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托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威尼托语

威尼托語是歷史上、今義大利境內的威尼托人所講的一種語言,其分布在義大利東北部的威尼托大區弗留利一帶,以及今日斯洛維尼亞波河三角洲到阿爾卑斯山脈南緣之間,與埃斯泰文化有關。[4][1][5] 威尼托語見於公元前6至公元前1世紀的約300塊碑銘,羅馬人稱其為Veneti,希臘人稱其為Enetoi。大約在1世紀之後,當地居民被羅馬同化,這種語言就滅絕了。祭祀雷伊蒂亞的銘文是了解威尼托語的主要來源之一。[6]

快速預覽 威尼托語, 母語國家和地區 ...
威尼托語
Venetic
母語國家和地區義大利
區域義大利東北威尼托大區
族群威尼托人
年代公元前6–1世紀[1]
語系
印歐語系
文字古義大利字母
語言代碼
ISO 639-3xve
語言學家列表xve
Glottologvene1257[3]
Thumb
鐵器時代義大利的語言分布。威尼托語為棕色。
關閉

系屬分類

Thumb
威尼托字母

威尼托語是一種顎音類語言,它和其他印歐語系語言的聯繫還在研究中,但據現今的研究成果證實,威尼托語和義大利語是同族,利布爾尼亞語除外。

威尼托語同其他西部印歐語分支(尤其是凱爾特語族日耳曼語族)也有相似之處,一些語言學家更傾向於將其視作一種獨立的印歐語;另外可能還與巴爾幹半島西部的伊利里亞語有關,但它們的具體關係目前還有爭議。

有學者認為,威尼托語顯然屬於義大利語族,且同奧斯坎-翁布里亞語支的關係比拉丁語還密切;也有人認為,威尼托語不屬於義大利語族,而是從前原始義大利語中分離出來的。[7]

2012年一項研究認為,從形態上看威尼托語是一種與凱爾特語很相似的較保守語言;從語音上看,它處於凱爾特語和義大利語的中間。後一種差別可能只是地域特徵。[2]也有人指出了其與雷蒂亞語在語音上的相似。[8]

2016年,凱爾特學家Peter Schrijver提出,威尼托語、凱爾特語族和義大利語族共同構成了義大利-凱爾特語族[9]

命運

公元前150~50年間,銘文主要以拉丁語-威尼托語雙語的形態出現,威尼托語中可見大量拉丁語借詞。這大約是向拉丁語的語言遷移的一個階段,最終導致了語言滅絕。[10]

特徵

威尼托語有6或7個名詞格與4種動詞變位(類似於拉丁語)。已知單詞有約60個,有些借自拉丁語(如liber.tos. < libertus)或伊特拉斯坎語。其中許多詞明顯屬於印歐語系,例如vhraterei < PIE *bʰréh₂trey = 「對兄弟」。

音系

威尼托語中,PIE送氣濁塞音*bʰ*dʰ*gʰ在詞首分別變為/f//f//h/(與拉丁語和奧斯坎-翁布里亞語相似);而在詞中分別變為/b//d//ɡ/(與拉丁語類似)。至少*bʰ*dʰ的演變存在明確的證實。法利斯克語和奧斯坎-翁布里亞語在詞中也變為/f//f//h/

威尼托語中還有PIE *kʷ > kv*gʷ- > w-*gʷʰ- > f-的演化,後兩者與拉丁語平行;以及*p...kʷ... > *kʷ...kʷ...的逆同化,這在義大利語和凱爾特語中也有發現。[11]:141

文字

埃斯特發現了大量的牌銘,埃斯特被認為是威尼托人居住的中心,接著在威尼托阿爾皮諾帕多瓦[12]維琴查皮亞維河谷,的裡雅斯特奧地利克恩滕州的交界處也發現了類似牌銘以及隨葬物品和墓碑。最近調查者在威尼托當地聖殿裡發現了許多碑銘碎片,卡多雷奧倫索卡爾瓦里奧山也發現了刻於公元二世紀的碑銘,上面刻有一種拉丁文和威尼托文的混合體文字。

銘文使用一種北古義大利字母,類似於伊特魯里亞字母。 威尼托語字母為古威尼托人使用,公元前550年和450年間,在伊特魯里亞語裡陸續收集來的,當字母被另一套語言借用時,就會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難,例如,伊特魯里亞語沒有閉塞音(/b/,/d/ ,/g/),相應的希臘原始符號已經被伊特魯里亞人廢棄不用了,而這些正是古威尼托人從伊特魯里亞語裡學來的,如φ,z e χ,見下面的原文。 公元前100年羅馬人開始使用拉丁字母來代替威尼托字母,但拉丁字母同威尼托字母一樣不圓潤或只作簡單的翻轉,威尼托語使用布斯特羅費迪科體書寫,即一行從左向右,下一行從右向左,不斷交替相反方向。 現在存在一種盧恩字母緣自於威尼托字母的假設[13]

語言樣本

埃斯泰出土的青銅釘子(Es 45)上的銘文:[4]:149

威尼托語 Mego donasto śainatei Reitiiai porai Egeotora Aimoi ke louderobos
拉丁語(書面) Me donavit sanatrici Reitiae bonae Egetora [pro] Aemo liberis-que
譯文 Egetora代表Aemus和孩子們把我交給了善良的治療者雷伊蒂亞

卡多雷(Ca 4 Valle)出土的桶上的另一組銘文:[4]:464

威尼托語 eik Goltanos doto louderai Kanei
拉丁語(書面) hoc Goltanus dedit liberae Cani
譯文 Goltanus為自由的Kanis犧牲了這一切

原文

meχo zona.s.to e.φ. vhaφa.i.tśa p|ora.i. .o.p io|roφo.s.
me donavit ex voto (?) Fabatia Porae ob horna

(da Pisani, p. 255)

點狀符號

威尼托語牌銘的一個最有趣的特點就是所謂的「點狀符號」,如上附原文所見,一些字母前和後所標的點狀符號,實際上點狀符號的特點是:輔音後不跟元音(例如zona.s.to句子裡,s後面緊跟輔音to),元音後不接輔音(例如.o.p中,o音位於句子的開頭)。這種奇怪的習慣用法是威尼托字母最重要的一點,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發現伊特魯里亞-威尼托語字母(通過希臘字母)是緣自賽米提克語腓尼西奧字母,也許還是它的古老的使用者,同賽米提克語腓尼西奧字母一樣,使用音節化的字母,如CV音節方式(輔音+元音),和其他多種方式(只加V或C)。

文獻目錄

  • 維爾蒙多·布魯涅特利,「迪非那哥和伊魯特里亞-威尼托語字母,關於牌銘字母」,古地中海的文化傳播(P. 菲力格度編輯)(Sassari 24-27.4.1991), 卡利亞里和科西嘉,1994, pp. 47–53
  • 賈科莫·德沃托義大利語言學家, 黎佐利出版社, 米蘭, 1974, pp. 56–58
  • R. S. 康維, 義大利方言 (2 vol., 劍橋大學出版社, 1897, repr. 1967)
  • 維托雷·皮薩尼, 拉丁語之外的義大利古老語言,都靈, 盧森博格和塞利爾出版社, 1964

參見

註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