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發起的政治宣傳運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批林批孔運動是1974年1月18日-6月,經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批准,在文化大革命中發起的一次批判中共中央副主席(排名第一)林彪和孔子2人為主題的政治運動。
林彪因主張設立國家主席與毛澤東決裂,後來在1971年9月13日的九一三事件中死亡。
1973年7月4日,毛澤東指出:「尊孔反法,國民黨也是一樣啊!林彪也是啊!」9月,毛澤東在會見外賓時說:「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罵我是秦始皇。中國歷來分兩派,一派講秦始皇好,一派講秦始皇壞。我贊成秦始皇,不贊成孔夫子。」[1] 毛澤東同時針對郭沫若的《十批判書》寫了一首詩表示異議,而四人幫把此事提升為「儒法鬥爭」。
1974年1月18日,毛澤東批准其夫人江青、中共中央副主席(排名第二)王洪文的要求,轉發江青主持選編的《林彪與孔孟之道》,批林批孔運動展開。此役名義上是思想運動,實則亦深具政治內容。江青在「批林」、「批孔」口號後面加上「批『周公』」,並提出「(中共)第十一次路線鬥爭」的說法(後被毛澤東否決),意圖將運動方向指向批判周恩來。[2]:479-501頁 與此同時,姚文元、江青等人發動了「批「黑畫」運動」,矛頭同樣指向周恩來[3][4]。
當時中國大陸各地的孔廟及相關文物古跡原已在「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5],此番變本加厲,又有許多與批孔相關的書籍出版,導致儒家思想方面的學術發展受到很大阻礙。例如,當時學者、中山大學教授王季思由於拒絕批判儒家學說,而被視為「反動學術權威」,遭到殘酷迫害[6]。
1974年7月1日,由於運動影響社會生產力,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抓革命、促生產的通知》。這個通知下達以後,各地的批林批孔群眾運動基本偃旗息鼓。然而全國上下對毛澤東發動和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產生的質疑已經愈加廣泛深刻,難以平復。此後,隨著社會生產的持續低落與人民更加困窘的生活,毛澤東為維護其「文化大革命」而發動的「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及其他運動均遭到疲憊的群眾厭惡和消極應對,其後因毛澤東之死而得以收場。
自1970年開始推行工農兵學員推薦制以來,「走後門」問題日漸嚴重。1972年5月1日,中共中央下發《關於杜絕高等學校招生工作中「走後門」現象的通知》,《通知》指出:
當前值得認真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各地招生工作中程度不同地存在著「走後門」現象,有些地區和單位情況比較嚴重。據反映,有少數幹部,利用職權,違反規定,採取私留名額,內定名單,指名選送,授意錄取,甚至用請客送禮、弄虛作假等不正當手段,將自己、親屬和老上級的子女送進高等學校。
1974年1月18日,《人民日報》報道了南京大學政治系工農兵學員、幹部子弟鍾志民拒絕父母「走後門」的安排,要求退學一事。「批走後門」迅速與「批林批孔」聯繫在一起,上升為「批林批孔批走後門」。1月30日,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江青點名指責葉劍英「走後門」,同日葉劍英向毛澤東寫信。2月15日,毛澤東回複葉劍英:「劍英同志:此事甚大,從支部到北京牽涉幾百萬人。開後門來的也有好人,從前門來的也有壞人。批林批孔,又夾著走後門,有可能沖淡批林批孔。小謝(謝靜宜)、遲群講話有缺點,不宜向下發。我的意見如此。」2月20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提出「走後門」問題應該放到運動後期妥善處理。
國際上,蘇聯攻擊批林批孔運動是「又一次恐怖運動」、要毀壞「文化珍品」[7],當時蘇聯以「人性論」來反對「階級論」,以「人道主義」來代替共產主義,以和平主義來反對革命戰爭。蘇聯出版了一系列專門著作和論文,宣傳尊儒反法,蘇聯學者說孔子提出了「世間和平和安寧」的思想,孔子學說中包含著「民主思想」[8],在國際上宣傳孔子是「最理想社會和國家制度的政治理論創始者」[9],認為孔孟是「人道主義」,批判法家「反人道主義」[10]。但此舉被中國說成是要用孔孟之道給林彪撐腰打氣,從內部顛覆中國的無產階級專政[10]。1974年1月24日,《人民日報》發表《孔老二的亡靈和新沙皇的迷夢——評蘇修尊孔反法的卑劣表演》一文指出:蘇修尊孔反法是為了反華。而林彪這個「超級間諜」,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勝利的重要時刻,一面大肆吹捧孔老二,一面陰謀策劃反革命政變。《「571工程」紀要》反革命武裝政變計劃中供認,他要投靠蘇修,找「保護傘」,並肯定他們的反革命「行動會得到蘇聯支持」。《人民日報》隨後發表社論《把批林批孔的鬥爭進行到底》,指責「林彪叫喊中庸之道『合理』,反對馬克思主義的鬥爭哲學,攻擊反修鬥爭『做絕了』,妄圖投降蘇修,把我國變為蘇修社會帝國主義的殖民地。」[11]
1974年6月16日,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蔣經國在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50週年校慶發表訓詞《黃埔精神與革命大業的再推進》,批判批林批孔運動:「共匪畏懼中華民族文化集大成的孔子,敢於悍然『批孔揚秦』,自炫其浮於暴秦百倍之惡,而攻孔子萬世師表之聖。我們尤其可以斷言:今天不是毛賊將打倒孔子,而是毛賊終必為我民族聖哲孔子的精神所誅殛!所以我們今天的不動如山,正是為的明天的動如火發!」[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