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雕(学名:Nisaetus nipalensis;排湾语:qadris),又名熊鹰、山鹰雕、赫氏角鹰、赫氏鹰雕、亚洲鹰雕、山地鹰雕,是鹰科亚洲鹰雕属的猛禽,一般栖息于中高海拔的常绿森林,种加词取自指名亚种的主产地尼泊尔。[2]
Quick Facts 鹰雕, 保护状况 ...
Close
鹰雕是一种偏大的鹰科猛禽,一般身长63至80公分,翼展140至165公分。成年的鹰雕的上半身呈棕色,有白色的下半身、羽毛和尾巴。牠们的胸部、腹部和后翅有很明显的黑白(或棕白)相间条纹。牠们的翅膀很宽,在飞行时呈V型,鹰雕的亚成鸟通常有白色头部。
鹰雕通常分布1,000~3,000米左右之中高海拔原始阔叶林或针阔混合林内,牠们一般会在树上筑巢,每次产卵只产下一颗卵。通常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为食。[3]。其种群数量极稀少,猎食时大多采伏击方式,于视野辽阔之枝桠上俯瞰,当猎物出现时,即悄然滑行后接近猎物再急速俯冲突击。
- 种群稀少,且为养鹰者热衷的对象,赖以生存之中、高海拔原始森林频遭砍伐及人为开发压力,本种的生存岌岌可危,在台湾为第一级保育类。[3][6]
- 鹰雕在台湾原住民排湾族及鲁凯族文化中有重要意涵。如部分排湾族地区的神话传说中,族人往生后会化身为百步蛇,百步蛇年迈凋零后身上会渐渐长出羽毛,死后化为鹰雕;排湾种群相传鹰雕为了不让羽毛被人类直接拔去,预知生命临终前会以急速飞行向山壁冲撞,让羽毛自然脱落,而非直接拔下。排湾族人头饰上的羽饰即为贵族身份以上阶级象征,若拾获羽毛必须将其给部落王族或贵族过目,因此规范禁猎鹰雕。[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山鹰鵰.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小编B. 山鷹雕. 台湾猛禽研究会. [2017-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8) (中文(台湾)).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亞洲鹰鵰指名亚种.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亞洲鹰鵰东方亚种.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Asai, Shigeki; Yamamoto, Yoshihiro & Yamagishi, Satoshi (2006): Genetic diversity and extent of gene flow in the endangered Japanese population of Hodgson’s hawk-eagle, Spizaetus nipalensis. 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16(2): 113–129. doi:10.1017/S0959270906000050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Spizaetus nipalens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年. [2006年5月12日]. Database entry includes justification for why this species is of least concern
- Grimmett, Richard; Inskipp, Carol, Inskipp, Tim & Byers, Clive (1999): Birds of India, Pakistan, Nepal, Bangladesh, Bhutan, Sri Lanka, and the Maldiv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ISBN 0-691-04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