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元朝结束后的流亡割据政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元(1368年9月14日-1388年11月1日[注 1]),是明朝建国后汉文典籍对于元朝主力北迁撤回蒙古草原的残存政权之称,[注 2][5]也被称为残元、故元。[6]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军攻克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北走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乐闪电河北岸),与明朝继续对抗。[7]北元始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终于元天元帝天元十年(1388年),为鞑靼与瓦剌所取代(蒙古人将明代蒙古诸部合称为“四十四万蒙古”[注 3][8][9])。
大元 | |||||||||||||||
---|---|---|---|---|---|---|---|---|---|---|---|---|---|---|---|
1368年—1388年 | |||||||||||||||
京城 | |||||||||||||||
• 1368年-1369年 | 上都 | ||||||||||||||
• 1369年-1370年 | 应昌 | ||||||||||||||
• 1370年-1388年 | 哈拉和林 | ||||||||||||||
国君姓氏 | 孛儿只斤 | ||||||||||||||
君主 | 共3位 | ||||||||||||||
• 1333年-1370年 | 惠宗妥懽贴睦尔(首任) | ||||||||||||||
• 1370年-1378年 | 昭宗爱猷识理达腊 | ||||||||||||||
• 1378年-1388年 | 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末任) | ||||||||||||||
语言 | 蒙古语、汉语、女真语[1] | ||||||||||||||
兴衰 | |||||||||||||||
• 1368年9月14日 | 明将徐达攻陷大都,元顺帝撤退至上都,北元开始。 | ||||||||||||||
• 1388年11月1日 | 也速迭儿杀害天元帝,北元灭亡,大元国号废除。 | ||||||||||||||
• 1635年6月12日 | 额哲投降后金,大蒙古国正式灭国。 | ||||||||||||||
宗教 | 萨满教、藏传佛教 | ||||||||||||||
| |||||||||||||||
今属于 | 中华人民共和国 蒙古国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
匈奴 | 东胡 | ||
南匈奴 | 北匈奴 | 鲜卑 | |
鲜卑 | 丁零 | ||
柔然 | 高车 | ||
突厥汗国 | 铁勒 | ||
东突厥 | |||
薛延陀 | |||
唐朝(单于都护府·安北都护府) | |||
后突厥汗国 | |||
回鹘汗国 | |||
契丹 | 阻卜 | 黠戛斯 | |
辽朝 | 克烈 | 乃蛮 | |
蒙兀 | |||
蒙古帝国(诸汗国) | |||
元朝(岭北等处行中书省) | |||
北元与后蒙古帝国时期 | |||
鞑靼(东蒙古) | 瓦剌(西蒙古) | ||
喀尔喀 | (四卫拉特) | ||
清朝(清代蒙古)·准噶尔汗国 | |||
内属蒙古·外藩蒙古(内札萨克·外札萨克) | |||
中华民国境内盟旗 (塞北四省) |
博克多蒙古国 | ||
外蒙古(地方) |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
中国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 | |||
蒙古国 | |||
民族 · 文化 · 地理 · 漠南 · 漠北 | |||
泛蒙古主义 | |||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派遣徐达领兵进攻元朝首都大都,元顺帝妥懽贴睦尔被迫放弃大都,北走上都。[7][10]因国号仍称“大元”,以其地处塞北,故称之为“北元”。[11][12]此时的北元仍控制着中书省的西部地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以及位于西南的飞地云南行省等省份,仍保有一定的力量,其“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也;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也。”与明朝南北对峙,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南北朝时期。[13][14]
经过与明朝的几次战争,北元先后失去几十万兵力,再也无力南下与明朝相争,元顺帝试图恢复中原故土的企图彻底失败。[15]元顺帝病重时,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已总理军国重事,并在元顺帝死后即位,是为元昭宗。而在即位的隔年(1371年),元昭宗建年号“宣光”,立意仿效周宣王姬静、汉光武帝刘秀等中兴帝王一样中兴大元,恢复元朝在中原的统治。[16]宣光八年四月十三日(1378年5月10日),元昭宗去世,其弟元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继位,继续和明朝对抗,屡次进攻明朝边境。[17]天元十年十月初三日(1388年11月1日),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杀害元天元帝,废除大元国号,国号复称“蒙古”(明朝称之为“鞑靼”),北元灭亡。[2][18]北元的灭亡,对于明朝而言是失去了政治上的敌人,蒙古已经成为了“边患”,而不再是前一个中原王朝的残余势力。[19][20]
自天元十年(1388年)也速迭儿杀害元末主篡位称汗之后,蒙古开始逐渐分裂为东部鞑靼(蒙古本部)、西部瓦剌诸部(四卫拉特),[21][3]另有兀良哈、哈密等其他部落暂时臣服于明朝。[22][23]明正统三年(1438年),瓦剌部的脱欢扶植大汗脱脱不花击败同时并立的大汗阿岱,统一了蒙古诸部。[24]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脱欢之子也先入侵明朝,俘虏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史称土木堡之变。[25]1453年,也先举行祭天大典,正式称“大元田盛大可汗”,第二年去世,瓦剌后逐渐衰微。蒙古本部的达延汗中兴,在15世纪末重新统一各部。[26]达延汗以万户的名义分封汗国于其儿子与亲戚,导致了蒙古大汗统治的权力下放,[27]但是达延汗与蒙古贵族之间仍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孛儿只斤家族的内斗并不严重,直到林丹汗统治期,蒙古在内部的纷争中削弱了自身的力量。[28]明崇祯八年四月二十八日(1635年6月12日),林丹汗之子额哲向当时的后金统治者清太宗投降,元太祖建立的蒙古帝国的正支汗统历经430年之后正式宣告灭亡。[4][29]
1368年后的蒙古政权有多种名称,其中包括“北元”,[30]但北元一词之所指存在争议。与元朝一样,“大元”国号在1368年至1388年之间正式使用。元天元帝死后,“大元”国号与中国皇帝尊号被篡位的也速迭儿废除,因此“北元”这个名称一般在使用上仅指代1368至1388年,而不是从1368年至17世纪[31]。“北元”的“北”用于区分1271年建立的元朝和1368年以后的政权。一些学者认为“大元”国号在达延汗统治期间短暂重新启用,其汗号“达延”来自“大元”的音译,[32]然而此说存在争议,其他观点认为明朝通事的翻译有误,[33]蒙古语中的Dayan有“全体”之意,应翻译为全国的可汗。[34][35]此外有证据表明,脱脱不花与也先在统治期间也曾经重新启用“大元”国号与汉制称号。[32]
在中外蒙古史学者的论著中,屡见“北元”一词,但是长期以来,对于这一史学概念的使用范畴却众说不一。争论的焦点就是“北元”是指1368年-1388年这20年间的蒙古还是指1368年-1635年这268年间的蒙古。依《明史》传统说法是1402年鬼力赤杀害坤帖木儿,为北元时期结束的时间。[3]关于这个问题,蔡美彪与曹永年曾作过深入探讨,认为“北元”应适用于元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败亡而止,即1388年,此后大元国号已取消,仍称蒙古。[36][37]大元国号的废弃一定意义上意味着蒙古政权放弃争夺中原的目标,转为立足于蒙古本身。[38]
“北元”仅指1368年后蒙古政权的一个阶段,其根据是:
“北元”(1368年-1388年)仅代表一个时期的结束,其后进入《明史》所说的鞑靼时期(为明朝一方所称,蒙古方面一直以蒙古自称)。[42]但是从成吉思汗开始的“大蒙古国”政权仍然继续,鞑靼政权长期沿用元朝时代的汉制职官(如也先的官职为太师淮王[43]),至达延汗时才基本取消。[44]大蒙古国政权汗统延续至1635年察哈尔部为满洲的后金所灭亡。[4][29]
在英语中,对应“北元”的“Northern Yuan”一词通常用于涵盖1368年至1635年的整个蒙古历史。不过,自脱古思帖木儿之后,蒙古政权就逐渐恢复到先前的游牧状态,许多从中原汉地学来的东西,逐渐地或者放弃,或者保留但变了样,其中就包括大元国号。是否继续高举大元国号的旗帜,对蒙古人来说既不那么重要,也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除了1388年之前与大元天圣汗也先统治期间称“大元”之外,蒙古人仍然继续称作“大蒙古国”。故中文学界认为用明代蒙古来称呼这整个时期的蒙古要比“北元”更为合适,毕竟这个时期的蒙古和明朝的起始时间(1368-1644年)大体相同,而且当时的蒙古与明朝南北对峙,双方有着极为密切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交往。“明代蒙古”中的“明代”,主要是时代的符号,表示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的时间概念,故“明代蒙古”就是表示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的蒙古,而不表示“明朝的蒙古”[45]。
故1206年至1635年的蒙古政权依照中文名称的划分,可划为蒙古(1206年-1271年)、元朝(1271年-1368年)、北元(1368年-1388年)、鞑靼(1388年-1635年),[46][47][48]或将1368年后的蒙古势力统称为明代蒙古。有时“元朝”可泛指从宋开禧六年(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顺帝妥懽贴睦尔撤离大都,长达162年的这段“蒙元时代”。[49]而按照大蒙古国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蒙古帝国初期”(也称“前四汗时期”,1206-1260)、“蒙古帝国解体时期”(归属元代历史的“元朝时期”,1260-1368)、“后蒙古帝国时期”(1368年之后的蒙古历史,包括短暂的北元)。[50]
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日(1368年1月23日),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统一南方,令徐达北伐中原,徐达率领的军队逼近大都。[51][52]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二十七日(1368年9月9日),元顺帝命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庆童为中书左丞相;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二十八日(1368年9月10日),元顺帝在清宁殿,召集三宫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一同提议撤退北走上都。失列门及知枢密院事黑厮、宦者赵伯颜不花谏言不可行,元顺帝不听,赵伯颜不花恸哭劝谏:“天下者,世祖之天下,陛下当以死守,奈何弃之!臣等愿率军民及诸怯薛歹出城拒战,愿陛下固守京城。”元顺帝依然不听谏。夜半,开大都的健德门北走上都,率三宫后妃、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以及群臣扈从者左丞相失列门、平章政事兼知枢密院事哈刺章、平章政事臧家奴、右丞定住、参知政事哈海、翰林学士丞旨李百家奴、观音奴等百余人撤离大都。[53][54]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日(1368年9月14日),明军从大都的齐化门攻城而入,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中书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朴赛因不花,右丞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等人拒绝投降而殉国,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结束,回到本土蒙古草原。[53][55]
元顺帝撤离大都后,继续使用“大元”国号,当时高丽人称作“北元”。[9][11][12]这时候,元朝除了据有岭北等处行中书省、辽阳等处行中书省、甘肃等处行中书省等行省之外,扩廓帖木儿、李思齐、张良弼等元朝将领还武装控制着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及中书省的西部地区(今山西省),在西南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仍奉北元正朔。[13]此外,北元仍与高丽国保持了宗主国与藩属的政治关系,也透过回回与畏兀儿商人和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亚细亚等地保持着经济上的联系。[56]
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四日(1368年9月16日),元顺帝到达上都。[57]至正二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1368年11月8日),明将常遇春攻陷保定,再攻陷真定。至正二十八年十月初三日(1368年11月13日),明将冯胜、汤和攻陷怀庆,泽州、潞州也相继被攻陷。[58]至正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一日(1369年1月9日),明将徐达攻陷太原,扩廓帖木儿败走甘肃行省;至正二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1369年3月3日),常遇春攻陷大同,元朝失去中书省的西部地区。[59]
至正二十九年三月初六日(1369年4月12日),明将徐达攻陷奉元,改奉元为西安,元将张良弼败走;至正二十九年三月十二日(1369年4月18日),明将常遇春攻陷凤翔,陕西行省平章李思齐败走临洮。[60][61]至正二十九年四月初一日(1369年5月7日),晃火帖木儿、也速分成二路以大都为目标进军。至正二十九年四月初七日(1369年5月13日),也速进攻永平失败。至正二十九年四月十一日(1369年5月17日),明军攻陷巩昌,总帅汪灵、真保等人投降,忽都帖木儿留守上都。至正二十九年四月十三日(1369年5月19日),李思齐投降。[62]
至正二十九年六月初五日(1369年7月8日),也速与明将常遇春于全宁开战,也速最后战败。至正二十九年六月十二日(1369年7月15日),明军攻陷大兴,中书右丞脱火赤被俘虏。至正二十九年六月十三日(1369年7月16日),明军逼近上都,元顺帝撤离上都,当天到达应昌。河南王普化、中书平章政事鼎住等人留守上都。至正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1369年7月18日),晃火帖木儿率领的元军于新开岭一战败于明军,晃火帖木儿战死。至正二十九六月十七日(1369年7月20日),明将常遇春攻陷上都,河南王普化、中书平章政事鼎住等人殉国。[63]至正二十九年七月十九日(1369年8月21日),扩廓帖木儿的手下将领韩札儿攻克原州,又攻克泾州,想要借此救援庆阳。明将冯宗异自驿马关率领明军迎击,韩札儿的元军败退。[64][65]至正二十九年八月二十一日(1369年9月22日),徐达攻陷庆阳,元将张良臣战死,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失陷。[66]
至正三十年正月初三日(1370年1月30日),明太祖发动第一次北伐,派遣明将徐达、李文忠、汤和分成三路来犯,三宝奴持元顺帝的诏书征召扩廓帖木儿。[67]至正三十年(1370年)二月,明将李文忠攻陷兴和,进军察罕脑儿,平章政事竹贞战败被掳。[68][69]至正三十年四月初七日(1370年5月2日),扩廓帖木儿与明将徐达于沈儿峪交战,扩廓帖木儿战败而退走哈拉和林 ,其麾下元军尽皆投降明朝。[70][71]
至正三十年四月二十八日(1370年5月23日),元顺帝因痢疾在应昌去世,享年51岁。[72]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在应昌继承皇位,是为元昭宗,并于1371年改元宣光。至正三十年五月初九日(1370年6月3日),太尉蛮子、平章政事沙不丁、朵儿只、八剌等人率领的元军败于明将李文忠,开平丢失,平章政事上都马等人投降;太尉买驴于落马河与明将孙兴祖一战,兵败战死。[73]至正三十年五月十六日(1370年6月10日),明将李文忠攻陷应昌,元昭宗之子买的里八剌与后妃皆被明军掳获,元昭宗撤至哈拉和林,扩廓帖木儿在不久之后也到达哈拉和林,元昭宗于国事上重用他,并坚持抵抗明军。[72][73]
宣光元年二月二十八日(1371年3月15日),元朝辽阳行省平章刘益派遣右丞董遵、佥院杨贤投降明朝,进献降表、辽东地图及所属兵马钱粮的数额,明朝控制辽东地区(今辽宁省南部)。[74][75]然而之外的辽阳行省仍由元朝太尉纳哈出控制,纳哈出屯兵二十万于金山(今辽宁省昌图金山堡以北辽河南岸一带),自恃畜牧丰盛,与明军对峙了十几年,多次拒绝明太祖的招抚。[76]纳哈出知兵善战,在他统治下,辽阳行省长期保持稳定,成为北元政权的重要支柱并保证了北元与高丽的联系。[77]
镇守云南行省昆明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在元朝对中国的统治结束,退居蒙古草原后依然继续忠效北元,前大理国王室后裔段氏则据有大理,处于半独立状态,与梁王政权之间不时发生武装冲突。宣光元年(1371年),明太祖派汤和等人领兵攻灭据有四川的明玉珍的明夏政权,西南地区仅剩云南未归附明朝,之后多次派遣使者前往谈判,均被杀害,导致日后决定用武力统一云南。[78][79]
汉名王保保的蒙古人大将扩廓帖木儿仍然在漠北多地与明将徐达等人作战。明太祖曾多次写信诏降,但扩廓帖木儿从不理会,被明太祖称为“当世奇男子”。[80]宣光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372年3月1日),明太祖发动第二次北伐,徐达从雁门出发进攻哈拉和林,负责中路;李文忠则是从居庸出发,经应昌进攻哈拉和林,负责东路;冯胜从兰州出发攻取甘肃行省,负责西路。[81][82]宣光二年三月二十日(1372年4月23日),扩廓帖木儿先是与明将蓝玉在土剌河(今土拉河)一战佯败,诱敌深入。[83]宣光二年五月初六日(1372年6月7日),扩廓帖木儿的元军于岭北行省大破明军,负责中路的徐达的明军阵亡万余人。[84][85]元朝太师哈剌章在土剌河与阿鲁浑河(今鄂尔浑河)一带与负责东路的明将李文忠交战多日,哈剌章的元军于宣光二年六月二十九日(1372年7月29日)这天败退。[86]李文忠的明军追至称海时,各路元军会合之后又发动攻势。李文忠认为无法取胜,虽未像中路的徐达一样惨败,但是明将曹良臣等人也战死沙场,损失惨重,就决定撤兵而回,只有负责西路的冯胜的明军连战连捷。[87][82]宣光二年六月初三日(1372年7月3日),元军在瓜州、沙洲两地败于冯胜,元朝被明朝夺取甘肃等处行中书省。[88]自此之后,明军十几年不再进攻漠北。[85]
宣光三年二月初三日(1373年2月25日),元昭宗派遣伯都帖木儿、玉山不花出使到访高丽国,以玺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赐高丽恭愍王王颛:“顷因兵乱,迁于北。今以扩廓帖木儿为相,几于中兴。王亦世祖之孙也,宜助朕复正天下。”二人刚入境时,恭愍王想要派人杀害伯都帖木儿等人,群臣阻拦,于是北元使团被送到高丽国首都开城。宣光三年二月初六日(1373年2月28日),恭愍王在夜里会见伯都帖木儿,说自己有眼疾,不能见太阳,只能待在夜里,其意思是害怕明朝知道此事。宣光三年二月十三日(1373年3月7日),两人只能返回北元,恭愍王也向北元献上苎布(苎麻所织成的布料)。[11][89]
宣光八年四月十三日(1378年5月10日),元昭宗去世,其弟元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于宣光八年四月十六日(1378年5月13日)继位,明年六月改元天元,其属下丞相驴儿、哈剌章,国公脱火赤,平章完者不花、乃儿不花,枢密知院爱足等元军将领聚众于应昌与哈拉和林二地,对于明太祖的招降都坚持不从,继续和明朝对抗,屡次进攻明朝边境。[17][90]
天元二年(1380年)二月,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率领上万元军于哈拉和林屯扎,得知此事的明太祖发动第三次北伐,派遣沐英率领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的明军进攻北元。[91]天元二年三月二十一日(1380年4月26日),脱火赤、爱足的元军于亦集乃与沐英的明军交战,最后在哈拉和林被击败,脱火赤、爱足被俘虏,其麾下元军投降。同年冬季,平章完者不花也被明军俘虏 [92][93]
天元三年正月初二日(1381年1月27日),乃儿不花率领元军进攻明朝边境。明太祖发动第四次北伐,派遣徐达、汤和、傅友德率领明军迎击。[94]天元三年四月十五日(1381年5月9日),徐达率领明军分东西两路出击,灰山的元军被傅友德的东路明军夜袭而败,人畜皆被夺取。北黄河(今西辽河)的元军闻讯之后落荒而逃,明军追击,平章别里不花、太史文通等人被俘虏。[95][96]知院李宣与其部众则是被从古北口出发,直捣高州、嵩州、全宁诸部,渡过胪朐河(今克鲁伦河)的沐英的西路明军俘虏。[97]北元因此丢失全宁四部。[95]
天元三年九月初一日(1381年9月18日),明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军南征云南行省。[98]天元三年十二月十八日(1382年1月2日),司徒平章达里麻的十余万元军在曲靖的白石江败于明将傅友德,达里麻被俘虏。天元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382年1月6日),认为局势已经无法挽回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来到晋宁州忽纳寨焚烧龙衣,并带着妻、子于滇池自杀殉国,左丞达的、右丞驴儿也一同自杀殉国。[99][100]天元四年闰二月二十三日(1382年4月7日),明将蓝玉、沐英攻陷大理,元朝大理总管段世投降明军,至此明军平定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全境,元朝在云南的统治结束。[101][102]从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灭大理国,到1382年明军击败元军夺取云南,元朝统治云南地区长达128年。[103]
天元九年(1387年),这时扩廓帖木儿已逝世,元军也大多被消灭或投降明朝,唯独纳哈出仍拥有二十万元军驻军于金山,数度窥伺辽东地区。[104]天元九年正月初二日(1387年1月21日),冯胜、傅友德、蓝玉等人发动第五次北伐,目标是攻占纳哈出的金山。[105][104]经过多次战争,天元九年六月二十九日(1387年7月14日),纳哈出投降蓝玉,元朝失去辽阳等处行中书省。[106]纳哈出的投降对于北元而言不仅是一记沉重的打击,也切断了北元与高丽国之间的联络。[107]更使北元朝廷在军事、经济方面遭受了巨大损失,因为失去了东部屏障,以呼伦贝尔、克鲁伦河一带为政治中心的北元朝廷直接暴露在大宁明军的兵锋之下。[77]
天元十年(1388年)三月,明将蓝玉率领明军十五万发动第六次北伐,明军从大宁出发,穿越过戈壁沙漠到达草原东部的庆洲。[108]天元十年四月十二日(1388年5月18日),蓝玉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附近大败元军,俘虏元天元帝次子地保奴及妃主五十余人、渠率三千、男女七万余,马驼牛羊十万;元天元帝与长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人逃走。[109]元天元帝打算与丞相咬住在和林会合,行经至土刺河(今土拉河)时,遭遇其部将也速迭儿袭击,与捏怯来等十六人逃走,元天元帝与咬住、太尉马儿哈咱会合,前往投靠人马众多的阔阔帖木儿,后来因为大雪三日而不得前进;天元十年十月初三日(1388年11月1日),元天元帝与长子天保奴被也速迭儿派遣的大王火儿忽答孙、王府官孛罗掳获,最后被用弓弦缢杀;国公老撒、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派遣右丞火儿灰、副枢以剌哈、尚书答不歹等人率其部属三千人投降明朝。[110][111]也速迭儿夺走了元天元帝的印玺,并废除大元国号,在哈拉和林自立为蒙古可汗,明朝称鞑靼可汗,也不再使用帝号、年号,北元灭亡。[2][18]
脱古思帖木儿死后,从元世祖开始传承的元朝廷瓦解,北元的忽必烈直系子孙已经灭绝,由其他成吉思汗家族出身的王族继承了大汗之位,但势力薄弱,反复不断地遭臣下废立。[112]蒙古诸部也随之分裂,恢复了游牧汗国的形态,被蒙古史学家称为“四十四万蒙古”时期。因大多数情况下不使用“大元”国号,在中文史学中不被称为北元而称为明代蒙古。[113]
元皇室北迁后,初期尚能保持元朝的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和南方的云南行省,但随着明太祖北伐,1382年云南被攻占,元梁王自尽,1387年辽阳北方的纳哈出投降明朝,[114]北元仅剩漠北草原,并于次年灭亡。[18]
北元保留了元朝的汉式制度,皇帝使用年号、庙号等称谓,官员也多保留了元朝的丞相、太尉、知院、平章等称呼。[115]清朝乾隆三十四年(1769),定边左副将军亲王成衮扎布的部下,于乌梁海巡查卡伦之际,在鄂博处捡到一方铜制八思巴文“太尉之印”,[116]另有“永昌等处行枢密院断事官印”“甘肃省左右司之印”等官印,[117][118]表明北元仍有“中书省”“礼部”“甘肃省”等机构。
北元与元朝驸马国高丽通使多次,“北元”的称谓即出自《高丽史》。顺帝在逃往上都的途中,曾计划向高丽征兵。“八月初九日,车驾至中都。以李钟时为兵部尚书,征兵于高丽”;到达上都后,顺帝再一次“诏高丽王发兵至上都,听候调遣”。然而高丽恭愍王在北元和明朝之间周旋,并停用元朝年号使用干支纪年。1374年9月,恭愍王遇弑,“(李)仁任率百官遂立(王禑),年十岁”。权臣李仁任(1312—1388)一反恭愍王的亲明政策,转而亲元,实行两面外交,高丽与明朝的关系日趋恶化,在1374—1378年间,两国之间没有任何使臣往来。[114]
作为对比的是,在1374—1380年间,高丽与北元的交往颇为紧密。1377年,高丽正式接受北元册封,改行北元“宣光”年号;下令“中外决狱,一依《至正条格》”,甚至推倒了明朝使臣祭祀高丽山川时所立的石碑。直到纳哈出降明,北元接近灭亡之时双方才断绝来往。[119]
明太祖朱元璋在吊祭元昭宗的祭文中称“曩者君主沙漠,朕主中国,因君与群臣固执天命不移,特以彼是我非,是有邻邦之好不修”,[120]表示明朝要求与蒙古沿戈壁沙漠为界,但北元并无意愿“致边警数兴”,[121]才导致明军北伐。
明太祖北伐多次,与王保保等人率领的北元军队互有胜负,其中第六次北伐导致北元皇室被重创,逃亡的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随后被阿里不哥后裔弑杀,北元不复存在。[110][122]
蒙古人撤回蒙古高原,几乎又恢复到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君臣各据一方,失去凝聚力。由于受自然条件制约,君臣有各自的游牧区,君臣异处。于是诸王、权臣各自拥兵自重,北元初期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已经很难继续维持。[123]元军逐渐演化为后来蒙古的各部落。以游牧社会为主的北元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的东察合台汗国有一些贸易往来,黑城遗址出土了北元时期的相关文物。[124][6]
肖像 | 庙号 | 谥号 | 尊号 | 名讳 | 在世时间 | 年号 | 在位时间 | 陵寝 |
---|---|---|---|---|---|---|---|---|
北元皇帝 | ||||||||
惠宗[125][126] | 宣仁普孝皇帝 (此说法仅见于现代著作)[127] |
乌哈噶图汗[128][129] | 妥懽帖睦尔 | 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 | 元统 | 1333年7月19日-1370年5月23日 | 起辇谷 | |
至元 | ||||||||
- | 顺帝 (明太祖朱元璋谥)[125][126] |
至正 | ||||||
昭宗[126][130] | -[131] | 必里克图汗[130][132] | 爱猷识理达腊 | 1340年1月23日-1378年5月10日 | 宣光 | 1370年5月27日-1378年5月10日 | 起辇谷 | |
无,一说为益宗[133][134] | -[131] | 乌萨哈尔汗[132][135] | 脱古思帖木儿 | 1342年3月7日-1388年11月1日 | 天元 | 1378年5月13日-1388年11月1日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