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埃提亞號(德語:Rätia)是曾運行於瑞士東南部城市庫爾至德國北部城市漢堡間一班歐城列車所使用的名稱,線路途經蘇黎世、巴塞爾、曼海姆、科隆和多特蒙德等地,行程大部分沿萊茵河運行。其名稱源自原羅馬帝國的行省拉埃提亞,即如今庫爾所處的地區。多年來,拉埃提亞號的名稱已被用於庫爾連接至德國不同城市間的各班歐城列車服務,直至2004年被撤銷。
線路
從北端起,拉埃提亞號的服務始於德國漢堡-阿爾托納,並穿過阿爾托納連接線至達姆門及漢堡火車總站。離開漢堡後,列車向南沿萬訥-埃克爾-漢堡鐵路前行,途經不萊梅、奧斯納布呂克和明斯特火車總站,並繼續前往多特蒙德。從多特蒙德開始,列車往西來到埃森和杜伊斯堡,在那裡它首次接近萊茵河。隨後,列車沿著河流向南穿過杜塞道夫,而在通過霍亨索倫橋之前,僅停靠科隆火車總站。
從科隆開始列車再度南下,緊貼著萊茵河西岸鐵路通過波恩、科布倫茨和美因茨,這也是行程風景最為優美的地區之一。之後它繼續沿著萊茵河駛向,並經由康拉德·阿登納大橋回到萊茵河東岸。從曼海姆開始,列車會短暫經由曼海姆-斯圖加特高速鐵路行駛,並在抵達卡爾斯魯厄前岔出,重新接近萊茵河。離開卡爾斯魯厄後,列車繼續沿萊茵河谷南下,行經弗賴堡,穿越瑞士邊境來到巴塞爾巴登車站。此站過後,列車再次穿越萊茵河進入巴塞爾瑞士車站,並在那裡進行換向和(德國鐵路與瑞士聯邦鐵路的)機車換掛工作。
離開巴塞爾後,列車開始偏離萊茵河駛向奧爾滕,然後不停站經過捷徑前往蘇黎世火車總站。在蘇黎世,列車再次換向,並為接下來的行程採取與區際列車服務相同的停站模式。在縱貫整條齊默山基線隧道後,它會在蘇黎世湖畔的塔爾維爾車站稍作停留,再繼續沿湖駛向普費菲孔,然後來到瓦倫湖畔的齊格爾布呂肯。而在經停了樞紐車站薩爾甘斯車站後,列車會向南駛往蘭德夸特,並重新加入及跨越萊茵河,然後與窄軌的雷蒂亞鐵路平行運行直至最終的目的地庫爾。
歷史
作為歐城列車(EC)類別推出後首批開行的班次,拉埃提亞號最初是由德國聯邦鐵路自1987年5月31日起開行,車次使用EC70/71次[1]。但與其它從漢堡經由巴塞爾口出境的列車不同,拉埃提亞號當時並不繞行多特蒙德和科隆,而是直接走南北鐵路南下,經行漢諾威及法蘭克福,再於曼海姆接入當前的線路。至1989年的夏季運行圖調整時,因在法蘭克福-羅馬間新增開行的科洛西姆號占用了EC70/71的車次,拉埃提亞號遂獲得了新的編號EC170/171次,同時漢堡-漢諾威區間由經行呂訥堡石楠草原改為經行不萊梅[2]。
隨著城際快車(ICE)類別在1991年面世,德國的相關長途列車服務,以及通往鄰國的歐城列車班次都進行了重組。部分經由巴塞爾通往德國北部的歐城列車班次被城際快車所取代,它們將經由新建成的德國首條高速鐵路——漢諾威-維爾茨堡高速鐵路運行。而拉埃提亞號則被納入德國城際列車5號線(IC-Linie 5,巴塞爾-曼海姆-科隆-漢諾威-柏林)的運行範圍,其中北行的終到站改至柏林,經由馬格德堡及漢諾威至多特蒙德後再接入當前的線路;南行的始發站則改至布倫瑞克,車次使用EC102/103次[3]。自1993年夏季起,經由城際列車5號線通往瑞士的歐城列車班次又開始調整其在北端的始發及終到站,因此拉埃提亞號的南行開始僅在多特蒙德始發[4]。但此舉僅維持了兩年,便於1995年又重新延長至漢諾威始發[5]。
1996年,拉埃提亞號的北行終到站再度發生變更,它於夏季運行圖維持終到柏林,冬季運行圖則改為經馬格德堡至萊比錫止[6]。直至1998年5月24日起實施的夏季運行圖調整,拉埃提亞號才最終穩定在當前的運行線路,從漢堡經科隆至庫爾[7]。自2002年起,列車開始由瑞士聯邦鐵路及德國鐵路(僅提供1節一等座車)共同開行,車次變更為EC6/7次,並在一年後改為完全由瑞士聯邦鐵路提供車廂[8]。此後隨著歐城列車命名的逐步撤銷,拉埃提亞號也在2004年12月11日後失去了名稱,但漢堡至庫爾間的歐城列車班次則仍然維持開行,它最初的編號為EC100/101次,如今則使用EC8/9次[9]。
時刻表
1987年夏季運行圖:
|
2003年冬季運行圖:
|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