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國江西省縣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樂平市是中國江西省景德鎮市所轄的一個縣級市,地處贛東北,東接婺源縣,德興市,南接弋陽縣,萬年縣,西接鄱陽縣,北接浮梁縣及景德鎮市[2]。
樂平是江西省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古戲台博物館」,素稱「贛劇之鄉」,是江西省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全國有名的「江南菜鄉」,素有「魚米之鄉」之稱。
東漢光和元年(公元178年),設樂平縣,治在銀城堡(今德興市銀城畈)。興平二年(公元195年),縣治遷往洎口(今名口鎮戴村),並改名為樂安縣。
南朝陳天嘉元年(公元560年),樂安縣併入鄱陽縣。太建十三年(公元581年),置銀城縣,治洎口。
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再設樂平縣,隸屬江南道饒州。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樂平縣又併入鄱陽縣。開元四年(公元716年),樂平縣建制再度恢復,治長樂水口(今眾埠鎮銅山港口村),隸屬饒州。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析樂平縣東北置婺源縣。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遷縣治於花靨鎮(今洎陽街道)。
元朝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樂平縣升級為州,隸屬江浙行省饒州路。
明朝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析縣南置萬年縣。清朝承明制。
民國元年至民國三年(公元1912年-1914年),樂平縣隸屬於江西省潯陽道(治在九江)。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樂平縣改屬江西省直轄。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樂平縣成立蘇維埃政權,屬閩浙贛省管轄。閩浙贛省贛東北特委和革命委員會駐此(今位於洎陽街道辦事處東大街周家巷口)。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樂平縣隸屬江西省第四行政區(駐鄱陽)。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樂平縣改隸屬於江西省第五行政區(駐景德鎮)。
1949年4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樂平縣。樂平縣初屬贛東北行署樂平專區(駐樂平)。10月,專員公署移駐景德鎮,改稱浮梁專區。1952年10月,樂平縣改隸屬於上饒專區。1983年10月,樂平縣改隸屬於景德鎮市。
樂平地屬江南丘陵,以丘陵和山地為主。東部建有大型水庫共產主義水庫。
樂平境內水系屬長江流域鄱陽湖水系,樂安江為主要河流,洎水、官莊水、長樂水 建節水、車溪水、安殷水、潘溪水為樂安江支流。因地處南門外,樂安江又被稱為南門河。
洎陽街道、塔山街道、鎮橋鎮、樂港鎮、湧山鎮、眾埠鎮、接渡鎮、洪岩鎮、禮林鎮、後港鎮、塔前鎮、雙田鎮、臨港鎮、高家鎮、洺口鎮、浯口鎮、十里崗鎮、鸕鶿鄉、農業高新園和江西樂平工業園區。
2013年,樂平市全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35.9億元。[5]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樂平常住人口為753787人。
2008年底總人口約80.5萬人,城區約19萬人。民族基本為漢族。
通用方言樂平話,屬贛語,但下屬鄉鎮語音又略有不同,如鎮橋鎮的鎮橋話,湧山鎮的湧山話等亦各有特色。如他,普通話中發音為tá ,樂平話發音為qie,鎮橋話發音為kie。「吃」為qia。
樂平有「贛劇之鄉」的美譽,全市目前有各種古戲台400餘座。 樂平古戲台營造技藝被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