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波罗的海舰队(俄语:Балтийский флот)在苏联时期叫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Дважды Краснознамённый Балтийский флот[1])是俄罗斯帝国、 苏联、俄罗斯联邦在波罗的海现役海军舰队;在苏联时代此舰队两次荣膺红旗勋章,舰队司令部设在加里宁格勒。两大主要基地为:波罗的斯克,与位于芬兰湾的喀琅施塔得。
Балтийский флот 波罗的海舰队 | |
---|---|
英语:Baltic Fleet | |
存在时期 | 1703年5月18日 – 现在 |
效忠于 | 俄罗斯沙皇国 (1703–1721) 俄罗斯帝国 (1721–1917)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17–1922) 苏联 (1922–1991) 俄罗斯 (1991–现在) |
部门 | 俄罗斯海军 |
功能 | 海上战争 两栖作战 |
规模 | 60艘作战列舰艇 3艘潜舰 |
直属 | 俄罗斯武装力量 |
驻军/总部 | 加里宁格勒(总部) 波罗的斯克 喀琅施塔得 |
纪念日 | 5月18日 |
参与战役 | 大北方战争
1788-1790年俄罗斯-瑞典战争 俄土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日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国内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
嘉奖 | 红旗勋章(2次) |
指挥官 | |
现任指挥官 | Admiral Aleksandr Nosatov |
著名指挥官 | Rear Adm. Aleksandr Vladimirovich Razvozov Adm. Samuel Greig Cpt. Alexey Schastny Adm. Arseniy Golovko Vice Adm. Alexander Vekman Adm. Lev Galler Fleet Adm. Ivan Isakov Adm. Vladimir Yegorov Adm. Ivan Kapitanets Adm. Konstantin Makarov Adm. Viktor Chirkov |
波罗的海舰队由俄罗斯帝国彼得大帝在1703年建立,除了将首都迁至靠海的圣彼得堡外,为了对抗瑞典而发展了海军,并于大北方战争中击败瑞典,成为俄罗斯发展海权的第一步。
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俄罗斯驻扎在旅顺的太平洋舰队遭日军攻击而损失大半;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波罗的海舰队驰援,组成第二太平洋舰队。俄军舰队从圣彼得堡出发,绕过非洲大陆与印度洋,并穿越台湾海峡与对马海峡;但俄军舰队的航行路径已被日军发觉,被日军迎头痛击。俄军两次对日海战和日俄战争的失败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包括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在内的反对沙皇统治的政党有了发展的机会。
1917年俄罗斯爆发十月革命,停靠在圣彼得堡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船员对冬宫发炮作为信号,作为开始政变的信号。在二战时期的列宁格勒战役中,波罗的海舰队参加了保卫列宁格勒,用舰炮火力和参加地面战沉重打击德军。二战后期,波罗的海舰队参加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各个主要进攻战役。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现今波罗的海舰队由于受到北约及瑞典海军力量的围堵,主要假想敌为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德国、法国与英国等北约成员国的海军。司令克拉夫丘克及参谋长波波夫。
而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期间,隶属此舰队的其中三艘蟾蜍级大型登陆舰,于战争初期被调往黑海支援战事至今。2023年9月13日,明斯克号大型登陆舰在塞瓦斯托波尔造船厂内受袭[2],为此舰队继二战后再有舰艇战损[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