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澳門主要巴士運營商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澳門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葡萄牙語:Sociedade de Transportes Colectivos de Macau, S.A),改組前名稱為澳門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簡稱澳巴、南光澳巴(葡文簡稱TCM)。澳門特別行政區最大的公車公司,母公司為南光(集團)有限公司。澳巴目前經營澳門最多公共公車路線,擁有全澳最大巴士車隊,每天服務乘客31萬人次,是澳門最大的公車公司。
澳門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
Sociedade de Transportes Colectivos de Macau, S.A | |
![]() | |
成立 | 1986年10月1日 (改組建立公司) 2016年9月1日 (更改至現名) |
代表人物 | 董事長:竇寶森 董事總經理:梁美玲 |
總部 | ![]() |
標語口號 | (繁體中文)澳巴為您服務,時刻不斷進步! (英文)TCM, Your Friendly Bus[1] |
業務範圍 | ![]() |
服務 | 公車服務 |
員工人數 | 逾 700 名車長(未包括行政、車務、站長、維修及其他工作人員)[2] |
母公司 |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
網站 | www |


公司簡介
- 澳門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澳巴」),前身為澳門海島市小輪船有限公司,現時共有大小冷氣公車近200多部,服務遍及澳門半島、氹仔、路氹城及路環。現時,澳巴董事長是方立群、董事總經理是梁美玲。澳巴總部及車廠均設於氹仔北安,平均出車班次佔整個公共公車服務約30%[3]。
- 2009年11月25日,澳門交通事務局公共公車服務批給開標,但開標委員會指澳巴標書在截標時間後四分鐘才遞交,決定不接納澳巴的標書,澳巴先後被行政長官及中級法院駁回上訴,但後來澳巴上訴終審法院被勝訴,行政長官及中級法院的決定被中止,但不影響交通事務局開標。直到2010年7月29日,中級法院指澳巴上訴理據不足,澳巴標書遲交四分鐘是否具備合法條件獲得接納司法訴訟案中敗訴[4]。交通事務局鑑於澳巴可能上訴至終審法院,為避免公共公車服務交接出現真空期,與澳巴及新福利適度延長現有批給合同期限[5]。而澳巴若在終審法院的裁判中敗訴,將不可以再在澳門經營公車服務,公司將需要結束。
- 2012年1月13日,南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正式對外公佈去年併購澳巴的行動,並改屬中國旅行社附屬公司。
- 2016年9月1日,澳巴進行改組,由有限公司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全名亦改為「澳門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葡文則為 Sociedade de Transportes Colectivos de Macau, S.A,澳巴簡稱不變。
- 2018年5月10日,澳巴及新時代公共汽車舉行員工大會,宣佈兩間公車公司將於2018年8月1日起合併,新時代公共汽車將會併入澳巴。而澳巴屆時將成為澳門最大的公車公司。
- 2020年11月27日,澳巴負責人梁美玲表示,為進一步做好公車服務工作,南光集團現已將南光澳巴提級為集團二級公司管理。[8]
![]() | 由於已知的技術原因,圖表暫時不可用。帶來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
- 南光集團:80%
- 澳門吳福集團有限公司:20%
歷史






1963年
- 澳門政府頒佈專營權方式,規範渡輪服務,並由「澳門海島市小輪船有限公司」(下稱:「小輪公司」)投得航權,取代1953年成立之澳氹路小輪船公司[9],每日提供渡輪服務穿梭澳門(3號碼頭)與氹仔、路環兩個離島(即海島市)。船隊有小船「海利」,載客量約70人,大船「海德」,載客量約230人。由於氹仔受沙泥長期沖積,退潮時水位不足1米,船隻只能在漲潮時停泊。
1974年
- 8月
澳門政府開放過橋公車服務專營權競投,「小輪公司」投標,計劃投資20萬元澳門幣,率先訂購兩部公車,並計劃在公車上設置自動收銀機,以減少沽票員。
- 10月5日
嘉樂庇總督大橋通車,海島市公司向英國「百福」車廠訂購第一批公車,首兩輛於同年投入服務,與福利公車公司合營,往返澳門至氹仔及路環的11、21、21A路線。10月中旬,「氹仔公共汽車公司」亦加入行駛。由於「小輪公司」因牌照未正式註冊,無正式申請驗車,市政廳以為方便市民往返澳氹兩地,破例唯其服務載客,但今後不以此為例。另外,「小輪公司」還首次引進無線對講機,實現了總部和各個司機的實時通訊,使公車調度工作得到了極大的優化。
隨著嘉樂庇總督大橋通車,澳氹兩地之間已有公車服務,營運澳門與路環之間航線停航,澳門與氹仔航線逐漸減少至每天 2班船隻,並於1977年停止服務。停運前票價為0.5元。[10]
1974年
澳門海島市小輪有限公司與福利投得過海公車專營權,合營往返澳門至氹仔及路環的11及21路線,同日更名為「澳門海島市公共汽車公司」(下稱「海島市公司」),由於原路環利安公車公司東主鄧榮添先生亦是股東之一,故又稱「利安離島公共汽車有公司」。[11]後來,海島市公司逐步收購「氹仔公共汽車公司」及「路環利安有限公司」。
1975年
與福利恢復開辦21A,「海島市公司」加入營運。其餘共8輛「百福」中巴投入服務。此批公車為澳門首批設有空調系統的公共公車,當年海島市公司便以此作為賣點,以抗衡福利的雙層遊覽車攻勢。首兩輛「百福」中巴原不設空調,亦於次批「百福」中巴投入服務後加裝空調。
1977年-1978年
- 海島市公司分別向百福及日本大發車廠引入共4副小型貨車底盤,底盤於香港黃明車身廠裝上與「百福」中巴相似的公車車身後才運往澳門。4輛公車負責行走由海島市公司營辦的1(氹仔-黑沙)及2(路環-九澳)路線,且用以取代全數原「氹仔公共汽車有限公司」2輛Austin Export Psv。[註 1]、Commer及福得Thames ET6貨車改裝而成的公車,及「路環利安有限公司」五十鈴及3輛Morris小巴[註 2]
1980年
- 再次訂購共4輛「百福」中巴,公車一律配上香港黃明車身,令海島市公司擁有特別且形象統一的「黃明車隊」。
1983年
1985年
- 海島市公司首次獨營13過海路線(現25路線),往返關閘至路環市區。同年,海島市公司職員經學習借鑒香港公車經驗,計劃引入下車鈴指示燈設施,基於當時條件限制,職員親自動手,研究電路、改造配件,成功在公車上安裝了指示燈,首次讓這項技術在澳門得以實現,方便車長及時發現乘客發出的下車信號。[12]
- 12月,海島市公司首次開辨12澳門半島市區路線,是該公司首條只在澳門半島行駛且無人售票路線。
1986年
- 8月,12號線延伸至紅街市。
- 10月1日,澳門海島市小輪船有限公司改組為澳門公共汽車有限公司。
1987年
- 澳巴購入首批公車,為巴西製造的「賓士」OF1313型大巴。澳巴於此批公車首次採用由香港聯誠車身廠設計的公車車身,此後所購入的新型大巴均統一採用聯誠車身,銳意改變形象,將前朝的「黃明車隊」改造成「聯誠車隊」,此批賓士公車初時主力行駛10號線,為慶祝此事,澳巴特意在7月28日起一連8日內,凡乘坐10線的乘客可獲免費乘車卷1張,由當日起,10號線由原來的80分鐘一班加密至15分鐘一班。而12號線不再途經美副將、劏狗環,而改經望廈、澳廣視、塔石、水坑尾。
- 9月18日,澳巴開通18號線,公司董事長吳福、香港亞洲電視藝員朱慧珊和王偉為其舉行剪綵儀式。同時還派發免費乘車卷給乘客,憑證可免費乘坐澳巴的澳門市區公車道(10、12、17和18)一次。
- 10月,澳巴開通17路線。
1987年-1990年
- 因應澳門政府實施「大巴行大路,小巴行小路」的政策,澳巴開辦多條新的公車路線(這些路線皆需途經狹窄街道),因此分2批購入共104輛日本製「日產」Civilian小巴行駛上述路線。首批12部24座位小巴投資200多萬元,用作投入行駛17及18路線。
1988年
- 澳巴將其中2輛1975年「百福」中巴翻新,並改配上聯誠車身,及購買1輛日本「鈴木」Sambar Try(第4代)富士重工製造的6人廂型車後勤車隊。
- 10月18日,12路線由循環線改為雙向線,並以祐漢作總站,且由原來中巴改為小巴。
1989年
1993年
1994年
1994年-1997年
1996年
- 再次引入巴西製造「賓士」大巴,但為後置引擎版本的OH1318型及配上改良版聯誠車身。
- 首次向日本「日野」車廠招手,購入6輛RK1MMKA型大巴(底盤在台灣生產),同樣配上聯誠車身。此為澳巴最後一次於新車採用聯誠車身。
- 購入日本「日野」FD3HJKA 4.7米長拖車。
- 8月,18路線來回改經東華、建華、海濱一帶,去程不再途經黑沙環馬路、三角花園,回程不再途經提督馬路、高士德
1997年
- 1月
推出「頤老咭」半價乘車優惠。
- 7月
10B路線延伸至新口岸、南灣。
2000年
- 3月20日
為配合蓮花大橋通車,澳巴與岐關車路有限公司聯合開通蓮花口岸專線巴士。
- 9月-2004年6月
澳巴共引入36輛「日野」Liésse小巴。
2001年
- 5月,17路線延伸至皇朝廣場、觀音像、文化中心。
2003年
- 購入「日野」Rainbow型低地台中巴,是當時澳門市面行走的公車中離地距最少的型號,亦是澳門首次引入了歐盟III型環保柴油公車。
- 購入「三菱」L300 2.55EMI Panel Van 後勤車輛。
2004年
- 購入一部 「大發」 DAIHATSU ATRAI 7 LOW ROOF 5-DOOR M/T 7人座,全長3.765米的後勤車輛。
2005年
- 11月
首次向深圳「五洲龍」車廠購入3輛公車,為澳巴首次引入的國產車款。
- 2005年-2007年的4天賽車期間,乘客可免費乘坐新福利及澳巴所有路線。
2006年
- 1月
澳巴向「五洲龍」車廠引入2輛澳門前所未見的混合動力燃料公車。
- 8月
澳巴9日內接連發生多宗涉及「日產」小巴的嚴重交通意外,經與澳門特區政府土地工務運輸局協商,即時停駛該公司46輛車齡超過12年的舊公車[13]。就此事件,澳門很多市民對澳巴的整體形象大感不滿,更有人指:「坐澳巴車感覺車就散……」[14]。而澳巴則開始改用「五洲龍」公車。
- 7月-9月
- 向「五洲龍」引入共42輛FDG6920BG型中巴。
2007年
- 9月-2009年9月
再向「五洲龍」分批引入共11輛12米大巴。
- 10月
- 澳巴正式與澳門通股份有限公司舉行簽約儀式,標誌著澳巴與澳門通正式合作。[15]
2008年
- 3月
澳巴全線公車提供澳門通付費服務。
2008年
- 10月15日
以臨時批給合同投入營運,澳巴營運21條公車路線,包括與新福利共同營運5條路線,為期兩年。
- 12月
澳巴車齡達20年的數輛舊公車先後出現於10、10X及MT3線。此批公車因在2006年澳巴於9天內涉及多宗重大交通事故,後來被政府勒令停駛。事後澳巴被指違反諾言,偷偷重新使用安全水平成疑的舊公車[16]。
- 12月7日
增設25X路線,由關閘往返科技大學。
2009年
- 4月26日
增設10X路線,由關閘往亞馬喇前地。
增設18A路線,由東方明珠往返新馬路。
- 10月18日
增設36路線,由海洋花園往返澳門機場,與新福利聯營。
增設50路線,由鴻發花園往返路氹,與新福利聯營。
- 11月25日
交通事務局公共公車服務批給開標,澳巴標書在截標時間後4分鐘才遞交,因此決定不接納澳巴的標書。
2010年
- 1月5日
交通事務局局長汪雲證實,澳巴上訴的理由不被行政長官接納,將維持原有開標結果。[17]。
- 1月22日
澳巴不服向澳門中級法院提起「效力之中止」保存程序,要求中止執行行政長官不接納該公司標書的決定。然而,於2010年3月5日,中級法院駁回上述的申請,並維持行政長官不接納澳巴標書的決定[18]。
- 3月4日
中級法院駁回澳巴提起「效力之中止」保存程序的申請,並維持行政長官不接納澳巴標書的決定。
- 5月14日
終審法院裁定,撤銷中級法院及行政長官不接納澳巴標書的決定。[19]。但後來澳巴再請求終審法院,要求交通事務局需在澳巴遲到遞交標書的司法上訴有結果才公佈開標結果。
- 7月9日
澳巴請求終審法院要求交通事務局需在澳巴遲到遞交標書的司法上訴有結果才公佈開標結果被駁回。[20]。
- 7月29日
就澳巴標書遲交四分鐘是否具備合法條件獲得接納司法訴訟案,中級法院認為上訴理據不足,駁回上訴。[21]。交通事務局事後表示,鑑於澳巴可能上訴至終審法院,為避免公共公車服務交接出現真空期,將與澳巴及新福利適度延長現有批給合同期限[22]。
- 9月27日
特區政府與澳門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簽署《道路集體客運公共服務批給合同》之附加合同,將履行合同期限延長至2011年7月31日。
2011年
- 1月1日
南光集團透過澳門中國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入股,持有澳巴80%股份。
- 1月3日
特區政府與澳門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簽署《道路集體客運公共服務——第三標段》合同,同年8月1日起生效,至2018年7月31日屆滿。
- 1月28日
增設128路線,由亞馬喇前地往返大熊貓館,與新福利聯營。
- 4至8月
隨著新營運模式實行日子漸近,澳巴逐漸將旗下車齡高於7年的公車退役。最終澳巴餘下的「日產柴油」CB12LXR型大巴、全數「豐田」Coaster小巴、「賓士」及「日野」大巴、首批「日野」Liésse小巴以及部份「日野」Rainbow 9米低床公車均於8月1日前停駛。
- 6月
斥資4100多萬,購入八台的五洲龍FDG6101G低地台大巴,及購入五十五台的五洲龍FDG6751G小巴,並於同年7月底至8月1日投入服務,是澳門首批歐盟IV型公車。訂單中,還包括20台CNG天然氣公車,在兩年後的二月份正式投入服務。
- 6月12日
2011年
- 8月1日
新公車服務模式投入運作,澳巴營運14條公車路線,為期7年。同日增設N3路線,是路環首條通宵公車路線。
- 8月3日
鑒於新公司維澳蓮運營運首星期表現均未如理想,故澳巴應政府要求,派出支援車支援維澳蓮運旗下MT1及MT2路線。
- 8月30日
2012年
- 1月13日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許開程正式對外表示,集團已併購了澳巴,日後澳巴公車保養及維修工作會交由同屬南光集團的澳門中國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負責。
- 6月1日
N1路線分拆成N1A、N1B路線,循環往返筷子基北灣及亞馬喇前地;
N2路線延伸至城市日前地;
N3路線由亞馬喇前地延伸至媽閣,並在夏季期間延長至黑沙海灘。
- 7月
居民滿意度得分6.47分,排名第二。
- 10月
購入35台歐五排放五洲龍FDG6951G中巴,並於2013年5月陸續投入服務。
2013年
- 7月5日
率先引進全澳門首部純電動公車,生產商為深圳五洲龍;
配合交通事務局、環境保護局積極開展了為期數月試運營E01路線。
- 7月12日
2013年3月-6月公車服務評鑑試評分數結果為65.05分。
- 7月20日
增設22F路線,由石排灣總站往返亞馬喇前地。
- 9月28日
6路線分拆成6A、6B路線,分別由順景廣場及凱泉灣循環往返山頂醫院。
- 10月26日
增設MT3U路線,循環往返澳大橫琴總站及黑沙環。
2014年
- 6月10日
澳門新時代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新聞發佈會,澳巴於股東中佔50%。
- 7月15日
2014年上半年公車服務評鑑分數結果為67.33分。
2015年
- 1月23日
2014年第三季公車服務評鑑分數結果為70.0分。
- 9月17日
特區政府與澳門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簽署《有關道路集體客運公共服務—第三標段的公證合同修訂本》,同年10月1日起生效,至2018年7月31日屆滿。
2015年
2018年
- 5月
澳巴將於8月1日正式與新時代合併消息正式被澳巴和新時代在員工大會上宣佈,澳巴與新時代將於5月1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公佈合併,而政府也於5月10日正式承認澳巴與新時代合併。
- 8月1日
- 8月15日
特區政府與澳巴簽署的《道路集體客運公共服務——第三標段公證合同之修改合同》於8月1日續約,至2019年10月31日屆滿。當中合同增設以下規定。即2019年8月1日起停止使用宇通ZK6770HG。
"承批人須自2019年8月1日起,停止使用載於車輛所有權登記憑證的首次登記年份為2011年、品牌為宇通的小巴作為營運車輛。"
- 8月17日
88T路線結束服務。
- 9月1日
- 9月6日
澳巴委託廣東省機電設備招標中心採購321部公車 ,後因政府暫不批准新公車入口澳門及新公車合同規定需引進更多的環保公車,澳巴於該次招標中只引進15部宇通柴油中巴,並於2021年6月重新招標490部增程式電動公車(60部小巴、130部中巴及300部大巴)︰
澳巴準備購買的公共公車 | |||||||||||
---|---|---|---|---|---|---|---|---|---|---|---|
型號 | 車種 | 總數 | 實際數目 | 預計投入服務日期 | 實際投入服務日期 | 備註 | |||||
宇通
ZK6105HG |
大巴 | 64 | 訂單取消 | 30部︰2018年底
34部︰2020年 |
--- | ||||||
宇通
ZK6105HNG |
天然氣大巴 | 20 | 訂單取消 | 2018年年底 | --- | 公車已完成生產
後只擺放在鄭州宇通客車廠 從未抵澳 | |||||
宇通
ZK6986HG |
中巴 | 108 | 15 | 52部︰2018年底
56部︰2020年 |
2021年1月 | ||||||
廈門金旅 | 大巴 | 16 | 訂單取消 | 6部︰2018年底
10部︰2020年 |
--- | ||||||
中巴 | 27 | 訂單取消 | 13部︰2018年底
14部︰2020年 |
--- | |||||||
純電動大巴 | 2 | 訂單取消 | 2018年底 | --- | |||||||
上海申龍 | 油電混合大巴 | 2 | 訂單取消 | 2018年底 | --- | ||||||
--- | 增程式電動公車 | 2 | 流標 | 2018年底 | --- | 因遞交投標文件的投標人不足法定數量
招標失敗 | |||||
--- | 小巴 | 74 | 流標 | 50部︰2018年底
24部︰2020年 |
--- |
| |||||
--- | 小巴 | 6 | 流標 | 2020年 | --- |
- 10月
百路佳以澳巴車身色彩製作JXK6110BQ5R柴油大巴,在澳門路面進行測試,但澳巴最終沒有接收,退回百路佳。
- 10月4日
於當日至7日,3BX路線臨時開設,由關閘直達亞馬喇前地,中途不停站。
- 10月24日
- 12月15日
因颱風天鴿風暴潮水浸停用的關閘總站重開,1、3、10路線恢復總站安排及再次改為雙向線;27、30路線恢復中途停此站;3X路線則以此站為落客總站,但不載客離站,由關閘馬路起程。
2021年 | |
---|---|
日期 | 內容 |
1月1日 |
|
1月4日 | |
1月9日 | |
1月11日 | |
8月7日 | |
8月14日 | |
8月18日 | |
10月16日 | |
11月27日 | |
12月2日 |
2022年 | |
---|---|
日期 | 內容 |
2月26日 | |
4月28日 | |
5月28日 | |
7月23日-8月8日 | |
8月3日-8月5日 | |
9月14日 | |
12月3日 |
新財政援助
澳巴合同為公共服務批給制度,政府不會向公司支付服務費,而票款收入歸該公司所有。因受低票價及轉乘優惠影響,政府會向公司提供財政援助。
同時財政援助亦與服務評鑑掛鉤:
- 少於50分:財政援助減1%
- 大於或等於50分且少於55分:財政援助減0.5%
- 大於或等於55分且少於60分:財政援助減0.25%
- 大於或等於60分:財政援助不變
- 大於或等於80分且少於90分:利潤上限由4%調升至4.5%
- 大於或等於90分:利潤上限由4.5%調升至5%
公司可向政府申請2017年及2018年各營運期的財政援助的調整,有關申請須於擬調整對應營運期的上一年7月份內向政府提出。
澳巴營運路線
路線 | 起訖點 | 途經地點 |
1
|
關閘 ↔ 媽閣 |
|
2
|
永寧廣場 ↔ 媽閣 |
|
2A
|
東方明珠 ↺ 亞馬喇前地 |
|
2AS
|
黑沙環衛生中心 ↺ 葡京酒店 |
|
3
|
關閘 ↔ 外港碼頭 |
|
3A
|
媽閣碼頭 ↺ 關閘 |
|
3AX
|
關閘 ↺ 亞馬喇前地 |
|
3X
|
關閘 ↺ 亞馬喇前地 |
|
6A EV | 永寧廣場 ↺ 山頂醫院 |
|
6B EV | 媽閣 ↺ 山頂醫院 |
|
7 ![]() |
東方明珠 ↔ 城市日前地 |
|
| ||
8 ![]() |
工業園街 ↔ 回力 |
|
| ||
8A ![]() |
工業園街 ↺ 亞馬喇前地 |
|
10 ![]() |
關閘 ↔ 媽閣 |
|
10B ![]() |
馬場大馬路 ↺ 殷皇子馬路 |
|
12 ![]() |
永寧廣場 ↺ 外港碼頭 |
|
18 EV | 牧場街 ↔ 媽閣 |
|
18A ![]() |
東方明珠 ↺ 新馬路 |
|
18B ![]() |
永定街 ↔ 媽閣 |
|
19 ![]() |
永寧廣場 ↺ 新馬路 |
|
23 ![]() |
青洲 ↺ 旅遊塔 |
|
27 ![]() |
望廈 ↺ 青洲 |
|
28B EV | 青洲 ↺ 媽閣 |
|
29 ![]() |
城市日前地 ↺ 青洲 |
|
60 ![]() |
外港碼頭 ↺ 司打口 |
|
61 ![]() |
媽閣 ↔ 關閘 |
|
101X ![]() |
港珠澳大橋 ↺ 亞馬喇前地 |
|
H1 EV | 山頂醫院 ↺ 水坑尾 |
|
H2 EV | 俾若翰街/快富樓 ↺ 山頂醫院 |
|
N1A ![]() |
筷子基北灣 ↺ 亞馬喇前地 |
|
N1B ![]() |
筷子基北灣 ↺ 亞馬喇前地 |
|
路線 | 起訖點 | 途經地點 |
11![]() |
媽閣 ↺ 氹仔官也街 |
|
21A ![]() |
媽閣 ↔ 九澳油庫 |
|
22 ![]() |
祐漢 ↺ 柯維納馬路 |
|
28A ![]() |
外港碼頭 ↺ 柯維納馬路 |
|
30 ![]() |
青洲坊 ↺ 氹仔中央公園 |
|
30X ![]() |
關閘 ↺ 望德聖母灣 |
|
50 ![]() EV |
城市日前地 ↺ 路環市區 |
|
50B ![]() |
城市日前地 ↺ 駕考中心 |
|
52 ![]() EV |
蝴蝶谷大馬路 ↺ 亞馬喇前地 |
|
55 ![]() |
蝴蝶谷大馬路 ↺ 司打口 |
|
56 ![]() |
蝴蝶谷大馬路 ↺ 高士德 |
|
59 ![]() |
關閘 ↔ 聯生圓環 |
|
71 ![]() EV |
澳門大學 ↺ 亞馬喇前地 |
|
71S ![]() |
澳門大學 ↔ 俾若翰街/快富樓 |
|
73 ![]() EV |
澳門大學 ↺ 黑沙環衛生中心 |
|
103X ![]() EV |
港珠澳大橋 ↺ 氹仔客運碼頭 |
|
MT1 ![]() EV |
城市日前地 ↺ 澳門機場 |
|
MT2 ![]() |
城市日前地 ↺ 氹仔中央公園 |
|
MT3 ![]() |
望廈 ↺ 望德聖母灣 |
|
MT5 ![]() |
湖畔大廈 ↺ 皇朝 |
|
N2 ![]() |
筷子基北灣 ↔ 氹仔客運碼頭 |
|
N3 ![]() |
亞馬喇前地 ↺ 路環市區 |
|
N3夏季 ![]() |
亞馬喇前地 ↺ 黑沙海灘 |
|
N5 EV | 亞馬喇前地 ↺ 蝴蝶谷大馬路 |
|
路線 | 起訖點 | 途經地點 |
35 ![]() |
蘇利安圓環 ↺ 澳門協和醫院 |
|
36 ![]() |
蘇利安圓環 ↺ 澳門機場 |
|
701X ![]() |
澳門大學 ↺ 望德聖母灣 |
|
701XS ![]() |
澳門大學 ↺ 橫琴澳方口岸 |
|
N6 EV | 澳門大學 ↺ 科技大學 |
|
路線 | 起訖點 | 途經地點 |
3BX ![]() |
關閘 ↔ 亞馬喇前地 | |
3T ![]() |
關閘 ↺ 殷皇子馬路 |
|
12T ![]() |
外港碼頭 ↺ 亞馬喇前地 |
|
21AT ![]() |
媽閣 ↺ 蓮花圓環 |
|
31T EV | 外港碼頭 ↺ 綜藝館 |
|
101XS ![]() |
港珠澳大橋 ↺ 亞馬喇前地 |
|
包車路線



- 2011年或之前,澳巴的主要常規包車服務只有關閘-新馬路-機場員工車服務。2012年起,澳巴開始經營金沙集團常規員工車服務。
- 2020年3月起,受疫情影響,博彩企業員工公車服務相繼改為使用發財巴車型。澳巴暫時退出營運。在此之前,曾行走下述路線︰
- 2021年起,澳巴所有非專營運服務車隊車身顏色轉為白色,以區分營運路線車隊。
澳巴主要行走的包車路線有:
- 銀河員工車接駁:
- GM2
- 上葡京員工車接駁:
- G1、G2、G1&G2、G3、G4
- 機場員工車接駁:
- 關閘-澳門機場
- 賭場專車(只在農曆新年、五一黃金周、十一黃金周服務):
- 關閘-威尼斯人
- 關閘-回力-葡京-新葡京
- 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海立方-新葡京-海立方-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
- 上葡京-橫琴澳方口岸

- 2022年7月起,澳巴重整員工專車,以A、B、C1、C2、D1、D2區分各區往返不同車廠。其中1字尾往車廠方向,2字尾由車廠開出,純字母為循環線。
現役營運公共公車車隊
- 「新公車營運模式」實行前,澳巴共有183輛營運公車,其中51輛為大巴,58輛中巴及74輛小巴。而實行後,澳巴營運的公車路線大幅減少,於是淘汰車齡大於7年的公車,並同時引進新車取代舊車。
- 澳巴在2024年7月29日起,所有營運公共公車車隊曾一度實現低地台。
- 截至2024年8月1日,澳巴共有544輛公車作日常營運。低地台公車比率佔98.1%。當中包括:
- 小巴:56輛(10輛柴油+46輛增程電動)
- 中巴:200輛(15輛柴油+185輛增程電動)
- 大巴:288輛(50輛天然氣+238輛增程電動)
澳巴現役營運公共公車車隊 | ||||||||||
---|---|---|---|---|---|---|---|---|---|---|
圖片 | 型號 | 車隊編號 | 總數 | 現役量 | 投入服務日期 | 車輛長度 [註 3] | 載客量 | 行駛路線 | 備註 | |
小巴 | ||||||||||
![]() |
三菱Rosa | 1089-1098 | 10 | 2016.7 [註 4] | 7.73 | 座位:20 企位:15 總:35 |
11加班車、22加班車 |
| ||
![]() |
中通LCK6759SHEVG EV |
E1154-E1196
E1197-E1199 |
46 |
2022.03
2024.03 |
7.59 | 座位:15 企位:25 總:40 |
6A、18、28B、H1、H2 |
| ||
中巴 | ||||||||||
![]() |
宇通ZK6986HG ![]() |
2106-2120 | 15 | 2021.1 | 9.77 | 座位:23 企位:43 總:66 |
11 |
| ||
![]() ![]() |
中通LCK6980SHEVG ![]() |
E2121-E2190
E2191-E2250
E2251-E2305 |
185 |
2022.2
2023.1
2024.5 |
9.77 | 座位:23 企位:40 總:63 |
2A、6B、8A、18A、18B、19、21A、22、28A、35、36、50、50B、52、60、71、71S、73、MT1、MT2、MT5、N5、N6 |
| ||
大巴 | ||||||||||
3系列 | ||||||||||
![]() ![]() ![]() |
中通LCK6113SHEVG ![]() |
E3204-E3264
E3333-E3430
E3431-E3438 |
167 |
2022.2
2023.1
2024.3 |
11.35 | 座位:26 企位:56 總:82 |
1、2、2AS、3A、3AX、7、8、10、12、30、30X、55、56、59、61、101X、103X、701X、N1A、N1B、N2、N3 |
| ||
![]() ![]() ![]() |
蘇州金龍KLQ6116GHEV ![]() |
E3265-E3290
E3291-E3332
E3439-E3441 |
71 |
2022.4
2023.1
2024.3 |
11.36 | 座位:26 企位:55 總:81 |
10B、23、27、29、30、103X、MT3 |
| ||
6系列 | ||||||||||
![]() |
宇通ZK6128HNGE ![]() |
6026-6050 | 25 | 2016.4 | 11.99 | 座位:26 企位:57 總:83 |
1、3、3X、10 |
| ||
![]() |
宇通ZK6125HNG ![]() |
6001-6025 | 25 | 2018.8 [註 5] | 11.99 | 座位:26 企位:57 總:83 |
1、3、3X、10 |
|
非營運公共公車車隊
澳巴現役非營運公共公車車隊 | |||||||||||
---|---|---|---|---|---|---|---|---|---|---|---|
圖片 | 型號 | 車隊編號 | 總數 | 現役量 | 投入服務年份 | 車長 | 載客量 | 備註 | |||
![]() |
宇通 ZK6118HGE ![]() |
3002、3026、3050、3051、3053、3055、3058、3078、3081 | 9 | 2018.8 [註 6] | 10.59 | 座位:28 企位:40 總:68 |
| ||||
![]() |
宇通 ZK6118HGE ![]() |
[註 7] | 36 | 2015 [註 8] | 10.84 | 座位:26 企位:49 總:75 |
| ||||
![]() ![]() |
宇通ZK6115HG1 ![]() |
3098-3137 | 40 | 2017.10/11 [註 9] | 10.84 | 座位:26 企位:44 總:70 |
| ||||
![]() ![]() |
宇通ZK6105HG ![]() |
3138-3161 | 24 | 23 | 2018.8 [註 10] | 10.84 | 座位:26 企位:44 總:70 |
| |||
![]() |
廈門金旅XML6105J15 A/T ![]() |
3162-3169 | 8 | 2018.8 [註 11] | 10.84 | 座位:28 企位:44 總:72 |
| ||||
三菱 Rosa BE439F ![]() |
--- | 2 | 2016 [註 12] | 6.95 | 座位︰21 |
|
已退役車隊
澳巴退役車隊 | |||||||||
---|---|---|---|---|---|---|---|---|---|
圖片 | 型號 | 車隊編號 | 總數 | 服務年份 | 退役年份 | 車長 | 載客量 | 備註 | |
小巴 | |||||||||
![]() |
![]() |
K01-K103[註 13] 舊編號: S01-S89[註 14] |
104 | 1987-1990 |
|
|
|
| |
![]() |
K104-K153 | 50 |
|
2009-2011.8 | 6.99 | 座位:22 企位:13 總:35 |
| ||
![]() Liésse KK-RX4JFKA |
--- | 20 | 2000 | 2011.8 | 6.99 | 座位:16 企位:22 總:38 |
| ||
![]() KK-RX4JFEA |
--- | 18 |
|
2006-2016 | 7.04 | 座位:16 企位:21 總:37 |
|||
![]() |
![]() |
1099-1153[註 15] | 55 | 2011.7 | 2022.6 | 7.85 | 座位:19 企位:15 總:34 |
| |
![]() ![]() |
![]() |
1001-1088 | 88 | 2018.8[註 16] | 2021-2022.11 | 7.035 | 座位:17 企位:18 總:35 |
| |
中巴 | |||||||||
![]() ![]() 大發Delta DV26L |
L15-L16 | 2 | 1977 | 1989-1990 | 7.3 | 25 |
| ||
![]() ![]() 百福 |
L09-L10 | 1978 | 1993-1994 | 7.9 | 35 |
| |||
![]() |
![]() KK-HR1JKEE |
--- | 16 | 2003 | 2011.8-2015 | 8.99 | 座位:21 企位:32 總:53 |
| |
![]() |
![]() |
--- | 2 | 2005 | 2017.9 | 9.22 | 座位:24 企位:27 總:51 |
| |
![]() |
[註 17] | 42 | 2006.9 | 2017.9-2020.7 | 9.25 | 座位:24 企位:27 總:51 |
| ||
![]() ![]() |
![]() |
2001-2070 | 70 | 2018.8[註 18] | 2022-2023.2 | 9.586 | 座位:26 企位:40 總:66 |
||
![]() |
![]() |
2071-2105 | 35 | 2013 | 2022-2023.2 | 9.54 | 座位:21 企位:31 總:52 |
| |
大巴 | |||||||||
![]() ![]() 百福NJMZBZ0 SB5 |
H01-H04[註 19] 舊編號:L01-L08、L11-L14 |
12 |
|
1991-1996 |
|
座位:37 企位:17 總:54 座位:30 企位:22 總:52 |
| ||
![]() ![]() 賓士OF1313 |
H05-H10 舊編號:L17-L22 |
6 | 1987 | 2006 | 10.205 | 座位:43 企位:28 總:71 |
| ||
![]() |
![]() ![]() 日產柴油(UD) |
H11-H18 舊編號:L23-L30 |
8 | 1989 | 2006-2011.8 | 10.032 | 座位:41 企位:31 總:72 |
| |
![]() |
![]() ![]() 賓士OH1318 |
H19-H22 | 4 | 1995 | 2011.8 | 10.51 | 座位:44 企位:27 總:71 |
| |
![]() |
![]() RK1MMKA |
H23-H28 | 6 | 1996 | 10.24 | 座位:43 企位:23 總:66 |
| ||
![]() |
![]() KC-HT2MLCL |
H29-H38 | 10 | 1997 | 10.28 | 座位:29 企位:43 總:71 |
| ||
![]() Rainbow PK-HR7JPAE |
A 22 14[註 20] | 10 | 2005 | 2014-2017 | 10.49 | 座位:26 企位:39 總:65 |
| ||
![]() |
A 22 16 | 1 | 2019.03 | 11.08 | 座位:35 企位:33 總:68 |
| |||
![]() |
--- | 2 | 2006.2 | 2011.8 | 11.08 | 座位:35 企位:33 總:68 |
| ||
![]() |
![]() |
A 22 03、
A 22 05、A 22 07、A 22 08、A 22 11-A 22 13[註 21] |
11 |
|
2020-2021 | 11.6 | 座位:39 企位:40 總:79 |
| |
![]() |
![]() |
3196-3203[註 22] | 8 | 2011.8 |
|
10.62 | 座位:27 企位:33 總:60 |
| |
![]() |
![]() |
3001-3087 | 87 | 2022-2023.2 | 10.59 | 座位:28 企位:40 總:68 |
| ||
![]() |
![]() FDG6101CNG |
6051-6069[註 23] | 20 | 2013 | 2022.4 | 10.62 | 座位:23 企位:37 總:60 |
| |
![]() ![]() |
宇通ZK6128HGE ![]() |
5001-5025
5026-5038 |
50 |
|
2022.8-2024.4 | 11.99 | 座位:26 企位:58 總:84 |
|
測試車隊
澳巴測試車隊 | ||||||||||
---|---|---|---|---|---|---|---|---|---|---|
圖片 | 產地及型號 | 車種 | 總數 | 引入澳門年份 | 離開澳門年份 | 車輛長度 | 載客量 | 備註 | ||
![]() |
![]() FDG6113EVG |
純電動大巴 | 1 | 2013 | 2018 | 11.49 | 座位︰27 企位︰12 總︰39 |
|||
![]() |
純電動大巴 | 1 | 2016 | 2018 | 12.485 | 座位:50 企位:0 總︰50 |
| |||
![]() |
低地台大巴![]() |
1 | 2018 | 2020 | 10.7 | 座位︰32 企位:未公佈 |
| |||
![]() |
增程式電動低地台小巴![]() |
1 | 2021.01 | 2021 | 7.5 | 座位:17 企位:20 總︰37 |
| |||
![]() |
增程式電動低地台大巴![]() |
1 | 10.5 | 座位:22 企位:46 總︰68 |
|
車隊編號制度
澳巴車隊曾經出現數代不同的車隊編號,其間所牽涉的車輛亦有不同。現時一般站長及司機都習慣以公車車牌中的四位數字作辨識。
澳巴第一代車隊編號出現於1990年,當時車隊編號只以L(Large/大型)及S(Small/小型)大致分別公車種類,亦沒有硬性規定帶有車隊編號的公車必須於車身上印上所屬編號。其中L車隊中包括當時澳巴車隊中所有中型及大型公車車款,共分為L01-L30;而S車隊則全數為「日產」Civilian小巴,共分為S01-S89(澳巴Civilian小巴共有104輛,位於隊末的14輛因為在設立車隊編號之時尚未投入服務,故不帶有車隊編號)。第一代車隊編號最後於第二代車隊編號設立時取消。
澳巴第二代車隊編號出現於1997年,此次車隊編號改以用意不明的H及K分別大小公車種類。H車隊中同樣包括當時澳巴車隊中所有中型及大型公車車款,共分為H01-H38[註 26];K車隊中則包括澳巴當時所有服役中的「日產」Civilian及「豐田」Coaster小巴,共分為K01-K153。2000年投入營運的公車不獲編號,第二代車隊編號最後於2011年「新公車營運模式」實行時全面取消。
澳巴第三代車隊編號出現於2011年8月1日「新公車營運模式」實行後,在9月份起正式推出。此次編號不再以公車類型分別,而改以路線類型分別,共分為A、B、C三類,其中A為適合大巴行駛的路線,適合中巴行駛的路線為B,小巴路線則為C。同時於部分公車貼上該車的指定行駛路線及行車次序(澳門業內稱為「車位」,以01起類推)[註 27]。故此編號實為「車位編號」,但2011年8月2日後投入營運的公車不獲編號,後來澳巴亦不再硬性規定按此編號派車,部分曾貼上編號的公車亦於翻新時將編號移除。曾貼上第三代編號的公車已經在2022年6月後全面退役。
示範: (A/B/C)(路線)(編號)
車型 | 路線 | 車位編號 |
---|---|---|
A | 22 | 01、02、03、04、05、06、07、08 、11、12、13、14 、16 |
MT3 | 01、02、03、04 | |
B | 2 | 01、03、04、07、11、13 |
2A | 01、03、04、05、06、07 | |
12 | 01、02、03、04、05、06、08 、09、11、12、13、14 | |
C | 6 | 01、02、03、04、05、06、07、08 、09、10 |
7 | 01、02、03、04、05、06、07、08 、09、10、11、12、13 | |
7A | 01、02、03、04、05、06、07、08 | |
18A | 01、02、03、04、05、06、07、08 | |
19 | 01、02、03、04、05、06、07、08 、09、10 | |
N3 | 01、02 |

澳巴第四代車隊編號出現於2018年8月,此次車隊編號將沿用原維澳蓮運/新時代車隊編號形式,只為獲正式車牌的營運車隊張貼車隊編號。
隨著澳巴引進增程型電動公車,為區分柴油公車,2022年2月起新增E開頭車隊編號。
編號開頭 | 數字組成 | 代表 | 車輛長度/類型 | 序號 | 服役年份 |
---|---|---|---|---|---|
(E)1 | ××× | (增程式)小巴 | 7.0-8.9米 | 1001-1153、E1154-E1199 | 2018- |
(E)2 | ××× | (增程式)中巴 | 9.0-10.4米 | 2001-2120、E2121-E2305 | 2018- |
(E)3 | ××× | (增程式)大巴 | 10.5-11.4米 | 3001-3203、E3204-E3441 | 2018- |
5 | 0×× | 大巴 | 11.5-12米 | 5001-5050 | 2018-2024 |
6 | 0×× | 天然氣大巴 | 10.5-12米 | 6001-6069 | 2018- |
8 | 0×× | 後勤車隊 | 部分工程車、執勤機車 | 8001-8030 | 2018- |
爭議

- 2011年前,澳巴是澳門的專營公車公司之一,但其服務一直備受批評,服務質素低劣,亦捨棄停駛舊公車的諾言,與另一家專營公車公司(即新福利)形成強烈對比,更被謔稱「兩個爛蘋果中最爛的那個」[32]。澳門坊間、甚至澳巴員工本身對澳巴經營的服務都有怨言。在澳巴合約期接近屆滿之時,坊間及報章社論更認為,即使澳巴想繼續經營公共公車,政府也不應該再與它續約,因為它的服務質量、服務態度均不能令人接受。但自從新公車模式後,澳巴董事總經理方立群表示,澳巴的交通事故下降了17.9%,唯服務投訴卻增加3.2%,不過由於維澳蓮運的服務比澳巴更差劣,以及澳巴的服務有所改善,因此市民對澳巴的批評亦減少。[33][34] [35]
- 2006年8月份,澳巴在9天內內連續發生4宗嚴重交通事故,導致超過50人受傷,其中5人重傷,當時居民、傳媒批評澳巴公車殘舊是引發意外的主因,最終澳門政府土地工務運輸局下令澳巴停駛46部逾12年車齡的舊公車,涉及車輛佔該公司車隊總數四分一。[36]即使澳巴停駛舊公車,但亦無法挽回澳門市民的信心,在停駛舊公車後的首天,很多居民在接受澳門各媒體採訪時,均表示會轉乘另一間公車公司(新福利)的公車;而即使有新公車投入使用,在關閘總站內澳巴一側的候車處明顯冷清,只有寥寥數人等候。有住址附近只有澳巴服務的居民批評,明知澳巴危險都別無他選,相當無奈,更表示每次乘搭澳巴均感到害怕,擔心遇到意外,希望政府可增加新福利的服務予她作出選擇[37]。網上亦有大量網民對澳巴整體形象感到不滿,更指「坐澳巴車感覺車就散」[38];另外,香港蘋果日報都曾報道,指澳巴雖然更換新型大巴「五洲龍」取代車齡大停駛的「日產」小巴,但新大巴行車時的噪音,比舊的「日產」小巴還要厲害[39]。翌年2月9日,該款新型大巴「五洲龍」更在在關閘廣場地下公車起訖站著火焚燒並爆炸。[40]
- 澳巴15路線是澳門唯一可前往九澳的公車路線,但班次相隔75至100分鐘一班,而且黃昏6時已開出末班車。澳門街坊總會氹仔社區中心批評,這服務令居於九澳村的長者長年困守九澳甚至不敢外出,長期留待家中,看電視消磨日子,令日常生活變得單調枯燥,嚴重影響生活質素。認為公車公司應該加強對九澳村的公車服務或延長收車時間。[46]
- 澳巴17路線班次要20分鐘以上才有一班,但班次根本不足以應付需求,往往引致大量乘客留站,車到站時人人爭先恐後上車的危險情況,辛苦乘客。[47]
- 澳巴21、21A路線公車分別只有一輛公車行駛,班次相隔達75分鐘以上,傳媒形容由澳門乘船往香港再出關都不用75分鐘,質疑此等路線設立的目的[41];
- 澳巴25路線班次疏落,有報章批評在路環市區站等候,新福利26A路線來車四部後,澳巴25路線仍無車到站,亦有報導指雖然公車站張貼路線表指25線15至20分鐘一班車,但其實40分鐘才來一部車,乘客們都很不滿意澳巴的服務[48][49];另外,華僑報報道,於2007年2月21日早上10時左右,在高士德大馬路公車站等候澳巴25線公車往路環,雖然公車站牌顯示15至20分鐘一班車,但居民卻等了40分鐘才來了一部車牌ML-67-83,滿載乘客,擁擠不堪的澳巴。而司機又沒作任何解釋,又無表示歉意。讀者表示對澳巴服務十分不滿,希望政府監督並作出處罰,並要求澳巴向乘客作出解釋及道歉。[49]
- 2007年7月11日,一男乘客向治安警察局報案,指在晚上乘搭澳巴30線公車由花城公園返回台山方向時,公車司機在新城市花園站停車後,擅自改道行駛,乘客上前理論時,司機不但沒有再打算按照原路線行駛,更著乘客在其他公車站下車。還恐嚇乘客說:「如果我收工後換咗件制服,你就認唔到我,我到時有啲嘢可以做……(如果我下班後更換了衣服,你便認不得我,那個時候我便可以做點事……)」事後,治安警察局拘捕有關司機,有人承認擅自改道,未按原定路線行車。而澳巴回應指事件是誤會,更反指責乘客罵司機。[50]
- 另外,2006年8月23日下午,有居民乘坐澳巴23線公車準備往燒灰爐,但至旅遊塔站時,公車司機突然表示要往洗手間提早暫停服務,由於23線是一條循環線,該名乘客不滿於是致電澳巴投訴,澳巴接線員指司機去洗手間,乘客繼續乘坐不用再付費;而公車司機返回後,乘客看見司機一面接聽手機來電,一面駕駛,懷疑是公司來電訓斥,及後竟轉頭謾罵乘客:「讀壞書、坐霸王車」之類。乘客後來當場再致電澳巴投訴,公車司機竟突然將車停下,粗言不斷,罵得更兇,口中「三字經」不絕。最後當公車到達燒灰爐站時,司機突再轉身,一面惡氣騰騰,舉拳欲打。當乘客再一次致電澳巴投訴,接線員回應沒有高層在場,不受理投訴。[51]
- 2009年5月7日及8日,舊澳氹大橋因港珠澳大橋進行地理數據複測而封閉,根據建設發展辦公室訊息,通宵公車N2線將臨時行走西灣大橋。不過澳巴擅走友誼大橋,並且沒有按原來路線在「氹仔電訊」、「寶龍」等站停靠,有夜間公車熟客指出,此現象並非首見,要經向當局投訴後才糾正。居民對此問題再次發生感到費解,呼籲有關的公車公司以客為本,切實遵守當局訂定的路線行走。[52]
- 另外,自從新八佰伴遷址後,位於該處的公車站上下車客量大減,澳巴12線公車司機私自更改行駛路線,不往金沙天橋底和新八佰伴舊址兩個公車站,令候車乘客未能上車。雖然有居民多次向澳巴投訴,可惜接聽電話的職員聽罷了事。[53]而報章亦再三發現澳巴沒有改善過該問題,[54]但澳巴未有就事件作出回應。
- 澳巴25X線來回經亞馬喇前地站,前往澳門科技大學的公車停靠E車道,往關閘總站的公車則停靠C車道。但往關閘總站方向的公車停靠C車道後,如要離開轉乘站,必須駛經E車道才可離開。澳巴車頭的路線顯示屏同時顯示「關閘」和「科大」,令在E車道候車的乘客經常誤以為司機「飛站」。批評為何25X顯示屏不能仿傚其他路線,清楚列出前往地點。[41]
- 澳巴30路線的公車車頭路線指示牌顯示前往關閘,但實際上不行經。有遊客向司機投訴時,司機拿下指示牌,指著比只有目的地名稱不到十分一體積的一個「近」字。媒體批評澳巴欺騙、如入黑店、為了吸引乘客標出錯誤訊息、誤導、令澳門旅遊形象大打折扣。[55]另外,澳巴未有因應澳門發展,地標過時而作出適當更正導向指示牌,例如新八佰伴舊址已改建為海立方,但標示牌未有同步更新,引致居民錯乘公車等事件,時有發生。[56]
- 有公車乘客投訴,澳巴雖在車上標貼「下車前請提早按鐘」提示,然而在澳巴的公車上,下車鐘未能如常運作的情況屢見不鮮,車上下車鐘不是損毀,便是按下去沒有反應。批評澳巴車上設備缺乏保養,要求澳巴注意改善以及為乘客提供完善的乘車環境。[60]
有本地傳媒報導澳巴18號及11號公共公車車身的廣告刊載珠海惠愛醫院的宣傳廣告,沒有預先向衛生局提出申請許可,且透過瀏覽醫院的網頁宣傳提供無痛人流墮胎服務引起傳媒及衛生局關注。[63]
- 澳門特區政府因應澳門公共公車專營權於2010年10月14日終止,決定革新公車服務經營權,改為由公車公司承包服務。於2009年11月25日,交通事務局就公共公車服務批給開標,收到三份標書,其中由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及維澳蓮運公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遞交的標書獲得接納,但開標委員會指,澳巴的標書是在截標時間後4分鐘才遞交,因此決定不接納澳巴的標書。澳巴後來上訴至行政長官及中級法院,但均先後遭到駁回[64][65]。
- 2010年5月14日,終審法院裁定,撤銷中級法院及行政長官不接納澳巴標書的決定,令公車服務批給程序需要停止[66]。但後來澳巴再請求終審法院,要求交通事務局需在澳巴遲到遞交標書的司法上訴有結果才公佈開標結果,但於2010年7月9日被終審法院駁回[67]。
- 澳巴在2014年前購入的大巴均超過或等於15噸,重量都超出嘉樂庇總督大橋限制的15噸,而澳門特區政府卻讓有關公車行駛了多年,令人懷疑政府明知道這樣的行為卻不予以阻止。事後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新接受力報訪問時稱,據法律規定,包括剛好或超出15噸以上的重型車輛一律禁止於嘉樂庇總督大橋行駛,據他理解本身公車淨重是少於所規限的15噸規定,但由於有時載客人數較多,故有機會超出限制重量,而當時澳巴亦有涉及相關情況。他續稱,為了公眾安全及尊重法律,最近已開始將有關公車換為較輕型的公車,同時已與公車公司溝通,減少企位或座位,以確保公車在15噸以下。但他強調,因大橋本身設計有安全系數,即使公車稍超出限制重量,對安全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71]
- 在2018-2023年期間,澳巴擁有11、21A、22、28A、50、50B、52、71、73、MT1、MT2共13條行駛舊橋的路線,其中使用大巴行駛的路線共6條,日常營運需61部公車(連同後備車)。澳巴符合條件的大巴只有72部,即澳巴可以自由調配的可行駛嘉樂庇總督大橋之公車只有11部。
- 2012年年底,維澳蓮運曾與宇通共同開發全球首款8米ZK6790HG低地台小巴,並曾計劃首階段引進3部(後改為5部)行駛於山頂醫院路線,並且逐漸取代現有的台階較高的宇通小巴,但礙於無法行駛18及28B路線,以及維澳蓮運破產,使該項換車計劃取消。[72]
- 2014年6月26日,交通諮詢委員會小組召集人高冠鵬引述新時代公車管理層表示,維澳蓮運的公車保養做得不足夠,現時能運作的公車壽命不會太長。新時代公司計劃新增15部低入口超大型公車和5部日本小巴,後者將首先投放在H1等長者乘客較多的路線,若效果滿意便逐步替換現有小巴。後來新時代及澳巴未有引進更多的小巴,當兩巴合併後,使宇通小巴繼續過渡至澳巴。[73]
- 《政府公報》從2018年8月刊登「兩巴道路道路集體客運公共服務公證合同」的修改合同,其中澳巴之修改合同「營運車輛」新增一項「宇通小巴」退役要求:「承批人須在2019年8月1日起,停止使用載於車輛所有權登記憑證的首次登記年份為2011年、品牌為宇通ZK6770HG的小巴作為營運車輛。」。
- 但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在2019年3月27日表示,不批准購買新公車入澳的申請,直至新公車合同生效(即2019年11月)之後才接受申請。
- 2019年8月仍未有新車替代,政府因此延長其營運期限。變相讓宇通小巴一直營運至今。然而,在2022年2月,隨著澳巴購買的中通增程式電動小巴,全數抵達澳門並投入服務。宇通小巴在2022年1月份起,陸續退役並進行拆解,一直行駛至6月尾全數退役。
交通意外事件
註:粗體為致命交通事故。只記載官方、報章或新聞媒介的報導。
- 1994年,一輛10路線的「日產」Civilian小巴(車隊編號:S43)在漁翁街附近撞向一輛貨車車尾,肇事公車車頭盡毀,司機腿部亦受到重創。事後該輛公車宣告退役,成為澳巴車隊中首部退役的Civilian小巴。[74]
- 2004年10月4日,一輛11路線的「日產」Civilian小巴(車隊編號:K28),由氹仔回程媽閣途中,司機懷疑睡著,在嘉樂庇總督大橋撞向前面行駛中的新福利33路線三菱扶桑大巴,被形容險些衝下海。肇事澳巴車頭擋風玻璃破裂。事件導致25名公車乘客受傷,是事故造成受傷人數一度是澳門最高記錄,兩間醫院更要啟動災難應變措施。直至2017年3月22日被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兩輛公車相撞造成33人受傷之記錄取代。[76]
- 2005年7月30日下午,一輛10路線大巴,在台山新城市花園公車站進站時,疑收掣不及撞上前面停站中的另外三部公車,包括兩部新福利中巴和另一部行駛30路線澳巴,事件共有13名乘客受傷,因傷者人數多消防局需要採取緊急應變措施,治安警察局一度封閉附近路段,意外現場令附近道路交通癱瘓。[79]
- 2006年1月16日下午,一輛22路線「日產」Civilian小巴小巴(車隊編號:K50),由賽馬會回程祐漢方向時,在剛駛離嘉樂庇總督大橋後懷疑失控,如打波子機般撞倒石壆及亞馬喇前地修路工程的圍欄,車頭撞入地盤大坑內,公車後半部分離地擱在車道面上。事件導演15名公車乘客受傷 消防局及澳門兩間醫院均要啟動災難應變措施。[80]
- 2006年6月29日,一輛25路線「日產」Civilian小巴,由路環回程關閘方向時,在路環石排灣馬路與田畔街交界,與一輛懷疑在實線調頭的重型泥頭車相撞,公車車頭嚴重損毀。事件中車上2名女公車乘客受傷送院。[81]
- 2006年8月11日,一輛17路線且車齡不足3年的「日野」Liésse型小巴(車牌:MJ-44-76),在澳門漁人碼頭對開高架道路準備右轉往友誼大馬路方向,懷疑機件故障失控由高架道路向前直衝,於畢仕達大馬路(綜藝館門前)逆駛200米,直至撞向松山隧道隔鄰的變電站前才停下。肇事的公車車頭部分損毀嚴重,由於公車衝力很大,附近馬路的綠化區以至石礐都被撞毀。肇事公車當時載著18男16女,包括公車司機及1名孕婦,全部受傷,其中3人傷勢嚴重,1名傷者送院時昏迷,公車司機更夾在車廂內,需要由到場的消防人員利用工具將他救出。因事件中由於傷者比較多,治安警察局及澳門兩間醫院均啟動了災難應變措施。肇事公車則於事後退役。[75]
- 2006年8月17日,一輛30路線「日產」Civilian小巴(車隊編號:K68),在行經馬揸度博士大馬路蔡高中學對開時,懷疑機件失控,先擦向路旁一輛貨車,再衝前撞到一輛自用車,然後剷上人行道,直至撞到一棵樹後才停下,公車損毀嚴重,車上座位飛脫。事件中公車上全部乘客及公車司機共22人受傷,其中3名男乘客傷勢嚴重,傷者大部份被玻璃割傷,其中一人頸部受傷需要臥床。[82]
- 2006年8月19日,一輛19路線「日產」Civilian小巴(車隊編號:K29),清晨在沙欄仔街行駛時,懷疑因焊接油渣隔的鐵片鬆脫,致車內柴油漏出路面。現場圍觀居民目睹事故後,禁不住說:「又係澳巴出事!」,車上乘客自行下車亦有微言。[83]
- 2006年8月24日,一輛不載客澳巴沿友誼大橋駛至東方明珠一交通號誌組,見綠燈轉黃燈減速停車時,被尾隨一輛疑收掣不及的地盤石屎泵車撞尾。澳巴衝前逾兩米始停下,幸事發時車內無載客,否則後果難料,事件中無人受傷。[85]同日,澳巴一輛18路線小巴,懷疑沒有遵守讓先標誌,駛至俾利喇街與高士德大馬路交界時,與一輛重型機車相撞,男騎士被撞至飛起,受傷送院。在場目擊居民向到場採訪記者指責澳巴在路口處不收油,仍以較快車速行駛,導致意外發生。[86][87]
- 2006年11月1日,澳巴一輛10B路線大巴,在加思欄高架道路,與一輛輕型機車迎頭相撞。機車撞及澳巴右邊車頭燈位置後,即失控倒地,被捲入公車右前車輪下,壓至完全變形。肇事機車駕駛者被撞飛倒地受傷,傷勢嚴重經搶救後不治。[88]
- 2006年12月21日,一輛由水坑尾向荷蘭園方向行駛的澳巴,在水坑尾街近白馬行撞傷一名少女。少女送往山頂醫院救治,臉部和手部擦傷。事故令現場交通嚴重擠塞。[89]
- 2007年2月8日,一輛行駛25路線的「五洲龍」FDG6920G型號中巴(車牌:ML-67-81),因無法啟動,停泊在關閘總站等待拖車到場期間,著火焚燒並發生爆炸。意外後團團黑煙散佈整個總站,伸手不見五指,又因事故發生在早上尖峰時間,近300乘客要緊急疏散,令現場場面混亂失控。總站內天花灑水系統亦啟動。公車起訖站封閉半天。[90]
- 2007年2月10日晚上11時左右,一輛往內港方向行駛的澳巴,在駛到新馬路金碧文娛中心附近時,公車左邊望後鏡撞到橫過斑馬線的一名女子,女子頭部浴血,倒地不起,情況嚴重經搶救後延至2月12日不治。現場斑馬線上有一條長約三米的胎痕。[91]
- 2007年3月31日晚上8時左右,澳巴18路線一輛「日野」Liésse型小巴(車牌:MH-94-50),剛從關閘總站開出,便在總站內懷疑失控,車頭猛撞向一柱墩,導致車上11名乘客受輕傷。由於事故傷者較多,消防需要啟動緊急應變機制,派出3輛救護車到場,將傷者送院。其中1名女子疑受驚過度,在等待送院期間,一度暈倒。肇事公車車頭損毀嚴重,上車門被撞脫。肇事公車司機入職澳巴僅3個月,坊間事後質疑澳巴因面對人資緊缺問題,培訓不足夠的司機亦要即時擔任駕駛職務。[43][44]
- 2007年10月20日,一輛「日野」Liésse型小巴,沿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往葡京酒店方向行駛時,懷疑司機沒有留意隧道高度限制,車頂撞及隧道頂部,肇事公車車頂凹陷,車頭擋風玻璃破裂。反彈後置於路中。[92]
- 2007年11月9日,澳巴一輛行駛10路線的「日野」大巴,在關閘總站失控,先撞向前面另一輛澳巴10B線大巴,之後向右再撞到一幅牆才停下;被撞的另一輛澳巴大巴又向前撞向前面一輛新福利3A路線大巴。肇事失控公車擋風玻璃嚴重破裂和車身嚴重凹陷,而被撞澳巴大巴一邊擋風玻璃飛脫,車身嚴重凹陷,而新福利大巴則輕微受損。[93]
- 2008年11月21日晚上,一輛行駛18路線的「日野」Liésse型小巴,由十月初五街右轉入沙欄仔街時,懷疑「偷位」不足,右邊車身先碰及人行道的鐵欄,公車司機試圖解圍,卻懷疑踏油門太急,公車失控衝上人行道,並撞毀一商舖鐵閘始停下。事故中,公車車頭凹陷,擋風玻璃碎裂,兩名女乘客不適送院。[95]
- 2008年12月29日,一輛行駛12路線且滿載乘客的「日野」Rainbow型中巴,在途經士多鳥拜斯大馬路治安警察局交通廳對開公車站時,有乘客發現車尾有白煙冒出,擔心公車發生故障,威脅乘客生命安全,消防員接報到場時,公車已沒有冒煙,公車後方路段留有水漬,懷疑公車水箱爆裂冒出水蒸氣。[96]
- 2009年9月6日,一輛行駛25線的「五洲龍」FDG6121GC3型號公車(車牌:MO-15-47),於早上8時左右,由約翰四世大馬路左轉入殷皇子大馬路時,撞到一名在行人橫道橫過馬路的一名94歲老翁。因傷勢過重,經搶救延至當日晚上六時許不治。[97]
- 2009年9月26日,一輛「五洲龍」FDG6920G型號大巴(車牌:ML-74-36)在行駛10B路線時,懷疑跟車太貼,在外港客運碼頭「發財巴」停泊區對開撞向一輛新福利3路線大巴。肇事澳巴車頭凹陷,右邊擋風玻璃破裂,而新福利公車車尾亦凹陷。事故中,澳巴車上1名女乘客口部受傷。[98]
- 2011年10月25日,一輛行駛18A路線的「五洲龍」小巴(車位編號:C 6 05),在電力公司大樓對開的馬交石砲台馬路與一輛機車相撞,機車司機被拋出,再捲入公車車底被車輪輾過,送院後證實死亡。肇事公車在意外發生後仍向前衝約50米,撞毀人行道的鐵欄才停下,車頭損毀,當時公車上有多位乘客,沒有人受傷,事後可以自行離去。[101]
- 2012年2月1日,一輛正行駛MT3路線的「五洲龍」公車,當駛至友誼圓環時,司機懷疑只顧留意交通號誌號,沒有發現前方正進行工程,遂將一名交通事務局劃地線工人撞倒,傷者頭破血流,並一度昏迷,由救護車送往鏡湖醫院治理,經搶救延至當日晚上十一時不治。[102]
- 2012年7月4日下午,一輛19路線的「五洲龍」小巴(車位編號:C N3 01,車牌:MP-57-09,現1099)正沿沙欄仔街駛上白鴿巢前地,途中懷疑車底一機件突然鬆脫墮地,大量齒輪油漏出路面,公車繼而拋錨,司機見狀立即疏散車上乘客。警員到場將沙欄仔街封閉,並由消防員清理路面,澳巴則派出工程車將肇事公車拖走,現場交通一度受阻。[103]
- 2012年8月25日早上,一輛行駛17路線的新福利小巴正在「連勝馬路/高士德」公車站埋站上下客,期間一輛尾隨的19路線澳巴小巴疑在超車時公車的左邊後視鏡撞及前車車尾擋風玻璃,整塊玻璃應聲碎裂,一名坐在車尾位置的女童被玻璃碎片擊中,受驚由救護車送院檢查。[104]
- 2013年3月25日清晨,澳巴一輛N1B路線的「五洲龍」中巴(車牌:ML-74-77)正駛經黑沙環馬揸度博士大馬路,當駛至蔡高中學外時,懷疑因為閃避車輛而失控,公車撞向路中花圃並撞歪花圃上的一支燈柱。肇事公車車頭撞毀,撞風玻璃及部分車窗碎裂,車上11名乘客受輕傷,由救護車分別送往山頂醫院及鏡湖醫院治理。[105]
- 2014年1月21日早上約8點,澳巴一輛行駛MT3路線的「五洲龍」天然氣公車(車牌:MR-52-14),於友誼大橋澳門往氹仔方向,近氹仔引橋追尾撞及一輛金沙賭場公車,肇事的天然氣公車車頭嚴重凹陷,前門飛脫,意外造成13人受傷,更令友誼大橋車龍龍尾至東方明珠圓環,車龍需時約3小時才能消化,直至當日11點友誼大橋的交通才恢復正常。肇事公車直至同年10月才復出行駛MT3U路線。[106]
- 2015年10月12日早上,澳巴一輛不載客的「五洲龍」天然氣公車行駛至亞馬喇前地起火,該公車是全澳門第一部天然氣公車(車牌:MQ-95-81),肇事公車中門至車尾部分被燒毀架,所幸未有造成傷亡,肇事公車損毀十分嚴重,澳巴正式決定不修復該車,成為澳門首部退役的天然氣公車。[107]
- 2019年9月13日清晨,澳巴一輛租借給予博彩企業接載員工的「宇通」大巴(非澳巴車長)(車隊編號:3081,車牌:MP-61-85),駛至青洲河邊馬路污水處理站對開時,懷疑沒有讓先,導致一名71歲的本地女子在斑馬線橫過馬路時,被公車撞倒,送院搶救後最終傷重不治。[108]
- 2021年6月2日,一輛行走18B路線的公車於澳門祐漢新村第八街與永定街交界發出事故,該輛公車在轉彎時撞到兩名9歲和6歲男童,導致兩人受傷。治安警在翻看天眼在事發當時兩名男童已行至斑馬線中間,不涉及衝出馬路;其中一名男童曾被捲入車底,後被救出。兩名男童後由家人陪同下送至鏡湖醫院治理,有擦傷、清醒情況穩定。治安警並對該公車司機因班馬線不讓先的行為作出檢控。[109] 澳巴對該事件作回應,表示調取攝錄監控深入調查事件,已對該車長停職處理,亦將進一步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和實操訓練,同時配合警方調查。[110]
- 2022年1月9日,一輛行走30路線的「宇通」大巴(車隊編號:3043,車牌:MP-57-93)於氹仔湖畔公園公車站發出事故,該輛公車在入站時疑收掣不及,追尾撞及一輛新福利34路線公車,導致九人受輕傷。其中八名乘客後送至山頂醫院治理。[111]
- 2022年3月21日晚上約9點,澳巴一輛行駛3A路線的「五洲龍」天然氣公車(車牌:MR-52-14)撞到友誼大馬路近金沙酒店對開的高架道路入口石壆,肇事的天然氣公車車頭受損,擋風玻璃下方亦破裂,意外造成5人受傷,全部人清醒穩定,分別被送往山頂醫院及鏡湖醫院。[112]亦是2014年,在友誼大橋車禍後修復的這架公車重新投入服務再次撞車。事後,澳巴會採取應對措施,新車方面計劃引入區域性的限速,加大車輛安全輔助系統設備,即設定適當車速,並通過GPS定位車輛,當拐彎時會減速,車長亦無法加速,以提高安全性,舊車亦會一齊嘗試,公司亦會在轉彎位上加強巡視,且派員通報各位車長,加強安全駕駛教育。[113]
- 2022年4月19日,一輛行走11路線的「宇通」中巴(車隊編號:2002,車牌:MP-61-42)於西灣湖景大馬路近西灣橋口處發生事故,該輛公車疑收掣不及,追尾撞及前方一輛1路線公車,導致其中1名司機手部被碎玻璃割傷。現場交通一度封閉,車龍長至河邊新街。[114]
- 2023年1月19日12:21,一輛行駛MT3路線的公車於友誼橋大馬路往東方明珠方向近海上居第五座路段碰撞一女途人。傷者緊急送院後不治。[115]
- 2023年6月4日17:32,一輛行駛101X路線的公車行駛至沙梨頭海邊街近福源大廈對開,撞到1名28歲內地女途人。傷者左右手肘擦傷,清醒程度下降,送山頂醫院搶救。澳巴指,女途人突然衝出馬路,車長曾採取緊急煞車。[116]澳門日報曾問及意外發生時傷者是否正在橫過馬路,警方及公車公司均沒有回應,有現場店鋪視像監控拍攝到該名女途人正使用斑馬線橫過馬路,但被公車撞倒。[117]
- 2025年1月22日23:20,一輛行駛3路線的宇通大巴行經高美士街近理工大學斑馬線時,與一女途人發生碰撞,女途人輕傷送院治療並於當晚出院。[118]
- 2025年1月23日13:06,一輛行駛22路線的中通中巴(車隊編號:E2259)行經史伯泰海軍將軍馬路斑馬線時,未有主動禮讓正在橫過斑馬線的兩名男途人。事後,車長停車向途人了解情況,途人表示身體無大礙並自行離去。[119]
- 2025年1月27日約10時10分,在新馬路發生一宗澳巴21A路線公車(車隊編號:E2221)︰沿新馬路由十六浦往市政署方向行駛,涉事60歲內地女行人在沒有使用行人過路設施的情況下橫過馬路,與行駛中的公車發生碰撞,事故中行人受傷送院接受治療。[120]
- 2025年1月30日20:30,一部行駛8路線的中通大巴於馬六甲街近高架道路附近撞到一名闖紅燈的女童,其家人圍在身邊不斷詢問女童情況,有人報警。消防及警員分別到場,經消防初步檢查,女童下頷及左手掌擦傷、右小腿開放性骨折,清醒狀態,後由救護車送山頂醫院搶救。治安警表示,受傷7歲女童及其母親均持通行證,四十多本地男公車司機通過酒精測試,證實無飲酒。澳巴回應指,事發時,公車沿馬六甲街行駛,當時行車交通號誌號為綠燈,及後一名遊客女童突然在紅燈衝出馬路,隨後收掣不及車頭撞到該名女童。[121]
- 2025年3月15日18:00左右,一輛正行駛10路線的澳巴宇通天然氣大巴 (車號︰6032) ,在新馬路近某商務賓館,撞倒一名三十三歲持往來港澳通行證的男途人,傷者右眼角及上頷裂傷、胸部挫傷,被送往山頂醫院搶救。事件起因疑行人過路時沒有使用行人設施,待傷者出院後將被檢控。[122]
- 2025年3月27日17:48,一輛行駛28B路線的中通小巴(車隊編號:E1171)沿慕拉士大馬路右線行駛(往漁翁街方向),駛至與東北大馬路交流道交通號誌路段時,一輛沿左線行駛的自行車未有遵循地線指示方向行駛,突然越過實線轉向右線,車長發現後已立即響咹並即時煞車,但仍收掣不及與自行車發生碰撞。女傷者約60歲,本地居民,其後枕挫傷,清醒程度下降,送往山頂醫院。[123]
相關事件
- 2022年7月8日,在新一輪COVID-19大規模疫情期間,澳巴主動宣佈1名駕駛10B路線車長的快速抗原檢測呈陽性,當時需等待衛生部門進一步確認,相關營運車輛已暫停營運及回廠深層消毒清潔,車長的工作地點已消毒。澳巴稱,該車長於7月6日上班前完成快測,午休期間並完成第5輪全民核檢,結果均為陰性,但晚上下班回家後的自我快測結果呈陽性,隨即申報並留在家中等候進一步檢疫安排。他於7月1至5日均有完成快速抗原檢測和完成三輪全民核檢中的首輪檢測,期間7月2日為休息日。澳巴隨即啟動應變措施,涉及的其他員工已安排居家健康監測並自我快速抗原檢測,結果均呈陰性。[125]
相關條目
備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