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國際機場航廈共有九座,合計提供146個登機門,按U形或馬蹄形排列。乘客可以通過各種穿梭公車和航廈間的行人連接通道在航廈之間移動。迄2021年,機場正在進行一項重大重建計劃,計劃完成後,旅客而無需重新進入航廈安檢即可自由在各個航廈間穿梭。

洛杉磯國際機場航廈分布圖

除卻客運區,洛杉磯國際機場還有2 × 106平方英尺(190,000平方公尺)的貨運區和由Bravo Aviation營運的直升機場

歷史

洛杉磯機場在1958年形成了基本布局,為迎接噴氣機時代,建築公司Pereira & Luckman為機場重新設計。建築師韋爾頓·貝克特和保羅·威廉斯共同參與了新機場的設計,在規劃中,他們計劃在機場地塊中部修建多座航廈和多層停車場,並以一個巨型鋼結構玻璃穹頂建築物連接。穹頂迄今不見蹤影,但航站區中心的主題建築成為光顧機場的旅客可以看到的一個地標。

最初每個航廈的設計都是一樣的:由在坡道中間的衛星建築與連接售票區,長300英尺(91公尺)的隧道組成[1]。七號、八號航廈(聯合航空)於1961年6月25日竣工[2],隨後第三航廈(環球航空)、第四航廈(美國航空)和第五航廈(西部航空)於同年9月竣工[3]。第二航廈(國際線大樓)於同年12月竣工。六號航廈由美國其他航空公司共用,為最晚竣工的航廈。

1980年代初,為迎接1984年夏季奧運會,機場進行了大規模擴建[4]。1983年11月通車的一條二級公路將洛杉磯機場進出港旅客分流;1958年設計的第1航廈於1984年1月投運[5];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於1984年6月投運[6]。1980年代間,既有二號至七號航廈進行擴建工程,將獨立的衛星大樓與票務大樓相連接。

航廈間連接

乘客可以在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與T4/T5/T6/T7/T8間行走,無需離開航廈重新安檢。天橋走道將第四航廈與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相連接;T4/T5/T6通過隧道連接;T6/T7/T8通過地面走道連接[7]

一條獨立連廊連接二號和第三航廈,截至2022年6月 (2022-06),第一航廈和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之間的連接工程正在施工[8]。目前穿梭公車提供來往二號和第三航廈的接駁服務[9][10]

在4號和第5航廈之間運轉的空側穿梭公車通往地區線航廈。

第一航廈

第一航廈設十三個登機門:9號登機門、11A–11B、12A–12B、13–15、16、17A–17B、18A–18B登機門和遠機位擺渡車登機門[11]。截至2022年6月 (2022-06),該航廈為西南航空的營運基地(西南航空營運點對點航線,故以「基地」而非「樞紐」稱之)。越洋航空忠實航空神鷹航空 太陽城航空愉快空中巴士亦在此設有報到處。在第一航廈完成安檢後,乘客搭乘穿梭公車前往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西門乘機[12]

第一航廈於1984年投運,當時太平洋西南航空為該航廈的主要用戶。西南航空後來投入大量資金翻新第一航廈,2018年完成,同時西南航空對安檢區、路邊下客區、航站區和行李處理系統進行了改造[13]

加利福尼亞航空、夏威夷航空(1985年開業,次年結業,與1929年開業的夏威夷航空沒有任何關係)、穿越航空美西航空、 勇敢航空 (1983–1990) 、莫里斯航空、太平洋西南航空、 皮埃蒙特航空 (1948–1989) 、國家西部航空、Transtar航空和全美航空曾經使用第一航廈。

第二航廈

Thumb
第二航廈內景

第二航廈設12個登機門:21、21B、22、23A–23B、24、25A–25B、26A–26B、27和28號登機門[14]。截至2022年6月 (2022-06)達美航空以二號和第三航廈作為樞紐[12]西捷航空亦在此營運。應施工需要,前往第二航廈的旅客需要前往第三航廈辦理登機手續。

第二航廈始建於1962年,為洛杉磯機場的初代國際航廈。1984年至1988年間耗資9400萬美元拆除重建[15]。新第二航廈由利奧·戴利設計[16]海關及邊境保衛局在第二航廈設有設施來處理到達的國際旅客,但乘坐愛爾蘭航空航班的旅客因為已經預先清關,多與國內線旅客混流。

加拿大航空、洛杉磯航空、空軍機動司令部紐西蘭航空、度假航空 、 快板航空、韓亞航空、ATA 航空、阿維亞卡薩航空、哥倫比亞航空布蘭尼夫國際航空、喀里多尼亞航空(1988年) 、加拿大太平洋航空中國民航美國首都航空、嘉年華航空、丹佛停靠港航空、夏威夷航空荷蘭皇家航空、LTU國際航空、馬克航空、邁阿密國際航空、國家航空西北航空全能國際航空、太平洋快運、泛美航空 ,泛美航空 (1996–1998)、人民快運、瑞安國際航空、空服航空、VASP、維珍航空、世界航空在1984年夏季奧運會前夕建設的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投運前使用該航廈。

第二航廈大廳夾層設有達美航空SkyClub和維珍航空Clubhouse旅客休息室。維珍航空Clubhouse自2021年中旬起撤出第二航廈,原址供達美航空擴建SkyClub旅客休息室。

第三航廈

Thumb
第三航廈內景

第三航廈設十四個登機門:30A–30B、31A–31B、32A–32B、33、34A–34B、35–36、37A–37B和38號登機門。截至2022年6月 (2022-06)達美航空以二號和第三航廈作為樞紐[12]。搭乘達美航空天合聯盟合作航空公司墨西哥國際航空的旅客可在此辦理登機手續;在第三航廈通過安檢後,墨西哥航空公司的乘客搭乘穿梭公車前往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候機[12]

第三航廈於1961年投運,原為環球航空專用。東方航空最初亦在此營運。該航廈於1970年進行擴建以滿足寬體機的停靠要求,並在1980至 1987年間加建連廊及連接到既有衛星建築的行李系統[17]。美國航空分別於1999年和2001年吞併里諾航空和環球航空後亦曾經在此營運部分航班。維珍美國航空在2008年至2017年間也亦在此營運,直到阿拉斯加航空收購維珍美國航空並轉場至六號航廈為止。2014年2月,全美航空在第1航廈整修期間轉場到第三航廈[18],最終,美國航空的所有航班轉場至第四航廈。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導致的旅客量減少為第三航廈的整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時間[19]。作為達美航空公司耗資19億美元的「洛杉磯國際機場達美空中之路」現代化項目的一部分,第3航廈在2020年11月至2022年4月期間暫停營運並部分改建[20]

加利福尼亞航空、穿越航空美國航空、ATA航空、 博南扎航空、布蘭尼夫國際航空美國東方航空、金西航空、夏威夷快運、中途航空 (1976年) 、中西部航空、 東北國際航空、太平洋東部航空、太平洋快運、雷諾航空、西南航空精神航空環球航空全美航空維珍美國航空維珍澳洲航空和西太平洋航空曾經使用本航廈。

達美航空在第三航廈設有一個SkyClub旅客休息室。

第四航廈

Thumb
第四航廈內景

第四航廈設十六個登機門:40–41、42A–42B、43–45、46A–46C、47A–47B、48A–48B 和 49A–49B[21]。截至2022年6月 (2022-06),第四航廈、地區線航廈和第五航廈局部為美國航空樞紐[12]

第四航廈始建於1961年,在1983年的擴建工程中加建連接售票區和既有衛星建築的連接橋[17],2002再耗資四億美元,以改善設施的外觀和功能。里弗斯和克里斯蒂安規劃了翻新計劃[22]。部分國際線在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到發。

美國航空美鷹航空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合計使用28個登機門(美國航空在洛杉磯機場合計使用32個登機門,美鷹航空衛星廊廳設9個登機門,第五航廈有4個美國航空專用登機門,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另有4個可旋轉登機橋近機位登機門)。

美國航空在航廈設有一間Admirals Club旅客休息室。

加利福尼亞航空、阿拉斯加航空美西航空荷蘭皇家航空、中西部航空、西北航空、皮埃蒙特航空(1948-1989)、自豪航空、雷諾航空、 太陽航空和西翼航空曾經使用第四航廈。

第五航廈

第五航廈設十五個登機門:50A–50B、51A–51B(52A–52I為美鷹航空專用)、53A–53B、54A–54B、55A、56–57、58號和59號登機門[23]。截至2022年6月 (2022-06),該航廈是捷藍航空的營運基地(捷藍航空營運點對點航線,故以「基地」而非「樞紐」稱之),美國航空以第五航廈和第四航廈為樞紐[12]海南航空精神航空亦使用本航廈。

第五航廈於1962年投運,最初為西部航空專用,直到1987年4月1日被達美航空吞併為止。根斯勒重新設計了第五航廈[24],加建了連接既有衛星建築和票務設施的連接橋,並於1986年至1988年初改建。1988 年夏季改造完成後,它也被民間普遍以「洛杉磯國際機場的三角綠洲」稱之,口號是「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取五」。因西北航空併入達美航空,西北航空於2009年6月30日將所有航班轉場至五號和六號航廈。

達美航空在第五航廈(以及六號航廈的部分登機門)營運了數十年,最終於2017年5月12日至17日期間將所有航班轉場至第二和第三航廈,以緩解航廈的人流並與和達美合作的航空公司在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提供更好、更輕鬆的中轉服務[25]

美鷹航空利用8號航廈東側的衛星廊廳(設九個登機門)營運,補充美國航空在四號、第五航廈的幹線營運能力。

2020年7月,捷藍航空宣布撤出長灘機場,原因是他們在長灘機場營運的航線客流不佳,而且長灘的官員拒絕海關及邊境保衛局在長灘機場部署海關設施。結果,捷藍航空宣布轉場洛杉磯國際機場以擴大營運計劃。捷藍航空於2020年10月7日轉場至洛杉磯國際機場第五航廈。隨著營運基地的搬遷,捷藍航空有了充足的條件在西海岸擴展國內和國際航線。

該航廈的前租戶包括墨西哥國際航空牙買加航空大溪地航空忠實航空英國金獅航空中國南方航空達美航空、厄瓜多航空、邊疆航空夏威夷航空墨西哥航空西北航空天西航空、宋航空、 太陽城航空瑞士航空三星航空西方航空太陽城航空忠實航空自2021年5月1日起轉場到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西登機區。

美國航空在航廈在達美航空SkyClub原址上開設了Admirals Club旅客休息室。

六號航廈

Thumb
停靠在六號航廈的維珍美國航空空客A319

六號航廈設十四個登機門:60–63、64A–64B、65A–65B、66、67、68A–68B 和 69A–69B[26]。截至2022年6月 (2022-06),六號航廈是阿拉斯加航空的樞紐,加拿大航空波特航空和以及先進航空和西南快運兩間小型區域航空公司亦使用六號航廈[12]

該航廈於1963年11月投運,分衛星廊廳和票務建築,標誌著機場客運系統一期工程的結束。投運初期,多間航空公司以此為樞紐,如大陸航空、達美航空、太平洋航空和太平洋西南航空[27]。舊六號航廈能夠同時停靠六架飛機。

在1970年代初期,美國大陸航空和達美航空擴建六號航廈的衛星廊廳,在大樓的南端增建登機門,並該找現有結構以滿足波音747的停靠需求。改建完成後,六號衛星廊廳能夠同時停靠八架飛機:兩架747、四架三發寬體飛機和兩架小型飛機(如B707/B727[28]。其中四個登機門設雙登機橋,可停靠大型飛機[29]

1982年,大陸航空注資擴建六號航廈,在既有衛星廊廳和票務大樓間加建了連接橋,增加了新的登機門和服務設施[30]

2014年10月之前,聯合航空公司利用1982年新建的登機門補充其在七號航廈的運輸能力。除第五航廈外,達美航空亦租用六號航廈的部分空間。大多數衛星廊廳大廳的登機門可以將抵達的乘客送入無菌走廊,將他們分流到七號航廈的海關和移民設施。2014年11月6日,美國航空全美航空的航班從第三航廈轉場到六號航廈,並使用增建區域的四個登機門[31]。應洛杉磯機場大規模轉場計劃,美國航空於2017年1月31日不再租用六號航廈的這四個登機門,並全數轉至第五航廈[32]

2011年4月,阿拉斯加航空與洛杉磯世界機場達成協議,翻新六號航廈並為頭等艙旅客加建阿拉斯加航空旅客休息室。阿拉斯加航空於2012年3月20日轉場至六號航廈,精神航空轉場至第三航廈[33]

2021年7月,航廈開始進行第三次翻新。在面向客戶的正面,登機區、候機室、邊防區和運輸安全管理局安全區正在翻新/升級,並更新用於噴氣式飛機停靠的登機橋。此外,將增加一個通過主航廈的樞紐以便旅客前往其他航廈。營運方面,將升級停機坪地面、燃料管線和其他機場基礎設施。隨著建設的推進,從東南處的三個登機門開始,航廈的不同區域將暫停開放。翻新工程計劃於2023年完成[34]

美國航空、大陸航空、巴拿馬航空、達美航空、東方航空、邊疆航空(1950-1986) 、五大湖航空、休斯航空、漢莎航空國家航空(1999-2002) 、太平洋航空、太平洋西南航空、共和航空、天西航空、斯威夫特航空、泰德航空聯合航空沃德航空維珍美國航空愉快空中巴士全美航空曾經使用六號航廈。

七號航廈

Thumb
洛杉磯國際機場七號航廈的登機報到區。

七號航廈有十三個登機門:登機門 70A–70B、71A–71B、72A–72B、73、74、75A–75B、76A–76B和77號登機門[35]。截至2022年6月 (2022-06),聯合航空以七號和八號航廈為營運樞紐[12]

七號航廈於1962年投運,1970年進行擴建以停靠寬體客機[29]。七號航廈在1982年的擴建工程中加建了一座連接大樓,並在此設置70A-70B和71A-71B登機門[29]。其中四個登機門設雙登機橋,可停靠大型飛機。航廈的內部在1998年1月至1999年6月間耗資2.5億美元進行翻新,翻新計劃由HNTB操刀,亨塞爾菲爾普斯建築公司負責改造工程。工程新建了登機門檢票台、擴建登機區、小賣部搬遷、洗手間擴建、新地板和新標牌[36]。此外,航廈的屋頂被抬高並換上了更亮的燈具,以提供更多的整體照明[37]。2017年,七號航廈再次翻新,使用該航廈的航空公司發生變化。航廈還設有一個聯合航空貴賓室和一個北極星貴賓室。航廈在到達層設有海關區域,供來自六號航廈,乘坐聯合航空公司、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執飛的國際航班的旅客使用。

阿斯彭航空、 布拉尼夫航空 (1983–1990) 、帝國航空、獨立航空、休閒航空、洛杉磯航空、德克薩斯國際航空、美聯航穿梭公車、泰德航空維珍航空曾經使用七號航廈。

八號航廈

八號航廈設八個登機門:80–85和86A-B[38]。截至2022年6月 (2022-06),聯合航空以七號和八號航廈為營運樞紐[12]

早年因八號航廈沒有旅客處理設施(如票務、安全檢查站或行李領取處)且依賴七號航廈的設施,故又稱作八號廳[29]。為迎接1984年奧運會,該建築於1982年重建。

聯合航空曾經在八號航廈提供穿梭公車服務。曾經只有聯航快運使用八號航廈。非聯航快運航班使用六號和七號航廈。8號航廈現在亦到發部分幹線航班。

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

Thumb
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
Thumb
湯姆·布拉德利航廈西區新建南大廳內的自動人行道。二樓的分流到達區直通美國海關
Thumb
湯姆·布拉德利航廈主大廳

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 (英語:Tom Bradley International Terminal, TBIT),別號B航廈(英語:Terminal B[12],設四十個登機門(130-225)[39]。29家航空公司入駐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大部分位於美國境外)[12]

碩大的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分為若干不同區域:北大廳(9個登機門:130–135、137、139、141);擺渡車遠機位接駁口(6 個登機門:136、138、140、142、144、146);南大廳(10個登機門:148、150–157、159);西大廳(15個登機門:201A、201B、202–208、209A、209B、210A、210B、221、225)和公車站[39]。擺渡車遠機位接駁口和公車站連接屬於第一航廈的遠機位、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和第二航廈之間以及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西側的衛星廊廳(設9個登機門)。

歷史

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於1984年6月18日開放(也就是在1984年夏季奧運會開幕前夕)。

該航廈位列於三號和第四航廈的西側。此前,第二航廈是洛杉磯國際機場的主要國際航廈。航廈以非裔美國人市長暨在任期間最長(長達20年)的市長湯姆·布拉德利定名,布拉德利也是洛杉磯國際機場的締造者。

到2000年代初,機場管理人員越來越關注洛杉磯國際機場作為國際門戶的出路。隨著國際航廈的老化,許多航空公司將原本在洛杉磯起降的航班轉場到舊金山西雅圖/塔科馬等更加現代化的機場。到2007年,洛杉磯國際機場每周接發國際航班減少了一成二[40]。同時,機場當局擔心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無法滿足未來的更大型飛機(如A380B747-8)的需求。

機場當局於2006年9月對原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進行有限度的翻新,航廈增加了新的尋呼機、空調和電氣系統,並加裝了新電梯電扶梯和行李傳送帶。與此同時,最南端的跑道07R/25L南移55英尺(17公尺)以滿足A380的起降需求,並在相鄰跑道之間增建一條平行滑行道。 07R/25L跑道於2007年3月25日恢復使用,滑行道於2008年竣工。

2007年3月19日,空中巴士A380在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和紐約約翰·甘迺迪國際機場首秀[41]。空中巴士A380於2008年10月20日投入商業營運,澳航使用A380執飛往返洛杉磯和雪梨之間的航班。由於布拉德利航廈沒有為A380設置的配套設施,因此只能在洛杉磯國際機場西側的衛星登機門停靠。

布拉德利航廈在2008年至2021年期間分階段進行大規模現代化改擴建工程。

芬特雷斯建築公司與HNTB聯合設計的新航廈於2008年11月17日揭幕。一期工程於2010年2月22日開工,包括北中央大廳登機門的改造工程,以及容納餐飲、零售購物和大型航空聯盟休息室的新大廳工程。一期工程於2013年竣工[42],隨後南區的改造工程也隨之展開,其中包括南大廳改造工程以及安全/海關/移民處理區的擴建。二期工程於2015年完成[43]。在新航廈的19個登機門中,其中9個設有三空橋以保障A380和B747-8停靠。

Thumb
TBIT西大廳
Thumb
湯姆·布拉德利航廈西區走廊

三期工程是一個新衛星廊廳,2017年2月27日開工[43]。這座衛星廊廳後來定名「湯姆·布拉德利國際機場西大廳」,2021年5月1日投運[44]。西大廳的兩個登機門可保障A380停靠[43]

地區線航廈

地區線航廈設九個登機門:52A-52I,為美鷹航空專用,故別號「鷹巢」[45]。它是美國航空在洛杉磯的次要樞紐航廈,為第四和第五航廈分流。

該航廈位於洛杉磯國際機場的東南側,塞普爾韋達大道和8 號航廈以東區域。由於它與其他航廈物理分離,乘客須使用穿梭公車系統進入區域航廈。公車在地區線航廈/T4/T5間運轉,美國航空在這些航廈均設有登機門[46]

地區線航廈的登機門編碼 (52A–52I) 旨在鼓勵從洛杉磯國際機場出發的乘客通過相對不擁擠的第五航廈的52號登機門搭乘擺渡車前往地區線航廈。但由於美國航空公司在洛杉磯國際機場的大部分幹線航班都安排在第4航廈以外,因此另有一條公車專線前往該地區線航廈以最大限度減少接駁時間[47]

航廈的每個登機門都有一個設有雨棚的人行道和坡道供旅客乘機或離機。航廈設有洗手間、帶電源插座的休息區和小賣部

美國航空公司在航廈設有一間Admirals Club旅客休息室,

該航廈最初為聯航快運使用(登機門71C-71K),2005年撤出[48]。美鷹航空於2010年1月從位於第4航廈以西0.3英里處的偏遠航廈搬遷至此,原航廈後被拆除。

洛杉磯國際機場旅客自動輸送系統

作為陸側通道現代化計劃的一部分,洛杉磯世界機場正計劃建立洛杉磯國際機場旅客自動輸送系統,該服務為自動旅客運輸系統,高架導軌全長約2.25英里(3.62公里),設六個車站。預計最短行車間隔為2分鐘[49]。洛杉磯國際機場線於2017年開工,預計於2023年完工[50]

最西端的三個車站將設在停車場中心附近,並通過人行天橋與各個航廈相連接:

  • 西站,連接三號、第四航廈和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
  • 中央站,連接於二號、五號和六號航廈
  • 東站,連接於一號、七號和八號航廈

洛杉磯國際機場旅客自動輸送系統還有如下計劃:

  • 多式聯運設施 (ITF) 西站,可讓私人車輛、酒店車輛和商業穿梭公車以及公共汽車與洛杉磯國際機場旅客自動輸送系統接駁。
  • 地鐵/多式聯運設施東站,在航空/第 96 街站連接洛杉磯軌交,計劃於2023年投運[51]
  • 綜合租車樞紐,位於新綜合租車設施的東部終點站。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