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眠巴利語Anusaya梵語anuśaya),又譯為使使煩惱佛教術語,「煩惱」之異名,但煩惱的意涵較廣(包含煩惱現行與煩惱隨眠,但通常多指煩惱現行),隨眠則只限定在為現行的煩惱,潛伏在內心深處如影「隨」形,幽微難知如「眠」,故稱為「隨眠」。

隨眠是所有表層煩惱之根源。隨眠可分為「貪隨眠」「瞋隨眠」「癡隨眠」,它是心的內在習性,潛伏於意識流中,一旦有外境的刺激,例如:踫到可意者,則貪隨眠即生起,踫到不可意者,瞋隨眠即生起。根據十二因緣的理論,「感受」是「貪」生起的直接原因(近因),因此,唯有透過四念住,尤其是受念住的練習,才能逐漸擺脫對「苦受」以瞋反應,對「樂受」以貪反應的習性。

隨眠的斷除

隨眠根深蒂固,都不能克制它,只有靠內觀智,才可以發現並滅除之,按南傳佛教的觀點,三果阿那含徹底滅除瞋隨眠和大部份的貪隨眠,四果阿羅漢完全滅除剩下的貪隨眠和所有的癡隨眠。

隨眠種類

依《顯揚聖教論》所說煩惱隨眠共有二十種:

  • 一不定地隨眠
  • 二定地隨眠
  • 三隨自境隨眠
  • 四隨他境隨眠
  • 五被損隨眠
  • 六未被損隨眠
  • 七隨順隨眠
  • 八不隨順隨眠
  • 九具滿隨眠
  • 十缺減隨眠
  • 十一可害隨眠
  • 十二不可害隨眠
  • 十三增上隨眠
  • 十四平等隨眠
  • 十五微薄隨眠
  • 十六有覺隨眠
  • 十七無覺隨眠
  • 十八生多苦隨眠
  • 十九生少苦隨眠
  • 二十不生苦隨眠[1]

比較煩惱現行的種類亦有二十種:

  • 一隨所欲纏現行。謂在家者。
  • 二不隨所欲纏現行。謂出家者。
  • 三無所了別。謂處惡說法者。
  • 四有所了別。謂處善說法者。
  • 五互增上。謂貪等行者。
  • 六皆平等。謂等分行者。
  • 七微薄。謂薄塵行者。
  • 八外門纏現行。謂未離欲者。
  • 九內門纏現行。謂由世間道離欲者。
  • 十增上纏現行。謂諸異生。
  • 十一失念纏現行。謂諸有學。
  • 十二分別纏現行。謂堅執著者。
  • 十三俱生纏現行。謂不堅執著者。
  • 十四觀察現行。謂憙觀察者。
  • 十五不自在現行。謂睡眠者。
  • 十六自在現行。謂覺悟者。
  • 十七不可救現行。謂無涅槃法者。
  • 十八可救現行。謂有涅槃法者。
  • 十九取相現行。謂尋思彼隨法而取相貌者。
  • 十不取相貌現行。謂不尋思彼隨法不取相貌者。[2]

十使

天台宗以煩惱得去的難易漸迅而細分為五鈍使(思惑):貪、嗔、痴、慢、疑。五利使(見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合稱十使,利鈍之分在於難易,利者易生易斷,鈍者漸生難斷,屬於集諦

參考

  • 煩惱差別[3]
  • 煩惱隨眠 v.s. 煩惱現行[4][5]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