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學院獎最佳服裝設計獎(英語:Academy Award for Best Costume Design)是影藝學院頒發一個專門針對電影中優秀服裝設計成就的年度獎項[1]。這一獎項首次頒發是在1949年初舉辦,針對1948年電影進行獎勵的第21屆學院獎頒獎典禮上[2]。
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 |
---|---|
國家/地區 | 美國 |
主辦單位 | 影藝學院 |
首次頒發 | 1949 |
應屆得主 | 《可憐的東西》霍莉·沃丁頓 |
官方網站 | http://www.oscars.org |
起初時,服裝設計獎也與當時的攝影、藝術指導兩個獎一樣,是按黑白片和彩色片分開頒獎的[3]。但到了1958年3月26日舉行的第30屆學院獎頒獎典禮上,這三個獎項都統一為一個獎[4]。不過這一做法僅持續了兩屆,到了第32屆學院獎頒獎典禮又一次分開成了兩個獎[5]並一直保持至第39屆時為止。從第40屆開始,三個獎項再也沒有按黑白片和彩色片為開頒獎過[6]。有意思的是,自第40屆學院獎開始至今,服裝設計獎僅有兩次頒給了時代背景為當代的電影,其餘獲獎影片均為歷史題材(古裝片)[7]。
米蘭拉·坎農諾和柯琳·艾特伍是目前在世者中獲獎最多(皆為四次)的得獎人。米蘭拉·坎農諾是以《亂世兒女》、《火戰車》、《凡爾賽拜金女》及《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獲獎,柯琳·艾特伍則是以《芝加哥》、《藝伎回憶錄》、《魔境夢遊》及《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獲獎。
年份 | 分類 | 獲獎影片 | 提名影片 | 注 |
---|---|---|---|---|
1950
(23屆) | ||||
黑白片 | 《慧星美人》 – 伊蒂絲·海德和查爾斯·勒梅爾 |
|
[12] | |
彩色片 | 《參孫和達麗拉》 – 伊蒂絲·海德、桃樂絲·傑金斯、埃洛依·簡森、吉爾·斯蒂爾和關·瓦克林 |
|
[12] | |
1951
(24屆) | ||||
黑白片 | 《郎心如鐵》 – 伊蒂絲·海德 | |||
彩色片 | 《花都舞影》 – 奧雷·凱利、沃特·普凱特和艾琳·夏拉夫 |
|
||
1952
(25屆) | ||||
黑白片 | 《玉女奇男》 – 海倫·羅斯 |
|
||
彩色片 | 《青樓情孽》 – 馬塞爾‧韋特斯 |
|
||
1953
(26屆) | ||||
黑白片 | 《羅馬假期》 – 伊蒂絲·海德 |
|
||
彩色片 | 《聖袍千秋》 – 查爾斯·勒梅爾和艾蜜麗·聖地亞哥 | |||
1954
(27屆) | ||||
黑白片 | 《龍鳳配》 – 伊蒂絲·海德 |
|
||
彩色片 | 《地獄門》 – 和田三造 |
|
||
1955
(28屆) | ||||
黑白片 | 《傷心淚盡話當年》 – 海倫·羅斯 | |||
彩色片 | 《生死戀》 – 查爾斯·勒梅爾 |
|
||
1956
(29屆) | ||||
黑白片 | 《金車玉人》 – 尚·路易斯 |
|
||
彩色片 | 《國王與我》 – 艾琳·夏拉夫 | |||
1957
(30屆) |
不分黑白片和彩色片 | 《美女霓裳》 – 奧雷·凱利 | ||
1958
(31屆) |
不分黑白片和彩色片 | 《金粉世界》 – 塞西爾·比頓 |
|
|
1959
(32屆) | ||||
黑白片 | 《熱情如火》 – 奧雷·凱利 |
|
||
彩色片 | 《賓漢》 – 伊莉莎白·哈芬登 |
|
年份 | 分類 | 獲獎影片 | 提名影片 | 注 |
---|---|---|---|---|
1960
(33屆) | ||||
黑白片 | 《從心所願》 – 伊蒂絲·海德和艾德華·史蒂文森 |
|
[13] | |
彩色片 | 《萬夫莫敵》 – 阿靈頓·巴爾斯和比爾·湯瑪斯 |
|
[13] | |
1961
(34屆) | ||||
黑白片 | 《生活的甜蜜》 – 皮耶羅·格拉蒂 | [14] | ||
彩色片 | 《西城故事》 – 艾琳·夏拉夫 |
|
[14] | |
1962
(35屆) | ||||
黑白片 | 《姐妹情仇》 – 諾瑪·科赫 |
|
[15] | |
彩色片 | 《格利姆兄弟的美好世界》 – 瑪麗·威爾斯 |
|
[15] | |
1963
(36屆) | ||||
黑白片 | 《8½》 – 皮耶羅·格拉蒂 |
|
[16] | |
彩色片 | 《埃及豔后》 – 蕾妮・康利、維托里歐・尼諾・諾瓦雷塞和艾琳·夏拉夫 | [16] | ||
1964
(37屆) | ||||
黑白片 | 《巫山風雨夜》 – 桃樂絲·傑金斯 |
|
[17] | |
彩色片 | 《窈窕淑女》 – 塞西爾·比頓 |
|
[17] | |
1965
(38屆) | ||||
黑白片 | 《親愛的》 – 茱莉·哈里斯 |
|
[18] | |
彩色片 | 《齊瓦哥醫生》 – 菲莉斯·道爾頓 | [18] | ||
1966
(39屆) | ||||
黑白片 | 《靈慾春宵》 – 艾琳·夏拉夫 |
|
[19] | |
彩色片 | 《良相佐國》 – 伊莉莎白·哈芬登和瓊安·布里奇 |
|
[19] |
從第40屆學院獎開始,這一獎項不再分黑白、彩色兩類而統一合併為一個獎項。
年份 | 獲獎影片 | 提名影片 | 注 |
---|---|---|---|
1970
(43屆) |
《克倫威爾》 – 維托里歐・尼諾・諾瓦雷塞 |
|
[23] |
1971
(44屆) |
《宮廷秘史》 – 伊馮娜·布萊克和安東尼奧·卡斯蒂略 | [24] | |
1972
(45屆) |
《與姑媽同游》 – 安東尼·鮑威爾 | [25] | |
1973
(46屆) |
《刺激》 – 伊蒂絲·海德 | [26] | |
1974
(47屆) |
《大亨小傳》 – 西奧妮·V·阿爾德里奇 | [27] | |
1975
(48屆) |
《亂世兒女》 – 米蘭拉·坎農諾和厄拉·布里特·索德倫德 |
|
[28] |
1976
(49屆) |
《卡薩諾瓦》 – 達尼羅·多納蒂 |
|
[29] |
1977
(50屆) |
《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 – 約翰·莫羅 |
|
[30] |
1978
(51屆) |
《尼羅河上的慘案》 – 安東尼·鮑威爾 | [31] | |
1979
(52屆) |
《爵士春秋》 – 艾柏特・沃斯基 |
|
[32] |
年份 | 獲獎影片 | 提名影片 | 注 |
---|---|---|---|
1980
(53屆) |
《苔絲》 – 安東尼·鮑威爾 | [33] | |
1981
(54屆) |
《火戰車》 – 米蘭拉·坎農諾 | [34] | |
1982
(55屆) |
《甘地》 – 芭努·阿泰亞和約翰·莫羅 | [35] | |
1983
(56屆) |
《芬妮與亞歷山大》 – 瑪麗克·沃斯-隆德 |
|
[36] |
1984
(57屆) |
《阿瑪迪斯》 – 西奧多·皮什泰克 | [37] | |
1985
(58屆) |
《亂》 – 和田恵美 | [38] | |
1986
(59屆) |
《窗外有藍天》 – 珍妮·畢凡和約翰·布萊特 | [39] | |
1987
(60屆) |
《末代皇帝》 – 詹姆士·艾奇遜 | [40] | |
1988
(61屆) |
《危險關係》 – 詹姆士·艾奇遜 | [41] | |
1989
(62屆) |
《亨利五世》 – 菲莉斯·道爾頓 | [42] |
年份 | 獲獎影片 | 提名影片 | 注 |
---|---|---|---|
1990
(63屆) |
《大鼻子情聖》 – 弗蘭卡·斯夸夏皮諾 | [43] | |
1991
(64屆) |
《豪情四海》 – 艾柏特・沃斯基 | [44] | |
1992
(65屆) |
《吸血鬼:真愛不死》 – 石岡瑛子 |
|
[45] |
1993
(66屆) |
《純真年代》 – 加布里埃爾·佩斯卡西 | [46] | |
1994
(67屆) |
《沙漠妖姬》 – 提姆·查佩爾(Tim Chappel)和莉茲·加德納 | [47] | |
1995
(68屆) |
《亂世情緣》 – 詹姆士·艾奇遜 |
|
[48] |
1996
(69屆) |
《英倫情人》 – 安·羅斯 |
|
[49] |
1997
(70屆) |
《鐵達尼號》 – 黛博拉·林恩·史考特 | [50] | |
1998
(71屆) |
《莎翁情史》 – 珊迪·鮑威爾 |
|
[51] |
1999
(72屆) |
《酣歌暢戲》 – 琳迪·海明 | [52] |
年份 | 獲獎影片 | 提名影片 | 注 |
---|---|---|---|
2000
(73屆) |
《神鬼戰士》 – 簡提·耶茨 | [53] | |
2001
(74屆) |
《紅磨坊》 – 凱薩琳·馬丁和安格斯·斯特拉茲 |
|
[54] |
2002
(75屆) |
《芝加哥》 – 柯琳·艾特伍 | [55] | |
2003
(76屆) |
《魔戒:王者歸來》 – 姬拉·迪克森和理察·泰勒 | [56] | |
2004
(77屆) |
《神鬼玩家》 – 珊迪·鮑威爾 | [57] | |
2005
(78屆) |
《藝伎回憶錄》 – 柯琳·艾特伍 | [58] | |
2006
(79屆) |
《凡爾賽拜金女》 – 米蘭拉·坎農諾 |
|
[59] |
2007
(80屆) |
《伊莉莎白:輝煌年代》 – 亞歷珊卓·拜恩 | [60] | |
2008
(81屆) |
《浮華一世情》 – 麥可·奧康納 | [61] | |
2009
(82屆) |
《維多莉亞女王:風華絕代》 – 珊迪·鮑威爾 | [62] |
年份 | 獲獎影片 | 提名影片 | 注 |
---|---|---|---|
2010
(83屆) |
《魔境夢遊》 – 柯琳·艾特伍 | [63] | |
2011
(84屆) |
《大藝術家》 – 馬克·布里吉 |
|
[64] |
2012
(85屆) |
《安娜·卡列尼娜》 – 賈桂琳·杜倫 | [65] | |
2013
(86屆) |
《大亨小傳》 – 凱薩琳·馬丁 | [65] | |
2014
(87屆) |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 米蘭拉·坎農諾 | [66] | |
2015
(88屆) |
《瘋狂麥斯:憤怒道》 – 珍妮·畢凡 | [67] | |
2016
(89屆) |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 柯琳·艾特伍 | [68] | |
2017
(90屆) |
《霓裳魅影》 – 馬克·布里吉 | [69] | |
2018
(91屆) |
《黑豹》 – 露絲·E·卡特 | [70] | |
2019
(92屆) |
《小婦人》 – 賈桂琳·杜倫 | [70]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