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湾风云》(日语:金門島にかける橋)原名为“金门湾风云”[1],在上映前更改为现有名称;是一部于1962年上映的日本电影,本片由台湾中影公司与日活株式会社共同制作,电影以1958年的八二三炮战为基础背景。[2][3]
三年前,外科医生武井一郎在东京的医院里全心投入治疗从朝鲜战线送来的伤者。有一天,一位身穿中国旗袍的女性从台湾台北市来到医院,寻找她在战事中受伤的战地记者未婚夫。然而未婚夫已经过世。得知此事后,女性晕倒在地。武井为她进行了急救后赶往下一个手术,但由于误诊,他在手术的麻醉过程中不慎导致了患者的死亡。主任教授将其归咎于青霉素过敏反应,自责的武井则向院长报告了真相,并提出了辞职。
那天晚上,武井再次遇到了那位女性。对方的名字为杨丽春。武井给予了伤心的杨丽春生活的力量,他带着一颗武井赠送的珍珠,精神焕发地回到了台北市。同时,辞去医院工作的武井未能找到其他医院的接纳,他最终成为了一名船医。
三年后,武井透过货船“龙丸”抵达金门岛。在中国共产党炮火的轰击中,他与杨丽春重逢。武井向杨丽春求婚,但杨的养父因为曾在战争中遭日军炸伤,痛恨日本人,断然拒绝武井的提亲,并决定在双十节于中山堂将养女许配给刘上尉。
1960年代初期,台湾电影业刚起步,政府所属的电影公司亦处于初创阶段。当时中影债务沉重,财政困难,新任董事长蔡孟坚计划朝企业化方向发展,并大力拓展制片工作。此点包括锁定日本电影,通过全国性的放映系统以此推广电影和广播等媒介,而《海湾风云》便是中影与日活的合作产物。该电影最初的中文标题暂定为《料罗湾风云》《金门湾风云》,后更改为现名,原始标题后则沿用为日版片名。[4][5]
由于经费有限,整部电影的制作费用为36万美元,中影和日活各自承担一半,但中影实际仅支付2万美元,其余部分由三军支援拍摄抵销。电影于台湾多处地标取景,包括野柳、台北市三线路、台大医院、台北植物园、中山堂、台北车站,以及高雄市高雄车站、林园中门村凤鼻头等地。男主角由石原裕次郎担任,女主角则是中影通过公开招考并经台日双方慎重挑选出的王莫愁担任,当年他以华欣作为其艺名。[6]
电影先于东京进行取景拍摄后,于1962年9月28日于台湾开镜[7][8][9],其拍摄获得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赞助,包括于1962年10月拍摄高雄国庆阅兵大典镜头场景时[10],出动海军官校鼓号乐队和海军士校两大队游行部队。拍摄过程经三次重拍完成。日活则派遣专家前往台湾,并负责制作现场的爆破和烟幕,1962年10月3日,鉴于台风戴娜(Dinah)过境,出海炮战拍摄延至10月6日和7日。在演习总指挥指挥下,超过70艘LVT分5个舟波登陆,10月7日上午10时半,舰队扬旗出海,航向金门料罗湾拍摄海上镜头。[11][12]台湾外景结束后,日活召开检讨座谈会进行技术交流。[13][14][15][16]
日本版于1962年11月上映,台湾版则在1963年8月上映。根据潘垒导演的纪录,该片因未通过国防部政治作战局审查而被暂停。[17]
音乐部分,电影引用了部分歌曲如《Love Me Warm and Tender》、《思凡》、《告诉每颗小星星》、《Summer Time》,并在小册上记载曲谱与歌词。[18]
台日两个版本在结局上有所差异,源于当时社会风气的考量。台湾方面认为“女主角仰慕日本医生”损害国军军心士气,并要求重拍结局[19]。由于日方不同意更改,最终妥协而出现两个版本。在1963年3月的中影第七次董事会上,潘垒导演对结局进行修改,电影改名为《海湾风云》并上映。而此事导致中影与日活再无合作。[20][21][22][23]
日本公开版结局部分,则描绘因丽春受到共产党军的轰炸波及而去世,武井抱着丽春的遗体缓慢走向海岸。台湾公开版结局则改为武井在轰炸去世,丽春对其死无动于衷,将武井送的珍珠扔向他的遗体后,与前线归来的刘上尉结为伴侣。
此外在拍摄台湾版结局时,由于石原裕次郎的日程安排不合,中影的工作人员在士林的街道上发现了一位长相与石原相似的青年周三郎,于是让这位青年代替石原裕次郎参与拍摄。[2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