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国国家级美术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美術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1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美術博物館和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是以收藏、展示、研究中國近現代藝術家作品為重點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1963年6月,毛澤東題寫了「中國美術館」館額,明確了中國美術館的國家美術館地位以及辦館性質。[3]
1958年9月,中央美術展覽館被北京市政府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十周年的十大工程項目。《首都國慶十大建築簡報》1958年第四期刊登了美術工作會議紀要,其中記載在該會議上討論的十大建築意見中,人民大會堂居首,其後還有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民族文化宮、美術館、軍事博物館、農業展覽館、科學館、歌劇院等等,美術館被納入十大建築規劃及建設項目。但後來,由於國家財力有限,美術館未能按時在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時建成,所以未能躋身當時的十大建築。[4]
中國美術館公布的《美術館建館工作報告》中指出,1958年11月21日動工以來,「工程進行基本是順利的。至今年(1959年)一月底,因建築材料中之鋼筋、木材供應緊張和施工力量不足,為了保證首都國慶工程之重點工程按期完成,國慶工程辦公室在本年第一季度內,不再供應美術館所得各項材料,並將美術館大部分施工力量分批調往僑聯大廈工地。截至目前,美術館工地雖未全部停工,實已陷入大停小做狀態中。」[4]
19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之後,北京市政府決定用國慶竣工工程的剩餘物資及款項,完成美術館工程的主體項目,並於1960年下半年全面恢復美術館工程的施工。1960年4月,美術館復工時,專門成立了建館小組,成員包括周巍峙、蔡若虹、吳仲超、劉開渠、葉淺予、吳作人、王朝聞、華君武、陳半丁等等,任務是確定建館方針、調集幹部、解決機構編制、審核陳列計劃及經費預算。1961年11月15日,美術館主體工程竣工,並且獲得第一批捐贈——陳樹人作品116件。1962年5月23日,第三屆全國美術展在該美術館開幕。[4]
1963年2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任命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劉開渠兼任中國美術館館長,張諤任副館長。1963年3月23日,美術館工程竣工驗收。1963年6月1日,毛澤東為其親筆題字,最初定為「中國美術展覽館」[5],毛澤東決定改為「中國美術館」,由此確定了該館的國家美術博物館的地位。[4]
中國美術館的主樓為中國古典閣樓迴廊式建築,飛脊高檐,黃琉璃瓦配玻璃花飾及乳白色面磚,以突出中國民族風格。中國美術館的建築是由建築師戴念慈設計。戴念慈借鑑了敦煌莫高窟96號窟「九層樓」飛檐形式,將飛檐重疊壓縮在塔頂上,形成了七層飛檐。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說,這是城市建築,應有城市園林的特點,能讓觀眾、人民休閒,所以他建議加上長廊,並種植竹林。[4]
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中國美術館橫梁斷裂,地基下陷,主樓向東面傾斜。1990年,中國美術館主樓進行了首次大修,主要是抗震加固。中國美術館建成後,一直沒有藏品庫。1995年,藏品庫及配套用房動工興建,1998年底竣工,藏品庫在主樓後面。[4]
2002年,中國美術館修葺工程開工,2003年第一期工程竣工,2003年7月23日展覽大廳對外開放,此時恰逢該館建館四十周年。經過此次裝修改造,中國美術館主樓面積由原先的17051平方米擴建到5328平方米[應為:增加5,328平方米。改造後總建築面積22,379平方米。],展廳從原先的14個增加到21個。本次開館推出5個藏品陳列常設展,包括《百年美術——中國美術館藏精品陳列》、《中國美術館藏民間剪紙陳列》、《中國美術館藏無錫彩塑陳列》、《劉開渠捐贈作品陳列》、《中國美術館藏德國路德維希夫婦捐贈國際藝術品陳列》。[6]
本來中國美術館第二期工程的設想是在老館西側至皇城根遺址公園的將近1.9公頃土地上擴建成一座4萬平方米的新館,計劃在2007年完成。[6]但後來中央決定改為選址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內,毗鄰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建築面積近13萬平方米,工程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7]
2008年,中國美術館新館興建計劃宣布。最終法國設計師讓·努維爾的設計方案中標。2013年2月26日,讓·努維爾的設計方案圖紙公布,引發關注。預計中國美術館新館工程將於2015年完工,屆時該館將成為北京中軸線上新的地標,和不遠處的鳥巢相輝映。[8]
2011年3月2日,中國美術館開始實行免費開放。免費開放後,中國美術館採取網上預約和現場領票相結合的方式開放。[9]
2012年,「中國美術館」被列為北京市東城區普查登記文物。
中國美術館的主體大樓是仿古樓閣式建築,黃琉璃瓦大屋頂,四周圍繞著廊榭。主樓建築面積22379平方米,一到五層樓共設有20個展覽廳,展覽總面積達到7000平方米,展線總長達到2110米。[3]
中國美術館收藏著11萬餘件美術作品,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時期的作品為主,兼收中華民國初期、清朝和明末藝術家的重要作品。藏品中有對20世紀中國傳統繪畫產生過重要影響的畫家的作品,包括齊白石、任伯年、吳昌碩、黃賓虹、徐悲鴻、顏文樑、朱士傑、李可染、司徒喬、羅工柳、艾中信、吳作人、吳冠中、胡善餘等人的作品,此外還有許多中國美術家的代表作品及重大美術展覽的獲獎作品。另有大量民間美術作品,如剪紙、年畫、皮影、彩塑、玩具、演具、風箏、木偶、民間繪畫、刺繡等等。中國美術館的藏品包括繪畫、雕塑、民間美術、陶藝等幾十個品類。[3]
中國美術館常年舉辦各類美術展覽以及國內外藝術家作品展覽。[3]歷年舉辦的重要展覽及相關事件有:[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