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兵第一師(簡稱空一師;代號為解放軍93056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組建的的首支航空兵部隊,成立於1950年6月19日。在韓戰和國土防空作戰中,曾先後擊落擊傷敵機92架,在解放軍空軍作戰史上首創空戰、近戰、夜戰殲敵等多項第一[1],並且也是空軍航空兵中唯一一支五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周年、10周年、35周年、50周年和60周年)參加國慶閱兵的航空兵部隊[2]。該師原屬瀋陽軍區空軍,現屬北部戰區空軍,師部駐瀋陽,下設空一團(駐鞍山)、二團(駐赤峰)及三團(駐鞍山)。2017年空一師被撤銷,下屬各團擴編成旅,得到保留。

Quick Facts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兵第一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93056部隊), 存在時期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兵第一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93056部隊)
Thumb
存在時期1950年6月16日 - 2017年
國家或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效忠於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軍種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種類航空師
功能空中作戰
直屬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空軍
駐軍/總部鞍山機場赤峰機場
參與戰役韓戰
Close

歷史

空四混成旅時期

空一師的前身是於1950年6月19日組建的空軍第四混成旅。時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為了加強華東地區的防空力量,抗擊退居台灣中華民國空軍上海等大城市和華東沿海地區的轟炸,並為解放台灣作準備,中共中央軍委遂決定在南京大校場機場組建空軍第四混成旅。1950年,空軍司令員劉亞樓致電空軍第二航校政委李世安,決定成立第一支航空兵部隊。由李世安出任政治委員,方強出任旅長(後未到任)。在決定序列編制時,劉亞樓認為「第一」容易產生驕傲自滿,因此效仿毛澤東井岡山創建紅四軍的先例,成立空軍第四旅[3]

該旅為解放軍空軍第一支航空兵部隊,它是以空軍航校首批速成班畢業學員為主,由殲擊轟炸強擊(原稱衝擊)航空兵團組成,旅部以原第三野戰軍三十軍九十師師部為基礎成立,下轄4個團(第十團、十一團、十二團、十三團),每團配屬一個相當於團一級的供應大隊,全旅共有官兵逾3,500餘人。部隊集中了當時空軍的所有戰鬥力,配備機型種類繁多,其中十團裝備拉-9戰鬥機3架,雅克-17戰鬥機英語Yakovlev Yak-174架,米格-15戰鬥機38架;十一團裝備拉-9戰鬥機4架,拉-11戰鬥機39架;十二團裝備圖-2轟炸機39架;十三團裝備的均為攻擊機,其中接收蘇聯空軍伊爾-10攻擊機25架,原有伊爾-10攻擊機3架。[4][需要較佳來源][5]

空軍第四師時期

第四混成旅成立後不久,旅部即於1950年8月8日移駐上海,並自同年10月19日起正式單獨擔負上海地區的防空任務。而當韓戰爆發後,1950年10月26日,空軍司令員劉亞樓電報給旅長方子翼,命其改變為空軍第四驅逐旅,轉場到遼陽,準備入朝作戰[6]。1950年10月31日,經毛澤東批准,剛組建的空軍第三旅七團調往遼陽,一同接收蘇聯空軍在遼陽的一個米格殲擊機師裝備,在空軍第四混成旅基礎上改編為空軍第四師,其中混成第四旅番號序列不變,改稱空軍第四師。空四師為兩團(第十團、第十二團)編制,每團三個飛行大隊,每大隊10架飛機,各一個供應大隊。全師裝備60架米格-15戰鬥機,以及2架雅克-12通信機英語Yakovlev Yak-12。加上1個警衛營,全師共1983人。[需要較佳來源][7]

1950年11月30日,朱德、劉亞樓到前線機場為空四師先頭部隊壯行[8]。12月4日,解放軍空軍正式向空四師下達了參加抗美援朝的作戰命令,要求空四師以大隊為單位輪番進駐丹東浪頭機場。1951年1月21日,大隊長李漢重創美軍一架飛機。1月29日,李漢率領八架戰鬥機再次出擊,擊落擊傷美軍各一架,解放軍無傷亡。3月3日,空四師結束戰鬥,返回遼陽機場休整。1951年7月,空四師第二次參戰,由12團奉命參戰,仍然在浪頭機場,指揮部在安東礦山。但兩次戰鬥戰績不佳。飛行員趙志才遭到美軍偷襲陣亡;12團發生迷航與空中相撞事故,團長趙大海被美軍擊中陣亡,隨後空四師再次休整[9]

1951年9月12日,空四師第三次參戰,並參加戰鬥八次,擊落美軍26架、擊傷10架;但解放軍損失也嚴重,被擊落米格-15戰鬥機14架、擊傷4架。1951年10月,空三師開赴安東,接替空四師的任務[10]。1951年10月17日空四師返回駐地,召開慶功大會,大隊長華龍毅被評為特等功臣,鄒炎等五人為一等功臣。1952年1月16日,空四師第四次進入朝鮮參戰,2月10日,大隊長張積慧和僚機單志玉喬治·安德魯·戴維斯英語George Andrew Davis, Jr.率領的美軍F-86戰鬥機交火,並最終成功擊落美軍王牌飛行員戴維斯(後者被美軍追授榮譽勳章[11][12]。第四次參戰一共包括17次作戰,美軍被擊落17架、擊傷9架。1952年6月,空四師結束參戰,返回遼陽機場,至年底,完成從米格-15戰鬥機到米格-15比斯的升級改裝。1953年3月15日,空四師第五次奔赴前線,轉場大孤山機場[13]。此次參戰29次,擊落F-86戰鬥機24架、F-94戰鬥機1架。擊傷F-86戰鬥機3架。由於7月27日,中美雙方簽字停戰,9月9日,空四師受命解除一線作戰任務,返回遼陽機場[14]

在朝鮮戰場前後兩年零8個月的戰鬥中,空四師擔負掩護志願軍後方的交通運輸線和重要目標的任務,共出動4058架次,空戰914架次,有43名飛行員獲得戰果,總共擊落敵機64架、擊傷24架,被敵擊落55架、受傷25架,1,424人立功受獎,產生了李漢張積慧鄒炎耀先李永泰褚福田以及侯書軍等著名戰鬥英雄和功臣模範[15]

空軍第一師時期

韓戰結束後,根據解放軍全軍統一編制序列的精神,鑑於空四師戰功卓著,又曾是解放軍空軍的第一支部隊,空軍黨委於1956年3月30日決定正式將空四師番號改為空軍第一師,所轄空十、十一(1954年增建)、十二團改為空一、二、三團[4]。1958年10月,46架從蘇聯進口的米格-19戰鬥機裝備空一師,空一師移駐北京通縣進行改裝。1959年,空三團和空一團3大隊隨師轉駐鞍山。1960年3月,空二團調歸空三十師建制,同年8月又重新組建空二團;三團三大隊調一團一大隊,三團重建三大隊。原一團一大隊則改為師直屬夜航大隊,次年6月又改為師獨立大隊。

1964年11月15日,空一師二大隊五中隊長徐開通駕駛仿造米格-19的殲-6戰鬥機,在廣東遂溪上空由雷達九團水東雷達站406雷達發現目標後,首次擊落了入侵的美軍瑞安147型英語Ryan Model 147無人駕駛偵察機,創造了戰鬥機首次在平流層擊落飛機的紀錄,也為其後解放軍空軍殲擊航空兵部隊一連串的勝利提供了借鑑[16]。在國土防空作戰期間,空一師共擊落、擊傷4架敵機。

1968年8月10日,空一師二大隊由鞍山機場進駐赤峰機場,三大隊由於洪屯機場調駐鞍山機場。1969年9月14日,師獨立大隊進駐赤峰機場,與二大隊共同擔負晝夜保衛首都北京的任務。1970年5月,根據空軍命令,空軍第一師改稱為空軍航空兵第一師。空軍第一、二、三大隊依次改稱為空軍航空兵第一、二、三團。1979年至1983年,空一、三團分別改裝了殲-7殲-8戰鬥機,於是空一師在1983年7月成為首批裝備殲-8戰鬥機的航空兵部隊。1992年初,空一團又開始裝備殲-8B型戰鬥機,空二團則在1994年裝備殲-7E戰鬥機。進入21世紀以來,作為解放軍空軍重點建設部隊的空一師先後換裝兩型三代戰機,成為解放軍空軍裝備最為精良的作戰師之一[需要較佳來源]。2009年2月3日,再度換裝第四代三型四機(殲-10殲-11/殲-11B、殲-8F)的空一師首次由中國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軍事報道》曝光[17]

2017年,空一師撤銷,下屬各團擴編成旅得到保留。

領導

師長
  • 方子翼(空四師,1950年11日--1952年8月)[8]
  • 鄒炎(空一師,1956年3月30日--1956年6月23日)
  • 李國治(1956年6月23日--1966年9月)[18]
  • 耀先(1966年9月--1969年3月)
  • 熊尚義(1969年3月--1979年11月)
  • 姜忠石(1979年11月--1980年11月)
  • 賀毓本(1980年11月--1983年5月)
  • 王福全(1983年5月--1989年12月)
  • 楊國海(1989年12月--1995年3月)
  • 莊可柱(1995年3月--1996年12月)
  • 羅鳳林(1996年12月--1999年11月)
  • 鄭群良(1999年11月--2000年7月)
  • 殷立軍(2000年7月--2004年11月)
政治委員:
  • 李世安(1950年11月--1951年5月)[3][8]
  • 謝錫玉(1951年5月--1952年8月)[19]
  • 葉松盛(1952年8月--1956年3月20日)
  • 蔡劍橋(1956年6月23日--1958年4月)[18]
  • 趙昭(1958年5月--1962年7月)
  • 丹劍(1962年7月--1965年11月)
  • 田惠民(1965年11月--1971年12月)
  • 史毅(1972年1月--1977年2月)
  • 郭浩東(1977年3月--1980年6月)
  • 侯開仁(1980年6月--1985年6月)
  • 張漢華(1985年6月--1989年12月)
  • 王本亭(1989年12月--1993年6月)
  • 姜德才(1993年6月--1997年7月)
  • 王維(1997年7月--2000年7月)
  • 常永泰(2000年7月--2004年11月)
副師長:
  • 袁斌(1950年11月--1951年5月)
  • 夏伯勛(1951年5月--1952年12月)
  • 王香雄(1951年5月--1954年1月)
  • 鄒炎(1953年9月--1956年3月)
  • 侯書軍(1959年7月--月)
  • 熊尚義(1964年7月--1969年9月)
  • 宋亞民(1965年11月--1970年4月)
  • 楊和榮(1969年9月--月)
  • 逯松亭(1970年4月--1976年6月)
  • 羅福生(1970年4月--1979年1月)
  • 齊連壁(1976年6月--1980年6月)
  • 賀春芳(1976年6月--1981年6月)
  • 劉永瑞(1979年2月--1985年6月)
  • 耿全奎(1981年6月--1987年4月)
  • 王發林(1983年5月--1986年10月)
副政治委員:
  • 蔡劍橋(1953年9月--1954年1月)
  • 趙昭(1956年6月--1958年4月)
  • 孟進(1956年6月--1965年9月)
  • 汪正安(1992年6月--1998年11月)
  • 王昌貴(1993年1月--2000年1月)
  • 王宏達(--2004年11月)
參謀長:
  • 王香雄(1950年11月--1951年5月)
  • 潘雲山(1951年5月--1952年12月)
  • 吳長武(1952年12月--1954年1月)
  • 閆啟明(1956年6月--1959年7月)
  • 侯書軍(兼任,1959年7月--1960年7月)
  • 羅福生(1960年7月--1970年4月)
  • 賀逢躍(1970年4月--1974年10月)
  • 李春榮(1974年10月--1979年11月)
  • 王德平(1979年11月--1986年9月)
  • 滕連堂(1986年9月--1990年9月)
  • 耿全奎(兼任,1990年9月--1993年6月)
  • 羅鳳林(1993年6月--1996年12月)
  • 王建庭(1996年12月--2001年6月)
  • 高潤清(2001年6月--2004年11月)
政治部主任
  • 謝錫玉(1950年11月--1951年5月)
  • 蔡劍橋(1951年5月--1953年9月)
  • 許映泉(1956年6月--1960年7月)
  • 肖夢祥(1960年7月--1963年10月)
  • 胡醒(1963年10月--1966年9月)
  • 曹繼德(1966年9月--1968年7月)
  • 於濟學(1968年7月--1970年4月)
  • 李斌(1970年4月--1976年12月)
  • 祝耀宗(1976年12月--1983年5月)
  • 宋德民(1983年5月--1986年9月)
  • 王本亭(1986年9月--1989年12月)
  • 汪正安(1989年12月--1992年6月)
  • 欒春立(1992年6月--1996年12月)
  • 陳振東(1996年12月--1999年11月)
  • 崔向朝(1999年11月--2002年7月)
  • 劉宏鵬(2002年7月--2004年11月)

副參謀長:

  • 吳長武(1950年12月--1952年12月)
  • 趙震堂(1952年12月--1954年1月)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