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勃朗號(荷蘭語:Rembrandt)是曾經運行於荷蘭阿姆斯特丹至德國慕尼黑及瑞士庫爾一班國際列車所使用的名稱,由德國聯邦鐵路及瑞士聯邦鐵路在1967年至2002年間共同經營。其命名源自活躍於17世紀的荷蘭畫家倫勃朗[註 1]。列車自開行以來曾先後被納入全歐快車、城際列車及歐城列車等類別,直至2002年停運。
全歐快車
隨著連接荷蘭至德國邊境的奧博豪森-阿納姆鐵路完成電氣化改造,倫勃朗號遂於1967年5月28日起作為僅搭載一等車廂等級的全歐快車(TEE)類別開行[註 2]。作為當時運營於該線路的三班全歐快車之一,倫勃朗號在阿姆斯特丹的發車時間設於中午,介乎於早晨發車的萊茵之金號及傍晚發車的萊茵-美因號之間[註 3]。此外,倫勃朗號可在曼海姆火車總站與全歐快車赫爾維蒂亞號實現中轉,從而提供由阿姆斯特丹經萊茵河谷至蘇黎世的中班全歐快車接駁服務,與其對應的是早班離開阿姆斯特丹的全歐快車雪絨花號,後者途經布魯塞爾及盧森堡至蘇黎世[註 4]。
倫勃朗號在開行初期使用萊茵之金型車廂,這是德國聯邦鐵路在1962年專為長途列車萊茵之金號所設計及稍作改進的型號,它們也成為德國聯邦鐵路所擔當的全歐快車或城際列車的車廂規範,最高運行速度可達200公里/小時[註 5]。其餐車由德國臥鋪車及餐車公司(DSG)提供運營[註 6]。在牽引機車方面,列車在荷蘭境內使用荷蘭鐵路1100型電力機車擔當本務;德國境內最初則使用德國聯邦鐵路112型電力機車擔當,1970年後又更換為德國聯邦鐵路103型電力機車。兩國之間的機車換掛工作在埃默里希完成。
倫勃朗號是首班經停巴登-符騰堡州首府斯圖加特的全歐快車[註 7]。其北行班次於早晨由慕尼黑發車前往阿姆斯特丹,從而提供早班服務,作為既有的午班全歐快車萊茵之箭號的補充服務。1979年5月27日,隨著赫爾維蒂亞號轉變為城際列車類別,倫勃朗號撤銷了與其的中轉接駁[註 8],並將曼海姆停站替換為達姆施塔特停站[註 9]。1980年6月1日,列車運行線路的南段被縮短至斯圖加特始發及終到[註 6]。
倫勃朗號作為全歐快車類別的運營在1983年5月28日終結。翌日,其運行線路的南段被進一步縮短至法蘭克福始發及終到,列車也開始轉變為搭載二等車廂運行的城際列車(IC)類別,並繼續提供一節完整的餐車服務[註 10]。列車也因此而獲得IC122(北行)/123(南行)的車次編號[註 11]。
歐城列車
當歐城列車(EC)網絡在1987年5月31日面世後,倫勃朗號作為萊茵之金號的繼任者被納入的這一類別,並將其於瑞士的始發/終到站由日內瓦變更為庫爾。倫勃朗號原本的路線則由另一班歐城列車弗蘭斯·哈爾斯號擔當。隨著瑞士聯邦鐵路全新的EC90系車廂於1991年投產,倫勃朗號遂將全列編組更換為這一系列,當中包括一節編號為Apm 19型的全景座車。如同萊茵的黃金號在1962年至1976年搭載的觀景座車一樣,全景座車的設立為乘客在旅途中觀賞萊茵河沿岸的景色提供了便利,只是其設計有別於萊茵之金號的觀景天窗設計。
2002年12月14日,阿姆斯特丹至巴塞爾間的列車服務被不命名城際快車(ICE)類別取代,倫勃朗號就此成為歷史[註 12]。
腳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