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驰龙科的一属爬行动物(化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欒川盜龍(屬名:Luanchuanraptor,意為「欒川縣的盜賊」)是馳龍科獸腳類恐龍的一個屬,生存於晚白堊世的中國,正模標本是河南省欒川縣秋扒組發現的部分骨骼。欒川盜龍是種中型馳龍科,也是首個在戈壁沙漠或中國東北以外描述的亞洲馳龍科分類單元。
本屬所知於中國中部河南省秋扒組發現的部分未成年個體骨骼。該化石編號為41HIII-0100,由呂君昌和同事於2007年描述,代表模式種河南欒川盜龍(Luanchuanraptor henanensis)的正模標本,現保存於河南地質博物館,由左額骨、4顆牙齒(鑑別出9顆,但排除5顆)、4節頸椎、6節背椎、17節尾椎、4根肋骨、4個人字骨、一個右肱骨、左肩胛鳥喙骨、右手第一節指骨、單個爪骨、右髂骨、左恥骨、坐骨、骶骨和左股骨干組成,來自一隻中型馳龍科。屬名取自化石發現地欒川縣和拉丁語raptor(盜賊),種名取自河南省。[1]
欒川盜龍是種中型馳龍科,身體估計為1.1至1.8米(3.6至5.9英尺),體重估計為2.2至2.5公斤(4.9至5.5磅)。[2][3]然而41HIII-0100保存了一個未融合的額骨,表明其死亡時尚未成年,因此體型可以長到更大。[1]
本屬可根據尾尖非常僵硬、尾尖椎骨較短的神經棘、連接的前人字骨、一些神經棘附近存在凹陷的後人字骨、人字骨近後端粗壯及鳥喙骨上的大型孔洞等特徵與其它馳龍科分類單元進行區分。[1]
呂君昌和同事根據下彎且側面扁平的鋸形牙齒、背椎連續的橫突和尾椎延長的前突將欒川盜龍歸入馳龍科。[1]阿格諾林和諾瓦斯認為該屬屬於鳥盜龍類,[4]但未被廣泛接受。[5][6]哈特曼等人2019年的馳龍科系統發育分析將其歸入伶盜龍亞科作為惡靈龍的姐妹群,結果如下:[6]
真馳龍類 Eudromaeosauria |
| |||||||||||||||||||||||||||||||||||||||||||||||||||||||||||||||||||||||||||
欒川盜龍化石發現於中國晚白堊世的秋扒組,[1]根據地層比較,其年齡被確認為大約7200至6600萬年前的馬斯垂克階晚期,環境大部分由淺水湖和辮狀河三角洲組成。[7][8]地層中的動物群似乎與其它亞洲地層不同,有大量報告稱出現了豫俊獸或伏牛蜥等哺乳類及蜥蜴。地層中亦有恐龍動物群,其中欒川盜龍與其它獸腳類如秋扒龍、秋扒爪龍或豫龍共享棲地。[9][10][11][8]已有報告稱地層中發現大型暴龍科化石,現已命名為「灤川暴龍」。[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