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里科沃之戰(俄語:Куликовская битва,羅馬化:Kulikovskaya bitva)發生於1380年9月8日頓河畔庫里科沃原野(今圖拉州基莫夫斯基區境內),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頓斯科伊領導的多個公國擊敗了金帳汗國馬麥的軍隊[5]。戰後,蒙古大汗脫脫迷失反攻,將莫斯科屠城並燒毀。雖然此戰並未結束蒙古人對俄羅斯的主導地位,但是俄羅斯歷史學家認為此戰是俄羅斯歷史的重要轉折點,自此開始蒙古逐漸式微,莫斯科公國日漸興起,最終實現獨立。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8年10月7日) |
背景
隨著13世紀蒙古征服基輔羅斯,在此期間,南方諸侯因為戰亂逐漸衰落,而北方的莫斯科公國實力不斷增強,經常與鄰國爭奪領土,包括與梁贊發生衝突。因此,1300年,莫斯科從梁贊手中奪取了科洛姆納城,梁贊王子被莫斯科大公囚禁數年之後殺害。 1359年金帳汗國可汗別兒迪別(Berdi Beg,?—1359年)被殺後,大混亂隨之而來。軍閥(temnik)馬麥是別兒迪別的女婿和貝勒貝伊(Beylerbey,在金帳汗國,該頭銜可用於指代所有擁有「兀魯思埃米爾」頭銜的人),他很快在金帳汗國西部掌權。1361年,馬麥擁立奧都剌(Abdullah Khan)為王,1370年奧都剌神秘死亡後,穆罕默德·博拉克(Muhammad Bolak)繼位。馬麥並非成吉思汗的後代,因此他的權力並不穩固,因為還有真正的成吉思汗後裔聲稱擁有統治權。因此,他必須不斷為權力而戰,同時還要與其他民族分裂主義作鬥爭。在不斷衰落的金帳汗國發生繼承戰爭的同時,新的政治勢力也不斷興起,如立陶宛大公國、莫斯科公國和梁贊大公國。
此時,立陶宛大公國持續擴張。它與莫斯科爭奪特維爾的統治權,並在1368年至1372年期間對莫斯科發動了三次戰役。1377年阿爾吉爾達斯去世後,他的長子安德烈·波洛茨克(Andrei of Polotsk)和德米特里·布良斯克(Dmitry of Bryansk)開始與他們的繼兄弟雅蓋沃爭奪王位,並與莫斯科大公結盟。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