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宋江阵是指台湾台南市学甲区的两个传统武阵头,同时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地区性阵头概念,祂们分别是属于旧时学甲十三庄中洲庄的惠济宫,以及地理位置隶属中社田龙馆。然而两个分属不同庄头聚落的宋江阵,之所以皆称为中洲宋江阵,乃因早期此两阵的参与人员,皆以中洲庄头的陈姓居民为主。[1][2]

阵头脉络

宋江阵的源流虽有多种传说,但学界一般较为认同其源流脉络,乃此阵头是仿效戚继光“鸳鸯阵”蜕变衍化而来。而阵头以“宋江”为名,则又与水浒传中108人物的神格化有关,其目的在于模仿星宿中36天罡72地煞的驱邪保安功能,藉以强化阵头正统性与宗教的灵效性。清领中期之后,台湾沿海地区因治安紊乱,于是又与各地练武强身的团练结合,自此之后,此阵头一方面既是自卫性的组织,另一方面则也成为迎神赛会的阵头。[3]

惠济宫宋江阵  

惠济宫位于学甲的中洲庄内,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即已开始奉祀保生大帝中坛元帅、开基福德正神等神祇,只是一开始仅以建草寮来奉祀,于清同治5年(1866年)方初建较为正式的庙,嗣后历经数次的整修,目前的庙貌乃于1989年所修建完成。[4][5]而惠济宫的宋江阵,相传于清末便已成立,一开始成立的目的,其目的乃是护卫庄头之用,而较具组织系系统的管理,则是1946年惠济宫执事长辈倡议成立宋江馆组织武丁武阵。[1]  

此团与中社宋江阵同出一脉,皆是由中社角聘请的师傅来教导各种阵式,本阵为绑黄脚巾之武阵阵头,而所使用的兵器为两两成对即18对(36人)。并且两阵的组成成员也都以中洲的陈姓宗亲为主,只不过近年来由于聚落的人口逐渐减少之故,因此也开始招收外来的团员,目前阵中已有许多成员是非本庄或者陈氏子弟,甚至有女性团员出现。[1]    

此外,惠济宫宋江阵并非是一个常态性的组织,祂虽是中洲庄内的惠济宫所成立的阵头,却没有固定的训练活动以及特定的组织系统,其每次的组团与开馆训练,都是庙方为因应每逢四年一科的学甲香活动,或者地方上遇有热闹活动时方才临时组团出阵。[1]

田龙馆宋江阵  

田龙馆宋江阵位于学甲中社角庄头的锦绣角聚落中,是由庄民庄氏所创建及奉祀,主祀为田府元帅,然此元帅并非是一般所指的雷海青,而是天罡星转世其乃姓卢讳俊义号玉麒麟。[6][7]至于田龙馆宋江阵的成立,则溯至康熙12年(1673年)庄氏先祖渡海来台起,当时庄头附近土番匪徒相当猖狂,宗氏族长庄蝎公有鉴于身家的安危着想,遂而鼓励族人习练武术,并倡导族人锻炼健壮体魄的观念,加之组织乡勇以抵制盗匪并予以保乡卫国,且远赴唐山聘请武师来庄开馆。[2] 

锦绣角为建立长久之护卫组织,于咸丰三年(1853年)筹设武馆并特聘来自中洲的武师来馆传授武术,同时也招募族中壮丁三十余人并成立宋江阵,从此阵头一方面除可强身与保护庄园外,另一方面也成为一个男性庄民的农闲娱乐,同时也参与学甲慈济宫四年一科的香科活动。[7]

就创阵历史而言田龙馆宋江阵,为学甲地区最早的武阵,其师承的派别也与中州惠济宫的宋江阵同源,两阵头的指导武师皆是由中社庄师傅担任,当然也同为属绑黄脚巾之武阵,然两团不同之处,乃锦绣角宋江阵操练时出阵人数24人,相异于惠济宫或一般的宋江阵为36人。[1][2][8]

田龙馆与惠济宫两宋江阵出阵的目的,皆是以慈济宫的香科为主,每次的组团与开馆训练等时机,都是庙方因应四年一科的学甲香活动,地方上遇有热闹活动时方才临时组团出阵。[1] 此外,田龙馆宋江阵在每此的学甲香,一定是担任蜈蚣公的引导角色。[9][10][11]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