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台灣日治時期時攝政宮皇太子裕仁親王造訪臺灣的行啓活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灣行啟(日語:台湾行啓/たいわんぎょうけい Taiwan gyoukei)是大正十二年(1923年)4月,台灣日治時期時攝政宮皇太子裕仁親王(後為昭和天皇)造訪臺灣的行啓活動[1],又稱東宮行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1914年~1918年)、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倡民族自決主義,在戰爭結束後有不少殖民地陸續獨立。民族自決、民主主義的風潮也傳遞到日本的統治地區[2],其中「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遂在此時開始進行訴求自治的行動。而日本國內則受到「大正民主」的推廣,以及朝鮮三一運動打破了軍部主導的「特別統治」其實是「憲兵政治」的問題。
為此朝鮮總督府、臺灣總督府相繼改革官制,總督的武官専任限制也被去除。日本首相原敬開啟了「內地延長主義」的政策,積極推動基於和日本本土相同的制度適用於海外殖民的日治台灣。
首先於大正八年(1919年)10月29日,派遣首位文官總督田健治郎就任臺灣總督[3]。田健總督高舉「內台融合」、「一視同仁」等方針,並基於此點實施政策。次年,地方制度改革,設置了州、市、街、莊的官選議會。大正十年(1921年)2月,設置臺灣總督府評議會。次年1月,將「三一法」改為「法三號」,使日本法律原則得以適用於台灣。
其他還有公佈台灣人官吏特別任用令、允許台灣人與內地人共學、承認台灣人與日本人通婚(內台共婚)等措施[4]。總督府運用「內地延長主義」完成對台灣統治體制進行多項改革,因而得以實現臺灣行啟。
1923年4月16日,日本皇太子裕仁應時任臺灣總督田健治郎的邀請,搭乘軍艦「金剛」到臺灣訪問12天[5],以臺灣總督府特造的台鐵花車作為長程陸路的交通工具,行程包括經由敕使街道到臺灣神社參拜,並遍及基隆、臺北、新竹、臺中、臺南、高雄、屏東、澎湖等地[6][7]。
駐臺日籍官員對於皇太子裕仁的訪臺行程嚴陣以待,在臺灣各地建立了歡迎牌樓以及豪華行館,裕仁到訪過的行館包括台北御泊所、台中御泊所[註 1]、台南御泊所、高雄御泊所、草山御休所、北投御休所等[8][註 2],還有裕仁未能到訪的金瓜石太子賓館、角板山貴賓館[註 3][9][10]、阿里山貴賓館[11][12]等,而這些行館也曾接待過其他皇室貴賓。
由於行前發生北白川宮成久王在巴黎的交通事故,因此最後的行程有所縮短。例如:原先在嘉義市遊覽製材工場行程,即改為在車內接受民眾歡迎,隨即通過。而皇太子裕仁遊訪臺灣除了巡視殖民成果,亦達到權力教化的意涵[13][14][15]。有關皇太子裕仁行啟的相關寫真總共有九本,分別是《皇太子殿下台灣行啟記念寫真帖》、《東宮殿下行啟實記》、《皇太子殿下台灣行啟寫真帖》、《皇太子殿下奉迎記念寫真帖(臺東廳)》、《皇太子殿下奉迎記念寫真帖(花蓮港廳)》、《行啟記念寫真帖》、《皇太子殿下行啟記念帖》、《高雄州行啟記念寫真帖》[16]。
當時台灣總督田健治郎在台北御泊所安排了台灣料理的宴席招待裕仁,由總督府從當時名滿台灣的餐廳「江山樓」與「東薈芳」中指定了以吳江山為首的八位廚師共同負責。在正式宴席的一周前,這八位廚師必須隔離並齋戒沐浴。1923年4月24日,台灣料理宴席共分為上半席、鹹點、下半席,上半席計有雪白官燕、金錢火雞、水晶鴿蛋、紅燒火翅、八寶焗蟳、雪白木耳;鹹點為炸春餅;下半席計有紅燒水魚、海參竹茹、如意𩸭魚、火腿冬瓜、八寶飯、杏仁茶[17][18]。根據4月27日《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版)之報導,裕仁尤愛八寶飯,一共吃了8份[19]。在此行的一個半月之後,裕仁曾提及台灣特產的木瓜非常美味[20]。
御召艦由以下構成,是當時日本海軍第二艦隊第4戰隊的編制。
此外,還有木曾(當時的預備艦)作為迎賓艦部署在台灣。
下列為在台灣迎接裕仁皇太子的主要人物:
以下日期、[宿泊地]、主要訪問地順序[1]
台灣總督府發行了兩種1錢5厘與3錢的記念郵票2種。 由於郵票的發行權限屬於逓信省(現為日本郵政),形式上雖然是能在日本國內全境使用郵票,但僅在東京中央郵便局及台灣總督府轄下的郵便局出售。郵票上描繪了台灣第一高峰,也是當時日本第一高山的新高山(現名為玉山)。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