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囊口七鰓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澳洲囊口七鰓鰻(學名:Geotria australis)是囊口七鰓鰻科中的唯一物種[3]。分布於南半球。幼年時期在淡水中度過,成年後遷移到海洋中,然後回到淡水中產卵並死亡。
澳洲囊口七鰓鰻![]() | |
---|---|
![]() | |
科學分類 ![]()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圓口綱 Cyclostomata |
目: | 七鰓鰻目 Petromyzontiformes |
科: | 囊口七鰓鰻科 Geotriidae D. S. Jordan, 1923 |
屬: | 囊口七鰓鰻屬 Geotria J. E. Gray, 1851 |
種: | 澳洲囊口七鰓鰻 G. australis
|
二名法 | |
Geotria australis J. E. Gray, 1851
| |
異名[1][2] | |
屬異名
|
描述

澳洲囊口七鰓鰻和其他七鰓鰻一樣,具有類似於鰻魚細瘦的身體,體長可達60 cm(24英寸)[4]。兩枚背鰭,位於體後端。不具有上下頜,口腔為吸盤狀。成年個體體色為銀色,但進到淡水水域之後,由於體內膽綠素的沉積,體色就會逐漸轉變為褐色[5]。成年的雄性個體於眼下處會發展出一個囊袋,目前這個囊袋的功能仍然未知。這個囊袋被認為功能可能與其他棲息於北半球的七鰓鰻類似,在繁殖期時用來收集儲存築巢所需的石頭[6]。
生命史
澳洲囊口七鰓鰻幼體體色為灰褐色,會於淡水水域棲息四年直到持續六個月的變態完成[7],體色會轉為帶有藍綠色條紋的銀色[5]。中樞神經系統的發展在巨眼幼體階段(Macropthalmia stage)尤其明顯,特別是大腦的視覺區[8]。這個發育階段個體會逐漸遷徙至海域生活。
成年個體生活於開放海域,寄生於其他魚類身上。牠們會依附於魚鰓或體側,並刮下組織食用。在繁殖時會游回到淡水水域生活,最多18個月直到完全性成熟,產卵後牠們會用身體圍繞於卵的周圍進行保護,最多曾有持續105天的紀錄,直到死亡[9]。
棲息與分布地
澳洲囊口七鰓鰻廣泛分布於南半球,包括紐西蘭、智利、阿根廷、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與南桑威奇群島、以及澳洲的西南及東南角[3]。
生存威脅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