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灣的名稱 | |||||||||||||||||||||||||
漢語名稱 | |||||||||||||||||||||||||
---|---|---|---|---|---|---|---|---|---|---|---|---|---|---|---|---|---|---|---|---|---|---|---|---|---|
正體字 | 臺灣 或 台灣 | ||||||||||||||||||||||||
簡化字 | 台湾 | ||||||||||||||||||||||||
| |||||||||||||||||||||||||
日語名稱 | |||||||||||||||||||||||||
漢字 | 台湾 | ||||||||||||||||||||||||
舊字體 | 臺灣 | ||||||||||||||||||||||||
| |||||||||||||||||||||||||
排灣語名稱 | |||||||||||||||||||||||||
排灣語 | Nanasian | ||||||||||||||||||||||||
阿美語名稱 | |||||||||||||||||||||||||
阿美語 | Taywan | ||||||||||||||||||||||||
布農語名稱 | |||||||||||||||||||||||||
布農語 | Taivang | ||||||||||||||||||||||||
達悟語名稱 | |||||||||||||||||||||||||
達悟語 | Ilaod | ||||||||||||||||||||||||
鄒語名稱 | |||||||||||||||||||||||||
鄒語 | Taivangʉ | ||||||||||||||||||||||||
泰雅語名稱 | |||||||||||||||||||||||||
泰雅語 | Taywan | ||||||||||||||||||||||||
西拉雅語名稱 | |||||||||||||||||||||||||
西拉雅語 | Taywan |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稱:黃龍二年春正月,孫權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衛溫、諸葛直到夷洲抓了數千人回到東吳。但並無任何證據顯示以上所稱夷洲是臺灣,史學界對此有爭議。
日本古代曾稱呼臺灣為「高砂」、「高砂國」或「高山國」。日本人以「打狗山」之音,轉成「高砂 Takasago」。京都金地院所藏的《異國渡海御朱印帳》中,以「高砂國」稱呼臺灣,兩者之片假名皆為「タカサゴ Takasago」,亦有用萬葉假名「塔伽沙谷」、「塔伽沙古」、「塔曷沙古」、「多加佐古」等表記。
中國史籍在7世紀出現東方海中「流求」的記載,11世紀出現在海外地圖中,但皆不能確知其所指為何地。到了明代1372年朱元璋遣使向琉球國發布詔諭,中山國國王首遣使出使明朝,遂有「大琉求」、「小琉求」之分,以「大琉求」稱遣使的琉球國,小琉求仍不能確知其所指為何地。到了16世紀後期,明確以「小琉求」指稱前往琉球航線上,會看到做為導航參考點的台灣。
臺灣曾被稱為「福爾摩沙」,源自葡萄牙語「Ilha Formosa」(葡萄牙語發音:[ˌiʎɐ fuɾˈmɔzɐ]),意為「美麗島」。在1544年當時葡萄牙船隻在經過臺灣海面時,水手從海上遠望臺灣,發現臺灣甚為美麗,於是高呼「Ilha Formosa」,葡萄牙語的「Formosa」為「美麗」之意,「Ilha」則為「島嶼」,故翻譯為美麗島。[1]但此說法尚無直接與明確的證據。16世紀中葉之後葡萄牙人繪製的地圖,在琉球島鏈的南端常標示有「I. Fremosa; I. Fermosa」(Fremosa 疑為筆誤),翁佳音懷疑起初16世紀中並非明確指稱台灣,施雅軒則認為可能是福建沿海前往琉球針路航線途中,海員所能望見的導航點台灣的北端。16世紀後期之後西班牙記為「Isla Hermosa; Ysla Hermosa」,在1580年代以後漸漸成為專指台灣的稱呼[2]。直到1950年代以前是西方國家對臺灣的主要稱呼[3]。歐洲亦因此曾長期稱臺灣海峽為福爾摩沙海峽。
荷蘭文獻普遍記述「北港又稱福爾摩沙島」,可能原本是指台灣西南海岸,台江內海的北側,或是漢人海員所稱的魍港(今嘉義布袋、台南北門)。
1603年福建福州連江人陳第隨明將沈有容來台灣追擊海盜,歸國後將其見聞寫成〈東番記〉一文,是已知的「大員」一詞首次出現。臺灣荷蘭統治時期,荷蘭東印度公司在「Tayouan(大員)」(台南台江內海的航道出海口南側沙汕浮島)興建城堡熱蘭遮城,成為台灣最高行政中心,後來其各種台語同音詞演變成為全台灣島的代稱。17世紀明代文獻亦記為「台員」、「大圓」、「大灣」、「台灣」,日本同時期文獻亦有將台灣稱為「大冤」、「大宛」,鄭經時期當時朝鮮稱臺灣為「大樊」(韓語:대번 Daebeon)、稱鄭經的東寧國為「大樊國」,此等稱呼應皆是來自「大員」的轉音。日治時連橫《台灣通史》認為此名來自「埋冤」,翁佳音認為來自「大灣」。
鄭成功攻台前,鄭、清文書中稱一鯤身為「台灣」、其上的城堡熱蘭遮城稱為台灣城、市街稱台灣街,來台在圍攻熱蘭遮城大敗後以其第二故鄉安平之名將原稱為台灣的一鯤身改稱「安平鎮」、今臺灣本島稱為「東都」。鄭經在位時代將東都改稱「東寧」[4]。
「臺灣」名稱來自南臺灣的古地名大員,此名稱位置即現今臺南安平地區附近一帶[5]。名稱來源一說是漢人對於台江內海大海灣的地形,稱之為「大灣(Tāi-uân)」,因各地方言不同而正式書寫成「大員(Tāi-uân)」、「大苑(Tāi-uán)」、「臺員(Tâi-uân)」等。另一說是當地原住民西拉雅族的音譯,意為「交會之地」或「濱海之地」[6],或一說為源自於大武壠族的自稱[7]。荷蘭人來臺時便隨此名稱呼,並音寫成Teyoan、Taioan、Teyouvan、Tayouan、Taiyouan、Taiyouhan[8],大清將臺灣納入版圖後,清朝改以「臺灣」設置臺灣府,「臺灣」遂成為此島嶼的固定稱呼[9]。1971年中華民國代表失去聯合國席位之後,1979年美國政府不再承認中華民國政府,並在《台灣關係法》中稱呼其為「臺灣治理當局」[10]。俄羅斯聯邦的《俄羅斯與台灣關係法》也有類似規定。
「臺灣」原本為音譯字,寫為「臺灣」時的「臺」為繁體字,常與其異體字「台」通用,長期以來民間與媒體以「台灣」使用居多[11],在清治、日治、中華民國的官方國書、文件中則使用正式的「臺灣」[12]。
戰後國民政府來台,在戒嚴時期以黨國力量強制出版品必須將「台」改印成「臺」才能取得出版執照,出版商屢屢必須全書重印造成龐大損失;[13]學校教學、考試也必須以「臺」書寫。解嚴民主開放以後,臺灣各級政府機構對「臺」與「台」兩字對政府文書不再強制統一規定。然而2002年臺北市政府在馬英九擔任市長推動「正體字運動」時,全面於相關機關的公文與文件使用「臺」字[14];馬英九主政下的中華民國教育部在2010年考據字源後宣布,以後教育部公文一律使用「臺灣」用字,並建議中央其他部會跟進[15],官方所屬學術論文審查亦會將原稿的「台」強制代換為「臺」,例如曾發生過將麻豆社事件「刣人河」的「刣」,原稿的「台刂」刊出時印成「臺刂」[16]:98的笑話。
在歷代字書中,俗體字「台」在漢代《說文解字》原做為正字的發音為「ㄧˊ」(國音二式:yí),和「怡」字通用;到了唐、宋《廣韻》、《集韻》,「台」亦可念為「ㄊㄞˊ/tái」、「ㄊㄞ/tāi」,當中「ㄊㄞ/tāi」音為中國大陸浙江省台州、天台山等部分地名的正音[註 1][17][18][19][20]。「台」亦為發音「ㄊㄞˊ/tái」、「ㄊㄞ/tāi」的許多形聲字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審定為正字的聲符,如「胎」、「苔」、「颱風」的「颱」[註 2],其正字皆以「台」為聲符。[21]
「中國臺灣」(英語:Taiwan, China)或「中國臺灣省」(ISO 3166-1代碼:TW[註 3][22];英語:Taiwan, Province of China[23];法語:Taïwan, Province de Chine[24]),是國際標準ISO 3166-1下台灣的名稱,也是聯合國、世界經濟論壇、國際標準化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對臺灣的主要稱呼[25][26][27][28][29][22][30][31],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國際和國內場合中對臺灣的正式稱呼之一。
由於實際管轄臺灣的中華民國不被國際承認,臺灣在國際上也被稱為中華臺北。1984年以後,臺灣的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代表團開始以「中華臺北」作為其代表名稱[34][35]。
此外,中華台北也是臺灣參加許多國際組織時所採用的官方名稱,以表明其地區經濟體的身份,而非主權國家的身份。例如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APEC)、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世界衛生大會(WHA)、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等。[36]。臺灣於世界貿易組織(WTO)之正式名稱為「臺灣、澎湖、金門及馬祖個別關稅領域」,在WTO中簡稱「中華台北」[37]。
臺灣由於物產豐富,故又稱「寶島」。士人則喜以《山海經》等古籍中的海上神山仙島蓬萊、瀛洲等,作為臺灣的雅稱。而因平地地形之緣故,使臺灣又有「鯤島」之別稱[38]。
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發言人朱鳳蓮說,「灣灣」一詞是對臺灣民眾「萌萌」的暱稱,卻被污名化,臺灣基進黨秘書長王興煥回應說,「灣灣」一詞不具貶義,但令人反感的是「我的灣灣」,是統戰用法。[3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