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戰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牧野之戰就考古學而論,是中國歷史上可證實的最早的戰爭。周武王十一年(西元前1046年),周人乘殷商主力東征東夷時,出兵攻伐殷商。殷商在此戰戰敗,帝辛(紂)自盡,商朝滅亡[1]。後世稱「武王克殷」[2]、「武王克商」[3]、「武王伐紂」[4]。
商朝末期,周武王十一年(西元前1046年)一月二十六日,周武王趁殷商主力遠征東夷之時,在太公呂尚等人輔佐下,以兵車三百乘,虎賁(精銳武士)三千人[5],總兵力共四萬五千人,東進突襲商朝。臨行前,魚辛諫阻[6]。
二十一日,周軍抵達孟津[註 1],與庸、盧、彭、濮、蜀、羌、微、髳等方國部落部隊會合。二十八日,周軍由孟津冒雨東進[7],從汜地渡過黃河,至百泉,疾往商朝行在朝歌。
二月二十六日,周軍抵達牧野[8]。二十七日清晨,周軍莊嚴誓師,歷數帝辛種種暴行。[9]誓師結束後,武王下令發起總攻擊,先遣呂尚領數百名精銳部隊出擊,後武王親率主力跟進衝殺,大破商軍。[10]帝辛見大勢已去,回朝歌,登鹿台自焚而死。[11][12]
《逸周書·世俘》記載牧野之戰周軍大獲全勝,後繼續征伐其他列國,共滅99國,征服652國,擊斃十八萬人,生俘三十三萬人,並驅逐商朝大將飛廉於海濱。此外,周軍還捕獵了犀牛、虎、熊、鹿等動物,獲取了大量的珠寶財物,使參戰者每人都能裝配盔甲,並保留武庚的封地。
年代
關於武王伐紂的年代在過去在研究上有45種說法(從前1130年—前1018年都有)[13]。
假定的武王克商日程表
以上武王克商日程表,是據王國維《觀堂集林》卷一〈生霸死霸考〉排定的。六月的三個日子,王國維排定在四月,顧頡剛認為《世俘》記「四月」絭於周廟是「六月」之誤。
殷商軍隊人數
關於參與牧野之戰的殷商軍隊人數與組成,至今仍眾說紛紜。《詩經》上稱「殷商之旅,其會如林」,未記明人數。《史記•周本紀》則記載商軍達七十萬之眾,然另有一說參與此戰的殷商軍隊約十七萬人。此外,周人宣傳殷商方武裝大量戰俘迎戰周師,然尚未證實。
戰況
據《尚書·周書·武成》記載,此戰商軍傷亡慘重,血流漂杵。然孟子觀《尚書·周書·武成》後不予認同,感嘆:「盡信書,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漢朝王充則評說:「察《武成》之篇,牧野之戰,血流浮杵,赤地千里。由此言之,周之取殷,與漢、秦一實也。而云取殷易,兵不血刃,美武王之德,增益其實也。」[23]
殷商敗因
據《史記·殷本紀》及《逸周書·世俘》記載,帝辛於戰後登鹿台自焚而死。然另有一說,據戰國時期成書的兵書[24]記載,將帝辛為周軍所斬,首級被掛到白旗上。因此不排除商朝在牧野之戰真正的敗因,是主帥帝辛已經戰死,導致軍隊混亂、失去戰鬥能力。
無奴派認為,奴隸倒戈一說是現代有奴派學者強行臆斷的說法,然而實際上,商朝並不是奴隸社會而是氏族封建社會,商代通常並不把戰俘轉化為奴隸而是以直接殺掉用於祭祀或者直接轉化為「王化之民」為主,故而商代士兵的主體不可能是奴隸,也不可能武裝數十萬的軍隊。[25][26][27][28][29]史書所記載的「軍隊倒戈」的原因究竟是東夷戰俘未被完全收服因此譁變,還是反對帝辛的守舊派貴族勢力趁機帶領的倒戈(當時軍隊的將領是由各級貴族擔任的),還未能有定論。[30][31][29]
殷商殘餘部隊
牧野之戰後,殷商東征的主力軍隊未返國參戰,下落不明。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