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有分(梵語:bhavānga,巴利語:bhavaṅga),佛教阿毘達摩術語,心識的一種形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由赤銅鍱部提出,現仍傳承於巴利佛教中。巴利佛教的有分識學說,主要祖述於《發趣論》與《清淨道論》,將有分視為是心的14種作用之一,執行有分作用的心稱為有分心(bhavaṅga-citta)、有分識(bhavaṅga-viññāṇa)。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
有分識學說,與大乘佛教中的阿賴耶識學說與如來藏學說之間有許多共同點,但因為歷史文獻不足,現代佛教研究者尚無法確定這些學說之間的關連。
有分(bhavaṅga)的字根來自有(bhāva),以及分(aṅga)[1][2]。在十二緣起中,有(bhāva)為有情存在的狀態,在阿毘達摩中又有三有或四有等說法。
在巴利論藏中,《發趣論》是首次提及有分的論書[3],在《彌蘭陀王問經》中也提到這個名詞。隨後的《攝阿毘達摩義論》及各個經論註釋書,都廣泛應用了這個名詞。
現存文獻引述,最早可以追溯到世親時代,當時被認為是分別說部提出[4]。世親特別提及是由分別說部下的赤銅鍱部提出[5]。在唯識學派論書中常引述此學說,將有分識等同於阿賴耶識[6]。
在漢傳佛教論書中,記載的有分識學說,分為七心,九心輪,和大乘佛教的阿賴耶識等。在巴利論藏的註釋書中,從前生最後一刻死心直至今生最後一刻死心之前,作為三界諸有情的基礎心的十九心,以有分識而存續[3]。
此章節的準確性有爭議。 |
《解脫道論》將心識的變化過程,分為七心,有分為心的基礎[7],為意識內在最深層的根源。七心以有分為根,在受到外緣時,依序產生轉見心,之後生起所受心、所受心、分別心、令起心、速心、彼事心等七心。當外緣滅去,心識回歸有分[8][9]。藏傳《攝大乘論》中,也記載了有分及七心[10],但此段在漢譯本中沒有。
《解脫道論》用菴羅果譬喻詮釋了「夾勝心起」的過程:在緊閉著宮門的宮殿中,國王躺臥睡覺(有分心),啞女在側服侍,王后坐在旁邊,臣屬站列於前,聾人在宮門口守門。果園守護人採摘了芒果帶到宮門前要獻給國王,他叩擊宮門(眼門色事夾)。國王聽到,命啞女去開門(有分心起)。啞女到宮門口用手勢告訴聾人開門(轉心,能引發)。聾人開門取得芒果(眼識、見心)。國王拿起了刀,啞女將芒果帶入宮殿交給臣屬(受持心,等尋求)。臣屬將芒果交給王后(分別心,等貫徹)。王后將芒果洗凈生熟分開放置後獻給國王(令起心,安立)。國王吃芒果(速心,勢用)。國王吃完後評說其好壞(彼事心,返緣)。國王繼續睡覺(有分心度)[11]。
據此譬喻,有分為心王睡眠不活動時的狀態,是心的根源,如同線團般,連繫一切。當受到外緣時,就會依有分而起心識的作用[12]。因此印順法師認為,有分識學說是在一意識論、一心論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13]。
按現今的南傳上座部理論,心根據其構成成分可分為89種,根據各自不同作用,可分為14種,有分是心的14種作用之一[14][15]。心的有分作用是:保持在一世當中,從投生至死亡之間的生命流不會中斷。在結生心生滅之後,緊接著生起的是有分心;此有分心與結生心是同一種果報心,但執行不同的作用,即保持生命流不會中斷。每當沒有心路過程發生時,有分心即會於每一剎那中生滅;最為明顯的即是在無夢熟睡的時候,但在清醍的時候,它也在諸心路過程之間出現無數次。[16]
十四作用 | 八十九心 | ||||||||
---|---|---|---|---|---|---|---|---|---|
意識界 | 意界 | 五識界 | |||||||
捨俱推度心(2) | 欲界大異熟心(8) | 色、無色界異熟心(5+4) | 喜俱推度心(1) | 意門轉向心(1) | 速行心(55) | 五門轉向心(1) | 領受心(2) | 二種五識心(10) | |
結生 | * | * | * | ||||||
有分 | * | * | * | ||||||
轉向 | * | * | |||||||
見、聞、嗅、嘗、觸 | * | ||||||||
領受 | * | ||||||||
推度 | * | * | |||||||
確定 | * | ||||||||
速行 | * | ||||||||
彼所緣 | * | * | * | ||||||
死 | * | * | * |
《增支部》中有光淨心的敍述[17][18],在《增支部》的註釋書中,皆認為此光淨心即是有分心,如《滿足希求》解釋有分心不受染污,但因速行心受染污,故有分心也被認為是染污的[19]。《殊勝義》認為,如同河水源頭清淨一般,因為不善心是由有分心中流出,因此不善心的本性也是清淨的[20]。《小部》義註〈大義釋〉中也有類似說法[21]
世親《大乘成業論》記錄赤銅鍱部提出有分識[22],六識身即是有分識[23],為生命前後相續的主體,三有之因[24][4]。現代學者多有相同議論[2][25]。類似的學說尚有大眾部提出的根本識、化地部提出的窮生死蘊,大乘論師認為,這些學說所說的主體心識異於六識身而別有自體,皆等同於阿賴耶識、阿陀那識或異熟識等[26]。
水野弘元認為,根據有分識學說,在心轉向時,內在有分識會暫時喪失,無法保持一類相續,在理論上有缺失之處[27]。
印順法師認為,一心論者中,由識來作解說,可分為意界是常論,與有分識二派。大乘佛教的真常唯心派,與意界是常、心性本淨這兩派之間有關連[28]。
Rupert Gethin認為,有分識學說並沒有清楚說明不善的稟性(隨眠)是如何跟著有分傳遞到下一生[29]。它對於心性本淨的解釋,也引出一些難以處理的問題[3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