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台灣歷史名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反共義士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後使用的一個歷史名詞,指以特定方式脫離中華人民共和國投奔中華民國的軍人或者平民。本詞自韓戰戰俘遣返問題而起被廣泛使用。
韓戰期間,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戰俘中有一萬四千多個人選擇到臺灣,其中第一批於1954年1月23日由南韓仁川港搭美國海軍軍艦抵達基隆(此日是為123自由日,後來該紀念日於1993年正式改名為「世界自由日」),[1]至1月29日為止,共計有1萬4千多人到臺灣,從此「反共義士」這一名詞在臺灣正式大量使用。此後台灣設置各種安置和獎勵義士的方法,特別是針對駕機、駕艦脫離中國共產黨的反共義士,更採取巨額獎金的獎勵措施。其中最受關注的還是20世紀50年代到七八十年代駕機到台灣「投誠」的「反共義士」,共有16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行員和機組人員(有人迫降身亡)駕著13架飛機投奔台灣。[2]
這些人被台灣捧為對大陸統戰的樣板,因此發出的獎金格外豐厚。他們來台後得到的黃金數量,最少的是1961年9月駕AN-2型民用螺旋槳飛機,從山東膠縣起飛,降落於南韓濟州島,其後輾轉抵達台灣的邵希彥和高佑宗2人,共獲500兩黃金;最多的是1983年8月7日駕米格-21戰機至韓國輾轉來台的孫天勤,獲7,000兩黃金。據統計台灣前後發出的黃金多達50,000兩。[3][4][5]
1991年台灣終止動員戡亂後不再視中共為叛亂組織,對於一些劫持民航機來臺者不僅不再有獎勵,為了配合國際反劫機公約與中華民國反劫機法律而改以劫機罪判刑入獄。
韓戰戰俘營中有1萬4千個人選擇投奔復興基地台灣,拒返大陸的反共義士,這些人來台後,半仍舊編入軍隊。王明陽、劉儒裕、陳煌、胡輔仁、岳瑞武、蔣春松、彭七珍、吳祿安、雷勵夫、胡仁祥、郭守勤、張迪生、陳永華、王北山、汪金鏡、劉玉敬、潘海波、平占芳、周克俊等人即屬於這類群體。[2]
1965年5月,大陸難民潮時期從大陸逃往香港再輾轉赴臺灣的很多都是年輕學生,他們經由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接至臺灣,並且得到接受大學教育的機會。葉遠翔和蕭玉井等人即屬於這類群體。
合計共13架飛機,16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行員:[2]
年代 | 日期 | 人物 | 注釋 |
---|---|---|---|
1960年代 | 1960年1月12日 | 楊德才 | 其駕駛米格-15戰鬥機從浙江路橋起飛,想於宜蘭降落,因不熟地形而在降落時失事死亡。[6] |
1961年9月15日 | 邵希彥、高佑宗 | 兩人利用噴灑農藥的機會,駕AN-2型民用螺旋槳飛機從山東膠縣起飛,降落於南韓濟州島。其後依其兩人意願,於10月7日送往臺灣,之後兩人獲得黃金600兩。[6] | |
1962年3月3日 | 劉承司 | 其駕駛米格-15戰鬥機從浙江路橋起飛,降落於桃園。這是國軍第一次獲得完整的米格機,其後來加入空軍,獲黃金1000兩。[6] | |
1965年11月11日 | 李顯斌、李才旺、廉保生 | 駕駛伊爾-28轟炸機(伊留申型噴射轟炸機),從杭州筧橋起飛,降落於桃園。[1]降落時偏離跑道,李才旺雙腿骨折,廉保生傷重不治。不過據後來報導,廉保生是因不願被俘而在尾槍塔內舉槍自盡。(此機經修復之後現存於航空教育展示館供參觀)[6]
| |
1970年代 | 1977年7月7日 | 范園焱 | 其駕米格-19戰鬥機,從福建晉江起飛,降落於臺南,獲黃金4000兩,之後加入中華民國空軍,獲授中校軍階,[6]後娶中華民國陸軍中將彭善之女彭啟鈺。 |
1980年代 | 1982年10月16日 | 吳榮根 | 其駕殲偵-6(米格-19)戰鬥機,從山東文登起飛,降落於韓國漢城(今首爾)。1982年10月31日抵達臺灣。吳榮根獲黃金5000兩,後來也加入空軍。[6] |
1983年8月7日 | 孫天勤 | 孫天勤當時46歲為陝西人,借試驗飛行之機駕殲-7ⅡA(米格21)戰鬥機,於遼寧大連起飛,降落於韓國漢城。1983年8月24日抵達臺灣,獲黃金7000兩。[6][2] | |
1983年11月14日 | 王學誠 | 其駕殲-5(米格-17)戰鬥機,於浙江岱山起飛,避開了大陸及臺灣的對空搜索雷達,以低空直飛當時尚未完工的桃園中正國際機場,在接近國軍雷達探測範圍大約120公里處被發現,後在2架空軍F-5戰鬥機的引導下在中正國際機場降落。獲頒黃金3000兩 。[6] | |
1985年8月25日 | 蕭天潤 | 其駕轟-5轟炸機,從山東膠縣起飛,降落於韓國全羅北道裡里市。1985年9月20日抵達臺灣,獲頒黃金3000兩 。[6]
| |
1986年2月21日 | 陳寶忠 | 其駕殲偵-6(米格-19)戰鬥機,從遼寧瀋陽起飛,以超低空脫離編隊飛往韓國京畿道水原空軍基地。1986年4月30日抵達臺灣, 陳寶忠獲黃金5000兩。[6] | |
1986年10月24日 | 鄭菜田 | 其駕殲-6(米格-19)戰鬥機,從山東煙臺起飛,降落於韓國忠清北道清州。1986年12月19日抵達臺灣,獲黃金5000兩。[6] | |
1987年11月19日 | 劉志遠 | 其駕殲-6(米格-19)戰鬥機,從福建龍溪起飛,降落於臺中市清泉崗機場,後獲黃金5000兩。[6] | |
1989年9月16日 | 蔣文浩 | 當時屬航空兵第49師145團2大隊飛行員的蔣文浩中尉(時年尚不滿24歲)駕駛40307號殲-6型戰鬥機從福建漳州龍溪機場起飛,降落在金門尚義機場。中華民國空軍後來在他的戰機上發現已加裝「電子防逃系統」,可能是之後再無解放軍飛行員叛逃之其中原因。[9][6] |
隨著兩岸局勢、國際環境的巨大變化,90年代以後,再無80年代兩岸對飛的盛況,蔣文浩成為迄今最後一位投奔中華民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行員。
「六義士」指1983年5月5日自大陸劫持民航機降落到南韓漢城春川美軍飛彈基地,被台灣稱為反共義士的卓長仁、姜洪軍、高東萍、王豔大、安偉建及吳雲飛等6人。南韓當時以違反國際反劫機公約與國內法的罪名判處徒刑,將其羈押一年三個月後驅逐出境,遣送到台灣。該航機原本是由瀋陽飛往上海的中國民航296號航班。機上有9個機組人員,96個乘客,其中有3個日本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