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渾象,是中國古代一種表現天體運動的演示儀器,類似現代的天球儀。公元前4世紀,周朝戰國時的石申、甘德最早製作渾象。
渾象與渾儀不同,渾象主要用於表演天象的變化;渾儀則用於測量天體黃、赤道坐標的觀測儀器。北宋蘇頌發明將渾象與渾儀合一的自動化機械化天文演示設置 -水運儀象台。渾象、渾儀和兩者合一的儀象台,統稱為渾天儀。
西漢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大司農耿壽昌「鑄銅為象,以測天文」。
東漢賈逵、傅安等在圓儀上加上黃道環,稱為「黃道銅儀」(公元103年詔書造「黃道銅儀」)。
117年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創製渾象,用漏壺滴出的水發動齒輪,帶動渾象繞軸旋轉,並使渾象的轉動與地球的周日運動相等,可以將天象準確的表示出來。
早期曾有木儀,《隋志》引吳太史令陳苗的話說:「先賢制木為儀,各曰渾天。」以後多為金屬鑄造。[1]
十六國的前趙劉曜光初六年(323年),史官丞南陽孔挺曾鑄造銅渾儀。北魏道武帝天興初年(398年),太史令晁崇修渾儀,用以觀測星象。1至明元帝永興四年(412年),下詔造候部鐵儀。[1]
南北朝時,到宋文帝元嘉十三年(436年),太史令錢樂之鑄造了一座渾天銅儀,實際上是一座渾象,即天球儀。元嘉十七年(440年)時,錢樂之又製作了一座小渾天。它的形制,亦是「象天運,而地在其中。」 [2]依舊是「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備足」[2]。宋以後的梁代亦製作過渾天象。渾天象、渾象、渾天儀等,在名稱上的區分並不嚴格,它們都是形象化的星圖。它的功能與作用都比星圖多,製作亦比星圖困難。[3]
南宋史學家李心傳於《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四有以下的記載:
渾天儀,古器也。舊京凡四座,每座約用銅二萬斤。至道儀在測驗渾儀所,皇祐儀在翰林天文局,熙寧儀在太史局天文院,元祐儀在合臺。紹興三年,工部員外郎晉陵袁正功獻渾儀木樣,命有司製之,太史局請折半製造,計用銅八千四百餘斤。詔工部侍郎提舉,後以巡幸不克成。時資州龍水縣士人張大橶以木為蓋天,言可備
軍幕中候驗。七年汞,席大光為制置大使,獻諸朝。其後,上在容中自作渾儀,然制差小。十四年四月,遂命
有司製之,內侍邵諤領其事,久之乃成。三十二年,以授太史局焉。
漢朝(前202年)大司農耿壽昌於前52年發明了渾象,而東漢學者張衡(78年-139年)是第一位將一組由水車傳動複雜齒輪用於驅動渾像這種動機付諸實現的科學家。這種水車的動力是由流入的水鐘提供持續不斷的壓力產生。後來張衡在儲水器與流入容器間加了個額外的補償水箱改進了水鐘。[4][5][6][7][8][9]
蘇頌在宋元祐元祐七年(1092年)製成「水運儀象台」。
水運儀象台是一個類似於天文臺,高約12米,寬7米,上下分三層;上層是渾儀(天體測量之用),中層是渾象(天體運行演示),下層是司辰(自動報時器),全程用水力推動,可精確報時,李約瑟指這是歐洲天文鐘的直接祖先。蘇頌於紹聖初年著《新儀像法要》一書,詳述水運儀象台的整體功能、零件150多種,60多幅插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