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點馬鮫(學名:Scomberomorus niphonius),俗名鰆魚、春魚、正馬鮫魚、正馬交魚、正馬加魚、真馬加魚,為條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鯖科的其中一種。
分布
深度
水深5至50公尺。
特徵
本魚體細長而側扁,魚體上散布著7至8個暗褐色斑點,側線形成波浪狀,有多數的脈枝與側線成直角。無鰾,頭高小於頭長,有8個離鰭。背部灰綠色,腹部銀白色,背鰭硬棘19至21枚;背鰭軟條15至19枚;臀鰭軟條16至20枚;脊椎骨48至50個,體長可達1公尺。
生態
本魚棲息在沿岸的表層水域,冬季才轉棲息於較底層處,產卵期在4至6月,此時洄游到內灣產卵。屬肉食性,喜捕食沙丁魚、秋刀魚等魚類。
經濟利用
為高經濟價值魚,肉質鮮美,可做成生魚片、鹽烤、煮湯等方法食用。
臺灣人重視此魚類,列為十大美味魚類之一,稱一鯃、二紅魦、三鯧、四馬鮫、五鮸、六嘉鱲、七赤鯮、八馬頭、九烏喉、十寸子[3]。
潮州人稱:「好魚馬鮫、鯧,好菜芥藍薳,好戲《蘇六娘》(潮劇)」[4]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