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郡,一作太山郡,中國古郡名。西漢始置,其轄地在今山東省泰安市、萊蕪市及淄博市南部、臨沂市西北部、濟寧市東北部一帶。郡治在博縣(縣治在今泰安市泰山區東),後徙治奉高縣(今泰安市岱嶽區范鎮南)。東漢、魏晉仍之。北魏時徙治鉅平縣(縣治在今泰安市岱嶽區南)。北齊改泰山郡為東平郡,治博平縣(博縣)。隋初廢。
建置沿革
泰山郡,秦代為濟北郡之地。漢初,泰山郡之地屬齊國支郡濟北郡。漢文帝二年(前178年),分齊國置濟北國。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濟北王將其領地內的泰山附近的土地獻給皇帝。武帝以其地置泰山郡,又割濟南郡南部數縣來屬。武帝後元二年(前87年),濟北王劉寬自殺,濟北國除,其地併入泰山郡。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泰山郡治奉高縣,屬兗州刺史部,領十七縣、七侯國:奉高縣、博縣、茌縣、盧縣、肥成縣、虵丘縣、剛縣、柴侯國、蓋縣、梁父縣、東平陽縣、南武陽縣、萊蕪縣、鉅平縣、嬴縣、牟縣、蒙陰縣、華縣、寧陽侯國、桑丘侯國、富陽侯國、桃山侯國、桃鄉侯)、式侯國。另有胡毋、五據、有德三個侯國,建置情形無從考證。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有172816戶,726604人。西漢綏和元年,泰山郡領縣如下:
縣名 | 縣治所在地 | 建置年代 | 王莽改名 | 備註 |
---|---|---|---|---|
奉高縣 | 今泰安市岱嶽區范鎮故縣村 | 郡治。有工官。 | ||
博縣 | 今泰安市泰山區邱家店鎮舊縣村博城遺址 | 原名博陽縣。 | ||
茌縣(茬縣) | 今泰安市岱嶽區夏張鎮北大沙河北 | |||
盧縣 | 今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廣里村 | 都尉治所。春秋時齊國之盧邑。原為北安縣,濟北國都城。 | ||
肥成縣 | 今肥城縣老城街道駐地 | 故肥國。 | ||
虵丘縣(蛇丘縣) | 今泰安市岱嶽區夏張鎮故縣店村 | 故遂國。春秋時魯國在此築「虵淵囿」。 | ||
剛縣 | 今寧陽縣堽城鎮,一說在東莊鎮東莊村西 | 柔縣 | ||
柴侯國 | 今泰安市岱嶽區樓德鎮東柴城村柴縣遺址 | 漢武帝時 | 齊孝王子劉代之侯國。 | |
蓋縣 | 今沂源縣中莊鎮蓋冶村 | 漢景帝時 | 原齊國之蓋邑。 | |
梁父縣 | 羊祜城,在今泰安市岱嶽區良莊鎮梁父城遺址 | |||
東平陽縣 | 今新泰市城區 | 河東郡有平陽,故加「東」字曰東平陽。西晉初改名新泰縣。 | ||
南武陽縣 | 今平邑縣仲村鎮北昌樂村、南昌樂村一帶 | 桓宣縣 | 東郡有東武陽,故此名南武陽。今存南武陽縣吏皇聖卿闕、功曹闕三通。 | |
萊蕪縣(來無縣) | 今淄博市淄川區太河鎮萊蕪故城遺址 | |||
鉅平縣 | 詳址無考,當在今泰安市岱嶽區南部,一說在大汶口鎮一帶 | |||
嬴縣 | 今萊蕪市萊城區城子縣村嬴城遺址 | 嬴姓發源地。有鐵官。 | ||
牟縣 | 今萊蕪市鋼城區辛莊鎮趙家泉村北牟國故城遺址 | 故牟國。 | ||
蒙陰縣 | 今蒙陰縣聯城鎮城子村 | 蒙恩縣 | ||
華縣 | 今費縣方城鎮古城村東南 | 翼陰縣 | ||
寧陽侯國 | 今寧陽縣泗店鎮古城村 | 漢武帝時 | 寧順 | 魯恭王子劉恬(寧陽節侯)之侯國。 |
桑丘侯國(乘丘)[1] | 今濟寧市兗州區顏店鎮故縣村 | 鴻嘉元年(前20年) | 東平思王子劉頃之侯國。 | |
富陽侯國 | 今東平縣東 | 漢成帝時 | 東平思王子劉萌之侯國。 | |
桃山侯國 | 今寧陽縣葛石鎮石碣集村南 | 漢成帝時 | 褒魯[2] | 城陽孝王子(劉欽)之侯國。 |
桃鄉侯國 | 今汶上縣軍屯鄉北陶村、南陶村一帶 | 漢成帝時 | 鄣亭 | 東平思王子劉宣之侯國。 |
式侯國 | 詳址無考,當在今濟寧市境內 | 城陽荒王子劉憲(式節侯)之侯國。 |
東漢初,泰山郡為張步所據。漢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張步降漢。因人口減少,省併泰山郡之八縣(侯國):肥成縣併入盧、虵丘二縣,柴侯國併入博縣,桃山侯國併入剛縣,桃鄉侯國併入無鹽縣,東平陽縣併入南城縣;省蒙陰縣、桑丘侯國、富陽侯國、式侯國。
漢明帝永平二年(59年),華縣、蓋縣、南武陽縣與東萊郡之昌陽、盧鄉、東牟改屬琅邪郡。[3]章帝建初五年(80年),琅邪王劉京遣人祭祀城陽景王劉章祠廟時,卜知「宮中多不便利」,乃上書朝廷請求以琅邪郡之華、蓋、南武陽、贛榆等縣換取東海郡之開陽縣、臨沂縣,並將琅邪王宮由莒縣遷往於開陽,章帝允之。於是蓋縣、華縣、南武陽縣由琅邪郡復歸泰山郡。後割東海郡之南城縣、費縣屬泰山郡,省華縣[4]。和帝永元二年(90年)封皇弟劉壽為濟北王,復置濟北國,分泰山郡之盧縣、虵丘縣、剛縣三縣屬之。漢安帝時(約120年前後),寧陽縣改屬東平國。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泰山郡有8929戶、437317人,領十二縣:
東漢後期,復置華縣。曾設置泰山都尉(155年-165年)一職[5]。漢末,曹操復置西漢時之蒙陰縣,割蒙陰與齊國臨朐等縣置東莞郡。漢獻帝建安初年,一度析泰山郡之五縣置嬴郡,以糜竺為嬴郡太守[6]。至建安末年,泰山郡領奉高、博、梁甫、鉅平、嬴、山茌、萊蕪、蓋、南武陽、南城、費、牟、華,共十三縣。
三國時,魏改茌縣為山茌縣。西晉太康年間,泰安郡領奉高縣、博縣、嬴縣、南城縣、梁父縣、山茌縣、新泰縣、南武陽縣、萊蕪縣、牟縣、鉅平縣,共十一縣。北魏時,泰山郡屬兗州,改博縣為博平縣,郡治由博平縣徙鉅平縣。嬴縣由漢時嬴縣故地(在今萊蕪市萊城區西)遷至已廢棄的漢代萊蕪縣城(今淄博市淄川區太河鎮南)。《魏書》地形志載:泰山郡領鉅平、奉高、博平、嬴、牟、梁父,共六縣。北齊時,廢鉅平縣、牟縣,其地併入博平縣。郡治博平縣。又廢東平郡,以東平郡須昌縣及原東陽平郡之樂平、平原二縣屬泰山郡。天保年間,改泰山郡為東平郡,領奉高、博平、嬴、梁父、須昌、樂平、平原,共七縣。新改名之東平郡仍治博平。隋開皇初,廢東平郡。
歷任泰山太守
注釋
參考書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