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輕度颱風萊羅克(英語:Severe Tropical Storm Lionrock,國際編號:100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72010,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Florita)為2010年太平洋颱風季第6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萊羅克」一名由香港提供,是位於香港新九龍和沙田之間的一個山峰,取代因技術性原因而遭退役的「婷婷」。
輕度颱風萊羅克 Severe Tropical Storm Lionrock(英文) | |||||||||||||||||
---|---|---|---|---|---|---|---|---|---|---|---|---|---|---|---|---|---|
| |||||||||||||||||
| |||||||||||||||||
| |||||||||||||||||
| |||||||||||||||||
概況 | |||||||||||||||||
形成日期 | 2010年8月27日 | ||||||||||||||||
消散日期 | 2010年9月3日 | ||||||||||||||||
最低氣壓 | 985 hPa | ||||||||||||||||
瞬間最大陣風 | 130 km/h | ||||||||||||||||
影響 | |||||||||||||||||
死傷人數 | 2人 | ||||||||||||||||
影響地區 | 菲律賓、香港、澳門、台灣、中國大陸(華南) | ||||||||||||||||
備註 |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在此熱帶氣旋離開其責任範圍之後,沒有再更新其風速資料 | ||||||||||||||||
2010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
2010年8月23日,西北太平洋上空的副熱帶高壓呈減弱和東退的現象,不久位於台灣東面海域和呂宋西面海域同時有兩個低壓區形成。及後,位於台灣東面海域的那一個低壓區於8月25日下午發展成熱帶擾動,並於8月26日被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8月27日,此低壓區也被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而不久該熱帶性低氣壓再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和菲律賓氣象局承認升格,發出了熱帶氣旋生成預警,也被菲律賓方面更名為「Florita」。但是,此熱帶性低氣壓受到華中至西南地區的微弱冷空氣影響之下,華南沿岸一帶也轉吹偏北風,部份內陸地區氣溫也有下降,影響其的移動速度和增強的可能性。不過,由於熱帶性低氣壓在南海北部幾乎停留不動,華南沿岸受其下沉氣流影響,很多地方都有煙霞,天氣酷熱。
而香港天文台於8月28日下午12時許,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8月29日獲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風暴,及命名為萊羅克。如以萊羅克發展路徑來看,萊羅克在約攝氏30度的南海水面發展,增強空間很大。但在8月29日,台灣東南部海面和關島西北海面各有熱帶氣旋發展,形成西北太平洋「三颱鼎立」的現象,同時受藤原效應影響下,萊羅克的增強空間減少,也令萊羅克移動的速度和方向都有很不穩定的因素。
8月29日晚上8時,位於台灣北部的一熱帶性低氣壓09W突然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命名「南修」,並朝西南方向,即南海東北部的方向移動,進入台灣海峽,屆時萊羅克和南修兩個熱帶氣旋的距離就拉近,更有機會相撞。受南修影響,萊羅克在東沙群島一帶轉為向南緩慢移動,並再緩慢向北移動,在南海東北部徘徊。基於萊羅克和南修的距離相當接近,出現了的雙颱效應,萊羅克的移動路徑也變得緩慢,令其將來移動路徑存在變數,有可能中途西移折返,也有可能繼續向東北移動。8月31日晚間時份,位於台灣海峽北部的熱帶氣旋南修已經減弱成為一個低壓區,萊羅克當時是位於台灣海峽南部,很快就把南修的雨雲帶吸收,並有所增強和增加移動速度。但由於受副熱帶高壓在西風帶向西擴展的關係,萊羅克在台灣海峽轉向並移近廣東東部和福建南部沿岸。9月2日,萊羅克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古雷鎮登陸,並開始減弱。萊羅克於9月3日下午於廣東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內陸減弱成一個比較廣闊的低壓區。
由於萊羅克移動緩慢且環流細小,所以即使萊羅克早於8月28日在香港800公里範圍內形成,都沒有令香港天文台立即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8月29日早上,萊羅克增強為熱帶風暴,天文台在上午10時35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1],當時萊羅克位於香港之東南約340公里[2]。萊羅克於當日晚上11時最接近香港,在香港之東南約260公里掠過。當日香港吹和緩北風,翌日(30日)高地間中吹強風,對香港的威脅不大[2]。8月30日,由於萊羅克採取偏東的移動方向遠離,天文台在晚上7時1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3],當時萊羅克位於香港之東南東約350公里[4]。但由於萊羅克與台灣北部的熱帶風暴南修產生了藤原效應,移動路徑存在變數,天文台表示仍然會密切留意萊羅克的移動路徑[4],隨後萊羅克增強成強烈熱帶風暴。
8月31日至9月2日日間,雖然萊羅克對香港的威脅暫時解除,但是其下沉氣流仍然為華南大部份地區出現酷熱、微風和有煙霞的天氣,香港多個路邊空氣監察站都測得偏高至甚高水平的空氣污染。9月2日晚間,萊羅克移入廣東內陸,其雨帶開始影響香港。雖然萊羅克已經減弱為熱帶風暴,天文台亦曾表示再次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機會不大,但是萊羅克突然改向西南西移動,進一步逼近香港,所以天文台於晚上8時40分再度發出一號戒備信號[5],當時萊羅克位於香港之北北東約210公里[6]。這是繼2007年強烈熱帶風暴帕布正面襲港後,3年以來第一個「回馬槍」。9月3日凌晨,萊羅克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繼續接近香港,香港轉吹南風,離岸風勢間中清勁[2]。萊羅克在當日下午2時最接近香港,在香港之北北西約150公里掠過[2]。隨著萊羅克於黃昏前減弱為低壓區,天文台於下午4時4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7]。
因應萊羅克增強為熱帶風暴,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於8月29日上午10時半懸掛一號風球,當時萊羅克集結在澳門之東南380公里[8],氣象局隨即表示改掛較高熱帶氣旋信號的機會不大[8]。萊羅克路徑飄忽,於8月31日轉向東至東北方向移動,並於翌日早上朝向台灣海峽[9],逐漸遠離澳門,因此三號風球一直沒有懸掛。萊羅克於9月1日再次轉向西北移動,並在福建南部登陸[9],但由於缺乏水汽及受地形摩擦,萊羅克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並逐漸消散[9],對澳門的威脅解除,氣象局遂於9月2日早上7時45分除下所有熱帶氣旋信號。
2010年8月29日凌晨2時,今年第6號熱帶風暴「萊羅克」在南海北部海面上生成。早上10時,中央氣象台繼續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今年第6號熱帶風暴「萊羅克」的中心,29日08時位於廣東省汕頭市以南大約42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就是北緯19.6度、東經116.2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2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8百帕。預計,「萊羅克」中心將以每小時5-10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並向廣東東部到福建南部沿海靠近。受「萊羅克」和西南季風共同影響,29日中午到30日中午,南海北部、廣東東部沿海、福建南部沿海將有6-7級大風,「萊羅克」中心經過的海面風力有8-9級,陣風可達10-11級;南海中南部、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台灣以東洋面也將有6-7級大風。[10]
下午5時,風暴的中心位於廣東省汕頭市偏南方大約430公里的海面上,就是北緯19.5度,東經116.3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20米/秒),中心氣壓998百帕。中央氣象台預計,「萊羅克」中心將以每小時5-10公里的速度向北北東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逐漸向廣東東部到福建南部沿海靠近。[11]
2010年8月29日早上9時,廣東省氣象台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信號。[12]
下午2時,廣東省氣象台預計,「萊羅克」未來24小時內將以每小時5~10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緩慢靠近廣東省中東部沿海,強度繼續加強。[13]
9月1日中午12時,廣東省氣象台發布颱風黃色預警信號,預計24小時內廣東省東部地區將受萊羅克影響,平均風力可達8級以上。[14]
2010年8月30日下午13時,福建省氣象台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24小時內福建沿海東北風6-8級。[15]
8月31日,受熱帶風暴南修影響,上午7時5分,福建省氣象台改對南修發出颱風黃色預警信號[16]。
9月1日上午6時,福建省氣象台發布颱風黃色預警信號。預計萊羅克將向閩南粵東沿海靠近,未來24小時內,閩江口以北東北風6-7級,陣風8-9級;閩江口以南東北風轉東南風,風力6-7級,陣風8-9級逐漸增強到7-8級,陣風9-10級。[17]
下午17時30分,福建省氣象台變更發布颱風橙色預警信號,預計萊羅克將於9月1日下半夜到2日上午在晉江至汕頭一帶沿海登陸,於9月1日下半夜沿海東北風6-7級,陣風8-9級,閩江口以南逐漸增強到7-8級,陣風9-10級。風暴中心經過的附近海面風力可達9-10級,陣風11-12級[18]。
2010年8月31日20時30分,中央氣象局發布海上颱風警報。9月1日2時30分,中央氣象局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屏東縣於0時30分、高雄縣市於6時30分宣布本日上午正常上班、停止上課;後又於上午宣佈下午停止上班、上課。台東縣蘭嶼鄉10點過後宣佈停班停課,澎湖縣下午停班停課,台南市則宣布本日晚間6點以後停班停課。台東縣太麻里鄉、大武鄉、金峰鄉、達仁鄉本日晚間停班停課。
花蓮縣壽豐鄉有兩名蜆苗養殖場人員疑似因為養殖池水位高漲,不幸溺斃[19]。
9月2日8時30分,中央氣象局解除陸上颱風警報。14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