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录尚书事是中国东汉章帝时开始设置的职位。不过早在西汉昭帝时期就已出现领尚书事,昭帝初继位,大将军霍光秉政,领尚书事 [1]。此处的领尚书事和录尚书事同义。它不是一个独立职位,需附加其他朝廷重要官职之下。如195年(东汉献帝兴平2年),曹操官拜镇东将军、录尚书事[2],221年(蜀汉建安26年、章武元年)蜀汉诸葛亮官拜丞相、录尚书事[3]等。此职从汉代以来是有弹性的,直到东晋,录尚书事权力扩大,形成常设制度,称宰相。[4]
西汉武帝时,尚书开始经手天下章奏,历经曲折,到东汉光武帝时尚书业务已增加至分设六曹,设尚书台。东汉时,大臣中位阶最高的三公权力已受到尚书台的严重影响,仅剩执行政务的权力,而决策的空间大大受限(关于尚书与尚书台历史详见条目尚书 (官职))。75年章帝即位时首度任命录尚书事一职予重臣牟融与赵憙。兼录尚书事的重臣可以经手尚书台业务,且地位高于尚书台最高长官尚书令,等于将政务执行与决策的权力重新集于一身。东汉自汉章帝之后多为幼帝临朝,常任命重臣为太傅兼录尚书事,如和帝时的邓彪、殇帝时的张禹。朝廷重臣若要完全掌握行政实权,亦必须兼领此职。例如曹操安插重要属下荀彧为尚书令,自己为录尚书事;刘备托孤时以尚书令李严为录尚书事的诸葛亮副手;蜀汉蒋琬、费祎作为政治最高决策官员时,均以尚书令兼录尚书事。此后至南北朝均有录尚书事任命之记载。[5]祝总斌在其《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指出东晋录尚书事制度的四个特点:常态化,制度化,贵族化,宰相化。[6]
东晋录尚书事制度出现以下变化:
- 东晋前后存在百三年,录尚书事除很少几年因特殊原因(如资历不够,无合适人选等)空缺外,一直设立,没有中断。这和西晋是不同的。
- 在制度上明确规定录尚书事权力是“职无不总”。
- 从具体人选看,高级士族借助录尚书事制度控制朝政之性质,便更为清楚。
- 更重要的是:东晋录尚书事不仅在制度上,而且在实际政治中,握有大权,被称作宰相。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王沈、贾充、司马亮、杨骏、司马泰、司马柬、卫瓘、司马肜、王浑、陈准、司马颖、张方、司马越、麹允、索𬘭、王导、司马羕、荀组、陆晔、荀崧、庾冰、何充、司马昱、蔡谟、桓温、谢安、司马道子、司马元显、桓谦、王谧、刘裕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