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怒江反壩運動是反對怒江建設大壩的運動,亦俗稱「怒江保衛戰」。
怒江流經西藏、雲南,流入緬甸。2003年7月,「三江併流」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怒江是三江之一。
反建設大壩運動屬於保育運動的一種。中國的反壩運動,可追溯到對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反對。
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發改委)「根據我國的能源現狀,根據有關人大代表的呼籲,決定用合乎程序的辦法對怒江進行開發」。2003年8月14日,國家發改委主持會議評審水電勘測設計單位完成的《怒江中下游流域水電規劃報告》。在會議上,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的官員基於該項目尚未通過環境影響評價而拒絕簽字。2003年8月16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民間環保組織「綠家園」負責人汪永晨接到這位官員的電話,於是汪永晨將雲南河流專家何大明的聯繫方式告訴了他。[1]2003年9月3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在北京主持召開「怒江流域水電開發活動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專家座談會,30多位專家、官員發表觀點,何大明在會上對怒江建壩激烈抗議。此後,雲南省環保局於2003年9月29日、10月10日在昆明召開兩次研討會,與會專家對建壩表示支持。怒江州委書記解毅在9月29日的研討會上,作了名為《中共怒江州委、州人民政府關於怒江開發與環境保護的意見》的報告。2003年3月14日,華電集團與雲南省政府簽署《關於促進雲南電力發展的合作意向書》。2003年6月,華電集團與雲南省方面簽署了共同出資組建雲南華電怒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的協議。2003年6月14日,雲南華電怒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組建,7月10日正式註冊。
2003年11月底,世界河流與人民反壩會議在泰國舉行,中國民間環保非政府組織(NGO)綠家園、自然之友、綠島、雲南大眾流域等參加。經中國民間環保NGO宣傳,60多個國家的NGO以大會的名義聯合為保護怒江簽名,遞交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回信,稱其「關注怒江」。2004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環境與發展中心等民間環保組織共同在北京召開了「水電工程的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影響」研討會,隨後出版 《科學發展觀與江河開發》一書。2004年2月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梁從誡將反壩人士、國家林業局高級工程師沈孝輝的議案《保護天然大河怒江,停止水電梯級開發》和《關於分類規劃江河流域,協調生態保護與經濟開發的提案》提交。同月,來自北京和雲南的20名新聞工作者、環保志願者和專家學者赴怒江考察,並於3月在北京進行了怒江攝影展。2004年2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國家發改委上報國務院的《怒江中下游水電規劃報告》批示:「對這類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且有環保方面不同意見的大型水電工程,應慎重研究,科學決策。」[2]2004年3月26日-29日,環保NGO北京地球村、自然之友、綠家園志願者的四位代表在韓國濟州島參加第五屆聯合國公民社會論壇,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聯合國副秘書長托普費爾看了怒江照片後寫道:「多美的江啊!水一直是全世界人民最重要的需求。」隨後,泰國的NGO就怒江問題聯名寫信遞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泰國大使館。泰國總理塔克辛回信說:「相信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不會因發展自己的經濟而犧牲小國的利益」。
2005年初,雲南方面邀請何祚庥、方舟子等人考察怒江。2005年4月8日,方舟子在雲南大學演講,談反壩人士的偽科學。2011年1月底,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怒江一定要開發(原話是「我個人認為怒江一定會開發」[3])。2月,地質專家徐道一、孫文鵬等前往怒江考察,並聯名上書中央高層反對大規模開發怒江水電,徐道一、孫文鵬認為「怒江水電梯級開發可能加大地質災害風險。」[4]
2016年1月,中共雲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紀恆在政協雲南省委員會會議上稱,雲南將停止一切怒江小水電開發,推動怒江大峽谷申報國家公園。5月,雲南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設立怒江大峽谷國家公園和獨龍江國家公園。
《經濟》2004年評論:「民間組織的活動和聲音極大地影響了中央政府的決策,這在中國還是第一次。這是一個標誌性的、甚至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作為一支新生的社會力量,在保護怒江行動中,中國民間環保NGO表現出了讓人欽佩的意志,展示了不容忽視的生命力,有理由相信,將來他們在中國社會中將有越來越大影響力。」[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