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台灣發跡的國際飲食連鎖品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鼎泰豐(閩南語白話字:Téng-thài-hong; 客語四縣腔:dinˋ tai fungˊ;英語:Din Tai Fung)是臺灣一家以麵食生產銷售為主的連鎖餐廳,以小籠包等上海點心聞名,總店開設於臺北市信義路二段的永康商圈。
1958年成立,最初為油行,1972年轉為餐廳兼賣小籠包[1]。1996年,鼎泰豐日本新宿店開幕[1],發展為跨國企業。在1993年曾被《紐約時報》評為「世界十大美食餐廳」之一[2]。2010年香港尖沙咀分店獲得米其林一星,是台灣首間獲《米其林指南》列入星級的餐廳。
鼎泰豐是由楊秉彝賴盆妹夫妻創立。楊秉彝原籍山西,1948年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來到台灣。楊秉彝最初的工作是在食用油零售商「恆泰豐油行」做送貨員,並和同事賴盆妹結婚。
1958年恆泰豐因經營不善倒閉。楊秉彝在臺北市東門附近的臨沂街自行創業成立零售食用油的「鼎泰豐油行」,取名自起供應商「鼎美油行」和老東家「恆泰豐油行」。經由其同鄉一名山西籍監察委員的幫忙,楊秉彝為其店面申請到電話號碼,並得到監察院長于右任為招牌題字[3]。1963年,買下台北市信義路店面後,把店面移到現址。
因為罐裝沙拉油的普及,鼎泰豐生意日漸冷淡,1972年上海餐館復興園老闆唐永昌建議,與廚師魯紀忠合作分租店面販賣小籠包、千層糕上海點心,並從收入中分成。另一半店面原本繼續販賣食用油,隨著餐廳生意越來越好,其妻賴盆妹找來客家廚師羅綸標負責麵點製作,改賣台灣牛肉麵等料理。[4]1974年,魯紀忠決定歇業,楊秉彝頂下所有器材,聘請上海廚師蔡永信,鼎泰豐全面轉型為餐廳。[5]1982年,美食家唐魯孫兩度在《聯合報》發表文章推薦鼎泰豐的小籠包,使得其成為知名餐廳。楊秉彝賴盆妹夫妻與子女皆參與工作,使之成為家族企業。曾經有許多商場希望鼎泰豐前去開設分店,但為避免擴張使餐點品質下降而拒絕。1991年以「鼎泰豐小吃店股份有限公司」名義登記公司。
1995年,楊秉彝與賴盆妹退休後,由其長子楊紀華接手經營。為提升餐飲品質,楊紀華與店中廚師將小籠包製作過程規格化,研發出打摺十八次的工法,稱為黃金十八摺。在獲得日本高島屋百貨邀請後,於1996年在東京新宿高島屋時代廣場開設鼎泰豐第一家分店,在日本引起小籠包熱潮。
2000年時,台聚集團第二代吳亦猛投資一億元,獲得45%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楊紀華以此資金興建中央廚房與展店。在美國、日本、新加坡和英國等國家,建立了167家門市,將鼎泰豐建立為跨國企業。於2001年在上海開了中國的第一家分店,2004年進入北京鼎泰豐在美國、英國皆有良好的政商關係,和主要政黨政治人物友好。。
鼎泰豐重視員工品質與福利,其企業盈收中有56%使用於員工薪資,遠高於其他同類型企業。為了避免公司上市後追求利潤致使餐飲水準下降,鼎泰豐現在仍保持為未上市企業,企業市值於2021年估計至少新台幣120億元 。[6]
鼎泰豐在新北市中和建立中央廚房,餃子與燒賣等麵點皆在中央廚房內統一製作和配送。一項產品從原料處理、擀皮、成型、完成,計算出每一個步驟所需要花的時間,對每一個流程做控管,並設有每十五分鐘負責抽查。招牌商品小籠包將在門店現場製作,但小籠包內餡同樣由中央廚房統一製作和配送。
2009年客家電視台連續劇《十里桂花香》,取材自創辦人楊秉彝與賴盆妹的愛情故事,以及創辦鼎泰豐的過程。
2024年7月31日,美國新聞網站Axios為慶祝鼎泰豐紐約旗艦店開張,仿效《經濟學人》發明的大麥克指數,比較在世界各地9個城市的鼎泰豐用10美元能吃到多少個小籠包,結果與大麥克指數十分相似。在這9個城市當中,以倫敦的物價最貴,只能吃4.4個,發源地臺北的物價則是第二便宜,能吃15.7個,最便宜的是吉隆坡,能吃16.6個。[8][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