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著梵語असङ्गAsanga;藏語:ཐོགས་མེད། thogs med),著是執著的著。音譯為阿僧伽阿僧佉北印度犍陀羅人,約生活於公元4世紀,古代印度佛教高僧,在化地部(另一說為說一切有部)出家,為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即印度唯識宗)創始人。[1]在整個佛教歷史中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藏地,與其弟世親佛教二勝六莊嚴之一。

Quick Facts 無著菩薩, 出生 ...
無著菩薩
出生古印度健馱邏國
宗派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創始人
頭銜二勝六莊嚴
師承彌勒菩薩
徒弟與學生其弟世親
著作瑜伽師地論》、《大乘阿毘達磨集論》、《攝大乘論
Close

生平

無著為婆羅門種性,出身健馱邏國,自小受完整婆羅門經典教育,但受到佛教影響,於化地部(另一說為說一切有部)出家為僧[2],修行空觀,意猶未安。於是無著於阿緰闍城(Ayodhyā)入定上兜率天詢問彌勒,得其教導悟入大乘[3],成為龍樹菩薩之後印度佛教史上重要的論師之一。

瑜伽行唯識學派相傳所說,無著聽聞彌勒菩薩的《辯中邊論頌》後,位登十地之初地,證法光定得大神通。其弟世親聽無著說辯中邊頌而造釋文,得入四加行之暖位[4]

法嗣

師承

弟子

著作

傳說無著經由禪定,上升至兜率天親自從學於彌勒菩薩,從彌勒處得到「慈氏五論」,並傳述後世[5]

大唐西域記》卷五:「無著菩薩,夜升天宮,於慈氏菩薩所受《瑜伽師地論》、《莊嚴大乘經論》、《中邊分別論》等,晝為大眾講宣妙理。」

承襲印度唯識學的法相宗,以此五論為:

  • 瑜伽師地論》(西藏傳說無著造此論)
  • 分別瑜伽論》(未譯出)
  • 大乘經莊嚴論頌》(長行之釋文世親造,或說無著造)
  • 辯中邊論頌》(長行之釋文世親造)
  •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長行之釋文世親造)

西藏佛教以此五論為:

  • 現觀莊嚴論頌》(長行之釋文無著造):漢地未傳,民初法尊法師漢譯有《現觀莊嚴論略釋》。
  • 大乘經莊嚴論頌》(長行之釋文無著造)
  • 辯中邊論頌》(長行之釋文世親造)
  • 辨法法性論頌》:漢地未傳,民初法尊法師由藏譯漢。
  • 大乘最上要義論頌》(長行之釋文無著造):此論內容同於《究竟一乘寶性論》,賢首法藏稱此論為堅慧所造。

宇井伯壽認為,彌勒是中印度一名與彌勒菩薩同名的論師。

此外無著的作品有《顯揚聖教論》(宇井伯壽主張長行之釋文為世親造)、《順中論》、《攝大乘論》、《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六門教授習定論頌》(長行釋文為世親造)、《金剛般若經論》(和《般若七門義釋》同本,或說是世親造)[6]、《解深密略釋》(Saṃdhinirmocana-bhāṣya,僅存藏譯本)等。

圖像

參考資料

參閲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