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浦江之聲廣播電台,簡稱浦江之聲,是上海廣播電視台旗下的對台廣播頻率,主要面向台灣聽眾,1988年1月1日開播。目前使用調幅1422kHz頻率播出(原第一財經廣播調幅頻率,僅限夜間播出),2011年1月1日正式分頻[1][2]。頻率的廣播時間為6:00-24:00。目前該廣播頻率已經停止一切節目製作,全天大部分時間聯播第一財經廣播,故該頻率「名存實亡」。
1949年8月20日,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一台(現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主頻率(新聞廣播))在中共中央華東局台灣工作委員會的指導下,開辦對台灣廣播節目,使用頻率為5985千赫。1950年4月1日華東人民廣播電台成立後,對台灣廣播的節目由華東台播出。起初華東台對台灣廣播節目每周安排兩次,後增加到每天1次,每天半小時到90分鐘,分別使用普通話、閩南話兩種語言播音,杭州、福州、廈門等地的電台也會轉播上海的對台廣播節目。1950年12月20日,因南京人民廣播電台發射功率較大,華東台對台廣播遷到南京台播出,呼號和隸屬仍為華東人民廣播電台。1952年9月,華東台對台廣播科遷回上海。1954年8月15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接辦對台廣播,華東台對台灣廣播科的主要人員調到中央台,上海早期對台廣播由此宣告結束[3][4]。
1986年5月,上海電台申報恢復對台灣短波廣播,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1987年5月11日起,上海電台開辦以台灣同胞、港澳同胞、華僑以及外籍華人為主要對象的《故鄉的雲》節目,進行對台灣廣播試點工作[4]。
1988年1月1日,浦江之聲廣播電台開播,使用3280、3990頻率播出,李森華、汪蕾分別擔任台長、副台長。時任上海市市長江澤民為電台題寫台名,還親筆題詞「傳播鄉音鄉情,弘揚愛國主義」,並在開播節目中對台灣聽眾發表廣播講話[4]。
1993年1月1日,為方便在滬台胞台商收聽,該頻率增加中波900千赫播出,每天播出時間由原來6小時增加至8小時。1997年12月30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為浦江之聲開播10周年題詞「推進祖國統一,造福中華民族」[5]。
1999年1月1日,上海電台推出「精簡頻率,精辦節目」改革方案,浦江之聲全天播出時間壓縮至6小時[5]。
2002年7月,SMG對上海廣播頻率資源實行重組改革,浦江之聲併入東廣財經頻率播出,每天20—24時通過調頻97.7兆赫,中波1422千赫,短波3280、4950、9705千赫播出4小時節目[5]。2003年7月,SMG整合財經資源,該頻率整體併入新成立的第一財經管理。
2010年底,第一財經廣播、浦江之聲改版,由原來雙頻播出的一套節目調整為各自獨立的兩套節目。其中,調頻97.7兆赫播出第一財經廣播節目,中波1422千赫播出浦江之聲節目。2011年1月起,浦江之聲推出新版面,每天6—24時播出[5]。2013年5月2日,該頻率短波信號停止發射。
由於經營不善及傳統媒體衰落,目前該廣播頻率已經停止一切節目製作,全天大部分時間聯播第一財經廣播,只在每天早上7:00至8:00、晚上19:00至20:00重播上海新聞廣播製作的《兩岸這一周》。
(均停播)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