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能力评核(简称LPA,是英语Language Proficiency Assessment的缩写),又称为基准试,是曾经在香港举办的本地语文科老师入职前评核试。2024至25年度起停办,以IELTS及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取代。
本条目为香港教育系列之一 |
其他香港系列 |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
历史
语文能力评核由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及教育局共同主办,目前只为英文及普通话科设有评核。考试于每年2至3月举办。不同界别人士均可报考。根据规定,新入职的英语老师及普通话老师入职前考试成绩要达到基准,即所有科目的平均等级不能低于第3级,而当中只容许有一张卷的等级最低为2.5级。否则,来年不能任教有关科目。
从2008年开始,教师语文能力评核的评核形式稍作修改。未能考获基准的考生可以来年补考,直至达标为止。
截至2006年5月,全港大约90%的英文科及普通话科教师已达到了语文能力要求,亦即大部分学校都已备有足够符合语文能力要求的教师。
首届基准试于2001年3月3日举行,当时每年举办两次评核,以便所有英文科及普通话科的新入职教师都能在入职两年内考获资格,否则就不可以再执教这两科;而现役语文教师则可选择考试,或修读认可的课程代替。2006年2月25日至26日是所有现役教师考取资格的最后机会。之后所有未合资格的老师都不可以任教有关科目。其后当局以报考人数下降为由,改为每年只举办一次评核。
持有相关学位及经过相关教师训练可获豁免参加英文科评核,而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二级乙等或以上成绩的人士可获豁免参加普通话科评核。
英文科评核共设五卷,分别为:
- 阅读(Reading)
- 写作(Writing)
- 聆听(Listening)
- 说话(Speaking)
- 课堂语言运用(Classroom Language Assessment)
普通话科评核共设四卷,分别为:
- 聆听与认辨
- 拼音
- 口试
- 课堂语言运用
多年以来教师基准试及格率偏低,被解读成现职教师水平有欠专业。然而有学者引用医生的执业考试为例,指出教师基准试的低及格率正反映教师入职门槛与日俱增,为教师专业性日益提高的证据[1]。 事实上被受困阻的是以广东话为母语的本地中文老师。今天全港小学中文已被误导至普教中可提升语文水准,实质对本地生做成多一重学习障碍。目前本港半数小学中文老师为南来北人新住民,多半为非本科却熟习普通话及拼音技巧者。其中语文成绩较佳的学生并能以普通话发言外出代表学校者,多半为南来北人新住民后代。情况一如英殖时代,只是挤压效应更深化至基层生活。
教师水平对香港教育质素甚为重要,社会亦已接受基准试作为教师评核标准,但多年来参与基准试的准教师语文水平仍是欠佳。其中主要培训教师的香港教育大学即使获得升格,但教师语言水平仍然低下[2]。
卷别 | 应考人数 | 成绩达到语文能力要求(3 等或以上)的考生人数及百分率 |
---|---|---|
阅读 | 919 | 773 (84.1%) |
写作 | 1,063 | 458 (43.1%) |
聆听 | 878 | 671 (76.4%) |
口语 | 955 | 552 (57.8%) |
课堂语言运用 | 340 | 325 (95.6%) |
卷别 | 应考人数 | 成绩达到语文能力要求(3 等或以上)的考生人数及百分率 |
---|---|---|
聆听与认辨 | 1,524 | 1,191 (78.1%) |
拼音 | 1,423 | 980 (68.9%) |
口语 | 705 | 587 (83.3%) |
课堂语言运用 | 504 | 442 (87.7%) |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