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蜥龍學名Pantosaurus,意為「全部蜥蜴」)是蛇頸龍類滅絕的一個,來自晚侏羅世牛津階)的懷俄明州,棲息於當時的桑丹斯海英語Sundance Sea中。泛蜥龍原由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命名為副蜥龍英語Parasaurus學名Parasaurus,意為「接近蜥蜴」)以致敬蛇頸龍屬,但因此名已被占用而改名。里氏海鰻龍(Muraenosaurus reedii)是泛蜥龍的次異名[1]正模標本YPM 543為關節連接的不完整骨骼,經部分清修後包括肱骨遠端、四個關節連接的腕骨、一個喙骨碎片和幾節孤立的頸椎椎骨,出土自桑丹斯組英語Sundance Formation上段(Upper Member)。其它材料包括USNM 536963、USNM 536965、UW 3、UW 5544及UW 15938。[2]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泛蜥龍屬
化石時期:晚侏羅世牛津階
Thumb
復原圖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目: 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科: 淺隱龍科 Cryptoclididae
屬: 泛蜥龍屬 Pantosaurus
Marsh, 1893
模式種
條紋泛蜥龍
Pantosaurus striatus

(Marsh, 1891 [原為條紋副蜥龍英語Parasaurus])
異名
  • 里氏海鰻龍 Muraenosaurus reedii
    Mehl, 1912
關閉

描述

泛蜥龍擁有35至40節頸椎,比例及形態與英國牛津黏土組中侏羅世卡洛維階)的利氏海鰻龍非常相似。但泛蜥龍前肢可根據橈骨尺寸較大及相應肱骨-橈骨關節等特徵與之區分開來。目前尚未發現泛蜥龍顱骨材料。[1]

古生物學

在一件歸入條紋泛蜥龍的化石中發現一隻部分消化的魚龍胚胎(疑似無齒潛魚龍),是蛇頸龍捕食魚龍的首個證據。[3]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