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奧林匹克憲章》,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在其所屬國家及其所任職的奧林匹克運動組織中代表並促進國際奧會和奧林匹克運動的利益。委員應視為國際奧會的代表,而非各國家派駐國際奧會的代表。委員參與每年召開的國際奧會全體會議,對會議上提供表決的議題具有表決權。截至2024年,國際奧會有111名委員。
現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
國際奧會委員的人選可由國際奧會現任委員、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國際單項運動總會聯合會、各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各國家奧委會的世界性或洲際聯合會(如亞奧理事會)或其它受國際奧會承認的組織提名。候選人須遞交國際奧會全會投票,獲簡單多數則當選為國際奧會委員。
國際奧會委員的任期為8年,可連選連任。通常情況下,年滿70歲的委員須自動卸任[註 1],但其成員資格可延長至多4年。
歷史上,國際奧會的新任委員人選曾由國際奧會主席提名,且在早期可終身任職[註 2]。
國際奧會的委員至多為115人。具體構成分類如下:
- 一般委員,至多為70人。此類委員中來自同一國家的人員不得超過1人[註 3]。
- 運動員代表,至多為15人;符合此項的委員須首先為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
- 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國際單項運動總會聯合會及其它組織的代表,至多為15人;符合此項的委員須為前述組織的主席、執委或高級領導人員。
- 各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及其世界性或洲際聯合會的代表,至多為15人;符合此項的委員須為前述組織的主席、執委或高級領導人員。此類委員中來自同一國家的人員不得超過1人。
後三類委員因其在特定組織內的職務而當選為國際奧會委員。運動員代表在任運動員委員會委員期滿(8年)後,也自動卸任國際奧會委員。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和國家奧委會的代表,如卸任其在對應組織中的職位,也自動卸任國際奧會委員。但這三類委員在卸任後仍可通過選舉成為一般委員、繼續留任。
歷史上,曾規定來自同一國家的(一般)委員至多為1人,而舉辦過夏季或冬季奧運會的國家可有至多2人。
截至2024年,國際奧會有111名委員。
下表中「名額」一欄列出委員所占用的名額:
委員 | 國家/地區 | 就任 | 名額 | 參加過的奧運項目 | 注釋 |
---|---|---|---|---|---|
諾拉公主 | 列支敦斯登 | 1984 | |||
阿爾貝二世親王 | 摩納哥 | 1985 | 雪車(1988-2002) | ||
阿妮塔·德弗朗茨 | 美國 | 1986 | 划船(1976) | ||
安妮長公主 | 英國 | 1988 | 馬術(1976) | ||
理察·卡里翁 | 波多黎各 | 1990 | |||
丹尼斯·奧斯瓦爾德 | 瑞士 | 1991 | 划船(1968-1976) | ||
托馬斯·巴赫 | 德國 | 1991 | 擊劍(1976) | ||
艾哈邁德·法赫德·薩巴赫 (停職中) |
科威特 | 1992 | |||
羅賓·E·米切爾 | 斐濟 | 1994 | |||
夏米爾·塔爾皮斯切夫 | 俄羅斯 | 1994 | |||
瓦列里·博爾佐夫 | 烏克蘭 | 1994 | 田徑(1972、1976) | ||
賽義德·沙希德·阿里 | 巴基斯坦 | 1996 | |||
古妮拉·林德伯格 | 瑞典 | 1996 | |||
居伊·德呂 | 法國 | 1996 | 田徑(1972、1976) | ||
亨利大公 | 盧森堡 | 1998 | |||
納瓦爾·埃爾·穆塔瓦基爾 | 摩洛哥 | 1998 | 田徑(1984) | ||
黃思綿 | 新加坡 | 1998 | |||
于再清 | 中國 | 2000 | NOC | ||
約翰·科茨 | 澳洲 | 2001 | |||
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 | 西班牙 | 2001 | |||
塔米姆·本·哈邁德·阿勒薩尼埃米爾 | 卡達 | 2002 | NOC | ||
妮可·霍弗茨 | 阿魯巴 | 2006 | 藝術游泳(1984) | ||
謝爾蓋·布卡 | 烏克蘭 | 2008 | 田徑(1988、1992、2000) | ||
烏魯·埃爾德納 | 土耳其 | 2008 | |||
莉迪亞·恩塞克拉 | 蒲隆地 | 2009 | |||
費薩爾·本·海珊王子 | 約旦 | 2010 | |||
馬里索爾·卡薩多 | 西班牙 | 2010 | IF | ||
傑拉多·維爾特 | 阿根廷 | 2011 | |||
李玲蔚 | 中國 | 2012 | |||
皮埃爾-奧利維爾·貝克斯-維讓 | 比利時 | 2012 | |||
艾查·蓋拉德·阿里 | 吉布地 | 2012 | NOC | ||
柯絲蒂·考文垂 | 辛巴威 | 2013 | 游泳(2000-2016) | ||
奧克塔維安·莫拉留 | 羅馬尼亞 | 2013 | |||
伯納德·雷茲曼 | 巴西 | 2013 | 排球(1976-1984) | ||
米基·科胡昂科-賈沃斯基 | 菲律賓 | 2013 | |||
保羅·特加特 | 肯亞 | 2013 | 田徑(1996-2004) | ||
達格馬維特·吉爾梅·貝哈內 | 衣索比亞 | 2013 | NOC | ||
內納德·拉洛維奇 | 塞爾維亞 | 2015 | IF | ||
妮塔·安巴尼 | 印度 | 2016 | |||
薩麗·埃薩耶 | 芬蘭 | 2016 | 田徑(1992、1996) | ||
伊沃·費利安尼 | 義大利 | 2016 | IF | ||
盧伊斯·阿爾貝托·莫雷諾 | 哥倫比亞 | 2016 | |||
奧維塔·拉皮拉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2016 | |||
阿南特·辛格 | 南非 | 2016 | |||
特里西婭·史密斯 | 加拿大 | 2016 | 划船(1976、1984、1988) | ||
卡爾·斯托斯 | 奧地利 | 2016 | |||
薩拉·沃克 | 紐西蘭 | 2016 | 小輪車競速(2008、2012) | ||
巴克萊·特蒙吉爾 | 帛琉 | 2017 | |||
克莉絲汀·克洛斯特·奧森 | 挪威 | 2017 | |||
帕塔瑪·利斯瓦德拉庫爾 | 泰國 | 2017 | |||
路爾斯·梅伊亞·奧維多 | 多明尼加 | 2017 | |||
內凡·伊里克 | 智利 | 2017 | NOC | ||
讓-克里斯托夫·羅蘭 | 法國 | 2017 | IF | 划船(1992-2000) | |
英格瑪·德沃斯 | 比利時 | 2017 | IF | ||
基里·基瓦爾 | 捷克 | 2018 | |||
埃瑪·泰爾霍 | 芬蘭 | 2018 | AC | 冰球(1998-2014) | |
張虹 | 中國 | 2018 | AC | 競速滑冰(2014、2018) | |
撒米拉·阿斯加里 | 阿富汗 | 2018 | |||
戴娜·古金納維奇特 | 立陶宛 | 2018 | 射擊(1996-2012) | ||
卡米洛·洛佩茲 | 巴拉圭 | 2018 | |||
費莉西特·魯馬里卡 | 盧安達 | 2018 | |||
威廉·弗雷德里克·布里克 | 烏干達 | 2018 | |||
吉格耶·烏顏·旺楚克王子 | 不丹 | 2018 | NOC | ||
安德魯·帕森斯 | 巴西 | 2018 | IF | ||
渡邊守成 | 日本 | 2018 | IF | ||
喬瓦尼·馬拉戈 | 義大利 | 2019 | |||
奧黛特·阿塞姆貝·恩古盧 | 喀麥隆 | 2019 | |||
菲洛梅娜·福爾特什 | 維德角 | 2019 | |||
馬特洛昂·莫伊洛亞-拉莫庫波 | 賴索托 | 2019 | |||
譚天忠 | 象牙海岸 | 2019 | |||
勞拉·欽奇利亞 | 哥斯大黎加 | 2019 | |||
埃里克·托希爾 | 印度尼西亞 | 2019 | |||
斯皮羅斯·卡普拉洛斯 | 希臘 | 2019 | 水球(1980、1984) | ||
穆斯塔法·貝拉夫 | 阿爾及利亞 | 2019 | NOC | ||
李起興 | 南韓 | 2019 | NOC | ||
山下泰裕 | 日本 | 2020 | NOC | 柔道(1984) | |
大衛·哈格蒂 | 美國 | 2020 | IF | ||
詹尼·因凡蒂諾 | 瑞士 | 2020 | IF | ||
瑪麗亞·卡麗達·科隆 | 古巴 | 2020 | 田徑(1980) | ||
科琳達·格拉巴爾-基塔羅維奇 | 克羅埃西亞 | 2020 | |||
瑞瑪·班達爾·沙特公主 | 沙烏地阿拉伯 | 2020 | |||
巴特圖希格·巴特包勒德 | 蒙古國 | 2020 | |||
塞巴斯蒂安·柯伊 | 英國 | 2020 | IF | 田徑(1980-1984) | |
阿斯特麗·於倫霍爾特·雅各布森 | 挪威 | 2021 | AC | 越野滑雪(2010-2018) | |
保羅·加索爾 | 西班牙 | 2021 | AC | 籃球(2004-2020) | |
太田雄貴 | 日本 | 2021 | AC | 擊劍(2004-2016) | |
費代麗卡·佩萊格里尼 | 義大利 | 2021 | AC | 游泳(2004-2020) | |
馬婭·沃什喬夫斯卡 | 波蘭 | 2021 | AC | 山地自由車(2004-2020) | |
漢弗萊·凱恩格 | 肯亞 | 2021 | AC | 七人制橄欖球(2016) | |
耶齊·比埃爾 | 聯合國難民署認可難民 | 2022 | 田徑(2016) | ||
丹卡·巴爾特科娃 | 斯洛伐克 | 2022 | 射擊(2008-2020) | ||
達維·拉帕爾蒂安 | 法國 | 2022 | IF | ||
馬丁·富爾卡德 | 法國 | 2022 | AC | 冬季兩項(2010-2018) | |
弗麗達·漢斯多特 | 瑞典 | 2022 | AC | 高山滑雪(2010-2018) | |
雅埃爾·阿拉德 | 以色列 | 2023 | 柔道(1992、1996) | ||
鮑拉日·菲爾耶什 | 匈牙利 | 2023 | |||
塞西莉亞·泰特 | 秘魯 | 2023 | 排球(1980-1988) | ||
楊紫瓊 | 馬來西亞 | 2023 | |||
麥可·姆龍茨 | 德國 | 2023 | |||
佩特拉·索林 | 瑞典 | 2023 | IF | ||
金載烈 | 南韓 | 2023 | IF | ||
邁赫雷茲·布塞延 | 突尼西亞 | 2023 | NOC | ||
阿婭·邁達尼 | 埃及 | 2024 | 現代五項(2004 - 2012) | ||
葆拉·帕雷托 | 阿根廷 | 2024 | 柔道(2008 - 2020) | ||
達瑪莉絲·楊 | 巴拿馬 | 2024 | NOC | ||
休·羅伯遜 | 英國 | 2024 | |||
約翰·埃利亞什 | 英國 | 2024 | IF | ||
吉恩·賽克斯 | 美國 | 2024 | NOC | ||
基姆·貝 | 德國 | 2024 | AC | 競技體操(2012 - 2020) | |
馬庫斯·丹尼爾 | 紐西蘭 | 2024 | AC | 網球(2016 - 2020) | |
艾麗森·菲利克斯 | 美國 | 2024 | AC | 田徑(2004 - 2020) | |
傑茜卡·福克斯 | 澳洲 | 2024 | AC | 輕艇激流迴旋(2012 - 2024) |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名譽委員
名譽委員(法語:membres honoraires;英語:Honorary Members)是可由已卸任的國際奧會委員獲得的頭銜。根據《奧林匹克憲章》,卸任的國際奧會委員如在任期內做出傑出貢獻,且任職超過10年,則可經執委會提議、由全會推舉為國際奧會名譽委員。名譽委員終身任職,可受邀參加奧運會、奧林匹克大會、國際奧會全會和其它會議,可應國際奧會主席的要求提供建議,但不具有表決權,也不可在國際奧會任專職。
截止目前,國際奧會共計曾有過100餘名名譽委員。下表僅列出目前仍在世且任職的名譽委員,截至2024年共有37人。
名譽委員 | 國家 | 就任委員 | 就任名譽委員 | 參加過的奧運項目 | 注釋 |
---|---|---|---|---|---|
夏格達爾扎布·馬格萬 | 蒙古國 | 1977 | 2007 | ||
穆斯塔法·拉福伊 | 阿爾及利亞 | 1995 | 2009 | ||
曼努埃拉·迪琴塔 | 義大利 | 1999 | 2010 | 越野滑雪(1984 - 1998) | |
基普喬格·凱諾 | 肯亞 | 2000 | 2011 | 田徑(1964 - 1972) | |
豬谷千春 | 日本 | 1982 | 2012 | 高山滑雪(1952 - 1960) | |
阿爾內·永奎斯特 | 瑞典 | 1994 | 2012 | 田徑(1952) | |
安通·弗爾多利亞克 | 克羅埃西亞 | 1995 | 2012 | ||
拉薩納·帕倫弗 | 象牙海岸 | 2000 | 2012 | ||
弗朗西斯科·埃利薩爾德 | 菲律賓 | 1985 | 2013 | ||
威廉-亞歷山大國王 | 荷蘭 | 1992 | 2013 | ||
卡洛斯·努茲曼 (暫時停職) |
巴西 | 2000 | 2013 | 排球(1964) | |
讓-克洛德·基利 | 法國 | 1995 | 2014 | 高山滑雪(1964 - 1968) | |
蘭迪爾·辛格 | 印度 | 2001 | 2014 | 射擊(1968 - 1984) | |
納瓦夫·本·費薩爾·阿勒沙特王子 | 沙烏地阿拉伯 | 2002 | 2014 | ||
梅利頓·桑切斯·里瓦斯 | 巴拿馬 | 1998 | 2015 | ||
胡里奧·馬格利奧尼 | 烏拉圭 | 1996 | 2016 | ||
拉比斯·尼科拉烏 | 希臘 | 1986 | 2016 | ||
維塔利·斯米爾諾夫 | 俄羅斯 | 1971 | 2016 | ||
奧萊加里奧·巴斯克斯·拉納 | 墨西哥 | 1995 | 2016 | 射擊(1964 - 1976) | |
托尼·胡里 | 黎巴嫩 | 1995 | 2016 | ||
亞歷山大·弗拉基米羅維奇·波波夫 | 俄羅斯 | 2000 | 2016 | 游泳(1992 - 2004) | |
霍震霆 | 中國香港 | 2001 | 2017 | ||
格哈德·海伯格 | 挪威 | 1994 | 2017 | ||
東姑英南王子 | 馬來西亞 | 2006 | 2019 | ||
馬里奧·佩斯坎特 | 義大利 | 1994 | 2019 | ||
薩姆·拉姆薩米 | 南非 | 1995 | 2019 | ||
張雄 | 北韓 | 1996 | 2019 | ||
佛朗哥·卡拉羅 | 義大利 | 1982 | 2020 | ||
伊萬·迪沃斯 | 秘魯 | 1982 | 2020 | ||
威利·卡爾施密特·盧漢 | 瓜地馬拉 | 1988 | 2020 | ||
奧斯汀·西利 | 巴貝多 | 1994 | 2020 | ||
薩米·穆達拉爾 | 敘利亞 | 1998 | 2020 | ||
哈布·古梅爾 | 奈及利亞 | 2009 | 2020 | ||
比阿特麗斯·艾倫 | 甘比亞 | 2006 | 2021 | ||
弗雷德里克十世國王 | 丹麥 | 2009 | 2021 | ||
克雷格·雷迪 | 英國 | 1994 | 2022 | ||
理察·龐德 | 加拿大 | 1978 | 2023 | 游泳(1960) | |
帕爾·施米特 | 匈牙利 | 1983 | 2023 | 擊劍(1968 - 1976) |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榮譽委員
榮譽委員(法語:membres d'honneur;英語:Honour Members)是國際奧會以外的、對奧林匹克運動作出過傑出貢獻的知名人士。榮譽委員為終身榮譽,可受邀參加奧運會和奧林匹克大會,或應國際奧會主席特別邀請參加國際奧會內部的各種會議。截至目前,國際奧會共授予過6人以榮譽委員身份,所有榮譽委員均已逝世或放棄頭銜。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名譽主席
作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主要發起者,皮耶·德·古柏坦男爵在1925年卸任國際奧會主席後,被授予「國際奧會永久名譽主席」的終身榮譽頭銜。
自1952年卸任的西格弗里德·埃德斯特隆起,之後的每一任前國際奧會主席均在卸任後經執委會提議、由全會授予了「國際奧會終身名譽主席」的頭銜。根據《奧林匹克憲章》,終身名譽主席的身份與名譽委員相似,終身任職,可受邀參加奧運會、奧林匹克大會、國際奧會全會和其它會議(座次居於現任主席之側),有權提供建議,但不具有表決權,也不可在國際奧會任專職。目前,沒有尚在世的名譽主席。
前任委員
此處所列為國際奧會1894年成立時首屆委員會的成員。
委員 | 國家 | 就任 | 卸任 | 注釋 |
---|---|---|---|---|
費迪南多·盧凱西-帕利 | 義大利王國 | 1894 | 1894 | |
澤麥特里烏斯·維凱拉斯 | 希臘 | 1894 | 1897 | 主席(1894-1896年) |
亞瑟·拉塞爾 | 英國 | 1894 | 1898 | |
阿列克謝·布托夫斯基 | 俄羅斯帝國 | 1894 | 1900 | |
倫納德·卡夫 | 紐西蘭 | 1894 | 1905 | |
查爾斯·赫伯特 | 英國 | 1894 | 1906 | |
何塞·蘇比亞爾 | 阿根廷 | 1894 | 1907 | |
費倫茨·凱梅尼 | 匈牙利 | 1894 | 1907 | |
厄內斯特·卡洛 | 法國 | 1894 | 1913 | 司庫 (1894-1895) |
維克托·巴爾克 | 瑞典 | 1894 | 1921 | |
威廉·米利根·史隆 | 美國 | 1894 | 1924 | |
皮耶·德·古柏坦男爵 | 法國 | 1894 | 1925 | 秘書長 (1894-1896),主席 (1896-1925) |
伊日·古斯-雅可夫斯基 | 波希米亞 | 1894 | 1943 |
截止今日,共有600餘人曾擔任國際奧會委員,其中包括眾多國家元首、王室成員、社會知名人士,以及知名運動員、體育官員等。在早期,國際奧會委員終身任職,且來自王室、貴族和政界的成員相對較多,雖不乏專長於體育事業的人士,但仍有其中部分委員很少甚至從未參加國際奧會全會。後來,隨著奧委會的改革,委員的人員組成更加專業化、變動更加頻繁,來自體育界的專業人士占據更大比重。
此處列出小部分較為知名的前國際奧會委員,及已去世(或主動辭任)的前國際奧會名譽委員(列表不完全)。
委員 | 國家 | 身份/職業 | 就任 | 卸任 | 名譽委員 | 參加過的奧運項目 | 注釋 |
---|---|---|---|---|---|---|---|
嘉納治五郎 | 日本 | 教育家,體育活動家 | 1909 | 1938 | 現代柔道創始人;大日本體育協會(日本奧委會前身)首任會長 | ||
多拉布吉·塔塔 | 印度 | 企業家 | 1920 | 1927 | 塔塔集團董事長 | ||
阿爾巴公爵哈科沃·菲茨詹姆斯 | 西班牙 | 貴族,政治人物 | 1920 | 1927 | 馬球(1920) | ||
馬塞洛·德阿爾韋亞爾 | 阿根廷 | 政治人物 | 1922 | 1932 | 前阿根廷總統(1922-1928);參與國際奧會全會僅一次 | ||
德川家達 | 日本 | 貴族,政治、外交人物 | 1936 | 1939 | 任內從未參與國際奧會全會 | ||
亨利·吉桑 | 瑞士 | 軍人 | 1937 | 1939 | 請辭;任內從未參與國際奧會全會 | ||
瓦爾特·馮·賴歇瑙 | 納粹德國 | 軍人 | 1938 | 1942 | 二戰期間德國陸軍將領 | ||
小霍爾蒂·米克洛什 | 匈牙利 | 政治人物 | 1939 | 1948 | 霍爾蒂·米克洛什之子 | ||
蘭尼埃三世親王 | 摩納哥 | 君主 | 1949 | 1950 | 當選委員時尚為王儲;當選兩星期後繼承君位,並於次年正式請辭 | ||
米格爾·伊迪戈拉斯·富恩特斯 | 瓜地馬拉 | 政治人物 | 1948 | 1952 | 前瓜地馬拉總統(1958-1963);參與國際奧會全會僅一次 | ||
梅克倫堡-什未林公爵阿道夫·腓特烈 | 德國 | 貴族,政治人物 | 1926 | 1956 | 1956 - 1969 | 名譽委員任內去世;前聯邦德國奧委會主席(1949-1951) | |
王正廷 | 中國 | 政治、外交人物,體育活動家 | 1921 | 1957 | 1957 - 1961 | 名譽委員任內去世 | |
孔祥熙 | 中國 | 政治、商界人物 | 1936 | 1955 | 請辭;任內從未參與國際奧會全會 | ||
亞斯里王子 | 丹麥 | 王室成員,體育活動家 | 1932 | 1958 | 1958 - 1964 | 名譽委員任內去世;任委員期間曾任委員會執行委員 | |
董守義 | / 中國 | 體育活動家 | 1947 | 1958 | 因「兩個中國」代表權問題請辭 | ||
李起鵬 | 南韓 | 政治人物 | 1955 | 1960 | 任內去世 | ||
夏爾·帕胡德·德莫爾坦日 | 荷蘭 | 運動員,軍人 | 1946 | 1964 | 1964 - 1971 | 馬術(1924 - 1936) | 名譽委員任內去世 |
阿爾貝王子 | 比利時 | 王室成員/君主 | 1958 | 1964 | 後繼位為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二世(1993-2013在位) | ||
布·埃克隆德 | 瑞典 | 運動員,體育官員 | 1948 | 1965 | 1965 - 1983 | 田徑(1920) | 名譽委員任內去世 |
阿瑟·波里特 | 紐西蘭 | 運動員,醫生,軍人 | 1934 | 1967 | 1967 - 1994 | 田徑(1924 - 1928) | 前紐西蘭總督(1967-1972);名譽委員任內去世 |
穆罕默德·塔希爾帕夏 | 埃及 | 體育活動家 | 1934 | 1968 | 1968 - 1970 | 名譽委員任內去世;提議創辦地中海運動會 | |
古斯塔夫·迪爾森 | 瑞典 | 運動員,體育官員 | 1952 | 1970 | 1970 - 1981 | 現代五項、擊劍(1920 - 1928, 1936) | 前國際現代五項總會主席;名譽委員任內去世 |
康斯坦丁二世國王 | 希臘 | 君主 | 1963 | 1974 | 1974 - 2023 | 帆船(1960) | 希臘國王(1964-1973在位);名譽委員任內去世 |
哈蒙庫布沃諾九世蘇丹 | 印度尼西亞 | 政治人物,體育官員 | 1968 | 1976 | 前印度尼西亞副總統(1973-1978);日惹蘇丹、日惹特區總督(1939-1988);前印度尼西亞國家體育委員會主席(1967-1986) | ||
法蘭茲·約瑟夫二世親王 | 列支敦斯登 | 君主 | 1936 | 1980 | 1980 - 1989 | 列支敦斯登親王(1938-1989);名譽委員任內去世 | |
徐亨 | 中國 / 中華臺北 |
體育官員,軍人 | 1970 | 1988 | 1989 - 2009 | 名譽委員任內去世 | |
貝特霍爾德·貝茨 | 德國 | 商界人物 | 1972 | 1988 | 1988 - 2013 | 前克虜伯集團高管;名譽委員任內去世;任委員期間曾任委員會副主席 | |
莫里斯·赫佐格 | 法國 | 運動員,體育官員 | 1972 | 1994 | 1995 - 2012 | 名譽委員任內去世 | |
讓大公 | 盧森堡 | 君主 | 1946 | 1998 | 1998 - 2019 | 盧森堡大公(1964-2000);名譽委員任內去世 | |
普里莫·內比奧羅 | 義大利 | 體育官員 | 1992 | 1999 | 前國際田總主席、國際大學運動總會主席 | ||
薇拉·恰斯拉夫斯卡 | 捷克 | 運動員,體育官員 | 1995 | 2001 | 體操(1960 - 1968) | ||
呂聖榮 | 中國 | 運動員,體育官員 | 1996 | 2001 | 前國際羽球聯合會主席(1993-2001) | ||
約翰·奧拉夫·科斯 | 挪威 | 運動員 | 1999 | 2001 | 競速滑冰(1992 - 1994)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1999-2001) | |
羅伯特·斯特德沃德 | 加拿大 | 體育官員,體育活動家 | 2000 | 2003 | 首任國際帕委會主席(1989-2001) | ||
馬修·平森特 | 英國 | 運動員 | 2002 | 2004 | 划船(1992 - 2004)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02-2004) | |
鮑勃·哈桑 | 印度尼西亞 | 商界人物,體育官員 | 1994 | 2004 | 因涉嫌腐敗被開除 | ||
曼努埃爾·埃斯蒂亞特 | 西班牙 | 運動員 | 2000 | 2004 | 水球(1980 - 2000)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00-2004) | |
金雲龍 | 南韓 | 體育官員 | 1995 | 2005 | 因涉嫌腐敗而請辭;任委員期間曾任委員會執行委員、副主席 | ||
伊萬·斯拉夫科夫 | 保加利亞 | 體育官員 | 1987 | 2005 | 因涉嫌腐敗被開除 | ||
鮑里斯拉夫·斯坦科維奇 | 南斯拉夫 / 塞爾維亞 | 體育官員 | 1988 | 2005 | 2006 - 2020 | 前國際籃球總會秘書長 | |
皮拉公主 | 西班牙 | 王室成員,體育官員 | 1996 | 2006 | 2006 - 2020 | 前國際馬術總會主席 | |
亞里·庫里 | 芬蘭 | 運動員 | 2002 | 2006 | 冰球(1980, 1998)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02-2006) | |
鮑勃·斯特沃爾特里克 | 美國 | 運動員,體育官員 | 1999 | 2007 | 排球(1988 - 1996)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1999-2007) | |
何振梁 | 中國 | 體育官員 | 1981 | 2009 | 2010 - 2015 | 名譽委員任內去世;任委員期間曾任委員會執行委員、副主席 | |
佩妮拉·維貝里 | 瑞典 | 運動員 | 2002 | 2010 | 高山滑雪(1992 - 2002)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02-2010) | |
若昂·阿維蘭熱 | 巴西 | 體育官員 | 1963 | 2011 | 游泳/水球(1936;1952) | 請辭[1] | |
揚·熱萊茲尼 | 捷克 | 運動員 | 1995 | 2001 | 田徑(1998 - 2004)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1999-2001) | |
2004 | 2012 | ||||||
希沙姆·格魯傑 | 摩洛哥 | 運動員 | 2004 | 2012 | 田徑(1996 - 2004)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04-2012) | |
岡野俊一郎 | 日本 | 體育教練,體育官員 | 1990 | 2012 | 2012 - 2017 | 名譽委員任內去世 | |
拉明·迪亞克 | 塞內加爾 | 體育官員 | 1999 | 2013 | 2013 - 2015 | 前國際田總主席;2015年因涉嫌腐敗取消名譽委員身份 | |
塞普·布拉特 | 瑞士 | 體育官員 | 1998 | 2015 | 前國際足總主席;2015年因涉嫌腐敗辭職 | ||
詹姆斯·伊斯頓 | 美國 | 體育官員 | 1994 | 2015 | 2015 - 2023 | 前世界射箭聯合會主席(1989-2005);任委員期間曾任委員會副主席;名譽委員任內去世 | |
芭芭拉·肯德爾 | 紐西蘭 | 運動員 | 2005 | 2016 | 帆船(1992 - 2008)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05-2011) | |
尤米爾卡·魯伊斯 | 古巴 | 運動員 | 2008 | 2016 | 排球(1996 - 2008)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08-2016) | |
奧勒·埃納爾·比約恩達倫 | 挪威 | 運動員 | 2014 | 2016 | 冬季兩項、越野滑雪(1994 - 2014)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14-2016) | |
李健熙 | 南韓 | 企業家 | 1996 | 2017 | 2017 - 2020 | 名譽委員任內去世;前三星集團會長 | |
菲利普·克雷文 | 英國 | 體育官員 | 2003 | 2017 | 前國際帕委會主席(2001-2017) | ||
弗蘭克·弗雷德里克斯 | 納米比亞 | 運動員 | 2004 | 2017 | 田徑(1992, 1996, 2004)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04-2012);2017年因涉嫌腐敗被停職 | |
安傑拉·魯傑羅 | 美國 | 運動員 | 2010 | 2018 | 冰球(1998 - 2010)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10-2018) | |
楊揚 | 中國 | 運動員,體育官員 | 2010 | 2018 | 短道競速滑冰(1998 - 2006)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10-2018) | |
拉里·普羅布斯特 | 美國 | 商界人物,體育官員 | 2013 | 2018 | 前美國藝電公司高管;前美國奧委會主席 | ||
亞歷山大·茹科夫 | 俄羅斯 | 政治人物 | 2013 | 2018 | 現任俄羅斯國家杜馬第一副主席,前副總理;前俄羅斯奧委會主席 | ||
吳經國 | 中華臺北 | 體育官員 | 1988 | 2020 | 請辭[2];任委員期間曾任委員會執行委員 | ||
斯特凡·霍爾姆 | 瑞典 | 運動員 | 2013 | 2021 | 田徑(2000 - 2008)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13-2021) | |
詹姆斯·湯姆金斯 | 澳洲 | 運動員 | 2013 | 2021 | 划船(1988 - 2008)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13-2021) | |
托尼·埃斯唐蓋 | 法國 | 運動員,體育官員 | 2013 | 2021 | 輕艇激流迴旋(2000 - 2012)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13-2021) | |
海莉·維肯海瑟 | 加拿大 | 運動員 | 2014 | 2022 | 冰球,壘球(1998 - 2014)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14-2022) | |
波爾-埃里克·赫耶爾·拉爾森 | 丹麥 | 運動員,體育官員 | 2014 | 2022 | 羽球(1992 - 2000)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14-2022);現任羽球世界聯合會主席(2013- ) | |
姬坎·蘭德爾 | 美國 | 運動員 | 2018 | 2021 | 越野滑雪(2002 - 2016)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18-2021);提前請辭 | |
布麗塔·海德曼 | 德國 | 運動員 | 2016 | 2024 | 擊劍(2004 - 2012)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16-2024) | |
久爾陶·達尼埃爾 | 匈牙利 | 運動員 | 2016 | 2024 | 游泳(2004 - 2012)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16-2024) | |
葉蓮娜·伊辛巴耶娃 | 俄羅斯 | 運動員 | 2016 | 2024 | 田徑(2000 - 2012)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16-2024) | |
柳承敏 | 南韓 | 運動員,教練 | 2016 | 2024 | 桌球(2000 - 2012) | 前國際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16-2024) |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