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臺灣詩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楊牧(1940年9月6日—2020年3月13日),本名王靖獻,臺灣花蓮人,詩人、散文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被瑞典學院院士馬悅然譽為全華人最有希望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2]
楊牧 | |
---|---|
出生 | 王靖獻 1940年9月6日 日治臺灣花蓮港廳 |
逝世 | 2020年3月13日[1] 臺灣臺北市大安區國泰醫院 | (79歲)
筆名 | 楊牧、葉珊 |
職業 | 文學家 |
國籍 | 大日本帝國(1940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2020年) |
教育程度 | 私立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 愛荷華大學創作碩士 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 |
體裁 | 新詩、散文、戲劇、翻譯、評論、編纂 |
代表作 | 《楊牧詩集》(I/II/III)、《一首詩的完成》、《搜索者》、《奇萊前書》、《奇萊後書》 |
獎項 | 國家文藝獎、紐曼華語文學獎、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蟬獎等 |
配偶 | 第一任:陳少聰 (1966年結婚—1977年結束) 第二任:夏盈盈 (1979年結婚—2020年結束) |
子女 | 王常名 1980年3月(44歲) |
官方網站 | |
www |
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美國愛荷華大學創作碩士、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親炙徐復觀、陳世驤。曾任麻州大學助理教授、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創所所長,後擔任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創院院長。[3]從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退休後,任國立臺灣大學客座教授、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講座教授、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榮譽教授暨講座教授。
楊牧自中學便矢志新詩創作,並共同主編詩刊。早年筆名葉珊,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溢於筆端;1966年赴柏克萊加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見證六零年代學生運動,三十二歲改筆名為楊牧,嘗試以詩介入社會。詩文曾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義大利文、瑞典文、荷蘭文、捷克文等。[4]曾獲時報文學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5]國家文藝獎、[6]、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紐曼華語文學獎、[7]蟬獎[8]等。另外,楊牧也曾共同主編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影響一代臺灣知識界;1976年,與中學同學葉步榮、詩人瘂弦、生化學家沈燕士共同創辦洪範書店,為臺灣純文學出版重鎮。
楊牧在生前捐出其個人藏書、詩集與手稿在國立東華大學圖書館。[9][10]在花蓮子弟童子賢資助下,東華大學圖書館成立楊牧書房保存與展示史料與手稿,東華人社院成立楊牧文學研究中心與楊牧文學獎,成為「楊牧學」之研究與文學重鎮。[11]
1946年,六歲的楊牧就讀花蓮市明義國民學校(現花蓮縣立明義國民小學),為戰後第一屆國民學生,開始學習國語(華語),在此之前僅識台語、日語及少許阿美語。1951年開始接觸《血滴子》、《臥虎藏龍》等通俗小說。1952年小學畢業,就讀花蓮中學初級部,同屆同學有王禎和,並私下閱讀《水滸傳》、《西遊記》。1955年初中畢業,就讀花蓮中學高級部,開始涉獵翻譯小說,同時參與刊物編輯。此時以「葉珊」為筆名,在《現代詩》、《藍星詩刊》、《創世紀》、《野風》等詩刊投稿。
1958年寄居臺北,並結識覃子豪、洛夫、瘂弦、商禽等詩人。1959年四月《創世紀》改版,首次列名為編輯委員。同年九月進入東海大學就讀歷史系,後來因興趣不合,轉讀外文系。此時楊牧閱讀了大量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作品,如華滋華斯、拜倫、雪萊、濟慈等等。1964年自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隨後,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參加保羅·安格爾及其妻聶華苓創辦的「國際寫作計畫」詩創作班,並獲得藝術碩士學位。1966年出版《葉珊散文集》。楊牧在愛荷華的前後期同學有余光中、葉維廉、白先勇、王文興等日後引領台灣文壇的作家。愛荷華求學期間,楊牧對愛爾蘭詩人葉慈有著比浪漫詩人更多的關注。葉慈中年之後浪漫精神的提升、對神人關係的探討及現實社會的批判,影響了楊牧日後文風的改變。
接著楊牧進入柏克萊大學比較文學系,獲博士學位。此時越戰正如火如荼的展開,而柏克萊大學是1960年代反戰運動的領導者,積極抗議美國政府介入越戰。這使得楊牧感受到美國身為高度文明國家,卻同時也投入血腥戰爭的矛盾。1972年後更改筆名為「楊牧」。在改變筆名之後,其作品風格亦為之一變;在原有浪漫抒情之外,多了一份冷靜與含蓄,並且開始有了關心現實問題的作品。由憂鬱沉靜抒一己之懷,轉而介入及批判社會。楊牧曾說:「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不變即是死亡,變是一種痛苦的經驗,但痛苦也是生命的真實。」[12]這是楊牧開始關注社會人世的關鍵。
1975年返臺,先是於臺灣大學外文系客座,以《柏克萊精神》發表對臺灣社會的觀察,1984年出版的《交流道》以隨筆式地紀錄,表現對當時社會現象的觀察及批判,並完成長篇詩作〈有人問我公理與正義的問題〉。1996年應邀回到故鄉花蓮的國立東華大學擔任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並與在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吳潛誠、曾珍珍兩位教授,共同在2000年成立「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吸引許多作家慕名而來就讀。一時之間東華大學人文薈萃,文風鼎盛。
2020年3月13日,楊牧因病於臺北市國泰醫院過世,享壽79歲。
2020年12月29日,總統蔡英文頒發褒揚令[13],由文化部部長李永得代表頒贈,由妻子夏盈盈代表接受,原文如下:
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資深文學家楊牧,本名王靖獻,淵曠澄高,洽聞贍敏。少歲卒業東海大學外文系,嗣負笈遊美,獲愛荷華大學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碩、博士學位,礱習研琢,英姿早發。長期執教國內外知名大學,汲引駐校作家制度,豐沛青年創述能量,薰沐涵煦,沾溉群才;公餘宣勤撰著,專擅詩歌、散文,旁及評論、迻譯,敘事跌宕雋偉,抒情寬雅婉約,大度沉穩,兼容並蓄。尤以《楊牧詩選》、《山風海雨》、《方向歸零》等稱頌,融匯意象造境美學,張拓宏觀古典視野;探詰省思鄉土脈動,體究感悟社會關懷,洗練渾粹,旨趣幽潛;寄深寫遠,沁潤人心。復摶力開辦洪範書店,殫精純文學佳品出版,領挈眾民閱讀風潮,理致胸臆,空谷足音。曾獲頒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馬來西亞花蹤文學獎、瑞典蟬獎暨二等景星勳章等殊榮,徽望聲采,馳驚宇甸。綜其生平,陶鎔東西傳統文化底蘊,肇啟臺灣現代文學新局,弸中彪外,架海金梁;遐緒鴻績,垂範興詠。遽聞溘然長逝,悼惜彌殷,應予明令褒揚,用示政府崇禮邦彥之至意。
英語
德語
法語
日語
瑞典語
義大利語
捷克語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