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遭到國際社會廣泛譴責,導致俄羅斯受到新的制裁,引發對俄羅斯的經濟影響。
政府間國際組織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歐·古特瑞斯表示,俄羅斯入侵是他「任期內最悲傷的時刻」,並呼籲普丁「以人類的名義」撤軍[1]。2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對一項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以「最強烈地措辭」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為;會上的15個理事國當中,有11個表示支援,3個棄權,而俄羅斯則投下反對票,由於其作為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使得該項決議草案被否決[2][3][4]。2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訴諸程序性決議通過召開緊急特別會議。3月3日,聯合國大會在第11次緊急特別會議上通過了名為「對烏克蘭的侵略」的決議案,強烈地斥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要求俄羅斯聯邦立即停止對烏克蘭使用武力並撤出軍隊,惟有關決議只有建議性質而無約束力。該草案獲得了141票贊成票,中國、印度等35個國家投了棄權票,俄羅斯、白俄羅斯、北朝鮮、敘利亞和厄利垂亞5個國家投了反對票[5][6]。
《愛爾蘭時報》於2022年3月8日報道稱,聯合國區域資訊中心主任在聯合國全球通訊部向聯合國員工郵寄清單發布的電子郵件中指示,不要將局勢描述為「戰爭」,也不要在個人媒體上添加烏克蘭國旗以示對烏克蘭的支持,應使用「衝突」、「軍事進攻」等用語,以「平衡政治敏感性」。此事被媒體報道後引發批評,聯合國發言人斯特凡·杜加里克承認這封郵件的真實性,但否認這是一項針對員工的官方政策。隨後向員工傳送的又一封電子郵件中更新了用語政策,改為允許使用「戰爭」和「入侵」。在Twitter上的聯合國發言人帳號最初否認愛爾蘭時報的報道,不久後刪除了推文[7]。
2022年3月16日,聯合國國際法院在海牙作出判決,要求俄羅斯立即停止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8],不過俄羅斯和中國的法官投下了反對票[9]。3月17日,俄羅斯拒絕了聯合國國際法院的要求[10]。
2022年3月24日,聯合國大會第11屆緊急特別會議以140票贊成、5票反對和38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了由烏克蘭、美國、英國、法國等90國共同提交名為「侵略烏克蘭造成的人道主義後果」的決議案,再次要求俄羅斯停止侵略烏克蘭[11]。 中國、印度等國投了棄權票。俄羅斯、敘利亞、北韓、白俄羅斯和厄利垂亞投了反對票。[12]
2022年3月30日,聯合國任命3名人權專家調查俄羅斯可能在烏克蘭的戰爭犯罪,調查委員會自成立起為期一年[13]。
2022年4月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將俄羅斯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成員資格停權的決議案,隨後俄羅斯宣布退出人權理事會。同月世界旅遊組織(UNWTO)亦將俄羅斯停權,6月10日俄羅斯宣布退出世界旅遊組織[14]。
2022年5月12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了名爲「俄羅斯侵略引起的烏克蘭人權狀況惡化」的決議案,旨在推進審查烏克蘭惡化的人權狀況,並調查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戰爭罪嫌。該決議草案獲33票贊成、2票反對和12票棄權。反對票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厄利垂亞。[15][16][17][18]
2023年2月23日,聯合國大會第十一屆緊急特別會議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 141個會員國投贊成票,白俄羅斯、北韓、厄利垂亞、馬里、尼加拉瓜、俄羅斯和敘利亞七國投下反對票,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古巴等32個國家棄權,大會再次要求俄羅斯立即、徹底、無條件地將其所有軍事力量從烏克蘭國際公認邊界內的領土撤出,並呼籲停止敵對行動。[19]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於2月24日發表聲明,強烈譴責俄羅斯政府違反奧林匹克休戰的行為,稱俄羅斯違反了2021年12月2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奧林匹克休戰決議。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入侵前四天結束,但休戰協定一直持續到3月中旬2022年冬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結束後的第7天。國際奧委會主席湯瑪斯·巴赫再次呼籲和平。國際奧委會對烏克蘭的奧林匹克相關人員的安全深表關切,並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群組,以密切監測局勢,並儘可能協調對烏克蘭境內的奧林匹克相關人員的人道主義援助。[20]
國際帕拉林匹克委員會在召開完一項特別會議之後,於3月3日宣佈決定禁止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運動員參加2022年冬季帕運會[21]。
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穆薩·法基、非洲聯盟輪值主席、塞內加爾總統麥基·薩勒呼籲俄羅斯和「任何其他區域或國際行為體必須尊重烏克蘭的國際法、領土完整和國家主權」,敦促衝突各方立即停火併開始政治談判[22]。
歐洲理事會通過了一項決議,「最強烈地譴責對烏克蘭的武裝襲擊」,呼籲俄羅斯「立即無條件停止其軍事行動」,並將考慮「採取措施應對俄羅斯聯邦嚴重違反其作為歐洲委員會成員國的法定義務」。[26]3月15日歐洲理事會大會表決通過開除俄羅斯會籍,216名代表投票贊成,0票反對,3票棄權。[27]
歐盟執委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歐盟高峰會主席夏勒·米歇爾及歐盟議會議長蘿伯塔·梅措拉及歐盟高級外務代表荷西·波瑞爾·豐特列斯於2月24日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強烈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不正當攻擊[28],歐盟於同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緊急首腦會談[29],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在會談前表示歐盟將封鎖俄羅斯經濟戰略部門,凍結俄羅斯在歐盟的資產,阻止俄羅斯銀行進入歐洲金融市場[30]。27日,歐盟執委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發出新制裁,關閉領空,禁止俄羅斯飛越歐盟上空,禁止俄羅斯官媒「今日俄羅斯」和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在歐盟的廣播,並向烏克蘭的提供戰機[31]。3月2日,歐盟決客製化裁白俄羅斯,禁止進口白俄羅斯的木材、鋼材和鉀肥等產品[32]。3月8日,歐盟表示要在2030年前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進口依賴。[33]為儘快擺脫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5月18日,歐盟計劃從2022年到2027年間增加2100億歐元投資以支持綠能方案發展。[34]
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卡里姆·艾哈邁德·汗發表聲明警告說:「任何人犯下這種罪行,包括下令、煽動或以其他方式協助犯下這些罪行,均可在充分尊重互補原則的情況下,由法院起訴。衝突各方必須遵守國際人道主義法規定的義務。」[35] 烏克蘭於 2 月 26 日向法院提出上訴,3 月 16 日國際刑事法院以 13 票 : 2 票裁定臨時命令,下令俄羅斯停止對烏克蘭的入侵,反對方為俄羅斯法院副院長格沃爾吉安以及中國法官薛捍勤。[36]
北約秘書長延斯·史托騰伯格在2月24日舉辦的記者會強烈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魯莽和無端攻擊,表示這是嚴重違反國際法的行爲,也是對歐洲-大西洋安全的嚴重威脅,呼籲俄羅斯立即停止軍事行動,尊重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37]。不過他表示北約無意向烏克蘭派遣部隊[38]。波蘭、羅馬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依據北大西洋公約第四條款展開安全磋商,愛沙尼亞總理卡雅·卡拉斯發表聲明指出,「俄羅斯的廣泛侵略是對全世界和所有北約國家的威脅,爲了保障北約同盟國的防禦,必須啓動北約的協商,而對俄羅斯的侵略最有效的應對方式就是團結」[39]。
太平洋島國論壇在一份聲明中譴責了這次入侵,稱「從遠處觀察到對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侵犯,以及俄羅斯公然無視國際法。」[44]
2022年8月5日,國際監察員協會(IOI)復原俄羅斯人權事務進階專員的會員資格。IOI主席克里斯·菲爾德(Chris Field)表示 「由於專員不遵守我們的章程,俄羅斯會員資格已被終止,章程要求其成員遵守監察機構普遍接受的職業道德並保持公正。」[49]
2024年9月25日,地中海監察員協會(Association Mediterranean Ombudsmen)批准將俄羅斯監察員排除在其成員資格的決定[50]。
國家與地區
國際非政府組織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阿涅斯·卡拉瑪德表示,此次入侵「可能對人類生命和人權造成最可怕的後果」,並呼籲「各方嚴格遵守國際人道主義法和國際人權法」[51] 。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已經在烏克蘭開展業務的無國界醫生組織表示,環境的迅速變化導致某些先前提供的醫療服務必須減少和停止,但該組織正在迅速重新部署以專注於提供為可能需要的人提供一般的緊急護理[52]。
無國界記者組織東歐和中亞辦事處負責人珍娜·卡維利爾表示,「我們熟悉俄羅斯的方法......記者是主要目標,正如我們在2014年克里米亞併入克里米亞和克里姆林宮支持的領土所看到的那樣頓巴斯地區的分裂分子」,並呼籲「俄羅斯和烏克蘭當局尊重其在衝突期間保護記者的國際義務」[53]。
普丁的其中一個出兵烏克蘭的理由是對其「去納粹化」,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54]、位處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國家博物館和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都發表聲明譴責俄羅斯只是在濫用歷史,為侵略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提供虛假理據[55]。
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這無可避免會帶來慘烈的後果。
我們尤其是擔憂無辜平民的安全和譴責任何蓄意危害他們的行為。
更甚者是,在當前敵對行為的公關宣傳中,充斥著不負責任和不准確的言論,他們(將烏克蘭)類比大屠殺發生時和之前的納粹主義和暴行。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譴責這種矮化和歪曲大屠殺歷史真相的言論。——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2022年2月27日[54]
2022年3月2日,居於基輔的猶太人首席拉比Moshe Reuven Azman在Telegram發表講話,批評普丁犯下了戰爭罪行,呼籲俄羅斯民眾積極抗議克里姆林宮軍事侵略烏克蘭的決策,他認為這次戰爭讓烏克蘭人和全世界猶太人更加團結。在回應普丁的「去納粹化」的開戰言論時,他直言這是「只有傻瓜才會相信的垃圾(藉口)」。他不認同烏克蘭存在納粹主義,並指出當前的烏克蘭國會中沒有任何一個議席是屬於奉行民族主義的黨派[56][57]。
被指與普丁保持良好關係的居俄羅斯首席拉比Berel Lazar從烏克蘭的拉比獲得戰爭傷亡資訊後表示當前狀況不容持續下去,並願意擔當兩國調解人[58]。美國的拉比Shmuley Boteach在接受以色列媒體訪問中提到儘管普丁讓猶太教在俄羅斯自由地發展,但無法改變他是一頭「怪物」的事實,並將普丁與北韓的金正恩和伊朗的阿里·哈米尼並列為現代的邪惡面孔[59]。
個人及非政治團體
- 中國國民黨立委吳斯懷批評烏克蘭人民參戰是「義和團式的愛國主義」,又指控烏克蘭政府不道德[62]此番言論被新聞主播張雅琴質疑「你的意思是我們全部要跪下來嗎?」,並呼籲選民不要把票投給「那種砲聲一響就買機票落跑的人」[63]。
- 針對此前美國在台協會粉絲專頁轉貼呼籲為烏克蘭人民「祈禱」遭台灣網友不滿「出征」AIT臉書,時代力量國際部主任劉仕傑稱他身為台灣人關心焦慮對於台灣是否會下一個被攻擊,不鼓勵鼓吹疑美論和「出征」美國在台協會[60]。
- 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五所高校的五名教授兼歷史學家孫江、王立新、徐國琦、仲偉民、陳雁五人聯名發表一篇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文章。該文受到同為歷史學學者的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亞洲專案主任顧德明的支持。[72]文章被部分網友批評為雙重標準,而發布文章的微信公眾號不久清空所有文章並被封禁。[73]210名北京清華校友發起連署,公開要求清華校方復原普丁名譽博士學位。[74]
- 美國政治學家米爾斯海默認為北約和西方等國家應為俄烏危機負主要責任[77][78]。
- 德國無政府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家漢斯-赫爾曼·霍普認為統治俄羅斯、烏克蘭、德國和美國的政府匪幫為戰爭負責,烏克蘭多次違反中立原則引致衝突。[79]
- 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提摩西·斯奈德(Timothy Snyder)與哈佛大學烏克蘭歷史學教授謝爾蓋-普洛克希(Serhii Plokhii)在傑克森全球事務學院舉辦的一場辯論會上討論俄烏戰爭的影響,認為可以影響俄羅斯行動的最佳方式是國際社會持續向烏克蘭提供堅定不移的支持,而估計戰爭的連鎖反應導致了中國對台灣的潛在入侵推遲了至少10年。然而,這場戰爭也大大增加了俄羅斯對中國的依賴,使兩個超級大國空前接近[80]。
- 歐洲廣播聯盟最初表示,俄羅斯仍將被允許參加2022年歐洲歌唱大賽,但仍會密切關注局勢。[84]然而,2月25日即宣布不允許俄羅斯參加比賽,並稱讓俄羅斯參賽者參賽會使比賽招受批評。[85]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多個體育活動改期、暫停或取消。
- 2022年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俄羅斯大獎賽暫停。[95]
- 國際運動攀登總會宣布暫停4月1日至3日在莫斯科舉行的2022年IFSC攀岩世界盃。[96]
- 國際滑雪聯合會宣布取消在俄羅斯的所有剩餘賽事。[97]
- 世界冰壺聯合會宣布,原定於11月19日至26日舉行的2022年歐洲冰壺錦標賽將不再在彼爾姆舉行。[98]在俄羅斯舉行的世界耕作錦標賽也將被取消。[99]
- 俄羅斯的喀山計劃將於2022年1月22日-1月28日舉辦2022年世界冬季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由於COVID-19 的 Delta 變體在全球範圍內傳播全球大流行以及出於對運動員、志願者、工作人員和球迷的健康和安全的充分考慮,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特奧會世界冬季運動會已推遲至2023年1月21日-27日如期舉行。2022特殊奧林匹克冬季世界比賽國際特殊奧林匹克通知,指鑑於俄羅斯與烏克蘭烏俄戰爭局勢緊張持續不穩,對原定於明年1月假俄羅斯喀山舉行的「2022世界特殊奧林匹克冬季運動會」的成效及參賽運動員的安全保障存疑。因此決定取消賽事。[100][101]
- 2022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上,在2022年巴塞隆納的冬季測試中,由於受到此戰爭事件影響,哈斯車隊在最後一天的測試中移除了烏拉爾鉀肥的贊助商標識[102]。
- 2022年3月1日,國際滑冰聯盟宣布即時禁止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選手和官員參加所有國際滑冰比賽,意味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花式滑冰選手無法參加在法國舉行的2022年花式滑冰世界錦標賽,國際滑聯另表示,研究向烏克蘭的會員提供緊急人道援助的可能性,並在必要時採取額外措施[103]。
- 在2022年巴塞隆納的冬季測試中,由於受到此戰爭事件影響,哈斯車隊在最後一天的測試中移除了烏拉爾鉀肥的贊助商標識[104]。2022年3月5日,車隊正式宣布中止與烏拉爾鉀肥的合作,解除尼基塔·馬澤平的車手合約[105]。
- 至目前為止,俄羅斯被所有奧運會項目禁止以國家參賽,剩下柔道、拳擊與網球總會還可以中立身分參賽,其餘運動員也被禁賽,然而這個結果卻可能導致國際體育賽事面臨如同歐洲超級聯賽模式的分裂的危機。[106]
- 2022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堅持禁止這兩國參賽導致被ITF、WTA、ATP協會剝奪積分且沒有例外,不但導致部分選手如喬科維奇世界排名從第三名於該年衛冕成功也掉到第七,也會給烏克蘭選手二次傷害。
- 歐洲籃球協會褫奪俄羅斯參加2022年歐洲籃球錦標賽的資格,由蒙特內哥羅補上[107]。
歐足總歐洲聯賽宣布,2022年歐洲冠軍聯賽決賽將從聖彼得堡體育場移至巴黎法蘭西體育場舉行。[108][109]
2月25日,與俄羅斯有比賽的捷克、波蘭及瑞典足總發表聯合聲明,將拒絕前往俄羅斯參加2022年世界盃歐洲區第二圈外圍賽[110]。2月26日,波蘭足總宣佈將罷踼於3月24日於莫斯科與俄羅斯對戰的外圍賽,並獲得包括隊長羅伯特·萊萬多夫斯基等球員的支持。[111]。最後俄羅斯被踢出賽事,而對手波蘭在原對賽日期與同原對賽日期烏克蘭對手蘇格蘭舉行公益賽,並最終取得世界盃門票,而烏克蘭因為敗於威爾斯無緣晉級。
一些球隊或球員在比賽時表達對烏克蘭的支持,效力亞特蘭大的烏克蘭國腳路斯蘭·馬連洛夫斯基在與奧林比亞高斯對戰的歐霸盃賽事中展示寫有不要戰爭(No War in Ukraine)的內衣。拿坡里主場對巴塞隆納的歐霸盃比賽開始前,雙方球員共同舉起停止戰爭(Stop War)的橫額[112]。
一些與俄羅斯企業有合作的球隊也開始停止合作關係。曼聯宣佈結束與俄羅斯航空的贊助,俄航不會再成為曼聯官方航空公司[113]沙爾克04也把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球衣胸前贊助除下,歐洲足協也考慮把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踢出贊助商名單。[114]。
2022年3月下旬,P. LEAGUE+高雄鋼鐵人資助烏克蘭國家男子籃球隊三名隊職員與一名眷屬前往臺灣躲避戰火[115]。
體育賽果網站LiveScore宣布在可見將來不再顯示俄羅斯的體育賽事的賽程及賽果,包括俄羅斯各級別足球聯賽及盃賽[116]。
- 駭客組織匿名者宣布對俄羅斯政府發動網路攻擊。隨後俄羅斯的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遭到DDoS攻擊,俄羅斯以外的多地無法正常訪問[117]。俄羅斯總統網站、國家杜馬及俄羅斯聯邦委員會的網站均出現間歇性癱瘓狀況[118]。3月2日癱瘓俄羅斯的航太控制中心,使其無法控制自己的衛星。匿名者旗下的駭客團隊NB65亦表示「我們不會停手,直到你停止丟擲炸彈、殺害平民和試圖入侵的那刻。滾回俄羅斯。」[119]
- 波蘭遊戲開發團隊11 bit studios宣佈將會捐出旗下生存遊戲《這是我的戰爭》一週的銷售所得支援烏克蘭紅十字協會,來聲援烏克蘭。[120]
- EA Sports宣布,將從《FIFA 22》《FIFA Online》等FIFA系列遊戲中刪除俄羅斯國家隊和俄羅斯俱樂部。[121]CD Projekt、Epic Games、動視暴雪、Ubisoft、Take-Two等遊戲開發團隊先後宣布停止向俄羅斯銷售旗下的遊戲。Riot Games則宣佈從3月8日起至3月12日間將所有來自《英雄聯盟:激鬥峽谷》、《英雄聯盟:聯盟戰棋》等多款遊戲的戰鬥通行證銷售收益以及《英雄聯盟》中新Bee皮膚的收入通通捐助給烏克蘭。[122][123][124][125]
據BBC3月6日報導,塞爾維亞有近4000人在3月初參與了支持俄羅斯的遊行[136];德國之聲也於4月10日引述德新社及法新社訊息,指出4月初德國多地湧現支持俄羅斯的汽車遊行隊伍[137]。
《紐約時報》發文稱,約有三分之二的俄羅斯人仍然贊成普丁進攻烏克蘭;社會學家列夫·古德科夫則受訪表示,支持普丁軍事行動的人受教育程度較低、年齡較大,他們主要生活在農村地區或中小城市[138]。
截至4月30日晚,有7.7萬人來到Change.org簽章要求德國總理蕭茲不要向烏克蘭提供重型武器。包括新聞工作者、音樂家和演員在內的約30名文藝界人士也向蕭茲發出相同的呼籲。[139]
為了支持烏克蘭,各國城市的地標建築紛紛亮燈、打出代表烏克蘭國旗的藍黃色,其中包括帝國大廈、賓夕法尼亞州議會大廈、加拿大國家電視塔、尼亞加拉大瀑布、唐寧街10號、納爾遜紀念柱、聖喬治大廳、五十周年紀念公園、艾菲爾鐵塔、羅馬鬥獸場、布蘭登堡門、東京都廳舍、三光島、N首爾塔、台北101、佛林德茲街車站、雪梨歌劇院[140][141][142]。
報導及輿論
國際媒體普遍就俄烏局勢升溫進行了調查報導並發表評論。但隨著俄羅斯當局於3月5日通過新法案「打擊假新聞」並同時封鎖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144][145],引發了西方媒體的廣泛質疑,路透社認為俄羅斯此舉使得全球媒體處於守勢[146];Meta全球事務總裁尼克克萊格表示,封鎖社交平台將切斷數百萬俄羅斯民眾的可靠資訊源,也令他們等同被「禁言」[147]。
面對國際輿論的普遍譴責,有俄羅斯官員指控西方國家的媒體散佈虛假資訊,企圖在俄羅斯人民中挑撥離間,且存在反俄的偏見[146]。彭博社評論則指出,俄羅斯長期以來透過網際網路在西方國家挑起的分化運動可能混淆公眾對俄烏戰爭的輿論,並指出Facebook、YouTube等社群媒體數年來已經從中吸取教訓,這導致普丁可能對西方的反應有誤判[148]。《衛報》評論指出,俄羅斯多年來透過虛假訊息和虛假賬戶對付西方國家,如今遭到輿論反撲[149]。有報道認為,一場「戰鬥」已在社群媒體中展開[150]。
另一方面,西方社會的輿論普遍反對戰爭,同情和支持烏克蘭[151]。透過各大社群媒體,大量關於烏克蘭的一手訊息得以迅速傳播,同時讓眾多西方的年輕網友了解到烏克蘭複雜的歷史背景[152]。《紐約時報》認為,社群媒體促成了全球對烏克蘭的強烈同情,其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Twitter、TikTok上獲得了大量關注,被認為在社群媒體上「戰勝」了俄羅斯總統普丁[151]。但也有觀點質疑,面對俄烏衝突時「選邊站」是否必要,形容社群媒體中充斥著毫無意義的陳腔濫調,完全忽略了專業知識,令輿論場失序,並指出訊息過度發達具有傳播虛假資訊的風險[153]。
2020年4月3日,俄羅斯新聞社發表評論指責「烏克蘭民眾與其政府一樣壞透,其納粹主義的滲透程度不下於納粹德國。除了對主動參與攻擊俄羅斯人民(親俄烏克蘭人)的軍人和民兵進行清算外,任何被動支持他們的一般民眾都是納粹主義支持者,因此他們都必須接受思想再教育。一個罪惡的國家不能對自身進行去納粹化,這個過程必須由勝利者主導,而這個主導者即是俄羅斯,而去納粹化的過程必須透徹地從人民的出身直到生理成熟為止。去納粹化亦即是『去烏克蘭化』(деукраинизация)以剔除建立在原屬於蘇聯領土上烏克蘭這個人為捏造的民族中心身分認同」[154]。
英國廣播公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認為,在中國大陸社群媒體引領話題的大多是官方媒體,包括環球網、央視新聞、環球時報、人民日報等[155][156]。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前兩日,《新京報》所屬國際欄目「世面」疑似不慎將有關烏克蘭衝突相關內容的審查準則內部通告當成新聞稿在新浪微博公開發布,其中要求限制發布「對俄不利」和「親西方」的內容[157][158][156];同日,環球網的一篇報道一度稱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為「兩國」,其後該報道被刪除,中國大陸傳媒統一稱呼兩地為「地區」[159];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當天,共青團中央在影音平台bilibili官方帳號發布影片,內容為二戰前夕流傳於蘇聯的愛國歌曲《喀秋莎》中文普通話版,此舉被《端傳媒》解讀為「娛樂化」戰爭[160]。
中國大陸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新聞出現一定數量的虛假資訊。根據美國政治新聞網報道,俄羅斯「可能」將於2月16日對烏克蘭進行入侵,但是中國大陸方面的報道重點強調日期,並淡化或忽略新聞中的「可能」一詞,以此宣傳稱美方是在故意製造關於俄羅斯入侵的謠言與恐慌[161][162][163]。
2022年3月2日,中國環球電視網發布一篇英文文章,認為由於美國沒有遵守布達佩斯備忘錄,所以美國沒有提供安全保證,最終導致烏克蘭危機[164]。此後,新華社認為,美國對烏克蘭輸送武器是破壞和談的算計。[165]
2022年4月中旬,人民日報下屬時政刊物《環球人物》發表評論員文章。文章認為,美國等西方國家在俄烏局勢最需要抽薪止沸時「熱火烹油、雙向擠壓」,而要求「中國譴責俄羅斯」的觀點是「道德綁架」。[166]
德國之聲、美國有限電視新聞網等媒體認為,中國大陸媒體在相關的報道中避免使用「侵略」「攻擊」等詞彙,並在選材上偏重俄羅斯官方、忽略烏克蘭官方,同時煽動反美情緒[167][168][156]。《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大陸官媒在對俄烏衝突報道時保持克制,這表明政府在立場上比較謹慎[169]。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認為,中國雖然不譴責俄羅斯入侵、未曾鼓勵中國人聲援烏克蘭人,但也沒有公開支持俄羅斯[170]。自由亞洲電台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曾經與烏克蘭簽署過多份安全保證聯合聲明,尊重烏克蘭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卻沒有譴責[171]。
2022年3月4日,中國中央電視台對北京2022冬帕運會開幕式進行了實況轉播,期間國際帕運委會主席安德魯·帕森斯以英語致詞時談及俄烏局勢,強烈譴責戰爭並呼籲和平,但中國中央電視台對這段發言進行了消音處理,並且未有完整翻譯[172][173],他為20名出場的烏克蘭運動員鼓掌[174]和呼籲和平的鏡頭也被替換;國際帕運委會認為這存在審查,要求中國中央電視台作解釋[173][175]。但中國中央電視台沒有對此作出答覆[176]。
截至2022年3月初,鳳凰衛視記者盧宇光是唯一一位駐紮在俄羅斯前線部隊的外國記者。[177]
布恰大屠殺發生後,有觀點認為中國大陸官方媒體報道時較為偏袒俄羅斯[178]。4月5日,中國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引述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維克托羅維奇·拉夫羅夫的發言,稱布恰大屠殺是一起假新聞,烏克蘭和西方散步虛假訊息是出於反俄目的。有中國大陸媒體選擇性報道了烏克蘭總統弗拉迪米爾·澤倫斯基視察布恰大屠殺現場,現場的慘狀和現場居民的哭訴均沒有報道。環球網指出,「布查屠殺」是外界的「炒作」,美國也參與了事件炒作[179]。截至4月6日,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其他官媒均沒有對布恰大屠殺做詳細報道[180]。而央視海外版平衡報導,CGTN前往罹難者現場並拍攝,提及中方外交部的說法稱支持完整的調查,並參照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看法[181][182][183]。
澎湃新聞的「明查」一欄設有「俄烏戰爭」專區,已經核查部分關於俄烏局勢的傳言。[184]有觀點認為中國大陸民間輿論在戰爭爆發後,總體上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認同普丁的立場[155][156][167]。有本地民眾認為,這是由於反美情緒的興起和官方的輿論引導[168]。民間輿論同樣存在反對戰爭或支持烏克蘭的聲音,部分被刪除或受到攻擊[167][168][185]。
據美國之音報道,俄烏戰爭爆發初期,中國大陸社群媒體出現了大量爭議性言論[186],加上當局實施網路言論管控,外界認為這導致了中國大陸輿論場的撕裂與對立[187][185][168]。一方面,不少言論支持俄羅斯,認同俄羅斯對於國家安全的關切並質疑烏克蘭自身問題,如新納粹主義[188][189],同時認為北約不斷東擴惡化了俄烏局勢,從而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去軍事化」「去納粹化」,並且讚揚俄羅斯總統普丁,認為他是敢於挑戰西方的英雄人物[185][168][155][167];據報俄羅斯駐華大使館收到大量中國大陸民眾的支持信,祝願俄羅斯強大並取得勝利[190]。另一方面,有聲音反對戰爭[160],例如公衆人物金星[191]、袁立,柯藍以及多名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的教授[192]和校友[193]都曾公開表示反戰,但這類言論遭到部分網友批評,並被中國大陸社交平台封鎖或刪除[192][191][185][194][168][195][196][197][198][199][200];也有部分網友援引俄羅斯侵佔中國領土的歷史來質疑鼓吹戰爭的言論[155][201]。儘管輿論分歧,不少報導都認為「挺俄」言論佔據了中國大陸的輿論主流[168][186][185][155][167][156]。
此外,中國大陸輿論場中也存在低俗言論,例如不少網友用「收留烏克蘭美女」調侃戰爭,一度演變成網路梗(哏)[202][203]。有觀點指出,儘管世界上不少國家輿論場都有類似聲音[204],但只有中國大陸的這類言論被集中翻譯並傳播,引發了烏克蘭的反華浪潮,危及當地華人的安全[205][206][207][208];更有網友借俄烏戰事鼓吹武力統一台灣[169]。就此,有中國大陸官媒呼籲民眾對戰爭理性發言,勿做隔岸觀火的低俗看客[209][210]。
2月26日,五位中國大陸歷史學家聯署公開信反對入侵,稱「歷史上的重大災難往往始於局部衝突」。這封信在發布三個小時後被從網際網路上刪除。[185][211]
俄烏局勢升溫的同時,西方國家政府及媒體開始在微博、Bilibili等中國大陸社群媒體上發布本國外交政策和相關言論[212],包括俄羅斯[213]、烏克蘭[214]、英國[215]、美國[216]等國家均在新浪微博上發表有關烏克蘭局勢的態度。對此,環球時報刊發評論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政府、社會乃至個人透過集中在中國網際網路發聲,已經在中國網路空間打響「認知戰」[217]。3月7日,中國共青團發文稱,有「台灣1450網軍」滲透到此次「認知戰」當中,挑撥中烏關係,製造中國支持俄羅斯的假象[218]。
4月5日,中國一些省市的學校舉辦「手拉手線上集體備課活動」,指導思想政治課教師,把握俄烏戰爭的立場口徑,引導學生認同俄烏戰爭是在西方冷戰思維下北約東擴所致,不能簡單用「正義和非正義作判斷」。[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4月6日,紐約時報認為,中國存在引導民間輿論支持俄羅斯的現象,但可能只是為自身利益而放大敵對西方的情緒。[240]
5月10日,中國駐烏克蘭前大使高玉生在一場研究會上分析俄烏戰爭走勢及對國際秩序影響,表示俄羅斯的戰敗僅是時間問題,前蘇聯國家將出現新一波「去俄化」趨勢。原文刊出後不久被刪除[241]。
2023年11月29日,俄軍中的中國籍男子趙睿在扎波羅熱州參加戰鬥時受傷陣亡,成為第一名在俄烏戰場陣亡的中國籍士兵。[242]在印度,有不少網友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石英財經網分析指原因包括和俄羅斯長期友好的關係,以及印度留學生在烏克蘭遭到歧視性待遇等[243]。同時,印度政府也在2022年3月2日的聯合國大會關於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決議的表決中投下棄權票[244]。有分析認為印度在聯合國大會的表決中投棄權票,是為了印度國防利益的考量[245]。對此,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唐納·盧表示,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制裁印度[246][247]。
承認俄羅斯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
自俄烏戰爭因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重大升級以來,烏克蘭一直向國際社會發出呼籲將俄羅斯列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或列俄羅斯為恐怖主義國家。[248]目前這項呼籲已得到7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的支持。
2022年5月10日,立陶宛議會一致通過將俄羅斯列為恐怖主義國家,成為全球先例。議會也承認俄羅斯武裝部隊及其政治和軍事領導層對烏克蘭的全面侵略是對烏克蘭人民的種族滅絕。[249]
8月11日,拉脫維亞議會通過一份聲明,宣布俄羅斯為「恐怖主義的國家支持者」,並稱其在烏克蘭的行動構成是對烏克蘭人民的種族滅絕。[250]
10月18日,愛沙尼亞議會的101名議員中有88人投票支持宣布俄羅斯為恐怖主義國家。該聲明也表示支持國際法院和國際刑事法院對俄羅斯在烏克蘭境內所犯罪行發起的調查。[251]
10月26日,波蘭參議院承認俄羅斯政府為恐怖主義政權。[252]
11月15日,捷克議會在一項決議中宣布俄羅斯的現任政府為恐怖主義政權,該決議還譴責俄羅斯通過虛假公投吞併烏克蘭東部四個地區。[253]
11月24日,荷蘭眾議院宣布俄羅斯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決議還譴責俄羅斯軍隊正在結構性和蓄意地炮擊烏克蘭的民用目標。[254]
2023年2月16日,斯洛伐克議會將俄羅斯列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並在聲明中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還譴責俄羅斯對民用設施和關鍵能源基礎設施的大規模襲擊,並且直接和間接發出威脅要使用核武器。[255]
2022年10月13日,歐洲理事會(PACE)投票通過了一項決議,承認俄羅斯為恐怖主義國家。[256]
11月21日,北約議會一致通過具有象徵意義的第478號決議,敦促成員國將俄羅斯指定為恐怖主義政權和設立戰爭罪法庭。[257]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