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漢傳佛教大乘八宗之一,認為諸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慈恩宗、中道宗,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為漢傳佛教宗派之一,由三藏自印度傳入中國,傳統上以彌勒菩薩為初祖,實際上由窺基所創立。唯識無境的宗師依次為阿逸多、無著、世親、陳那、護法、戒賢、玄奘、窺基、慧沼、智周。祖庭為陝西大慈恩寺,又以窺基法師尊號命名,故稱慈恩宗。慈恩寺與西明寺並為唐朝時學習唯識學的重要道場。日本法相宗的大本山為興福寺和藥師寺。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23年4月19日) |
古印度有破相宗與法相宗,這裡的「相」為「法相」, 法相宗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認為諸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主張一切現象皆是由阿賴耶識(能產生因緣果報的心識)依三自性而變化、顯現;破相宗屬於中觀學派,傳承自龍樹、青目、清辨、智光,認為「一切法於世俗故有,勝義皆空」,主張一切現象就勝義諦而言,沒有絲毫真實存在的自性[1][2]。
印度傳說佛滅後一千年中,無著菩薩由阿逾陀國講堂夜夜升兜率天,就彌勒菩薩聽受「瑜伽論」,晝日宣說《瑜伽師地論》給大眾。其後無著之弟世親,迴小向大,造唯識論,助成其義,彼土名為瑜伽宗。
唯識學在南北朝時代的後魏傳入中國,是為以《十地經論》為主的地論學,代表人物是菩提流支、淨影慧遠。其次是梁陳之間,以《攝大乘論》及其論釋為主的攝論學,代表人物是真諦。最後則是以《唯識三十頌》和《成唯識論》為主的唐朝法相宗,由玄奘得自護法之傳人戒賢,窺基法師接受其教。
法相宗以唐朝玄奘三藏為始,由其弟子窺基法師宏揚。玄奘三藏曾求經學於中印度那爛陀寺,親學於戒賢論師,返回中國以後開設譯場譯經。由於窺基法師大弘法相唯識學於慈恩寺,故此派得名慈恩宗,窺基號稱「百部論師」,作註甚多,所及亦廣,門下更出慧沼,慧沼更傳智周。自唐武宗會昌毀佛之後,此宗傳承斷絕,僅有少數僧侶研習,經典大部份也散失,相應的釋義也隔斷。唐末以後直到明末的約八百年間,僅有少數著作,如元人雲峰的《唯識開蒙問答》二卷。
明末,華嚴宗魯菴普泰兼弘華嚴和唯識學,北京大慶壽寺是當時的弘揚基地,開啟當時唯識學的研習風氣,其《八識規矩補註》是現存第一本《八識規矩頌》註解。雪浪洪恩輯出「相宗八要」,視為「習相宗者之階梯」,其註疏本有高原明昱之《相宗八要解》和蕅益智旭之《相宗八要直解》[3][4]。此時的僧人因未能見到窺基等法相宗人的註疏,只能仰仗《宗鏡錄》等著作為之作解,其作品被認為有瑕疵或粗略[5][6]。
唐朝時,此宗傳入日本、韓國。在日本,日本僧侶自中國取回大量窺基著作,建立日本唯識宗,為南都六宗之一,歷代傳承不絕。至清末楊仁山居士至日本,重新將唯識經典帶回中國,開啟了清末民初知識份子研究法相唯識的熱潮。歐陽竟無居士創建支那內學院宣揚唯識,門下呂澂也是一代佛學大家,北方韓清淨也起而倡導唯識學,創立三時學會,太虛大師創辦的武昌佛學院亦研究唯識學,但不獨尊,他們帶動了唯識學在現代中國重新復興。
三性說,又稱三自性說。三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無著、世親等瑜伽行派認為,諸法實相應有兩方面,既不是有自性,如名言詮表所說,也不是一切都無所有,而是遠離有無二執以為中道。這樣即有虛妄分別與空性兩面:依分別的自性說為「依他起性」(相對真實);依分別的境說為「遍計所執性」(妄想);又依空性說為「圓成實性」(絕對真實)。法相宗繼承此說,且結合唯識說,以為三性也不離識,謂諸識自自證分生起之時,現似見分與相分兩分是依他;意根不離相縛,意識從而周遍計度,執為「能」、「所」二取,則是遍計所執。
又用唯識所現來解釋世界,認為世界現象都由有情各自本具之第八識即「阿賴耶識--一切種子識」所變現,而前七種識再根據第八識所變現外境影像,緣慮執取,以為實在。又認為在阿賴耶識中蘊藏著變現世界的潛在功能,即所謂種子。其性質有染有淨,即有漏無漏兩類。有漏種子為世間諸法之因,無漏種子為出世間諸法之因。
五種性
未來出世者種姓有聲聞、獨覺與菩薩三乘之別,又有不定為何乘之「不定種姓」與三乘皆不得入之「無種姓」,因而建立五種姓說。而所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亦即自性,本自具足,一切眾生皆有,只因無明而迷失,祂還在,但被遮住,故說為皆有佛性;五種性,指的是眾生過去所做所修,因而呈現現在的修正方向與層次的不同,而這會隨著持續修持而轉變。
五位百法,是法相宗對一切萬有諸法進行的分類。其分為五類: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共計有百種法,所以稱為「五位百法」[7][8][9][10]。
因明原為瑜伽行派所創。玄奘在印度遊學時,曾到處參問因明。臨回國前,在戒日王所主持的曲女城大會上,立了一個「真唯識量」[11],書寫在金牌上,經過18天,無一外道小乘能駁倒它,創造了因明光輝的典範。回國後,先後譯出商羯羅主的《因明入正理論》和陳那的《因明正理門論》。門人競作註疏。其中以大莊嚴寺文軌和慈恩寺窺基所作最為流行。窺基對因明作法,多有發展,主要有:區別論題為「宗體」與「宗依」;為照顧立論發揮自由思想,打破顧慮,提出「寄言簡別」的辦法;立論者的「生因」與論敵的「了因」,各分出言、智、義而成六因,正意唯取「言生」、「智了」;每一「過類」都分為全分的、一分的,又將全分的一分的分為自、他、俱;推究了有體與無體。[12]
五重觀法為與唯識說相適應,主張用唯識觀。窺基提出從寬至狹、從淺至深、從粗至細的五重唯識觀。[13]
法相宗的經典包括六部經文及十一部論著,合稱「六經十一部論」[14]。
六經 | 譯者 | 大正藏中位置 | 備註 |
---|---|---|---|
《華嚴經》 | 唐·般若 (四十卷) | 第十部華嚴部·第二九三卷 | 《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華嚴) |
東晉·佛馱跋陀羅(六十卷) | 第九部華嚴部·第二七八卷 |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六十華嚴) | |
唐·實叉難陀(八十卷) | 第十部華嚴部·第二七九卷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華嚴) | |
《解深密經》 | 元魏·菩提流支(五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五卷 | 《深密解脫經》 |
唐·玄奘(五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六卷 | 《解深密經》 | |
《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 | 未傳譯 | ||
《阿毗達磨大乘經》 | 未傳譯 | ||
《楞伽經》 | 劉宋·求那跋陀羅(四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零卷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
元魏·菩提流支(十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一卷 | 《入楞伽經》 | |
唐·實叉難陀(七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二卷 | 《大乘入楞伽經》 | |
《密嚴經》 | 唐·地婆訶羅(三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八一卷 | 《大乘密嚴經》 |
唐·不空 (三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八二卷 | 《大乘密嚴經》 |
十一部論 | 譯者 | 大正藏中位置 | 備註 |
---|---|---|---|
《瑜伽師地論》 | 唐·玄奘(一百卷) | 第三十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七九卷 | |
《顯揚聖教論》 | 唐·玄奘(二十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二卷 | |
《大乘莊嚴經論》 | 唐·波羅頗蜜多羅(十三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四卷 | |
《集量論》 | 近代·法尊 | 無 | 失傳 |
《攝大乘論》 | 後魏·佛陀扇多(二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二卷 | 《攝大乘論》 |
陳·真諦(三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三卷 | 《攝大乘論》 | |
唐·玄奘(二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四卷 | 《攝大乘論本》 | |
《十地經論》 | 後魏·菩提流支等(十二卷) | 第二十六部釋經論及毗曇部·第一五二二卷 | |
《分別瑜伽論》 | 未傳譯 | 無 | 未傳譯 |
《觀所緣緣論》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二四卷 | |
《唯識二十論》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零卷 | |
《唯識三十論》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八六卷 | 《唯識三十論頌》 |
《辯中邊論》 | 陳·真諦(二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九卷 | 《中邊分別論》 |
唐·玄奘(三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零卷 | 《辯中邊論》 | |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 唐·玄奘(七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五卷 |
法相宗是中國佛教派系中以「法相」立宗的大乘佛法派系,探求各各諸法之相狀,與講求諸法同一法性,同一清淨本性的法性宗在教義傾向上有所不同。
由於中土各家唯識學說互有爭論,玄奘為了求得明確定論,前往印度取經求法。玄奘在印度遊歷18年,於印度那爛陀寺求學,亦就佛學問題向各地寺僧討教,在印度佛學界贏得了「解脫天」和「大乘天」的讚譽。[15]玄奘回國後致力於佛教經書的翻譯工作,其翻譯事業得到皇家支持,翻譯經論達一千三百多卷,獲得三藏法師之譽。玄奘不僅譯出唯識學的經論,也翻譯了說一切有部和經量部的論書,為法義修學打下重要的基礎。玄奘還將《瑜伽師地論》全部譯出,該書是法相宗最重要的論書,不僅涵蓋唯識的教理觀點與大乘的阿毗達摩,也涉及菩薩戒以及禪修方法的解說。
此宗所傳唯識因明之學對後世影響很大。律宗道宣專事四分律的宣揚,在理論上也吸收了玄奘新譯唯識學的觀點,以阿賴耶識所含藏的種子(功能)思心所為戒體,稱為心法戒體論(戒弟子從師受戒時,在精神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稱戒體)。晚明思想家王夫之對法相宗的基本概念,分析頗精。[16]清代思想家龔自珍曾在其著作中運用因明三支比量。譚嗣同也引用有關唯識思想。[17]章炳麟曾運用因明與西方邏輯、中國墨經作比較研究[18]。近代歐陽竟無、韓清淨和太虛等也曾對法相唯識之學競相研習,並撰有不少專門著作。熊十力曾作《新唯識論》,以新儒家學說重新詮釋唯識學。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