲。著名歌曲包括《If I Needed Someone》、《Taxman》、《Love You To》、《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Here Comes the Sun》及《Something》。
在披頭四後期,哈里森被印度的音樂及哲學所吸引,是當時最積極接觸的西方人,更於1966年前往印度學習。除了認識印度教及其哲學外,哈里森也是在同年跟隨拉維·香卡學習西塔琴[2]。哈里森在後期披頭四的部分歌曲如《Norwegian Wood (This Bird Has Flown)》彈奏西塔琴,亦有不少創作受到印度音樂的影響如《Within You,Without You》。而這次旅程影響哈里森往後的人生態度及音樂創作。
哈里森在披頭四前期並不參與創作,但得益於列儂和麥卡特尼天才的感染加之自身極具藝術天賦,他的創作能力幾年內突飛猛進。樂團後期,因雙子星格局早已形成,他在寫歌方面依然備受限制。披頭四解散前,他就錄製並發行了兩張個人專輯:《Wonderwall Music》和《Electronic Sound》,這兩張專輯都主要包含器樂作品。《Wonderwall Music》是1968年電影《Wonderwall》的原聲帶,融合了印度和西方的樂器演奏。而《Electronic Sound》是一張實驗性專輯,極其前衛,突出地使用了Moog合成器,是電子樂的早期探索。
哈里森在1970年發行的《All Things Must Pass》是一張體量龐大的三碟唱片,也是他第三張個人唱片,收錄了多年積累的佳作。哈里森後來曾這樣自嘲:「我在披頭四時期的錄音並沒有占太大份額,所以我現在做了一張專輯,就好像到衛生間把它弄出來!」此張專輯的聯合製作人菲爾·斯佩克特運用著名的「Wall of Sound"聲音製作技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此專一經發行就廣受評論界好評,《滾石》雜誌的本·格爾森將其描述為「典型的幽靈般的比例、瓦格納式的、布魯克奈式的、山頂和廣闊地平線的音樂」。作家兼音樂學家伊恩·英格利斯認為,這張專輯的同名單曲的歌詞「承認了人類存在的無常……是對『哈里森的前樂團』的一個簡短而尖銳的結論」。也有評論家將這張專輯拍攝的封面照片——照片中哈里森被四個倒地的花園小矮人圍繞——解讀為他脫離披頭四的獨立宣言。《All Things Must Pass》裡包含了名聲大噪的《My Sweet Lord》,《What Is Life》,《If Not For You》,《All Things Must Pass》等熱門單曲,在藝術和商業方面取得了雙重成就,並在全球排行榜上長期保持第一的位置,2001年達到驚人的6白金銷量。在2011年版的《流行音樂百科全書》中,Colin Larkin寫道:「《All Things Must Pass》被「普遍認為」是前披頭四四人所有個人專輯中最好的一張。」[3]
喬治·哈里森對專輯的主打歌《My Sweet Lord》尤其認真,單是其中的吉他獨奏就花了12小時錄音,嘗試了九和弦,三和弦,六和弦,才最終確定為雙和弦[4]。這首歌洋溢著濃烈的宗教意味,舒緩真摯,感情豐沛,重複的音節不斷吟唱,隱藏在音節之中的神秘音振產生催眠般的心靈力量,讓人感受到他的虔誠信仰。但在1971年,Bright Tunes起訴哈里森的《My Sweet Lord》侵犯了版權,原因是這首歌與1963年The Chiffons的熱門歌曲《He's So Fine》相似。1976年,該案在美國地方法院審理時,他表示自己不記得是否聽過《He's So Fine》並否認故意抄襲這首歌,但最終敗訴,被判定為潛意識抄襲,並用版稅賠償原創作者5870萬美元。哈里森因為此事一度十分苦悶,在1976年的一次採訪中他就做出了科幻般的暢想:如果每創作一首曲子就可以輸入計算機,由它來判定這個曲子是否構成抄襲該有多好[5]。哈里森隨後幾年的創作因為此案而受到了束縛,甚至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1971年8月1日,哈里森聯同拉維·香卡號召首個大型慈善演唱會《The Concert For Bangla Desh》,演唱會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進行。演唱會一共籌得$243,418.50美元,亦在12日全數捐贈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1973年的專輯《活在物質世界》(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連續五周占據了美國公告牌專輯排行榜的榜首,而專輯中的單曲《Give Me Love(Give Me Peace On Earth)》也在美國名列榜首。在英國,LP排名第二,單曲排名第八。這張專輯製作精良,包裝精美,其主要信息是哈里森的信仰。這個時期的哈里森,以藝術為載體繼續進行靈性和宗教式的探索,創作出了《The Light That Has Lighted The World》,《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等給人以心靈觸動和精神啟迪的作品。
1973年,發布了專輯《Dark Horse》。
1975年,發布了專輯《Extra Texture》,其中《This Guitar (Can't Keep From Crying)》是他在披頭四時期的名作《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的姐妹作。
1976年,發布了專輯《Thirty Three&1/3》,這是由他自己成立的黑馬唱片公司發行的第一張專輯。專輯的名稱來源於哈里森錄製時的年齡。
1979年,發布了同名專輯《George Harrison》,這是在他第二次婚姻及唯一的兒子Dhani出生後發行的第一張專輯,由Russ Titelman聯合製作。此專輯和單曲《Blow Away》都進入了公告牌前20名。這張專輯後,哈里森開始逐漸淡出音樂行業,擁抱家庭及繼續追求心靈的幸福。其中有幾首歌是在夏威夷群島毛伊島寧靜的環境中創作的,《Here Comes The Moon》是他在披頭四時期的另一個名作《Here Comes The Sun》的姐妹篇。
1981年,發布了專輯《Somewhere In England》,其中《All Those Years Ago》本是哈里森寫給好友林哥的歌,在1980年12月8日的約翰列儂槍殺案發生後,他決定將其改為獻給列儂的歌。保羅及妻子琳達在其中獻聲,林哥則貢獻了鼓的部分。
1982年,發布了專輯《Gone Troppo》。
1987年,發布了專輯《Cloud Nine》。這張專輯的曲目尤其凸顯了哈里森標誌性的滑棒吉他演奏。其中的《Got My Mind Set On You》攀升熱榜,大獲成功,取得美榜第一和英榜第二的成績;《When We Was Fab(中譯:當我們還是披頭時)》是對披頭四生涯的回顧,在其音樂錄影帶中,麥卡尼、史塔等人在當中客串;《Shanghai Suprise》和《Zig Zag》是他為自己的電影公司製作的由西恩潘和瑪丹娜主演的《上海驚奇》創作的歌曲。
1988年,成立了Traveling Wilburys,成員包括哈里森本人、E.L.O的主唱傑夫·琳恩、 羅伊·歐賓森、湯姆·佩蒂和巴布·狄倫。他們在1988及1990共發行了兩張專輯, 樂團起於巧合。歐賓森,哈里森和傑夫三人在迪倫家中灌錄歌曲時湯姆佩蒂恰巧來訪,五個搖滾巨星非常享受一起工作的感覺,一人一句迅速錄完了新歌,並十分隨意地用錄音室里放著的廢紙箱上印的」Handle With Care(請小心輕放)"命名了它。Handle Me With Care隨後發展成一張專輯。同年,由五人共同創作的同名專輯 Traveling Wilburys Vol. 1問世,在專輯中他們甚至以Wilbury為姓氏,每一位成員都依此取了藝名以掩蓋自己的原本身份。這張專輯大受市場歡迎,排行榜單曲包括 Handle Me with Care、 Last Night、Heading for the Light及End of the Line。1989年,他們贏得了葛萊美獎最佳搖滾團體獎。羅伊歐賓森於1988年12月逝世。其餘四人在1990年發行了第二張(也是最後一張)專輯 Traveling Wilburys Vol. 3,但未如前一張成功。[6]
1999年12月30日凌晨三時三十分,哈里森與妻子於家中被一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34歲入侵者麥可·阿布拉姆(Michael Abram)持廚房刀攻擊,哈里森身中四十多刀後被送入醫院,他被刺穿的肺部分亦被移除。負責的檢察官表示麥可認為「哈里森是一個惡魔」,並表示「上帝給他『刺殺哈里森』這個任務」。其後Michael被送入精神病院直到2002年,而在2001年10月,麥可就此事件向哈里森道歉。[7] [8]
2001年11月29日下午,哈里森因肺癌病逝於洛杉磯,享年58歲。
2002年,根據他生前留下的母帶製作而成的《Brainwashed》發表。這是他的第12張也是最後一張個人專輯。距離他的上一張個人專輯15年之久。本專錄音開始於哈里森去世前十多年,但一再被推遲。這張專輯的配音工作是由他的兒子達尼和他的老朋友兼合作夥伴傑夫·林恩完成的。專輯內頁引用了《博伽梵歌》中的一句話: 「你和我從來沒有不存在的時候。當我們停止存在時,也不會有任何未來(There never was a time when you or I did not exist. Nor will there be any future when we shall cease to be.)"。其中,《Stuck in A Cloud》在Billboard的成人當代音樂排行榜上排名第27位,2003年5月發行的單曲《Any Road》在英國單曲排行榜上排名第37位。《Marwa Blues》獲得了2004年葛萊美最佳流行器樂表演獎,而《Any Road》獲得了最佳流行男歌手的提名。整張專輯毫無陰翳之感,而是充滿超然的希望,體現出哈里森對疾病和死亡的獨特而坦誠的反應。[9]
哈里森因肺癌於2001年去世,享年58歲。在私人的印度教傳統儀式上,他的骨灰被撒入印度恆河和亞穆納河中。他在身後留下近1億英鎊財產。
在哈里森去世後的2002年,《My Sweet Lord》以單曲形式再次推出,並在英國獲得單曲排行榜的第一名[10]。
在2002年11月29日,在哈里森去世一週年之際,他的生前好友艾力·克萊普頓以及遺孀奧莉維亞組織舉辦了「紀念喬治演唱會(Concert for George)」,該演唱會於在倫敦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舉行。除了克萊普頓外,麥卡尼、史塔、傑夫·琳恩以及達尼等人在演唱會演唱,演唱會大部分歌曲都是哈里森作為獨立藝人時創作的歌曲,以及對他在深遠影響的印度傳統音樂。
1988年以披頭四樂團的成員被引入搖滾名人堂[11],2004年以單飛藝人再一次獲選進入搖滾名人堂[12]。滾石雜誌一百大吉他手2003年列為21名[13],2011年列為第11名[14]。2006年獲得好萊塢星光大道的星形獎章[15]。2015年2月獲頒葛萊美終身成就獎[16][17]。2002年BBC舉行的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投票中,哈里森位列62位。
個人生活
1964年,當喬治·哈里森在拍攝電影《一夜狂歡》期間,愛上時任模特兒貝蒂·伯伊德(Pattie Boyd),最初哈里森打趣跟伯伊德說要她嫁給他,並對她說「你不願嫁我,但可否共進晚餐?(Well, if you won't marry me, will you have dinner with me tonight?)」,伯伊德並沒有立刻答應。但於下次拍攝,哈里森再次邀請她共進晚餐次時,她便應邀,二人並於1966年結婚[18],直至1977年離婚[19]。期間哈里森好友暨搖滾樂手艾瑞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以原創搖滾樂名曲「蕾拉」(Layla)對伯伊德展開猛烈追求,1979年,艾瑞克·克萊普頓迎娶哈里森前妻伯伊德[20]。2001年,哈里森因肺癌逝世,已經歷三次婚姻的貝蒂·伯伊德直言後悔當初離開喬治·哈里森奔向艾瑞克·克萊普頓,若果當初大家能共度難關,她的生活將會快樂一些[21]。
1974年,哈里森在一個派對遇到奧莉維亞·阿里亞斯(Olivia Arias)。當哈里森邀請她參加自己的美國巡迴演唱會時,兩人的戀情正式開始。沒多久,奧莉維亞搬到哈里森的住所Friar Park,兩人決定在哈里森的離婚手續完成後結婚。1978年8月1日,喬治和奧莉維亞的獨生子達尼(Dhani Harrison)於溫莎市英國郡主療養院出生[22]。同年9月2日,兩人在泰晤士河畔亨利舉行私人婚禮。
作品
除已標注,其他日期均為英國發售時間。
- 《Wonderwall Music》(1968年11月1日)(只限美國)
- 《Electronic Sound》(1969年5月2日)
- 《All Things Must Pass》(1970年11月27日)
- 《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1973年6月22日)
- 《Dark Horse》(1974年12月20日)
- 《Extra Texture (Read All About It)》(1975年10月3日)
- 《Thirty Three & 1/3》(1976年11月19日)
- 《George Harrison》(1979年2月23日)
- 《Somewhere in England》(1981年6月5日)
- 《Gone Troppo》(1982年11月5日)
- 《Cloud Nine》(1987年11月2日)
- 《Brainwashed》(2002年11月18日)
- 《I,Me,Mine》(1980年8月)
年份 | 片名 | 角色 | 注 |
---|---|---|---|
1964 | 《一夜狂歡》 | 他自己 | |
1965 | 《Help!》 | 他自己 | |
1967 | 《Magical Mystery Tour(film)》 | 他自己 / 看望遠鏡的魔術師 | 也是旁白,編劇和監製(未標注的編劇和監製) |
1968 | 《黃色潛水艇》 | 他自己 | 片末的彩蛋出場 |
1970 | 《Let It Be》 | 他自己 | 紀錄片(作為披頭四成員也是執行製作人) |
1978 | 《The Rutles》 | 面試官 | 客串 |
1979 | 《The Life of Brian》 | 帕帕多普利斯先生(Mr. Papadopoulis) | 客串(也是該電影的製作人) |
1986 | 《Shanghai Surprise》 | 夜總會歌手 | 客串(也是該電影的製作人) |
1989 | 《Checking Out (1989 film)》 | 清潔工人 | 未標注的客串(也是該電影的製作人) |
- 哈里森也是電影製作人,1978年建立「Handmade Film」(手工電影公司)。此公司電影包括蒙提·派森的《The Life of Brian》,《Time Bandits》,《Withnail and I》以及《Mona Lisa》。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