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1986年至1991年間日本出現的經濟現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泡沫經濟,在日本稱為泡沫景氣(日語:バブル景気),是日本在1986年至1991年間出現的一種經濟現象。根據不同的經濟指標,這段時期的長度有所不同,以GDP計算,一般指1985年至1995年期間[1],以日經平均指數等金融指數計算,一般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3月之間共4年3個月的時期。這是日本戰後僅次於1960年代後期的經濟高速發展的第二次大發展時期。
這次經濟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機活動的支撐,因此隨著1990年代初泡沫爆破,日本經濟出現大倒退,此後進入了平成經濟大蕭條時期。
日文中「平成景氣」基本與泡沫經濟同義,但有時也包括之後的經濟蕭條階段。
1985年9月22日,五國(美國、日本、西德、英國和法國)在紐約廣場飯店達成「廣場協議」。當時美元匯率過高而造成大量貿易赤字,為此陷入困境的美國與其他四國發表共同聲明,宣布介入匯率市場。此後,日元迅速升值。當時的匯率從1美元兌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後的1美元兌120日元。由於匯率的劇烈變動,由美國國債組成的資產發生帳面虧損,因此大量資金為了躲避匯率風險而進入日本國內市場。當時日本政府為了補貼因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擊的出口產業,開始實行量化寬鬆政策,市場上利率下降,於是產生了過剩的流通資金。
另外,當時還有下列背景:
關於泡沫經濟的成因,日本國內有2種針鋒相對的觀點,分別針對貨幣政策和利率政策:
由於上述因素疊加在一起,日本國內興起了投機熱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場和土地交易市場更為明顯。其中,受到所謂「土地不會貶值」的土地神話的影響,以轉賣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價開始上升。當時東京23個區的地價總和甚至達到了可以購買美國全部國土的水準,而銀行則以不斷升值的土地作為擔保,向債務人大量放款。此外地價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帳面財產增加,刺激了消費欲望,從而導致了國內消費需求成長,連高價畫作詐騙術這種荒唐騙術都能迅速致富,進一步刺激了經濟發展。
1985年到1988年期間,隨著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雖有所下降,但是國內的投機氣氛依然熱烈。1987年,投機活動波及所有產業,當時樂觀的觀點認為只要對土地的需求高漲,那麼經濟就不會衰退,而且市場也鼓勵人們不斷購買股票,聲稱股票從此不會貶值。當時日本媒體為了給這種經濟繁榮狀況命名,還希望募集像岩戶景氣、神武景氣類似的名稱。當時也出現了少數反對論點,認為土地價格已經遠遠超過其實際需求,日本經濟將在不久的將來陷入衰退。
從經濟學原理來說,土地價格上升,導致租用土地的工廠或辦公樓的企業盈利率下降,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出售土地購入債券,因此會帶來土地需求下降。根據供需理論,價格終將趨於均衡。但是日本企業普遍實行以帳面價值計算土地資產的做法,因此從表面上看企業的收益率也並無變化,而帳面價值與現實價值的差額就導致了帳面財產增加,從而刺激日本企業追求總資產規模而非收益率。
當時為了取得大都市周邊的土地,許多大不動產公司會利用黑社會力量用不正當手段奪取土地,從而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問題。而毫無收益可能的偏遠鄉村土地也作為休閒旅遊資源被炒作到高價。從土地交易中獲得的利潤被用來購買股票、債券、高爾夫球場會員權,另外也包括海外的不動產;1989年10月,日本泡沫經濟達到頂點的這一年,三菱地所以8.46億美元(以當時的匯率,約合1100多億日圓)的價格購買了洛克菲勒中心的擁有者洛克菲勒集團51%的股權[2],從而取得了洛克菲勒中心的控制權,成為日本當年海外投資的經典案例。此後,三菱地所又分批購買了洛克菲勒集團剩下的所有股權[3]。當時這種資金被稱為「日本錢」(Japan Money)而受到世界經濟的關注和商家的追捧。當時隨著股票價格上升,日本國內購買法拉利、勞斯萊斯、日產CIMA等高檔轎車的消費熱潮也不斷高漲。
與同期的其他地區相對比,日本當時的經濟政治環境更為優越:
在這樣的世界形勢中,政治經濟都比較安定的日本出現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號,全體國民預感到「日本的時代」即將到來。當時在世界各國的印象中,三十年前(1950年代)仍然是一個普通開發中國家的日本,已經迅速成為了遍地黃金的富裕國家,使得投資吸引力大增。
以資產價值上升而搏取獲得可觀利潤的手法,隨著資產價格的上升而變得不可行。當資產價格最終停留在高水準時,最終的資產持有者將無法獲得收益(最大笨蛋理論)。但可怕的不僅如此,一旦資產價格回落到之前的水準,那麼資產持有者將承受與其所有前手所獲得的利潤相當虧損。因此,缺乏持續性的資產價格逐漸進入平穩狀態。
另一方面,對推崇一戶一屋的日本的都市來說,地價上升帶來了嚴重的住宅不足問題。居住在大城市的普通勞動者,根本無法承擔高額的地租和房租,只能被迫遷往郊區。當時這種狀況導致了人們早買早賺的心理,進一步刺激了地價上升。
當時地價帶來的住宅問題,也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關注。
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迎來了最高峰。當時日本各項經濟指標達到了空前的高水準,但是由於資產價格上升無法得到實業的支撐,所謂泡沫經濟開始走下坡路。一旦投機者喪失了投機欲望,土地和股票價格將下降,因此反而導致帳面資本虧損,由於許多企業和投機者之前將上升的帳面資本考慮在內而進行了過大的投資,從而帶來大量負債。隨著中央政府金融緩和政策的結束,日本國內資產價格的維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
1989年12月29日(即東京證券交易所在1989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日經平均指數達到最高38957.44點,此後開始下跌,土地價格也在1991年左右開始下跌,泡沫經濟開始正式破裂。到了1992年3月,日經平均指數跌破2萬點,僅達到1989年最高點的一半,8月,進一步下跌到14000點左右。大量帳面資產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化為烏有。日本自1973年12月起長達17年3個月的穩定成長期也隨之結束。此後直至2003年4月,日經平均指數跌破8000點。[4]
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發布《關於控制土地相關融資的規定》[5],對土地金融進行總量控制,針對購房貸款進行限制,投資客不能再無限借貸,只能借到年所得一定比例的金額。[6]這一人為的急剎車導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經濟加速下落,並導致支撐日本經濟核心的長期信用體系陷入崩潰。此後,日本銀行也採取金融緊縮的政策,進一步導致了泡沫的破裂。由於土地價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擔保的貸款也出現了極大風險。當時日本各大銀行的不良貸款紛紛曝露,對日本金融造成了嚴重打擊。
總而言之大幅短期衰退的可怕在於各項資本投資標的物都出現了來不及脫身大量「套牢族」,從房屋、土地到股市、融資都有人或公司大量破產。之後產生的恐慌心理使得消費和投資緊縮的加乘效果,不只毀掉泡沫成分也砍傷了實體經濟,且由於土地與股市的套牢金額通常極大,動輒超過一個人一生所能賺取的金額,導致許多家庭悲劇。所以這四年爆起爆落的經濟大洗牌等於轉移了全社會的財富在少數贏家手中,而多數的輸家和高點買屋的一般家庭則成為背債者,對日後長大一代人的日本社會消費萎縮經濟不振種下了因子。[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