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國古代地理區劃概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九州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地理區劃概念,傳說為漢族先民夏后氏首領大禹所劃分[1][2][3][4],故又稱為禹跡。《尚書·禹貢》《爾雅·釋地》《周禮·職方》《呂氏春秋·有始覽》及《容成氏》等先秦典籍中均有「九州」區劃的記載,但相互之間存有差異。九州概念的產生時間雖有爭議,但產生於先秦時期己成為學界的共識。
至漢武帝時,依據《禹貢》九州和《職方》九州,將京畿地區之外的疆域劃分為十三個刺史部,但魏晉以後隨著行政州份增多以致行政區劃與九州完全脫鉤,《禹貢》九州成為中國古代的人們理解現實世界的地理座標之一。
「九州」作為一個地理區域範圍,又稱為赤縣神州或十二州,「赤縣神州」一詞最早出自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十二州」源自舜將九州改為十二州的傳說。九州的範圍東至東海,含遼東地區在內,北以戈壁大漠及燕山山脈作為漢民族地區與草原遊牧民族地區的分界線。西以河西走廊、巴蜀與藏地相接,向南囊括嶺南地區。古代九州的地理範圍與古代漢族傳統聚居地區重疊,稱為「華夏九州」或「漢地九州」。
「九州」說作為先秦時期最重要的地理觀念之一,對後世中國的政治和文化具有很多的影響,尤其是《尚書·禹貢》中所述的「九州」框架與內容成為後世理解華夏世界的地理基礎,故後世提到「九州」時,通常指的是《禹貢》九州。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經典文獻在中國古代均具有崇高的地位,《禹貢》曾被奉為「萬世不易之書」、「古今地理志之祖」[5]:509[6]:1。歷代學者對其研究多以訓詁和考證為主,局限在解經與釋地兩個方面[7]:2。
除《禹貢》外,《爾雅·釋地》《周禮·職方》《呂氏春秋·有始覽》[a]等先秦典籍也都有九州區劃的論述,各州名稱、範圍雖大致相同,但各有差異。《禹貢》成書時間存在著多種不同的意見,目前多認為最終成書於戰國時期,但也有其他成書時間的觀點,如西周說、春秋說等。
另據《御批歷代通鑑輯覽·卷一》得知:顓頊髙陽氏(西元前2514-2437年)創制九州(兗冀青徐豫荊揚雍梁),而大禹治水8年(西元前2286-2278),始冀州,次兗、青、徐、揚、荊、豫、梁與雍,[10]由海拔低處往高處疏通。畢竟,先秦文獻《尚書·禹貢》是指「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講得是「辨別九州之土」,並非「制九州」,大禹僅是循前制而為。
尚書·禹貢 | 爾雅·釋地 | 周禮·職方[A] | 呂氏春秋·有始覽[B] | 從缺原因 | |||||||||
---|---|---|---|---|---|---|---|---|---|---|---|---|---|
序號 | 州名 | 位置 | 序號 | 州名 | 位置 | 序號 | 州名 | 位置 | 序號 | 州名 | 位置 | 諸侯國 | |
1 | 冀州 | 1 | 冀州 | 兩河 | 8 | 冀州 | 河內 | 2 | 冀州 | 兩河之間 | 三晉 | ||
2 | 兗州 | 濟河 | 6 | 兗州 | 濟河間 | 5 | 兗州 | 河東 | 3 | 兗州 | 河濟之間 | 衛國 | |
3 | 青州 | 海岱 | 不適用 | 4 | 青州 | 正東 | 4 | 青州 | 東方 | 齊國 | |||
4 | 徐州 | 海岱及淮 | 7 | 徐州 | 濟東 | 不適用 | 5 | 徐州 | 泗上 | 魯國 | 併入青州[C] | ||
5 | 揚州 | 淮海 | 5 | 揚州 | 江南 | 1 | 揚州 | 東南 | 6 | 揚州 | 東南 | 越國 | |
6 | 荊州 | 荊及衡陽 | 4 | 荊州 | 漢南 | 2 | 荊州 | 正南 | 7 | 荊州 | 南方 | 楚國 | |
7 | 豫州 | 荊河 | 2 | 豫州 | 河南 | 3 | 豫州 | 河南 | 1 | 豫州 | 河漢之間 | 周王畿 | |
8 | 梁州 | 華陽黑水 | 不適用 | 併入雍州[C] | |||||||||
9 | 雍州 | 黑水西河 | 3 | 雝州 | 河西 | 6 | 雍州 | 正西 | 8 | 雍州 | 西方 | 秦國 | |
不適用 | 8 | 幽州 | 燕 | 7 | 幽州 | 東北 | 9 | 幽州 | 北方 | 燕國 | 析自冀州[C] | ||
不適用 | 9 | 營州 | 齊 | 不適用 | 析自冀州或青州[D] | ||||||||
不適用 | 9 | 并州 | 正北 | 不適用 | 析自冀州[C] |
除了儒家系統中的九州區劃之外,還有其他的九州劃分方式,如楚簡《容成氏》和《淮南子·墬形訓》。
楚簡《容成氏》記載:「禹親執耒耜,以陂明都之澤, 決九河之阻,於是乎夾州、徐州始可處也。禹通淮與沂,東注之海,於是乎競州、莒州始可處也。禹乃通蔞與氵易,東注之海,於是乎蓏州始可處也。禹乃通三江五湖,東注之海,於是乎荊州、揚州始可處也。禹乃通伊、洛,並瀍、澗,東注之河,於是乎豫州始可處也。禹乃通涇與渭,北注之河,於是乎雍州始可處也。」易德生指出夾州即冀州、徐州即兗州、競州即青州、莒州即徐州、蓏州即幽州[12]。
西漢初年成書的《淮南子·墬形訓》中有「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並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陽州曰申土。」的記載,雖然《淮南子》為西漢所著,但吳修安等認為其九州說可能反映出先秦時期東方的一種觀點[7]。楊樹達指出《淮南子·墬形訓》所說的「東南神州」即赤縣神州,推斷《淮南子》九州源自鄒衍的「大九州」說,後來學者多持其說[13];但也有看法認為《淮南子》九州比《禹貢》九州還要古老,主要是以海岱為地域範圍[14]:43-50。
《尚書·禹貢》《爾雅·釋地》《周禮·職方》三本儒家典籍中的九州由於相互之間稍有不同,出現的州名合計共有十二個。《尚書·舜典》[b]中載有「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濬川」,但並未指出十二州的具體名稱[15]。《晉書》亦說虞舜時「冀北創並部之名,燕齊起幽營之號」[E]。
東漢經學家馬融和鄭玄兩人均認同十二州中除《禹貢》九州之外,多出的營州、幽州、并州三州是舜在九州的基礎上析置,在地理範圍上,十二州與九州一致;并州和幽州均出自冀州,而對於營州,馬融認為同樣出自冀州,而鄭玄認為出自青州。[15][D]
也有認為十二州的劃分是受洪水因素影響的,如谷永在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奏對時提到「堯遭洪水之災,天下分絕為十二州」[16],三國時期經學家孟康注稱「本九州,洪水隔分,更為十二州」。
一般認為九州是先秦時期的地理區劃概念,漢代以前並沒有作為行政區劃施行過,但它對後世中國的地方行政區劃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長期作為中國地方行政區劃主體的「州」既是肇始於此。最早將九州概念運用到實際區劃之中的是西漢的刺史部,其被認為是州制的最初形態。
漢武帝時期劃分的監察區「刺史部」是在先秦九州說的直接影響下形成的,《漢書·地理志》中更明確說明其主要依據了《禹貢》九州和《周禮》九州的:「至武帝攘卻胡、越,開地斥境,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並夏、周之制,改雍曰涼,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先王之跡既遠,地名又數改易,是以采獲舊聞,考跡詩書,推表山川,以綴禹貢、周官、春秋,下及戰國、秦、漢焉」[7],將京畿地區之外的九州地域劃分為十三個刺史部。
刺史部的名稱雖然與九州之說存在關聯,但其實際區劃與《禹貢》和《職方》的九州州域存在若干不同。主要原因有:一、兩種九州說原本就在州名和範圍上存在不同;二、郡縣制實施已久,刺史的監察對象是郡國守相,其轄區也必要需要以郡國為單位,而各郡國的轄區多因襲戰國舊制而來,與九州州域並不關聯;三、京畿地區設司隸校尉部由中央直轄,並不在十三刺史部範圍內,司隸所轄七郡原分屬「九州」中的冀、雍、豫三州[e],必然影響黃河下游各刺史部的劃分[7]。
《禹貢》和《職方》在描述九州時,提到很多山川、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徵,而這些地理特徵中,據統計有73個在《漢書·地理志》中也有對其位於哪個郡縣有記載,因此也就可知其所在刺史部。冀州刺史部的「九州」地理特徵多為《禹貢》冀州所有;《禹貢》九州並無并州,并州刺史部有載的「九州」地理特徵主要在《職方》的并州,其次是冀州;兗州刺史部的為《禹貢》徐州與《職方》兗州,其區劃已超過《禹貢》兗州,而以《職方》兗州為依據;徐州刺史部的情況複雜,但來自《職方》青州較多;荊州刺史部的為《禹貢》與《職方》的荊州;揚州刺史部的為《職方》揚州為主;涼州刺史部的以《禹貢》雍州為主,其次是《禹貢》梁州與《職方》雍州;益州刺史部的多屬於《禹貢》梁州[7]。
京畿/刺史部 | 涉及郡國 | 出現的《禹貢》地理特徵 (所屬州域) |
出現的《職方》地理特徵 (所屬州域) |
---|---|---|---|
京畿 | 右內史 | 岐山(雍) | 太華山(豫)、吳山(雍)、弦蒲藪(雍)、芮水(雍) |
左內史 | 梁山(雍)、龍門山(冀/雍)、北條荊山(雍) | 洛水(雍) | |
河東郡 | 析城山(冀)、王屋山(冀)、壺口山(冀/雍) | 霍大山(冀) | |
河南郡 | 瀍水(豫) | 圃田澤(豫) | |
弘農郡 | 澗水(豫)、雒水(豫) | 不適用 | |
冀州 | 常山郡 | 衞水(冀)、恆水(冀) | 恆山(並) |
鉅鹿郡 | 大陸澤(冀) | 不適用 | |
廣川國 | 絳水(冀) | 不適用 | |
幽州 | 涿郡 | 不適用 | 易水(並) |
并州 | 上黨郡 | 不適用 | 清漳水(冀) |
代郡 | 不適用 | 滱河(並)、淶水(並)、虖池河(並) | |
太原郡 | 不適用 | 昭餘祁(並)、汾水(冀) | |
兗州 | 山陽郡 | 浮於淮、泗,通於河(徐) | 大壄澤(兗) |
濟陰郡 | 陶丘(?[h])、雷澤(兗) | 不適用 | |
泰山郡 | 蒙山(徐) | 岱山(兗)、沂水(青)、甾水(幽) | |
豫州 | 潁川郡 | 不適用 | 潁水(荊) |
梁國 | 盟諸澤(豫) | 不適用 | |
青州 | 千乘郡 | 不適用 | 時水(幽) |
徐州 | 魯國 | 不適用 | 泗水(青) |
東海郡 | 羽山(徐) | 不適用 | |
琅琊郡 | 濰水(青) | 奚養澤(幽)、術水(青)、濰水(兗) | |
荊州 | 南陽郡 | 桐柏大復山(豫) | 淮水(青) |
南郡 | 南條荊山(豫/荊) | 雲夢澤(荊) | |
長沙國 | 衡山(荊) | 衡山(荊) | |
揚州 | 會稽郡 | 不適用 | 具區澤(揚)、南江(揚)、江(揚)、會稽山(揚) |
丹陽郡 | 不適用 | 中江(揚) | |
六安國 | 大別山(?[h]) | 不適用 | |
廬江郡 | 九江(荊) | 不適用 | |
豫章郡 | 彭蠡澤(揚) | 不適用 | |
涼州 | 安定郡 | 涇水(雍) | 涇水(雍) |
隴西郡 | 養水(雍)、鳥鼠同穴山(雍)、西頃山(梁)、嶓冢山(梁) | 渭水(雍) | |
天水郡 | 朱圄山(雍?[i]) | 不適用 | |
益州 | 蜀郡 | 桓水(梁)、江沱(梁)、蒙山谿(梁)、岷山(梁) | 不適用 |
武都郡 | 不適用 | 沮水(荊) | |
交趾 | 不適用 | ||
朔方 | 不適用 |
西漢末年,刺史的職權不斷擴張,開始介入地方行政,從而多次出現將刺史改為州牧的現象。但刺史向州牧的轉化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曾多次出現反覆。無論是刺史變州牧,還是州牧變刺史,均不涉及轄區變化,也就是說監察區「刺史部」和行政區「州」是直接轉換的,反映了兩者在當時看來已經沒有根本性差別[7]。
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主持進行了一次州制改革,提到當時十二個州的州名和轄區有很多不符合經典的地方,但考慮到漢朝的疆域遠大於「二帝三王」時期的,因此九州的劃分不能滿足現實需求,應按照《堯典》的記載,使用十二州。此處的「十二州」之所以比十三刺史部少了一個,是因為朔方刺史部在元始元年到二年間已被省併入并州。此次改革雖未被明確記載,但一般認為揚雄的《十二州箴》反映王莽改革後的十二州,其於十三刺史部的差異主要在於京畿七郡分別被劃入雍、豫、冀三州,而并州轄下太原、上黨二郡被劃入冀州。[7]
王莽纂漢建立新朝之後,在很多領域均進行托古改制,始建國四年(公元12年)時曾下詔將全國按照《禹貢》劃分為九州,但由於缺乏史料記載,具體改革措施不詳。[7]
東漢建立後,光武帝劉秀將全國區劃恢復為王莽掌權前的十三州制,而後於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將裁撤朔方牧,併入并州,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更將州牧改為刺史,各州重新成為刺史部。雖朔方刺史部被撤,但由於東漢的司隸校尉部已與地方刺史部差異不大,且常與各刺史部並列,因此全國仍為十三刺史部。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東漢政府在曹操的主導下再次以《禹貢》九州為基礎調整全國各個郡國所屬州域,將當時的十四州[j]歸併為九州,但益州並未恢復梁州舊名。此次改制的目的主要是希望通過擴大冀州刺史部的轄區,來增強身兼冀州牧的曹操的實力,由於當時的南方並不在曹操勢力的控制之下,因此對交州的拆分不過是文字上的操作。[7]
九州 | 郡數 | 所轄的郡國 | 原屬刺史部 |
---|---|---|---|
冀州 | 32 | 魏郡、安平、鉅鹿、河間、清河、博陵、常山、趙國、勃海、甘陵 | 冀州 |
太原、上黨、西河、定襄、鴈門、雲中、五原、朔方 | 并州 | ||
涿郡、漁陽、廣陽、右北平、上谷、代郡、遼東、遼東屬國、遼西、玄菟、樂浪 | 幽州 | ||
河東、河內 | 司隸 | ||
平原 | 青州 | ||
兗州 | 8 | 陳留、東郡、東平、任城、泰山、濟北、山陽、濟陰 | 兗州 |
青州 | 5 | 齊國、北海、東萊、濟南、樂安 | 青州 |
徐州 | 8 | 下邳、廣陵、彭城、東海、琅邪、利城、城陽、東莞 | 徐州 |
揚州 | 6 | 九江、丹陽、廬江、會稽、吳郡、豫章 | 揚州 |
荊州 | 13 | 南陽、章陵、南郡、江夏、武陵、長沙、零陵、桂陽 | 荊州 |
蒼梧、南海、九真、交趾、日南 | 交州 | ||
豫州 | 8 | 潁川、陳國、汝南、沛國、梁國、魯國 | 豫州 |
河南、滎陽都尉[k] | 司隸 | ||
益州 | 14 | 廣漢、漢中、巴郡、犍為、蜀郡、牂牁、越巂、益州、永昌、犍為屬國、蜀郡屬國、廣漢屬國 | 益州 |
鬱林、合浦 | 交州 | ||
雍州 | 22 | 弘農、京兆、左馮翊、右扶風 | 司隸 |
安定、隴西、漢陽、北地、武都、武威、金城、西平、西郡、張掖、張掖屬國、酒泉、敦煌、西海、漢興、永陽、東安南 | 涼州[j] | ||
上郡 | 并州 |
「星野」說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通過整合天文學、地理學和占卜學理論創造的,通過將天文的二十八星宿和地理的九州諸國相聯繫,以日月星辰的變動來辨別各地吉凶的一種占卜方式。《史記》的《天官書》《封禪書》和《漢書》的《地理志》《天文志》《五行志》中均有記載[N],對其發揚起了重要作用。星野之說從漢代興盛開始,直到清代末年才開始沒落[17]。下表羅列了《漢書·地理志》《漢書·天文志》和唐代《史記正義》所引《星經》的各分野與州名、國名對應關係:
《漢書》和《星經》均將益州分野對應「魏地」,但巴蜀地區所屬的益州(梁州)天文分野也可以被視為益州分野[R][S],而《華陽國志·巴志》則將巴蜀地區併入雍州的分野「輿鬼、東井」[J]。
到魏晉時期,「九州」逐漸與行政區劃的州制脫鉤,對實際政區的影響力迅速降低。脫離經典設置州份,最早可追溯到東漢興平元年新置的「雍州」,該州州名雖舊,但設置的原因與行政區劃卻與「九州」無關,而是受制於當時隴西地區的政治現實。據史料記載,最後一次依據「九州」說調整區劃發生在公元319年,當時正值東晉與五胡十六國時期,漢趙權臣石勒與劉姓匈奴皇族決裂,稱王建國,並領冀州牧,打算效法曹操以《禹貢》冀州作為冀州牧的轄區,後由於其勢力迅速擴張,此事不了了之。[7]
州份數量的不斷增加是州制最終背離經典的主要因素。漢末以來,州牧的權利過大且各州幅員遼闊不僅易形成割據局面,對行政管理也造成極大挑戰,因此從漢末開始,不斷有新設州府,其設立和下轄區劃均為按當時政治軍事形勢或者行政管理需要而確定,不再依循經典。特別是永嘉之亂後,中國南北分裂,戰亂頻仍,政治考量成為設立州份的主要考慮因素。至公元440年,南北共有州份38個,為西晉兩倍,到公元580年,南北所設州份已達275個。[7]
隨著州份的數量不斷增多,已漸不能與九州中的「州」相提並論。州的數量愈多,幅員也就愈小,不再適合用州份來認識或描述天下與大地域,而《禹貢》九州作為上古最初地理區劃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於是逐漸成為替代的地域概念。如北朝士人們開始以《禹貢》荊、揚二州來指代江左政權及其治下的南方地域[o],如「平荊揚之亂」、「南有荊揚未賓」等。在《魏書·僭晉司馬叡傳》中,更清楚將行政州份與禹貢州域區分開來:「叡割有揚、荊、梁三州之土,因其故地,分置十數州及諸郡縣。」《隋書》也曾以「荊揚」來描述陳朝及其治下的地域[7]。此外,《禹貢》九州也常作為描述各政權疆域大小的地理參照,如《晉書》評論苻堅時稱其「居九州之七」[p]。[7]
《晉書·地理志》是以當代政區為綱目,在最高政治區劃「州」的介紹中述其所屬「九州」之州域,《晉書》是最早採用此一體例的地理文獻。其所載的十九州區劃符合西晉武帝設立秦、寧、平三州之後,晉惠帝設置江州之前的西晉行政區劃。除西域長史府外,西晉各州均被列入《禹貢》九州域內[18][19]。
《隋書·地理志》以《禹貢》九州為綱,將天下州郡分歸其下,《隋書》是最早採用此一體例的地理文獻[7]。隋朝各郡所屬的九州州域如下表:[20][21][22]
九州 | 郡數 | 隋朝行政區劃 |
---|---|---|
雍州 | 28 | 京兆郡、馮翊郡、扶風郡、安定郡、北地郡、上郡、雕陰郡、延安郡、弘化郡、平涼郡、 朔方郡、鹽川郡、靈武郡、榆林郡、五原郡、天水郡、隴西郡、金城郡、枹罕郡、澆河郡、 西平郡、武威郡、張掖郡、敦煌郡、鄯善郡、且末郡、西海郡、河源郡 |
梁州 | 34 | 漢川郡、西城郡、房陵郡、清化郡、通川郡、宕渠郡、漢陽郡、臨洮郡、宕昌郡、武都郡、 同昌郡、河池郡、順政郡、義城郡、平武郡、汶山郡、普安郡、金山郡、新城郡、巴西郡、 遂寧郡、涪陵郡、巴郡、巴東郡、蜀郡、臨邛郡、眉山郡、隆山郡、資陽郡、瀘川郡、 犍為郡、越巂郡、牂柯郡、黔安郡 |
豫州 | 16 | 河南郡、滎陽郡、梁郡、譙郡、濟陰郡、襄城郡、潁川郡、汝南郡、淮陽郡、汝陰郡、 上洛郡、弘農郡、淅陽郡、南陽郡、淯陽郡、淮安郡 |
兗州 | 6 | 東郡、東平郡、濟北郡、武陽郡、渤海郡、平原郡 |
冀州 | 30 | 信都郡、清河郡、魏郡、汲郡、河內郡、長平郡、上黨郡、河東郡、絳郡、文城郡、 臨汾郡、龍泉郡、西河郡、離石郡、雁門郡、馬邑郡、定襄郡、樓煩郡、太原郡、襄國郡、 武安郡、趙郡、恆山郡、博陵郡、涿郡、上谷郡、漁陽郡、北平郡、安樂郡、遼西郡 |
青州 | 4 | 北海郡、齊郡、東萊郡、高密郡 |
徐州 | 5 | 彭城郡、魯郡、瑯邪郡、東海郡、下邳郡 |
揚州 | 44 | 江都郡、鐘離郡、淮南郡、弋陽郡、蘄春郡、廬江郡、同安郡、歷陽郡、丹陽郡、宣城郡、 毗陵郡、吳郡、會稽郡、餘杭郡、新安郡、東陽郡、永嘉郡、建安郡、遂安郡、鄱陽郡、 臨川郡、廬陵郡、南康郡、宜春郡、豫章郡、南海郡、龍川郡、義安郡、高涼郡、信安郡、 永熙郡、蒼梧郡、始安郡、永平郡、鬱林郡、合浦郡、珠崖郡、寧越郡、交趾郡、九真郡、 日南郡、比景郡、海陰郡、林邑郡 |
荊州 | 22 | 南郡、夷陵郡、竟陵郡、沔陽郡、沅陵郡、武陵郡、清江郡、襄陽郡、舂陵郡、漢東郡、 安陸郡、永安郡、義陽郡、九江郡、江夏郡、澧陽郡、巴陵郡、長沙郡、衡山郡、桂陽郡、 零陵郡、熙平郡 |
九州 | 《初學記》中唐代行政區劃所屬州域[23] (括號內數字為並屬州數) |
《唐六典》卷三的唐代行政區劃所屬州域(括號內數字為並屬州數) |
---|---|---|
雍州 | 關內道(1)、隴右道(1) | 關內道(1)、隴右道(2) |
梁州 | 劍南道(1)、山南道(2) | 劍南道(1)、山南道(2)、隴右道(2) |
冀州 | 河北道(2)、河東道(1) | 河東道(1)、河北道(1) |
豫州 | 河南道(4) | 河南道(4) |
兗州 | 河南道(4)、河北道(2) | 河南道(4) |
青州 | 河南道(4) | 河南道(4) |
徐州 | 河南道(4) | 河南道(4) |
揚州 | 嶺南道(1)、淮南道(2)、江南道(2) | 淮南道(1)、江南道(1)、嶺南道(1) |
荊州 | 山南道(2)、淮南道(2)、江南道(2) | 山南道(2) |
九州 | 《通典》中各州所含郡 | |
---|---|---|
郡數 | 各郡名稱 | |
雍州 | 37 | 京兆府、華陰郡、馮翊郡、扶風郡、汧陽郡、新平郡、安定郡、彭原郡、安化郡、平涼郡、 靈武郡、五原郡、寧朔郡、洛交郡、中部郡、延安郡、咸寧郡、銀川郡、新秦郡、朔方郡、 九原郡、榆林郡、安北府、天水郡、隴西郡、金城郡、會寧郡、安鄉郡、臨洮郡、和政郡、 寧塞郡、西平郡、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晉昌郡、燉煌郡 |
梁州 | 46 | 漢中郡、洋川郡、上洛郡、安康郡、房陵郡、通川郡、潾山郡、南平郡、涪陵郡、南川郡、 瀘川郡、清化郡、始寧郡、咸安郡、符陽郡、巴川郡、南賓郡、南浦郡、閬中郡、南充郡、 安岳郡、盛山郡、雲安郡、犍為郡、陽安郡、仁壽郡、通義郡、和義郡、資陽郡、南溪郡、 河池郡、武都郡、同谷郡、順政郡、懷道郡、同昌郡、陰平郡、江油郡、交川郡、合川郡、 益昌郡、普安郡、巴西郡、梓潼郡、遂寧郡、蜀郡、德陽郡、濛陽郡、唐安郡、臨邛郡、 盧山郡、通化郡、越嶲郡、雲南郡、江源郡、洪源郡 |
冀州 | 41 | 河內郡、汲郡、鄴郡、廣平郡、鉅鹿郡、信都郡、趙郡、常山郡、博陵郡、河間郡、 文安郡、饒陽郡、上谷郡、范陽郡、順義郡、歸化郡、歸德郡、媯川郡、漁陽郡、密雲郡、 北平郡、柳城郡、河東郡、絳郡、平陽郡、高平郡、上黨郡、樂平郡、陽城郡、大寧郡、 文城郡、西河郡、太原府、昌化郡、樓煩郡、雁門郡、定襄郡、安邊郡、馬邑郡、雲中郡、 單于府 |
豫州 | 18 | 河南府、陝郡、弘農郡、臨汝郡、滎陽郡、陳留郡、睢陽郡、譙郡、濟陰郡、潁川郡、 淮陽郡、汝陰郡、汝南郡、淮安郡、南陽郡、武當郡、襄陽郡、漢東郡 |
兗州 | 10 | 靈昌郡、濮陽郡、濟陽郡、魏郡、博平郡、東平郡、平原郡、樂安郡、景城郡、清河郡 |
青州 | 7 | 北海郡、濟南郡、淄川郡、高密郡、東萊郡、東牟郡、安東府 |
徐州 | 5 | 彭城郡、臨淮郡、魯郡、東海郡、瑯琊郡 |
揚州 | 39 | 廣陵郡、淮陰郡、鍾離郡、壽春郡、永陽郡、歷陽郡、廬江郡、同安郡、蘄春郡、弋陽郡、 宣城郡、秋浦郡、丹陽郡、晉陵郡、吳郡、吳興郡、餘杭郡、新定郡、新安郡、會稽郡、 餘姚郡、臨海郡、縉雲郡、永嘉郡、東陽郡、信安郡、鄱陽郡、潯陽郡、章郡、臨川郡、 廬陵郡、宜春郡、南康郡、建安郡、長樂郡、清源郡、漳浦郡、臨汀郡、潮陽郡 |
荊州 | 33 | 江陵郡、夷陵郡、巴東郡、竟陵郡、富水郡、安陸郡、齊安郡、漢陽郡、江夏郡、義陽郡、 長沙郡、巴陵郡、衡陽郡、零陵郡、江華郡、桂陽郡、連山郡、邵陽郡、武陵郡、澧陽郡、 黔中郡、寧夷郡、盧溪郡、盧陽郡、靈溪郡、潭陽郡、清江郡、涪川郡、夜郎郡、播川郡、 義泉郡、龍標郡、溱溪郡 |
古南越 | 71 | 南海郡、始興郡、義寧郡、海豐郡、恩平郡、南陵郡、臨賀郡、高要郡、感義郡、晉康郡、 臨封郡、開陽郡、高涼郡、連城郡、新興郡、銅陵郡、懷德郡、始安郡、平樂郡、蒙山郡、 開江郡、蒼梧郡、潯江郡、臨江郡、鬱林郡、平琴郡、安城郡、賀水郡、常林郡、象郡、 龍城郡、融水郡、朗寧郡、懷澤郡、寧仁郡、寧浦郡、橫山郡、脩德郡、龍池郡、永定郡、 招義郡、南潘郡、普寧郡、陵水郡、南昌郡、定川郡、寧越郡、安南都護府、武峨郡、龍水郡、 忻城郡、九真郡、福祿郡、文陽郡、日南郡、承化郡、玉山郡、合浦郡、安樂郡、海康郡、 溫水郡、湯泉郡、臨潭郡、扶南郡、正平郡、樂古郡、珠崖郡、昌化郡、延德郡、瓊山郡、 萬安郡 |
九州 | 宋代行政區劃 (括號內數字為並屬州數) |
---|---|
兗州 | 開封府(4)、京東東路(4)、京東西路(4)、京西南路(5)、京西北路(5)、河北路(3) |
豫州 | 開封府(4)、京東東路(4)、京東西路(4)、京西南路(5)、京西北路(5)、陝西路(4)、淮南東路(4)、淮南西路(4) |
青州 | 開封府(4)、京東東路(4)、京東西路(4)、河北路(3) |
徐州 | 開封府(4)、京東東路(4)、京東西路(4)、淮南東路(4)、淮南西路(4) |
冀州 | 京西南路(5)、京西北路(5)、河北路(3)、河東路(2)、陝西路(4) |
雍州 | 河東路(2)、陝西路(4)、川峽四路(3) |
梁州 | 京西南路(5)、京西北路(5)、陝西路(4)、川峽四路(3) |
荊州 | 京西南路(5)、京西北路(5)、淮南東路(4)、淮南西路(4)、荊湖北路(1)、荊湖南路(1)、川峽四路(3)、廣南東路(2)、廣南西路(2) |
揚州 | 兩浙路(1)、淮南東路(4)、淮南西路(4)、江南東路(1)、江南西路(1)、福建路(1)、廣南東路(2)、廣南西路(2) |
明太祖將以下地區視為「中國之舊疆」、「中國封疆」、「統一」的組成部分:閩粵[24][25](明代福建廣東廣西)、江東、湖湘襄陽(明代湖廣)、贛城(明代江西)、長淮(南直棣北部)、齊魯、河洛(明代河南)、幽趙晉冀(明代北直棣山西)、秦隴[26](明代陝西)、遼海[27](明代遼東都司)、巴蜀[28](明代四川),中國舊疆的範圍與九州地域重疊。同時雲南也是九州的一部分[AO]。
根據成書於1461年的《大明一統志》,明朝國內屬於九州內部各州域的省府如下:
台灣於1683年至1895年間屬於清朝版圖。1685年,臺灣府知府蔣毓英等人纂修《台灣府志》,其認為「八閩界在甌粵之間,原非古揚州境,而地盡東南,遂附隸揚州」,而「臺灣,遠隔大海,不入職方,分野之辨,未有定指」,但「按考臺灣地勢,極於南而迤於東,計其道里,當在女虛之交,為南紀之極,亦當附於揚州之境,以彰一統之盛焉。」1694年,高拱乾補纂《台灣府志》,認為「臺自破荒以來,不載版圖、不登太史」,但「臺係於閩,星野宜從閩。即以閩稽之,福建《禹貢》揚州之域」,故將台灣隨福建列入揚州州域。其後修撰《台灣府志》時均沿用了相似的觀點,如乾隆三十年(1765年),台灣府知府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開篇第一句既是「台灣,禹貢揚州之域;天文牛、女分野,星紀之次」[17]。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曾設清史館纂修清史,1928年《清史稿》出版。其《地理志》在各省的介紹中列出其所屬《禹貢》九州的州域,而各省下轄的府、廳、州、縣則不再提及所屬九州州域。《清史稿·地理志》中提及州域的省份如下表:
九州 | 《清史稿》中提到「九州」的省份(括號內數字為並屬州數,特殊情況用文字說明) |
---|---|
冀州 | 直隸(2)、奉天(2)、山西(1)、河南(3)、內蒙古[s] |
兗州 | 直隸(2)、山東(4) |
青州 | 奉天(2)、山東(4) |
徐州 | 江蘇(3)、安徽(3)、山東(4) |
揚州 | 江蘇(3)、安徽(3)、河南(3)、浙江(1)、江西(1)、福建(1)、廣東(1) |
荊州 | 湖北(1)、湖南(1)、廣西(1) |
豫州 | 江蘇(3)、安徽(3)、山東(4)、河南(3) |
梁州 | 陝西(2)、甘肅(2)、四川(1) |
雍州 | 陝西(2)、甘肅(2)、內蒙古[s]、西藏(1)[t] |
不適用 | 雲南(梁州徼外)、貴州(荊、梁二州徼外)、新疆(雍州域外)、內蒙古(古雍、冀、幽、並、營五州北境)、青海(西戎)、西藏(三危)[t] |
1984年,中國歷史學家譚其驤指出《禹貢》九州是地理區劃而非行政區劃已為學界共識,故認為新修的方志中不須提及當地所屬九州州域[36]。
歷史上,禹曾長期被視為古代中國疆域基本範圍的締造者,而「九州」則被視為中國最早的領土,因此「九州」在後世常被用作「中國」的代名詞[37][38],此外也被用於代指「天下」[39]、「全國」[40][41][42][43]、「華夏」[v]、「漢地」[w]、「大地」[44]等概念。
原文 | 出處 | 年代 | 作者 | 含義 |
---|---|---|---|---|
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 |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 西漢 | 司馬遷 | 此處九州與中國、赤縣神州的地域相同 |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 | 淮南子·女媧補天 | 西漢 | 劉安 | 此處九州泛指大地[44] |
故周流華夏九州之中,收拾奇異,捃拾遺逸 | 肘後備急方序 | 東晉 | 葛洪 | 此處九州與華夏的地域相同 |
史臣曰:「禹畫九州,周分六服,斷長補短,止方七千,國賦之所均,王教之所備,此謂華夏者也。」 |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七·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 東晉 | 劉昫等 | 此處九州、六服與華夏的地域相同 |
今華夏分崩,九州幅裂,軌跡所及,易水而已。 | 晉書·卷一百九·載記第九·陽裕 | 唐代 | 房玄齡等 | 此處九州與華夏的地域相同 |
史臣曰:海南東夷西北戎諸國,地窮邊裔,各有疆域。若山奇海異,怪類殊種,前古未聞,往牒不記,故知九州之外,八荒之表,辯方物土,莫究其極。 | 梁書·卷五十四·列傳第四十八 | 唐代 | 姚思廉 | |
自晉永嘉之亂,皇綱失馭,九州君長,據有中原者甚眾,或推奉正朔,或假名竊號 | 隋書·經籍志二 | 唐代 | 魏徵等 | |
東天竺國有阿育王。收佛舍利役使鬼兵。散起八萬四千寶塔。遍閻浮提。我此漢地九州之內。並有塔焉[45] | 廣宏明集 | 唐代 | 道宣 | 此處九州與漢地的地域相同 |
嚴曰:「吾國視契丹如蚤蝨耳,以其無害,不足爬搔。吾良將勁兵布天下,彼不勞一郡之兵,一校之眾,則懸首槀街,盡為奴擄。但以天生四夷,當置度外,不在九州之本,未欲窮兵黷武也。」[x] | 舊五代史·卷七十·唐書四十六·列傳第二十二·李嚴 | 北宋 | 薛居正等 | 此處契丹等四夷各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區不在九州之內 |
夷狄種號多矣。其大者自以名通中國,其次小遠者附見,又其次微不足錄者,不可勝數。其地環列九州之外,而西北常彊,為中國患。 | 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錄第一 | 北宋 | 歐陽修 | 此處九州與中國的地域相同,而夷狄各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區在九州之外 |
朕對天地之閎休,荷祖宗之丕業,九州四海,屬在統臨 | 封金主為東懷國皇帝冊 | 遼代 | 遼天祚帝 | 此處將遼人活動地域說成在「九州四海」之內[46] |
花區錦市,聚萬國之珍異;歌棚舞榭,選九州之穠芬 | 大都賦 | 元代 | 黃仲文 | 此處「九州」與「萬國」相對 |
及宋遭遼金之窘,將士疲於鋒鏑,黎庶困於漕運,以致終宋之世神器弄於夷狄之手,腥羶之風汙濁九州,遂使彝倫攸斁,衣冠禮樂日就陵夷 | 明實錄·卷一百九十 | 明代 | 明太祖 | |
慨自滿洲肆毒,混亂中國,而中國以六合之大,九州之眾,一任其胡行,而恬不為怪,中國尚得為有人乎?妖胡虐焰燔蒼穹,淫毒穢宸極,腥風播於四海,妖氣慘於五胡,而中國之人,反低首下心,甘為臣僕,甚矣哉!中國之無人也!夫中國首也,胡虜足也;中國神州也,胡虜妖人也。 | 太平天國奉天討胡檄 | 清代 | 楊秀清、蕭朝貴 | 此處九州與中國、神州的地域相同,滿洲在九州之外 |
吾正告我同胞曰:昔之禹貢九州,今日之十八行省,是非我皇漢民族嫡親同胞,生於斯,長幹斯,聚國族於斯之地乎? | 革命軍 | 清代 | 鄒容 | 此處指禹貢九州與古代漢族傳統聚居區的地域相同 |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記載有戰國齊國人陰陽家鄒衍的大九州的說法:「騶衍……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鄒衍認為《禹貢》九州只是小九州,合起來只能算一州,稱為「赤縣神州」;而九個赤縣神州這樣的州構成了裨海(小海)環繞的中九州; 而這樣的中九州也有九個,共同組成了大九州,其外為大瀛海所環繞,中國只居天下大九州的八十一分之一。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