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際單項運動總會聯合會
曾經的雨傘型體育組織,2023年解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際單項運動總會聯合會[註 1](Global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Sports Federations,GAISF;原名為SportAccord)曾是所有國際運動總會(包括奧運和非奧運)的傘狀組織,也是多項運動會和體育相關國際協會的組織者[1][2]。1967年成立之初僅有26個國際運動總會參與,如今則超過100個。國際單項運動總會聯合會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密切合作,原總部位於摩納哥的蒙地卡羅,2009年遷到瑞士洛桑。
Remove ads

2022年11月,GAISF成員召開會議,通過投票表決,決定啟動解散GAISF的程序,並將其大多數活動繼承給重組後的SportAccord。[3][4]屆時將逐步把現有國際奧會認可的國際體育聯合會協會(ARISF)和獨立認可的體育運動成員聯盟(AIMS)合併到夏季奧運單項運動總會聯合會(ASOIF)和冬季奧運單項運動總會聯合會(AIOWF),而這四大聯合會聯盟目前都作為SportAccord成員。2023年9月14日,GAISF召開最後一次特別大會,正式完成GAISF解散清算程序。[5]
Remove ads
運動的定義
國際單項運動總會聯合會發展出一套法則,用以決定一個前來申請的運動總會是否夠資格成為會員。
- 該項運動必須包含競賽的成份。
- 該項運動不能有任何「運氣」的成份。
- 該項運動不應被判定為對運動員或參與者的健康與安全造成過度的風險。
- 該項運動不能危害任何生物。
- 該項運動不能依賴只有單一供應商提供的設備。
聯合會將會員的運動區分成五大類,有些會員可歸入不只一類:
歷任會長
任期 | 中文姓名 | 英文姓名 | 國籍 | 所屬運動組織 |
1967年-1969年 | 威廉·柏吉·菲利普 | William Berge Phillips | 澳洲 | 國際游泳聯合會 |
1969年-1986年 | 湯瑪斯·凱勒 | Thomas Keller | 瑞士 | 國際划船總會 |
1986年-2004年 | 金雲龍 | Kim Un Young | 韓國 | 世界跆拳道聯盟 |
2004年-2013年 | 海因·維爾布魯根 | Hein Verbruggen | 荷蘭 | 國際自由車總會 |
2013年-2015年 | 馬銳斯·韋澤 | Marius Vizer | 奧地利 | 國際柔道總會 |
2015年-2016年 | 吉安·佛朗哥·卡斯柏 | Gian-Franco Kasper | 瑞士 | 國際滑雪總會 |
2016年-2018年 | 派屈克·鮑曼 | Patrick Baumann | 瑞士 | 國際籃球總會 |
Remove ads
會員協會
Remove ads
準會員
- 大英國協運動會: 大英國協運動會聯盟 (CGF)
- 歐洲廣播: 歐洲廣播聯盟 (EBU o UER)
- 世界先進運動會: International Masters Games Association (IMGA)
- 地中海運動會: 地中海運動會國際委員會 (ICMG o CIJM)
- 世界軍人運動會: 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 (CISM)
- 世界智力運動會: 國際智力運動聯盟 (IMSA)
- Panathlon: Panathlon International (PI)
-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國際帕拉林匹克委員會 (IPC)
- 世界中學生運動會: International School Sport Federation (ISF)
- Special Olympics World Games: 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 (SOI)
- Sports chiropractic: 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Chiropratique du Sport (FICS)
- 體育場館: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s and Leisure Facilities (IAKS)
- 達福林匹克運動會: 國際聾人體育總會 (CISS)
- 運動醫學: 國際運動醫學總會 (FIMS)
- 世界運動會: 國際世界運動總會 (IWGA)
- 世界大學運動會: 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 (FISU)
- CSIT World Sports Games: International Labour Sports Federation (CSIT)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