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區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撤销的一级组织分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撤销的一级组织分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軍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是陸軍)曾經存在的一級組織軍事組織。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設置北京軍區、瀋陽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成都軍區和蘭州軍區等七大軍區。2016年1月16日,七大軍區編制正式撤銷;2月1日,改組成立五大戰區。
1980年代之前為十一大軍區,除七大軍區外另有武漢軍區、福州軍區、昆明軍區和新疆軍區。
1973年12月,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採納了中央軍委秘書長葉劍英的建議,安排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用以斬斷軍事巨頭的私人勢力,為鞏固中國統一,防患於未然。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存在有5個一級軍區,1950年2月設立西南軍區,至此形成六大軍區體制。
這一時期存在有18個二級軍區,1951年12月另設置西藏軍區。二級軍區的指揮機關由兵團指揮機關兼任。
1954年,僅存山東、福建、雲南、西藏、新疆5個二級軍區,其餘的省軍區全部降級為三級軍區。
這一時期存在有25個三級軍區。三級軍區的指揮機關由軍指揮機關兼任。
1985年6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提出實行《軍隊體制改革、精簡整編方案》,將在削減100萬人兵力的同時決定將原有的十一大軍區統一廢除改編為七大軍區[3]。
主管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東四盟除外)兩市兩省一自治區範圍內軍事事務的大軍區,該軍區主要負責首都北京的衛戍工作。軍區司令部所在地為北京。辦公場所在北京西郊石景山區高井甲32號院,簡稱西山軍區大院。北京軍區下轄北京衛戍區、天津警備區、河北省軍區、山西省軍區、內蒙古軍區。
主管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東四盟地區軍事事務的大軍區,總部設於瀋陽。領導和指揮東北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保衛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等中國主要工業城市的安全,管轄3個集團軍、3個省軍區。瀋陽軍區下轄遼寧省軍區、吉林省軍區、黑龍江省軍區。
主管山東、河南兩省軍事事務的大軍區,也是所有大軍區的戰略總預備隊。主要作戰使命為為北京軍區提供戰略掩護,並作為全軍預備隊使用。下轄3個集團軍(20、26、54集團軍),1個武警機動師(武警127師)。濟南軍區下轄山東省軍區、河南省軍區。
主管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上海五省一市軍事事務的大軍區,總部設於南京。南京軍區的主要作戰使命是保衛南京、上海、蘇州、杭州等東南沿海發達的特大城市和工業區的安全,並承擔對台作戰任務。南京軍區下轄上海警備區、江蘇省軍區、浙江省軍區、福建省軍區、安徽省軍區、江西省軍區。
主管廣東、廣西、湖北、湖南、海南五省軍事事務的大軍區。廣州軍區的戰時使命為保衛中國南部,尤其防止越南和東南沿海的攻擊,防衛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此外當需要時也負責增援香港和澳門。廣州軍區下轄廣東省軍區、廣西軍區、湖北省軍區、湖南省軍區、海南省軍區。
主管四川、雲南、貴州、西藏(不含阿里地區)和重慶等三省一自治區一直轄市軍事事務的大軍區,總部位於成都市。成都軍區所屬的第13集團軍是中國國內幾個集團軍中唯一一個從50年代到21世紀參與軍事行動從未間斷過的軍級單位。曾先後參與解放西南、西南剿匪、西藏平叛、中印戰爭、珍寶島戰役、中越邊境戰爭、海地維和、非洲維和行動。成都軍區的戰略使命是保護成都、重慶等特大城市、軍工核心基地,維護西藏的統一,防衛印度來自喜馬拉雅方向的進攻,並與廣州軍區協防越南。成都軍區下轄四川省軍區、西藏軍區(副大軍區級)、貴州省軍區、雲南省軍區、重慶警備區。
範圍包括甘肅、青海、陝西、寧夏、新疆。軍區有快速反應部隊和第21集團軍、第47集團軍、新疆軍區、2個武裝警察師。據估計下轄兵力約22萬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